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1644·中國式王朝興替

第12章 第二章復社的公子們

1644·中國式王朝興替 吴蔚 27902 2018-03-16
從歷史上看來,文明總是從有水的地方來的。且不說生命本身是從水從來,看幾個文明古國,哪個又離得開水呢?正如同黃河之於中國、恒河之於印度、尼羅之於埃及……或者縮小到城市範圍看,如同嘉陵江之於重慶、府南河之於成都、松花江之於黑龍江、湘江之於長沙、珠江之於廣州…… 秦淮河對於金陵就是這樣的河,是金陵城和金陵人的源頭。 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全長約一百一十公里,是南京地區的主要河道古名——淮水,本名“龍藏浦”。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壟為瀆,入於江,後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 “河橋燈火舊秦淮”(吳偉業《秣陵口號》),因為有了秦淮河,比之於漢唐之都長安、元明清之都北京,金陵是獨特的。它沒有長安的恢宏,沒有北京的沉重,卻別有一段脂粉,半邊愁容,讓文人騷客悵恨無窮。

秦淮河在通濟門分兩支,一隻繞道南城牆外向西流,稱為外秦淮河;另一隻通過東水關進了南京城,這才有了“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繁庶秦淮。 秦淮河自通濟門人城,西行數里之後又折轉向南的聚寶川方向,在轉彎處有一個渡口便是桃葉渡。 如果說秦淮河是溫柔富貴之鄉的金陵的代表,那麼這桃葉渡則是胭脂花粉的秦淮河的象徵了。有詩寫道:“桃葉渡頭水悠悠,岸下游船岸上樓;歸客行人爭渡急,歌船畫肪滿中流。”生動地描述了桃葉渡迎來送往的情形。 桃葉渡是秦淮河上最撩人的奢華,它的名字來歷與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的一段艷遇有關。相傳王獻之常在此與愛妾桃葉相會,後人便把這個渡口稱作桃葉渡了。有人為此大發感慨:“獻之當年寵桃葉,桃葉渡江自迎接。雲客難比美人衣,花艷爭如美人頰。王今風流舊有聲,千年古渡襲佳名。渡頭春水年年綠,桃葉桃花傷客情。”還有一首詠桃葉渡的小詩:“桃葉复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這裡酒樓妓館一座接一座,笙歌盈耳,燈燭閃爍,引得行人流連忘返,遊子銷魂難捺。水面上游船如織,彩燈閃亮,都雇了絕色女子、上等琴師,聽曲子的遊客個個聽得如醉如痴,不知今夕何年。商販們高聲叫賣著水酒和熟菜以及各式點心,船上河岸穿梭叫賣不停。狎客們則在酒樓畫舫中拍手歡笑,猜拳斗酒,盡情地喧鬧。人說桃葉渡有“六多”:岸上茶館多,酒樓多,餛飩擔子多,岸旁爭渡的行人多,美女多,河裡兜攬生意的畫肪多。其實,又何止這“六多”? “嫖妓不忘憂國,憂國不忘宿娼”。這是晚明人形容當時的社會風氣。 明代的皇帝對士大夫文人的侮辱和虐殺是出名的,“廷杖”就是最著名的例子。歷代明朝皇帝如此態度,文人們也自然產生了各種極端反應,因此明代文人的個性普遍顯得比唐宋時更成熟,他們在追求個性的解放比前人徹底。明代後期還出現了終生為爭取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而鬥爭的李贄,對一直處於統治壟斷地位的孔孟之道和宋明理學進行了大肆抨擊。一些文人在有意識地蔑視禮法、張揚個性的過程中,縱酒狎妓成為他們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找出了自己的知音。傅山也說:“名妓失路,與名士落魄,齎志沒齒無異也。”

後來有人認為明超的滅亡與文人們無心政事而醉心於吟風弄月的習性有關。顧炎武寫道:近二三十年,吾地文人熱衷務虛求空之娛樂,蓋無例外者。可見當時文人們無不以風月為雅事。 有了文人們風月娛樂的需求,自然也就有了蓬勃的市場。明代妓女之盛,首推南北二都(北京、南京)。 《新都梅史》描述北京的妓女說:“燕趙佳人,類美如玉,蓋自古豔之。矧帝朝建縣,於今為盛,而南人風致,又復襲染熏陶,其艷惊天下無宜。萬曆丁酉(二十五)到庚子(二十八)年間,其妖冶已極。” 至於南京,則有更多的記載,如錢謙益《金陵社夕詩序》雲:“海宇承平,陪京佳麗,仕宦者誇為仙都,遊談者據為樂土。”這還是指萬曆前後數十年間事,到了崇禎年間,風月更盛。

余懷記錄說:“洪武初年,建十六樓以處官妓,淡煙、輕鬆、重澤、來賓,稱一時之盛事。”又云:“金陵都會之地,南曲靡麗之鄉。紈茵浪子,瀟灑詞人,往來游戲,馬如游龍,車相投也。其間風月樓台,尊罍絲管,以及欒童狎客,雜妓名優,獻媚爭妍,絡繹奔赴。垂楊影外,片玉壺中,秋笛頻吹,春鶯乍囀。雖宋廣平鐵石為腸,不能不為梅花作賦也。” 余懷在南京生活多年,曾經努力追求“秦淮八艷”中的顧眉。記錄有許多秦淮名妓的事蹟。上面余懷所描述的是嘉宗天啟至崇禎十七年間南都坊曲之概況。當時舉世艷稱的名妓如朱無瑕、鄭元美、馬湘蘭、趙令燕、顧眉、董小宛、柳如是、李香君等人,都是白門翹楚。 既然匯集在秦淮煙水都是些落魄的名士,他們與失路的妓女們在一起,也搞出了許多新名堂,開設花榜成為一時之盛事,和現代評選什麼“都市小姐”相類似。

天啟元年,潘之恆作《金陵妓品》,將三十二名妓女分為四類品評:一曰品,典型勝;二曰韻,豐儀勝;三曰才,調度勝;四曰色,穎秀勝。這實際上是概括了妓女的四種風格。崇禎年間,桐城孫武公也曾於南京“大集諸姬於方密之(即復社四公子之以的方以智)僑居水閭,四方賢豪,車騎盈閭巷,梨園子弟,三班駢演。水閣外環,列舟航如堵牆。品藻花案,設立層台以坐狀元。二十餘人中,考微波(王月字)第一。登台奏樂,進金厄卮。南曲諸姬,皆色沮,漸逸去。天明,始罷酒。次日各賦詩紀其事。” 花榜之复熾,不僅說明當時妓風之盛,而且是一些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的表現。一些主持花榜和參與品題的文人雅士,或是鄙視功名而無意科舉者,或是科場與仕途的失意者,他們帶著遊戲人生、寄情於紅粉知己的態度出入青樓酒館,消愁解憂。他們以詩文讚頌、以名花名卉來比喻這些被社會上認為是最低賤的女人,而且以科場官場最榮顯的頭銜如文狀元、武狀元等獻給她們,這也是對社會的一種揶揄和諷刺。

