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鐵血戰國

第35章 第二章秦始皇的十二個永恆詞(中)

鐵血戰國 峻峰 13477 2018-03-16
所謂度量衡,基準有三:“度”是計量長短的標準;“量”是計量容積的標準;“衡”是計量輕重的標準。德國大科學家西門子曾說,測量即是認識,它的觀念與產生幾乎與人類一樣古老。故從人類製造第一件工具開始,度量衡的概念即已形成,更因為憑依了度量衡的概念,人類才可能製作大小不同的砍砸器以獵食、刮削器以分食,尖狀器以抵禦,以保障人類自身基本的生存條件。各種計量儀器與準則自此衍生,五花八門,分門別類,從簡單到復雜,從復雜到簡單,人類在其中一次次改變著自己的物質環境,更改善著自己的生活品質。 中國衡制起源於何時已無從稽考了,黃帝製造器物之說也成了我們推測的依據。一般認為中國的度量衡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應該是不成問題。我們知道,衡器的製作主要在權上,以權衡之。權者,銖、兩、斤、鈞、石,所以稱物以知輕重也。 《尚書·舜典》有“同律度量衡”之語。又《孔傳》載:“律者,候氣之管,度量衡三者法制皆起於律。”這就是說權衡之製也是起於黃鐘之律。

相傳黃帝命令伶倫製造十二根不同的單音竹管來模擬鳳凰的叫聲,完成後分成兩組:陽六為律,陰六為呂。律以統氣類物,名為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亡射;呂以旅陽宣氣,名為:林鍾、南呂、應鐘、大呂、夾鍾、中呂(見《漢書·律曆誌上》)。把能發出黃鐘律宮音的那根律管拿來,分成九十等分,每一等分的長度就叫做一分,積十分就得到一寸,十寸為一尺。這樣,如果我們知道了黃鐘律宮音的音高,然後製造一根竹管發出這個音高,我們就能知道古代的一尺有多長了。 這個推斷與定義只在秦朝以前有效,被歷史學家稱為“週尺”。秦以後將律管的高度當作“度”的標準,並以秬黍(一種黑黍子的植物的淡黃色的子實,顆粒類似小米,比小米大,是古代重要的糧食作物)排列於律管,九十顆秬黍正好是律管的長度,於是一顆秬黍的長定義為一分,十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而律管容量為“量”的標準,也是一樣用合適的秬黍一千二百顆,剛好可以填充律管的體積,所以這一千二百顆秬黍所佔的空間容積就是一龠,一龠等於半合,二龠就是一合,十倍的合為升,十倍的升是鬥,十倍的鬥就是斛。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十合等於一升,十升等於一斗,十斗等於一斛。而“衡”的標準,就是把一千二百顆秬黍的重量當作十二銖,乘以二就有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叫做一鈞,四個鈞的總和是一石。秦統一後,衡制仍因襲前代,但各國度量衡制度相當混亂,計量單位很不一致,秦始皇在全面的改革中,對度量衡加以了統一。

度量衡是商品交換的必須工具,又與國家賦稅收入有著直接的關係,秦統一度量衡,其用途便也十分明顯,那就是便於封建政府向農民徵收賦稅,同時也有利於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經濟的發展與交流。清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近代山東濰坊收藏家黃介祺於瑯琊台西南古城址拾得秦始皇百二十斤(一石)鐵權一個,是秦始皇統一權衡的實物例證。權上嵌有銅詔版,權重清衡八百一十九兩又五銖。這種嵌有詔版的鐵權,就是秦統一度量衡以後的權度。後來,秦權雖然多次出土,但嵌有為統一而發布詔令的詔版卻十分罕見了。 秦始皇是延續商鞅的觀念將全國的度量衡統一以強化其專政,包含的內容很多,譬如將度量衡的理念用於官職的順位與管理上,便規定以他為最高統治者,下設“三公”、“九卿”;全國按“郡”、“縣”劃分;官員俸祿依等級發給;再頒定土地私有製以統一課徵稅收等等。施行的措施有,頒發統一度量衡命令,確立統一度量衡標準,製造並頒發度量衡標準器,以及建立嚴格的檢定制度等,為後代樹立了依循的規則和典範。