於是由文人和歌女共同鏤刻成的秦淮文化,寫就了中國娼妓文化最濃墨重彩、最有文化含量的篇章,這使得秦淮煙水罩上了一層旖旎色彩,濃艷得有如錦緞上落滿了桃紅化不開。 明末文人狎妓成風,復社的公子們自然也不能免俗。復社成立於崇禎初年,其領袖人物是張溥、張採,結社目的雖然主要是“以文會友”,“興復古學”,但在政治上繼承了東林黨的遺風,反對閹黨,主張改革,被稱為“小東林”。 1644年前後,南京會聚著大量因逃避戰亂到來的複社名士,包括著名的複社四公子,即侯方域,方以智、冒襄和陳貞慧。名士們盡情地領略著秦淮河畔的煙花風情,那裡燈紅酒綠,歌舞不休,與北方地區兵荒馬亂的情形判若兩個世界。時間似乎在秦淮河停滯了,那美好的一瞬令人難忘。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這“兒女英雄各千秋”的美好時光,很快就因為1644年三月北京的陷落而結束了。 寫作的基本出發點,而並非“兒女英雄各千秋”。 皇帝死社稷,武將死城守。手無寸鐵的文人們在當時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平日袖手談心性,臨難一死報君王”。意思是國破之際,士大夫只要不赴難死,那麼,就會被認為是漢奸。甚至按照後來乾隆皇帝的嚴格標準,就連那些不肯仕清而出家當了和尚的人與“身事二朝”的“貳臣”也並無區別,只有自殺才算是忠臣。這種死法,與其說是以身殉國,不如說是以身殉名更確切些。從征服者滿清來說,自然最欣賞這種表率人物,任何統治者都會喜歡真正的忠臣,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清朝將洪承疇這乾為滿清立下汗馬功勞的降臣反而放進《貳臣傳》的根本原因。

但李自成攻破北京之時,大學士以下只有三十多人自殺。消息傳到南京,馬上有憤憤不平的大臣上書建議:真是白養活了這些士大夫三百多年,乾脆廢除科舉算了! 當1644年北京陷落、1645年南京陷落相繼到來之際,大動盪、大轉折時期,各色人物的表現紛呈繁雜,風流倜儻的複社公子們不可能繼續沉醉於歌樓酒館了,他們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嚴重問題,無一例外地要接受嚴峻的政治和道德主義的考驗;而那些“不是愛紅塵,似被前緣誤”的妓女們也不可避免地要被捲入歷史的洪流。於是秦淮河邊有了俠骨柔情,有了大義凜然,有了苟利家國,有了生死與之,有了令人敬仰。當然,還有了更多的不幸,有了更多的悲哀,不由得令人扼腕嘆息,哀之傷之了。 明天啟五年,吳江盛澤鎮鴇母徐佛買了八歲的女子云絹。雲絹天生麗質且極乖巧,徐佛料她日後必成名妓,便精心教她讀詩填詞,習琴棋書畫,改名朝雲。

朝雲十三歲時已經不同凡響。當朝宰相周道登的老夫人一眼看中,重金買回給兒子做侍婢。周道登一見而憐愛,依李義山“對影聞聲已可憐”詩句改名為“影憐”,並親自教她作詩習書法,使她大有長進。後收為侍妾,寵愛難言,因而遭到眾妾嫉妒。崇禎五年,周道登去世,影憐十五歲,被趕出周家大門。 孤身一女,開始飄流四方。影憐久經世故,極有主見,因仰慕復社領袖之一陳子龍的大名,便一身女扮男裝的儒生打扮,千辛萬苦找到松江陳子龍家,遞上名片,自稱“女弟”。這位在稱呼上不稱“妾”而稱“弟”的女子,明顯有追求男女平等的志向和決心,她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柳如是。柳如是被趕出周家後,流落松江,主動登門拜訪陳子龍,有意結交,從而展開了兩人之間一段撲溯迷離的難解情緣。

王國維有題柳如是《湖上草》為下絕句,其第三詩云:幅中道月醫白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鬚眉。 過去女人寫信作文,不是自稱為“儂”,就是自稱為“妾”,這裡換上了一個“弟”字,在三百年前,可實在非同小可,難怪士大夫們要目瞪口呆,為之嘩然了。 在古今妓女中間,這樣毫不氣餒地與士大夫平起平坐、蔑視一切的,柳如是是僅有的一例。 陳子龍(1608~1647),字人中,更字臥子,號軼符、大樽,晚號於陵孟公。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陳子龍“生有異才”,“年弱冠,而才高天下。”列名復社,並參與創立畿社,為“畿社六子”之一。因與同郡李雯、宋徵輿時相唱和,又有“雲間三子”之譽。他擅長詩文,當時與錢謙益和吳偉業齊名。因憂憤國事,指斥時政,風流放達,才情操守為士林所重。 一些後人認為陳子龍之所以能夠大名鼎鼎,是託了他和柳如是之間一段情緣的福。但柳如是貿然造訪陳子龍時,柳如是還並非名妓,而陳子龍當時已經是複社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掌握、操縱著輿論陣地發表政論,組織文社,左右著清流的政治主張,對當時的朝局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許多人推測柳如是看重的絕非只是陳子龍的才華,她更關心的,還有陳子龍在當時士大夫中所擁有的社會地位。這是有道理的。但無論如何,從柳如是留下的大量詩篇可以看出,她對陳子龍的感情是真摯的,甚至一生難以忘懷。 明末名妓選婿的故事,人們是並不陌生的,像“楊雲友三嫁董其昌”,至今川戲裡還保留著這樣的節目。她們大抵最傾向於選擇的對象,大致說來,不外乎官僚和名士。柳如是曾經和徽州巨商汪然明交往過一段時間,寫過大量情辭並妙的情書,但她終於不曾“委身下嫁”,乃是因為當時商人並不具有讀書人一樣的社會地位,士農工商,差了好幾個等級。 陳子龍曾經在宰相周道登家中見過影憐,對她出眾的才貌留有深刻印象,見她突然前來投奔自己,有些以外,但也十分高興。才子佳人,情才投機,因而對酒當歌,聯詩詠志,一時美不可言。 但陳子龍對影憐愛其色更愛其才,在交往中,僅止於互相贈答詩詞以表達友好的感情,從未有肌膚之親的慾求與舉動。陳子龍這種行為,讓影憐忌俗憤世,認為男人都不是好東西的觀念,因而改變不少,當然愛慕之心更是日積月累的聚增。 投奔陳子龍後,影憐離群幽居在松江城南門的南樓,改名為柳隱,又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後又稱“河東君”、“蘼蕪君”。 陳子龍比柳如是年長十歲,當時已經有妻有妾、還有兩個女兒。陳妻張孺人精明過人,以為陳子龍一心在柳如是身上,怒火中燒,時刻為難柳如是,家中因此不和。 在當時,男人們三妻四妾本來是司空見慣的事,但讀書人另闢別室狎妓,人們就認為不太光彩了。陳子龍的祖母對此事大為惱怒,就曾指使兒媳婦們,領著一幫女眷衝到南樓,叫嚷著要攆走那個野娼婦。此事搞得陳子龍既傷了心,又傷了面子,處境極為尷尬。 崇禎六年,柳如是勸陳子龍進京會考,柳如是在臨別前寫了《送別》詩兩首給他。 其一:“念子久無際,兼時離思侵;不自識愁量,何期得澹心。要語臨歧發,行波托體沈;從今互為意,結想自然深。” 其二:“大道固錦麗,鬱為共一身;喜時宜不盡,別緒豈成真。眾草欣有在,高木何須困。紛紛多遠思,遊俠幾時論。” 陳子龍一見這傾吐真情,寄託期待的詩篇,不禁喜出望外,立即解下腰懸的玉佩作為臨別贈物,並即寫下《道別》詩一首,許下了“永為皓首期”的諾言,懷著滿心的喜悅,踏上了去北京爭取功名的行程。 陳子龍走後,張孺人放肆整治柳如是。柳如是大度寬容,也不去計較,只是苦苦忍耐而待陳子龍歸來。不想陳子龍因是複社鉅子,正逢朝中黨爭,雖文章蓋世,朝中並不肯容陳子龍,故名落孫山。 崇楨八年初,陳子龍又添了一個兒子,使他心中設想娶妾傳宗的理由,被孩子落地的哭聲給打破了。柳如是又備嚐過作妾的滋味,這一對正如膠似漆的戀人,各自心中都罩上了一層陰影。 清醒的柳如是曾在一首詞中寫道:“留他無計,去便隨他去。算來還有許多時。人近也,愁回處。”正是相聚時難別亦難,表現出她既無計挽回愛情斷裂的危局,又不忍與情人割捨的複雜心情。但張孺人日日進逼,不久就藉故把她趕出陳家。 同年夏天,這對戀人正式分手。 柳如是流落松江後,雖得眾名士稱賞,與李待問、宋徵輿也有過短暫情緣,但並沒有找到最終的歸宿,這與當時鬆江民風相對保守有一定關係。故而陳子龍在外雖詩酒風流,但卻也不敢因此破壞整肅的家庭氣氛。 據王澐《三世苦節傳》記,張孺人“生而端敏,孝敬夙成”,被“三黨奉為女師”。家裡有了這樣嚴肅精明的妻子,陳子龍自然不能毫無顧忌。雖然張孺人並不反對陳子龍納妾,甚至主動為丈夫擇妾,但她是以“良家子”為選擇標準。柳這樣的娼家女,她自然不能接受。更何況,張孺人還有陳子龍的祖母撐腰。陳子龍由祖母撫養長大,對祖母十分敬重。他雖然個性豪放磊落,與柳如是也情真意切,但為一個娼家女,破壞家庭的安寧,背上違拗祖母的不孝名聲,甚至受到輿論的譴責,那也是他所不願的。 明末,個性解放的高潮已過,思想界沐浴著實學之風,再加上松江原本保守的社會風氣,陳子龍在處理情感問題時不具備有“東林浪子”之稱的錢謙益那樣驚世駭俗的勇氣,擺脫禮法,給柳如是嫡配的地位和充分的尊重。崇禎六年,陳子龍和柳如是已經交往密切,但同時又納蔡氏為妾。並且這年冬天他北上赴禮闈經過揚州的時候,還想挑選自己更中意的女子,可見陳子龍的風流多情。所以他雖然欣賞和愛戀柳如是,但決不會有錢謙益以一六十歲皤發老翁,得到青春貌美、多才多情之柳如是時那種如獲至寶、驚喜非常的心情。 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陳子龍早年性格豪放,心怀大志。而柳如是本身的個性追求獨立自主,她喜歡女扮男裝,與眾名士應酬交往,在當時被冠以“放誕”之名,這也是拘於禮法、以傳統道德要求女性的陳子龍所不能接受的。個性以及觀念的分歧,是兩人最終沒有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不過柳如是和陳子龍雖然分道揚鑣,兩顆心卻互相牽繫著,彼此都寫了不少詩詞,以寄寓跟對方的深切懷念。 崇禎八年夏初柳離開之時,陳子龍相思成病,作《江城子·病起春盡》一詞:
詞寫得綺麗婉轉,淒迷婉麗。 “一夜淒風到綺疏,孤燈灩灩帳還虛”,“琥珀佩寒秋楚楚,芙蓉枕淚玉田田”,更寫出一種傷感的艷情。在陳子龍後來的詩歌詞作中,仍然可以感受到這段無疾而終的感情經歷對其創作的影響。與柳如是分手之後,陳子龍還曾經為她的詩稿《戊寅草》作序,與錢謙益也仍有交往,頗有謙謙君子之風。 柳如是有《夢江南·懷人》詞二十闋,聯章疊唱,如同一首敘事長詩,深切地懷念了他們繾綣溫馨的愛情生活和分離的傷感。 兩人分手後,陳子龍回到家中,伏案苦讀,打算透過科場施展自己遠大抱負;柳如是無路可走,只好返回盛澤鎮徐佛媽媽的妓院。 盛澤鎮為江浙交接處,是明末黨社文人會聚之所,青樓如雲,名妓無數。柳如是此是正是二十年華,諸事俱曉,才氣過人,一回妓院,便轟動一方,遂成為秦淮名妓,文學和藝術才華列為“秦淮八艷”之首,成為眾多才子高士一睹而快的翹楚。三年後,徐佛媽媽嫁人去了,柳如是獨立門戶,富貴甲一方,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常與江南名士聚酒文會,詩詞酬酢。到後來她與東林黨領袖錢謙益成了忘年情侶,已經是崇禎十三年的事了。關於柳如是,在談到錢謙益的時候還會講到她。 崇禎十年,陳子龍中丁丑科進士,選授惠州司李。但不久因母親去世,他回鄉丁憂。守孝期滿後,授紹興府推官。 1644年國變前,陳子龍參與平定許都起義,立了功,正在巡視紹興。這時候,他已經看到了崇禎朝廷覆滅的前兆,努力說服了江南巡撫鄭瑄,讓他鄭瑄上書北京,接皇太子南下陪都南京。陳子龍提出組建一支萬人水師,北上天津迎接太子,然後護送太子由水路南下,以避免陸路旅行的艱難和危險。 隨即,陳子龍打算重返浙江,繼續組織義軍。 1644年三月,他尚未啟程,北京與南京的聯繫便中斷了。這時候,他不知道崇禎已經於煤山上吊自殺,北京落入了李自成之手,於是先回到家鄉松江去看望生病的祖母。 國變後,南明弘光政權以原官任命陳子龍,陳子龍在言路五十日,上章奏三十餘。 陳子龍向弘光皇帝提出很多建議,如:“佈置兩淮之策,以為奠安南服之本。”他主張南明應該立即舉兵北上,扭轉歷史潮流。弘光帝若能像後漢光武帝或唐肅宗那樣,放棄宮中的享樂,親自率師北征,必將無往而不勝。陳子龍認為,歷史的發展主要取決於公眾的激情。在這決定性的緊要關頭,百姓的情緒正處在混亂之中:可能轉向這邊,也可能轉向那邊。陳子龍主張必須抓住這一時機。山東、河北“義旗云集,咸拭目以望王師。”機不可失,“臣恐天下知朝廷不足恃,不折而歸敵,則豪傑皆有自王之心矣。” 陳子龍自然也看到馬士英把持朝政的禍害,他以歷史的教訓告誡弘光帝說:“先朝致亂之由,在於上下相猜,朋黨互角”。弘光帝為“諸”所隔,因而聽不到“眾賢”的意見。 但宏光皇帝昏庸無道,朝中馬士英當政,士大夫們忙著爭權奪利,搞得烏煙瘴氣,就連督師史可法都僅僅只想保住南京,而不是收復北方。陳子龍這些極有遠見的建議不僅僅沒有得到採納。 不久,南明朝廷黨爭再起,馬士英為了阮大鋮的任命與東林黨和復社名士們大打口水仗。陳子龍的父親曾經和馬士英於1619年同時通過會試,頗有交情。陳子龍為了平息黨爭,親自登門勸馬士英撤回任命阮大鋮提議。他認為,阮大鋮入朝,會使黨爭重演。時勢不可為,陳子龍的預言很快實現,他本人也很快被馬士英、阮大鋮排擠出朝廷。 陳子龍心灰意冷地離開南京前,嘆息說:“及予歸而政益異,木瓜盈路,小人成群。海內無智愚,皆知顛覆之期不遠矣。”表明他已經明顯感到將有覆國滅祀的危險。 歸隱松江後的陳子龍是相當鬱悶的。他的《山花子》一詞寫道:
讀此詞,很容易讓人想到李後主,因為流露出強烈的悲嘆,但李後主後期少用如此艷麗的詞句。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陳子龍在詞中表達的只是那一種絕望。什麼都完了,彩衣沒了,而玉樓也被蟲子蛀空了,唯有無情的燕子得意洋洋,慶幸春天的到來。陳子龍自己恐怕也知道,儘管還有南明弘光政權,但以南明的腐朽,滅亡是早晚的事了。當時陳子龍的心中,恐怕也在滴血吧。 1645年夏天,南京陷落,弘光政權滅亡。滿清一面派員招降江南未下各地,一面嚴令推行剃頭改制。在這種民族危難關頭,江南的士大夫們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嚴重考驗。 江山驟然易主,士大夫們並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一部分文武官員於無可奈何之中遵奉清朝功令剃髮歸順,其中有的是企圖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有的是另有圖謀,“發短心長”。另一部分人則拒不剃髮,更多的人則奮起反抗,以血肉之軀為複興明朝而獻身。 歷史的進程是極為複雜的,士大夫們在矛盾的心理狀態下作出的選擇並不能真正反映當時的政治傾向。許多降清明朝文官官員後來在不同場合中都各自展開反清復明的活動。 弘光政權覆滅後不久,陳子龍在故鄉松江和好友夏允彝一起舉事,“設太祖像誓眾,稱監軍給事中”,並聯絡擁有一支水軍隊伍的江南副總兵、威虜伯吳志葵(夏允彝曾經做過吳志葵的老師)。但因為吳志葵不肯聽從陳子龍的建議,結局就像陳子龍所預料的那樣,吳志葵因為船隊太長而首尾不能相顧,義軍很快失敗。吳志葵戰死。夏允彝賦絕命詞,投河自盡,以身殉國;而陳子龍以為家中尚有祖母,未可立死,在混亂中逃脫。 第一次松江起義失敗後,陳子龍披髮入緇,躲藏在嘉善陶莊之水月庵,法名信衷,字瓢粟,又號潁川明逸。 這時候他寫下了一首《秋日雜感》,把憂國傷時、英雄失路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行吟坐嘯獨悲秋,海霧江雲引暮愁。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憂。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識故侯。見說五湖供飲馬,滄浪何處著漁舟?”吳偉業因此說他,“高華雄渾,睥睨一世”。 不久後,隆武授陳子龍兵部左待郎、左都御史,魯監國授陳子龍兵部尚書、節制七省漕務。 陳子龍祖母去世後,他冒險返回華亭廣富林家居。這個時侯,他遇上了舊識李雯。 我們在前面提過,李雯也是複社成員,後來充當了滿清攝政王多爾袞的幕僚,起草了許多針對南明的文書。但李雯心中一直受著道德的折磨,他這次是特意告假回華亭老家。李雯和陳子龍還是同鄉,加上另外的宋徵輿,有“雲間三子”之稱。 陳子龍對李雯的出現非常意外,但他仍然熱情地招待了李雯。儘管兩人談論的都是舊日話題,跟當今時局無關,但李雯還是強烈地感到了陳子龍對他無言的指責。他不禁淚流滿臉,大聲說自己好比就是投降了匈奴的李陵。後來陳子龍的一個學生將這次見面描述成蘇武和李陵有名的相會的重演。 這次會面結束後不久,李雯在極為壓抑的情況下害了重病,從此臥床不起。儘管江南抵抗運動還遠沒有結束,但是它的最初殉道者的遭際已經展示了它的悲劇的一面。 陳子龍這時候已經是松江地區抵抗力量的最為著名的人物。他應友人戴之俊之請,秘密策動已經投降滿清的松江提督吳勝兆反正。一切都非常順利,吳勝兆同意反清復明,魯王政權也預備派張名振率一支艦隊北伐,以策應吳勝兆領導的松江起義。 起義前兩天,洪承疇接到松江同知楊之易的密信。楊之易是著名東林義士楊漣的兒子,他在關鍵的時候向洪承疇告了密。洪承疇立即下令處死在南京被扣作人質的吳勝兆的家人,隨即做好了應變準備。 這時,吳勝兆也得知了消息,處死了楊之易及松江的知府與其他文官。 但兵變不幸又失敗了,吳勝兆和戴之俊等首事者都被殺害。戴之俊的老師楊廷樞也被懷疑而遭逮捕。當時楊廷樞尚未剃髮,說:“明無大臣剃髮,此當死無疑。”他用血在獄牆上寫道:“予自幼讀書,慕文信國為人,今日之事,乃其志也。”文信國即文天祥。楊廷樞在吳江的泗州寺前被處斬。當劊子手的斧鉞高高舉起之時,他大聲叫道:“生為大明人……”據旁觀者說,揮起來的斧鉞已將他的頭顱砍掉時,人們聽到了最後一句話:“死為大明鬼。”劊子手們也為之動容(溫睿臨《南疆繹史》)。 松江兵變之後,安撫地方的責任移交給陳錦。陳錦是遼東袁崇煥舊部,1633年投降皇太極後,一直對滿清忠心耿耿,此次受命治理蘇州,“謀乘此盡除三吳知名之士”。 陳子龍隨即以首謀被全力追捕,環繞著他的羅網便收緊了。起初他躲到了夏允彝兄弟夏之旭處。於是夏家受到追查。夏允彝的兒子夏完淳被捕,押送南京。到了南京,洪承疇被親自勸降。夏完淳大罵洪承疇變節降清,遂被處死。夏之旭意識到自己也只有死路一條,於是就在當地孔廟裡上吊自盡。被牽連之人達千人之多,“兜捕之後,凡能咀嚼者一人不留”。 夏之旭自殺後,陳子龍東躲西藏,易姓李,號車公,輾轉逃亡,終於於崑山被捕。清兵立即把他帶到陳錦面前,陳子龍此時還留著長發。史書上記錄的他在人世間最後的話是: 陳錦:“何不剃髮?” 陳子龍:“吾惟留此發,以見先帝於地下也。” 1647年五月十三日,陳子龍被押往南京。在松江跨塘橋時,陳子龍掙斷鐐銬,縱身投河。雖然有會水的清兵下水打撈,但陳子龍已經自溺身死。清兵割下了陳子龍的首級,然後將他拋尸河中。幾天后,陳子龍的幾個學生撈回了他的遺體,將其安葬於陳氏墳地。 陳子龍不僅是一個文采風流的才子,更是一個以身許國的志士。他論“危時拙計”那首詩中的最後一節,可以作為他的一篇合適的墓誌銘:
明末清初,許多明朝遺民不願為新朝效力,有積極地反抗的,如陳子龍、張煌言;也有消極地避世的,如張岱、屈大均。屈大均的詩比詞好,張岱的文比詩好,張煌言則更關注政治,他詩詞的成就不能算很高,只有陳子龍,詩詞都有相當的地位。 1776年,乾隆下詔為陳子龍平反,還追謚為“忠裕”。陳子龍墓在現松江縣餘山鎮廣富林村,1988年重新修竣。墓地為花崗石平台,墓碑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之原物。墓前有石柱方亭,名“沅江亭”,有陳子龙画像碑,刻有傳略。墓門額為李一氓書。 “白骨青灰長艾蕭,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興亡夢,兒女濃情何處消。”(《入道》出下場詩) 寫的孔尚任出生於1648年,已經是國變之後了,所以他未親身感受到亡國之痛,但他耗盡畢生精力的卻寫出了興亡之恨。 孔尚任是山東曲阜人,是孔子六十四代孫子。他年輕的時候在石門山中讀書,博學多才,精通音律。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皇帝“南巡北歸”時,到曲阜祭孔,當時三十六歲的孔尚任在御前負責講解等書和文廟車服禮器,得到康熙賞識,被封為國子監博士。後來他奉命前往淮揚一帶治水,其間他得以結識了與侯方域同時代的人冒襄等“遺民”,使他對明末清初的遺文逸史感慨頗多,就以之為主題,完成了。 一共有四十出,是中國有史以來結構最好的歷史劇,也是清代成就最高的一部戲劇。全劇以明朝復社名士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故事為經,以明朝亡國的大小事件為緯,舉凡政治腐敗、軍事黑暗、黨派爭鬥、貴族糜爛,種種情節,都波瀾紙上,要人從“場上歌舞,局外指點,知三百年之基業,隳於何人?敗於何事?消於何年?歇於何地?”告訴人一個政權,一旦“私君、私臣、私恩、私仇,南朝無一不私,焉得不亡?” 三次易稿,寫作時間達十年以上,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問世。一出,轟動京城,人人爭相抄閱,一時洛陽紙貴。孔尚任在這部裡,用了許多春秋筆法,“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因此,次年孔尚任被康熙罷了官。 之所以能抓住南明傾覆悲劇中的最浪漫最銷魂的題材,自然是與侯方域與李香君本身動人的愛情故事分不開的。桃花扇原是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邊時時帶著一把絹扇,因為潔白的素絹扇面上繪著一幅色彩濃豔的桃花圖,故稱之為“桃花扇”。這扇面上的桃花,並非染料所畫,而是以李香君的鮮血寫成,上面凝結著她與情郎侯方域纏綿哀豔的愛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他出生在世宦之家,祖父及父輩都是東林黨人,祖父侯執蒲是明朝的太常卿;其父侯恂,做過明朝戶部尚書;叔父侯恪,任國子祭酒。侯朝宗少年天賦異禀,自幼隨家鄉名士倪元路學習詩書,敏慧多才,長進極快。他讀書的速度與悟性都勝於同輩,行文奇特,落筆氣勢不凡,結尾則出人意外。 崇禎五年(1632年),十五歲的侯方域中了秀才,被譽為少年名士。他讀書甚多,又博聞強記,少時即能辨忠奸,遂有“日後必為國家棟樑”之譽。崇禎六年(1633年),侯恂任戶部尚書時,侯方域已被視為文章高手,常有人讚揚他重振韓愈文風。侯方域與當時俊才登高賦詩,激濁揚清,品評人物,並加入了復社,深得複社領袖張溥、陳子龍的賞識,海內名士爭與之交。時人將侯方域和湖廣巡撫、桐城方孔炤之子方以智,都御史、宜興陳於廷之子陳貞慧,副使、如皋冒起宗之子冒襄合稱為“復社四公子”。 侯方城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鄉試中舉後,又前往北京參加1640年的會試,當時其父侯恂任湖廣總督與弄明軍作戰失利而被劾入獄。侯方域因其文章鋒芒畢露,批評崇禎帝用人不當,主考官為私慾而不取。但侯方域名落孫山後,文名反而更盛。 也就是在這次崇禎十三年的會試中,“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進士及第。而在會試前,方以智還在表面上對侯方域信誓旦旦地說,他無心於功名,但實際上卻暗中應試。 史書上記錄了侯方域曾經向父親獻破賊之計:方恂之督師援汴也,方域進曰:“大人受詔討賊,廟堂議論多牽制。今宜破文法,取賜劍誅一甲科守令之不應徵辦者,而晉帥許定國師噪,亟斬以徇。如此則威立,軍事辦,然後渡河收中原土寨團結之眾,以合左良玉於襄陽,約陝督孫傳庭犄角並進,則汴圍不救自解。”恂叱其跋扈,不用,趣遣之歸。 侯方域回到家鄉後,既負才無所試,不久,因家鄉河南受到李自成的威脅,前往南京避難,從此“一放意聲伎,流連秦淮間”。 崇禎十五年(1642年),侯方域在南京與方以智、冒襄、陳貞慧等人重逢,喜出望外。 南京是六朝金粉之地,燈紅酒綠、流彩溢香,自然免不了要涉足一番風月場所。於是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複社公子們整日聚在秦淮樓館,說詩論詞,狎妓玩樂。孔尚任還在中藉道士之口諷刺這些名士道:“你看國在那裡,家在那裡,君在那裡,父在那裡,偏是這點花月情根,割他不斷麼?”吳敬梓也曾經記述自己在秦淮歌樓裡放蕩的生活情形,“邇來憤激恣豪侈,千金一擲買醉回。老伶小蠻共臥起,放達不羈如痴憨”。從中也可以想像,四公子當時在秦淮歌樓裡顛癡狂笑之姿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侯方域經楊文驄(字龍友)的介紹,結識了秦淮名妓李香君。 在南明覆滅中,李香君是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一個悲劇人物。從李香君身上,可以看到南明悲劇的一個縮影。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樓裡的紅姑娘。媚香樓臨水而立,站在樓上憑欄而望,煙水澄碧、畫舫織彩的秦淮河盡收眼底。媚香樓的主人是李大娘,她年輕時也是秦淮河邊的紅妓女,年長後用自己的積蓄建了這座媚香樓,收養了幾個乾女兒,以詩酒歌舞待客,在南京城裡頗有些名氣。 李香君自幼跟人習得藝家諸藝,音律詩詞、絲竹琵琶無一不精通,她尤擅南曲,歌聲甜潤,深得四方遊士追慕。李香君身材小巧玲瓏,膚理玉色,慧俊婉轉,頗有韻味,時人譽之“香扇墜”。因她嬌小而香艷,名字裡又帶個香字,所以客人們都戲稱她是“香扇墜”。 李香君第一次見到侯方域並一見傾心時,才十六歲。侯方域也傾慕李香君的才貌,作詩一首,送給李香君作為初次相見的禮物,詩云:
一種欣賞傾慕的情懷已在詩中表露出來,一個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少年,一個是嬌柔多情、蕙質蘭心的青樓玉女,接連幾次交往之後,便雙雙墜入了愛河之中,纏綿難分。 按當時的風尚,如果哪位客人中情於一個妓女,只要出資舉辦一個隆重的儀式,再給妓院一筆重金,這個妓女就可以專門為這一位客人服務了,這套手續稱為“梳攏”。梳攏所需資金,因梳攏對象名位高低而不同,象李香君這樣一位名妓,梳攏必須邀請大批有頭有臉的風流雅士,宴會的級別自然要高,還要付一筆豐厚的禮金給鴇母,才不至於失面子。如今侯方域是逃避戰禍來到江南,身無多文,有心想梳攏李香君,卻又無能為力。 李香君卻勸慰侯方域說:“脫裙衫,窮不妨;布荊人,名自香。”李香君的人格氣節由此可見一斑。孔尚任的,把那麼多的南明學士文人放在了一個歌妓下面,卻照出了他們靈魂的卑瑣。堂堂大明,無論是侯方域,還是吳偉業,士子已沉,氣節怎不終? 正在侯方域犯難之時,友人楊文驄雪中送炭,給了他大力的資助。有了資本,梳攏儀式很順利地辦了下來。 後來侯方域偶然得知楊文驄出的那筆錢並不是楊文驄自己拿出來的,而是阮大鉞通過楊文驄贈送給侯方域的一個人情。阮大鉞得知侯方域在南京城正缺錢用,馬上打通關節,設法讓楊文驄把錢送給了侯方域,為防止被侯方域拒絕,開始還讓楊文驄暫瞞實情。阮大鉞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通過拉攏侯方域而緩和與復社名士們的關係。 阮大鉞是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土,多年在朝中為官,為人陰險詭詐,後被朝廷削籍免官,退到南京閒居。失位的阮大鉞並不甘心就此埋沒,他在南京廣交江湖人士,暗中謀劃,準備伺機東山再起。復社名士陳貞慧、吳應箕等人察覺了阮大鉞的不軌之心,曾經作“留都防亂公揭”對他的陰謀進行了揭露,阮大鉞既惱怒又害怕,只好閉門謝客,深居簡出,只與馬士英暗中往來。 侯方域了解真像後十分氣憤,他素來痛恨阮大鉞的人品和姦行,曾為陳貞慧等人的口誅筆伐拍手稱快,如今不知不覺中竟用了阮大鉞的錢,怎不讓他噁心難忍呢!他決意立即把錢退還阮大鉞,以斷絕奸人的不良用心。李香君變賣了幾件心愛的首飾,又從姐妹們那裡借了些錢,總算湊夠了數,交給了侯方域。 那些錢又經楊文驄之手退給了阮大鉞,阮大鉞見狀,大感臉面丟盡,咬牙切齒地說:“老夫有意與他們攀交,這些小子們竟如此氣傲,看老夫將來有朝一日,一定要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大明江山正處於風雨飄搖,時局果然很快就發生了變化,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殉國。福王朱由崧在馬士英的擁護下,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新皇朝,馬士英成了執政大臣後,立即啟用阮大鉞為兵部侍郎,繼而又升為兵部尚書。 大權重握,阮大鉞得意之極,馬上著手清除異己,陳貞慧、吳應箕等轉眼被捕下獄,正要擬罪逮捕侯方域之時,楊文驄及時報信。李香君揮淚送侯方域離開金陵時,侯方域將一柄上等的鏤花象牙骨白絹面宮扇送給了李香君,作為訂盟之物,並且在上面題了一首詩:
孔尚任的正是依此而展開的,但孔尚任是藉用這把桃花扇是喻前朝的。孔尚任寫作時,幾下揚州,在揚州梅花嶺南明抗清名將史可法墓前徘徊,尋找的靈魂。桃花扇底送前朝,兒女濃情何處消,看似浪漫,但在孔尚任的筆下,這把桃花扇底卻扇來了前朝多少蕭瑟。 “蕭條異代微臣淚,無故秋風灑玉河”,道出了一個漢人對前朝眷念的楚心。 侯方域離開金陵後,投奔揚州史可法為幕府。李香君則洗盡鉛華,閉門謝客,天天凝視著那把訂情的絹扇,一心等候侯方域歸來。此時,楊文驄由親戚馬士英薦舉,做了南明王朝禮部主事。但楊文驄卻被馬士英所逼,為馬家親戚田仰來向李香君提親。 田仰時任僉都御史,他督運漕糧由揚州來到南京,為弘光皇朝幫了一個大忙,成了弘光帝器重的紅人。馬士英與阮大鉞舉行盛大的酒筵,為田仰接風洗塵。席間,田仰表示久聞秦淮名妓李香君艷名,此行想順便把她收為侍妾。這一下可讓阮大鉞逮住了機會,他早就想報復侯方域和李香君了,可惜侯方域聞風遠走,害得他無從下手;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給田仰為妾,一方面討好了田仰,一方面也撕散了他們那對鴛鴦,聊洩心中積憤,豈不是一箭雙雕! 李香君毫無商量餘地地一口拒絕,她說:“侯公子雖然飄泊在外,但總有回來的一天,以前我就拒絕了很多人的盛情,今天當然也不可能接受田大人的聘禮。”又公開宣稱:“奴是薄福人,不願入朱門。”但馬士英仗勢欺人,威逼李香君屈從,李香君一頭撞在石柱上,鮮血滴在侯公子的香扇上,給愛情抒寫了一曲純潔之歌。楊文驄大為感動,靈感勃發,抓起筆將血點染成一朵傲骨桃花。 “濺血點作桃花扇,比作枝頭分外鮮”。 娶親的人見鬧出了人命案,嚇得不敢再糾纏,一聲不吭地抬著花轎溜回去了。傷後的李香君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調治,傷勢總算痊癒了,這時田仰已離開南京,娶妾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裡面說侯方域最後卻背叛了他的初衷,投降了滿清,穿著清廷官員的衣服出現在李香君面前。李香君深為失望,江山已換,家國何在?於是李香君當著侯方域的面,撕毀了那把桃花扇,桃花亂落如紅雨,撫心茫茫淚如珠,隨後出家做了尼姑。在孔尚任的筆下,李香君雖然出身低微,卻有可貴的抱負,“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在國家危亡的時候,能全大節,輕生死。她的一生與民族鬥爭緊密相連,歷史記住她的很大原因是她的民族氣節和不與權貴同流合污之精神。於是使經過藝術加工的李香君與秦淮江山永遠長存了。 但事實是,1645年,南京淪陷時,李香君在混亂中逃出南京,幾經漂泊,流落到棲霞山,隨另一秦淮名妓卞玉京在葆真庵為尼。但第二年秋,她與在“揚州十日”中大難不死的侯方域相見,悲喜交加,隨後侯方域就領著李香君一起回到了河南老家。李香君更名換姓,住在了侯府翡翠樓。這期間,侯方域應該與李香君過了幾年好日子。 其後,滿清政府為鞏固其政權,舉行會試。當時的漢族知識分子大都不予理睬,方以智出家,楊文驄殉國,陳貞慧隱居,冒襄四處流浪,陳子龍自沉,但侯方域卻耐不住寂寞,做了平生最大恨事,一心想“龍門三尺浪,平地一春雷”,參加了順治八年(1651年)的鄉試。儘管侯方域的文章見解不凡,但“為忌者所阻斥,置副車(副榜)”。 (胡介祉《侯朝宗先生傳》)侯方域得知後羞愧無比。他這次參加考試,又引起許多人非議。方以智當年曾以“美才而豪,不耐寂寞”八字來評點侯方域的文章,不想此論後來果然應驗。 這是公認的看法。 侯方域的弟弟侯方夏已經於順治三年(1646)年中進士,如果侯方域真地要仿效弟弟追求功名,汲汲於乾進,為什麼一定要等到順治八年才應鄉試呢?所以,陳寅恪先生考證後認為侯方域於順治八年應鄉試,實是為保護父親侯恂,逼不得已,跟吳偉業的被逼出仕如出一轍。 就在侯方域決定參加河南省試的時候,他還與本地文人賈開宗等人結成“雪苑六子社”。這決非是一種巧合。 1645年後,復社作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中國消失了,如果像“雪苑六子社”這樣文學黨社都能夠聯合一起,復社再現是非常有希望的。這正是吳偉業出仕前受錢謙益委託調和社事的根本原因。大動盪下的歷史進程是非常複雜的,當時形勢、處境的微妙之處,遠非我們後人所能完全揣測。 順治九年,侯方域再游江南,一面寫了一系列不忘明朝的詩文,一面後悔應清朝鄉試,這說明陳寅恪先生的看法是合乎情理的。侯方域應試不是心甘情願,而是由於情勢所逼,內心痛苦,但又不能明言,只能含糊地說“餘平生之可悔者多矣”。 就在侯方域在江南的時候,“禍不單行”,獨自在家的李香君歌伎身份暴露,不為侯府所容,被趕到了城外的侯氏莊園(今李姬園,在商丘睢陽區西南七公里處)居住。李香君因被侯氏族人歧視,愛人又不在身邊,終日鬱鬱寡歡,日久成病,終於含恨而死。年僅二十七歲。而此時侯方域並不在她身邊。 侯方域回家後,聞李香君死,傷心至極,大哭了一場,最後只能勉力承受。侯方域在李香君墓前立了一石碑,上面寫著“李香君之墓”五個大字,下有“卿含恨而死,夫慚愧終生”的小字。碑前有一石桌,石桌前有一石礅,上刻“愧石礅”三字。侯方域經常坐在愧石礅上,憂思愛妾,久久不去。 這一年,三十五歲的侯方域憶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感嘆平生可悔者多,於是把自己的書齋更名為“壯悔堂”。 兩年後,即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侯方域因鬱鬱寡歡、心情鬱悶而病逝,僅三十七歲,盛年而逝。 如單純以文來看,侯方域擅長散文,文承韓愈、歐陽修之氣韻,可以跟吳偉業、陳子龍、張溥相匹敵。他的後期文章主要源於唐宋古文的傳統,作品以人物傳記類較為出色,有較多司馬遷、韓癒的活躍筆法,也講求辭采之美。從《與任王谷論文書》雲:“當其閒漫纖碎處,反宜動色而陳,鑿鑿娓娓,使讀者見其關係,尋繹不倦。”可以看出,他很注意文章的生動感人。他在為文上從“爛漫”轉向“矩矱”,這其實不僅僅是由於年齡增長、多歷變故而逐漸趨向平穩,更是順應了時代的變化,意圖在新的社會環境中獲得新的立足點。 侯方域聰捷又有悟性,他不忘明朝,又不能不表面上順從清朝,這是他的軟弱性。所以他不能成為夏允彝、吳應箕、陳子龍那樣的烈士。 吳偉業有一首《懷古兼吊侯朝宗》:
兩人的悔恨如出一轍。 如今,秦淮河畔“媚香樓”還在,座落在金陵棲霞山上,那座“桃花扇亭”每年都會在桃花一片燦爛裡陪春風笑一程。只是,“問秦淮舊日窗寮,當年粉黛,何處吹蕭?白鳥飄飄,淥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董小宛原名叫董白,字青蓮,是蘇州“董家繡莊”的大小姐。董家乃是蘇繡世家,到董小宛這一代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活計做得極其精細,多少達官貴人欲求一副刺繡而不得。後來董家沒落,董白不得已才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畫舫中賣笑,改名小宛。她天資巧慧,自幼學得家傳刺繡之法,在秦淮河上有“針神曲聖”之稱,說的便是她不但曲子唱得好,擅長撫琴,更是擅長刺繡。 因為容貌秀麗,氣質超塵脫俗,董小宛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 “復社四公子”中的冒襄,字辟疆,號巢民,又號朴巢,江蘇如皋人,幼有俊才,負時譽,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才子。明朝崇禎十二年(1639年),冒襄來到南京參加科舉考試,在閒談中,他聽到方以智、侯方域對董小宛贊不絕口,不禁對這位傳說中的冰清玉潔的“冷美人”大感好奇。冒襄已經是屢試屢敗,這次也名落孫山。冒襄在沮喪中,慕名到秦淮河去尋訪董小宛。不料董小宛已經受人之邀游太湖去了。 之後冒襄又接連去了好幾次,都無緣見到董小宛,直到準備離開金陵的前夕,冒襄由方以智引見,終於得以與董小宛相晤。 這是一個深秋的寒夜,董小宛剛剛參加酒宴歸來,正微帶醉意斜倚在床頭。見來了客人,她想掙扎著起身,無奈酒力未散,坐起來都有些搖晃。冒襄自我介紹後,董小宛稱讚說:“早聞四公子大名,心中傾佩已久!冒公子果然是異人!異人!” 之後董小宛話語不多,冒襄見她嬌弱不堪,憐惜伊人酒後神倦,坐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匆匆離去。就是這半個時辰的交談,卻使董小宛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後來冒襄他在《影梅庵憶語》中記錄了與董小宛的初次見面:“面暈淺春,纈眼流視,香姿玉色,神韻天然。懶慢不交一語,餘驚愛之。惜其倦,遂別歸。此良晤之始也。”但這個事後,冒襄並沒有對董小宛動真情。 董小宛其實早已經從李香君處聽說了冒襄的才名,和許多秦淮女子一樣,她心中企慕不已。此時董小宛才十六歲,是秦淮樂籍即南禮部教坊司的官方歌會,正希望脫籍擇婿。而復社名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正二十九歲,當是合式的人選。自從那一次見面後,她便開始了對冒襄的期盼和含而不露的追求。雖然董小宛多次向冒襄表示過傾慕,但均未得到他的首肯。後來眾人才知道,風流多情的冒襄早已屬意吳門名妓陳圓圓。 董小宛仍然很倔強地保持著身體的潔淨,對南京城朱統領的威勢不屑一顧,拂袖而去,蟄居蘇州。秦淮八艷中,董小宛最像一個女人,她的一生鬱結著很多“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的癡情。在她身上也有愛國的情懷,卻不似柳如是、李香君那般彰顯,她更多地保留著一顆多情的女兒心,更多地為自己的愛尋覓,等待,守候。 第二年春天,冒襄順路蘇州訪董小宛,卻又聽說她陪錢謙益、吳偉業遊覽西湖去了,而且準備游完西湖再轉道黃山觀賞奇峰蒼松,不知何時方能歸來。吳偉業有一首詩寫董小宛穿白夾衣遊黃山:“細轂春郊鬥畫裙,捲簾都道不如君。白門移得絲絲柳,黃海歸來步步雲。”極力讚歎董小宛的艷麗風采。 到了崇禎十四年(1641年)春,冒辟疆因省親湖南再到蘇州半塘,想會見董小宛,但董小宛這是仍滯留黃山。 董小宛藏在黃山一年,大概名山佳麗風光能為自己增色?正像吳偉業詩中所描述的那樣,黃山丹崖綠樹、奇石古松際,飄浮淡淡白雲間,小宛穿著細柔白緞夾襖,彩色畫裙,年輕風采動人,誰人能比得上她?黃山,增加了她在情人心目中的份量? 也就是在這一年,冒襄與陳圓圓“訂嫁娶之約”。但不久後,陳圓圓意外被選入皇宮。陳圓圓驚慌下求冒襄出面周旋,冒襄不敢得罪權貴,眼看著陳圓圓被抬進了皇宮。佳人遠去,加上科場失意,冒襄悵然若失,懷著悒鬱的心情隻身僱舟前往虎丘,打算獨自去踐曾經與陳圓圓許下的虎丘之約。 小舟沿著半塘河緩緩而行,到半塘的時候,冒襄突然想起董小宛就住在此處,於是立即前去尋訪。 與上次一樣,董小宛也是斜臥床頭,只是上次帶著淡淡的笑容,這次卻是滿臉的淒愴,一副心力交瘁的樣子。冒襄大有同病相憐之感,滿懷同情地將她寬慰一番,並且說了自己尋訪佳人不遇的經過。董小宛露出一絲歉意和欣慰。見她病體虛弱,冒辟疆幾次提出早早歸去,董小宛卻殷勤挽留,兩人直談到深夜才分手。 冒襄不知道董小宛移居蘇州半塘后,閉門謝客,專等冒襄。這份癡情的勁兒恐怕是一般俗女子無法企及的,愛之深切一覽無餘。 第二天一早,冒襄忍不住又僱舟來到董小宛家,兩人並沒有約定,董小宛卻笑盈盈地站在門外相迎。一夜之間病竟好了大半,也似乎料定冒襄今天會來。董小宛將冒襄迎進了屋,奉上茶,小宛幽幽地自言自語道:“此番公子前來,妾身的病竟然不藥而愈,看來與公子定有宿緣,萬望公子不棄!”冒襄聽了不甚歡喜,又怕對方是一時之興,便探試道:“小生與姑娘交淺言少,姑娘難道不為此話後悔嗎?” 董小宛心意堅定地說:“風塵打滾,閱人不少,如蒙公子不棄,妾身算是跟定公子了!”冒襄剛剛痛失陳圓圓,又得美人青睞,興奮得一把摟住她。 之後,通過柳如是和錢謙益從中周旋擔保,冒襄終於以三千兩銀子的代價將董小宛贖身,歷經滄桑變故的董小宛終於如願以償。董小宛嫁給冒襄以後就來到江蘇如皋(位於長江北岸,離江岸約35公里處,與江陰相對)的水繪園。 冒家十分通情達理,順利地接受了董小宛這位青樓出身的侍妾。這時冒襄的父親已從襄陽辭官歸家,一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冒襄的原配妻子秦氏體弱多病,董小宛便毫無怨言地承擔起理家主事的擔子來,恭敬柔順地侍奉公婆及大婦,悉心照料秦氏所生二男一女。冒家的全部帳目出入全由她經手,她料理的清清楚楚,從不私瞞銀兩。董小宛還燒得一手好菜,善做各種點心及臘味,使冒家老少大飽口福,在眾人的交口稱讚中,董小宛得到了無限的滿足。 董小宛是秦淮八艷中最溫婉靈性的女子,她做了一個女子所能做的一切,她的付出是痛苦的,也是甜蜜的。這是一種華麗的哀傷,是一種奪目悠遠的無悔。 但好景不長。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冒襄在如皋得知北京陷落、崇禎上吊的消息。當時人心惶恐,當地士紳擔心江北不保,紛紛離開瞭如皋,但冒襄一家卻留下未走,一直到聽說當地明軍即將譁變時他們才離開。冒襄一家四處逃亡、顛沛流離,大部分財產流失殆盡;好不容易回到劫後的家園,卻又缺米少柴,日子變得十分艱難,多虧董小宛精打細算,才勉強維持著全家的生活。 清兵平定全國後,降清的複社成員陳名夏曾從北京寫信給他,信中轉達了當權人物誇他是“天際朱霞,人中白鶴”,要“特薦”他。但冒襄以痼疾“堅辭”。康熙年間,清廷開“博學鴻儒科”,下詔徵“山林隱逸”。冒襄也屬應徵之列,他堅辭不赴。冒襄一生以明朝遺民自居,淡泊明志,這是他最閃亮的地方。與此同時,他緬懷亡友,收養東林、復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遺孤。如在水繪園內增建碧落廬,以紀念明亡時絕食而死的好友戴建,即其一例。 明亡後冒家生活艱難,冒襄大病了三次,全靠董小宛悉心照顧才保住了性命。這種勞累的生活,最終吞噬了董小宛年輕的生命。在順治八年(1651年)正月初二,一代名妓董小宛病死在水繪園影梅庵家中,年僅二十八歲。 冒襄作《影梅庵憶語》二千四百言以哭之,家人和親友都哀悼不勝。 《影梅庵憶語》雲:“姬在別室四月,荊人撈之歸。入門,吾母太恭人與荊人見而愛異之,加以殊眷。幼姑長姊,尤珍重相親,謂其德行舉止,均異常大,而姬之侍左右,服勞承旨,較婢僕有加無已。烹茗剝果,必手進。開眉解意,爬背喻癢。當大寒暑,必拱立坐隅,強之坐飲食,旋坐旋飲食旋起,執役拱立如初。越九年,與荊人無一言枘鑿。” 這是董小宛從良後與冒襄一家的家庭關係。 《影梅庵憶語》又云:“餘每課兩兒文,不稱意,加夏楚,姬必督改之,改削成章,莊書以進,至夜不懈。至於視眾禦下,慈讓不遑,咸感其惠。”這是董小宛教育子弟、管理家務的情況。 《影梅庵憶語》還說到冒襄幾次大病,全賴董小宛侍候照顧,例如有一次大病一百五十天,“此百五十日,姬僅卷一破席,橫陳榻旁,寒則擁抱,熱則披拂,痛則撫摩;或枕其身,或衛其足,或欠身起伏,為之左右翼。……鹿鹿永夜,無形無聲,皆存視聽。湯藥手口交進,下至糞穢,皆接以目鼻,細察色味,以為憂喜。日食粗糲一餐,籲天稽首外,唯跪立我前,溫慰曲說,以求我之破顏。餘病失常性,時發爆怒,詬誶之至,色不稍忤,越五月如一日。每見姬星靨如蠟,弱骨如柴,吾母太恭人及荊妻憐之感之,願代假一息。姬曰:'竭我心力以殉夫子,夫子生而餘死猶生也。'” 董小宛的這幾句話,體現出她對冒襄的深厚感情。冒襄在《影梅庵憶語》通篇中都稱她為“姬”,就是妾的意思。冒襄的《影梅庵憶語》,寫他和董小宛的同居生活,纏綿悱惻,是頗為著名的筆記文章。然而,在董小宛活著的時候,冒襄對她的感情遠遠比不上他在《影梅庵憶語》中寫得那麼動人。一個女子一生的癡愛以及伴隨而來的苦難,換來的《影梅庵憶語》真的不過是一冊微而又薄的紀念。 許多後世傳奇都將順治皇帝眷戀的董鄂妃說成是董小宛,其實據《清史稿》中的后妃傳記載,董鄂妃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董小宛去世的時候,祖籍在遼寧佟佳江流域的董鄂氏才年滿十三歲。順治十年,十五歲的董鄂氏入選秀女,被指配給了襄親王博穆博果爾。博穆博果爾是皇太極的第十一個兒子,順治的同父異母的弟弟。 德國傳教士湯若望一直在清宮裡服務,被順治尊稱為“爺爺”。湯若望在筆記中這樣寫道:“順治皇帝對一位滿籍軍人的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位軍人因此事申斥他夫人時,竟被順治聞知,打了他一個耳光。這位軍人於是因憤致死。順治皇帝就將這位軍人的夫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湯若望說的這位滿籍軍人,就是襄親王。在清宮皇室家譜《玉牒》中可以看到襄親王死的時候才十六歲。也就是說,董鄂氏剛剛嫁給襄親王不久,就被順治奪去了。 董鄂氏入宮後,住在承乾宮。順治十三年八月,董鄂氏被冊立為賢妃,九月,又被立為皇貴妃。這個位置,已經僅次於皇后了。這一年,順治十九歲,董鄂妃十八歲。後來董鄂妃生下皇子不久,孝莊皇太后以自己身體欠安為理由,傳下口諭令董鄂妃前往南苑伺候她。董鄂妃拖著產後虛弱的身體,前往南苑照顧孝莊。她的健康受到了嚴重影響。更為不幸的是,董鄂妃新生的孩子只有兩虛歲,實際活了不到三百天,連名字都沒來得及起,就突然夭亡了。這件事對於董鄂妃來說,更是致命的打擊。從此,董鄂妃一病不起,在痛苦中掙扎了三年,終於在順治十七年病逝於承乾宮,年僅二十二歲。 董小宛與董鄂妃是不一樣的美女,卻是一樣的命運——一抔黃土掩風流。 董小宛死後,冒襄又多活了四十二年,晚年結匿峰廬,以圖書自娛。隨著歲月的流逝,冒襄已是垂垂暮年,生活窮困潦倒,只能靠賣字度日。他自述道:“獻歲八十,十年來火焚刃接,慘極古今!墓田丙舍,豪豪盡踞,以致四世一家,不能團聚。兩子罄竭,亦不能供犬馬之養;乃鬻宅移居,陋巷獨處,仍手不釋卷,笑傲自娛。每夜燈下寫蠅頭小楷數千,朝易米酒。”表達了他不事二姓的遺民心態,這一點是冒襄一生中最為閃光的地方。 冒襄還具有營造園林的高度才華,據《遊冒氏水繪園記》中所述,冒襄的父親歷任吳楚,“辟疆不時省親,所過名山大川,往往按圖考記,留連不忍釋去,其故衡湘諸勝,雄覽博採,咸得備於簡編”。而於浙江蘭亭,煙雨樓,西湖諸勝,他也加以研集。明亡或他“結廬鄉國”,追憶向之所歷者,乃構石為山,因川為池,家中有樸巢、水繪園、深翠山房諸勝,擅池沼亭館之景,交會四方文士,讀書酬唱。 冒襄文章寫得好。他的古文,筆調秀逸,陳名夏稱他:“筆鋒墨秀,玄旨微情。俱在有意無意、可想不可到之境”。他的遊記文接脈於柳宗元。 “清音奔赴,靈想超忽”,“一筆一洞壑,一轉一絕境”,但政治上沒有任何建樹。不光冒襄,四公子和復社中的許多人都是如此:他們或結伴同遊,或詩酒唱和,或抨擊閹黨,或議論朝政,但就是不能改革政治,挽救國家危亡。 冒襄曾於1627~1642年間,六次去南京鄉試,六次落第,僅兩次中副榜,連舉人也未撈到。他深感懷才不遇,從此明朝的官不當——史可法曾推薦他當監軍,後又特用司李,他都沒有接受——清朝的官也不當。冒襄還是四公子中唯一一個在秦淮河有房產的人。復社聚會多在淮清橋桃葉渡冒襄的寓所舉行,大概是“名士風流”的天性如此。 中盛讚其點心“小巧可愛,潔白如雪”。有許多方面得力於王小余的見解。 侯方域是複社四公子中才華最突出的,他的散文當時推為第一,但卻也是唯一不能全節而終的。這自然是因為其他
報告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