有學者認為,就度量衡自身衡制系統而言,秦極有可能因為經驗不足以及國命太短之故,有許多基準並不是非常適用,用現代的觀點來看,就是某些基準缺少穩定性、高流通性以及高精度性。因此,只能說秦朝是第一個制定度量衡的朝代。而到了漢代,對於基準的製定已經知道運用科學的技術與方法了,以至在我國整個度量衡的發展史上,無論是在標準的確立,器物的製作,單位制的完備以及製度的建立等方面,都以秦漢為重要的階段,而且始終不出秦漢的基本體制。這包括與時俱進中的度量衡質量的增大或減小,標準器的興廢與更換,單位制的改進或回復等等。 鴉片戰爭以後,外來製度不斷輸入,舊有傳統受到影響和衝擊,至民國成立,國民政府廢棄舊制改立市井制,但這個新的市井制仍保留有秦漢制的影子。公元一九八四年,我們國家正式公佈與實施法定計量單位,全面推行國際單位制,中國的舊制終於完成它長達兩千年的歷史使命,功德圓滿。

貨幣,既是商品交換的媒介物,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是衡量價值的總的尺度。恩格斯在《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中,將古代貨幣的起源和發展,大致分為物物交換時期、實物貨幣時期、金屬稱量貨幣時期和金屬鑄幣時期。這一劃分,與中國古代貨幣發展的情形基本是相符的。 物物交換時期,相當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即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交換帶有偶然性、隨意性、原始性,交換結束,作用隨之消失。所以,此時用以交換的“物”還不能稱為“貨幣”。 實物貨幣時期,亦即原始貨幣或自然物貨幣時期。此時期的交換,是以牲畜、食品、布帛、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某些裝飾品如玉、貝等充當等價物而開始具有貨幣的職能。此時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相當於新石器時代晚期。

金屬稱量貨幣時期,目前的史料只能推到商周,但有關專家斷定其開始產生很可能在夏代,當然那時也只是簡單的按重量交換罷了。這是因為夏代的銅器製作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銅石並用”時代已出現紅銅和青銅,銅在當時應是非常珍貴而價值相當高的物品。金屬稱量貨幣的銅一直延續到春秋,金銀則到戰國,早期與貝幣並行,晚期與鑄幣並行。 金屬鑄幣時期,大致在奴隸製完全確立時期,專家分析估計夏代就應該有鑄幣,目前能夠見到實物的則為商代後期。山西保德林遮峪殷代墓葬一九七〇年冬季出土的一百零九枚銅鑄貝,以及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銅鑄貝,是其物證。 銅布幣來源於農具鏟,大約萌芽於商周時期,廣泛使用於東周時期。金、銀屬於稱量貨幣,大約始於春秋中期。黃金稱量貨幣有冶煉澆鑄的金版、金餅、金貝等;白銀稱量貨幣也有冶煉澆鑄的銀鏟、銀版、銀餅及銀布幣、銀貝等,主要流通於南方浪漫富庶的楚國,少量見於三晉及中山國。

春秋爭霸,戰國爭雄,紛紛攘攘,大小諸侯與國家鑄就了先秦貨幣的多姿多彩美不勝收,現在我們把它分類為刀貨、布幣、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在齊、燕,通行的是一種刀幣,也稱刀貨,是從實用的刀子變化來的。韓、趙、魏通行布幣,是由古代鋤草的農具演變而來;其狀像鏟,所以又稱鏟幣。楚國通行蟻鼻錢,是從貝殼形的銅幣演變來的。蟻鼻錢正面突起,鑄有文字,筆劃像只螞蟻,兩個小口像鼻孔,所以稱蟻鼻錢。楚國還通行爰金,爰金是方形的,每小塊一兩,十六塊為一金(斤)。週、秦用圓形的錢。 秦統一六國後,在統一文字、度量衡的同時,也統一了貨幣,規定以“黃金”為上幣,以鎰(二十兩)為單位,以圓形方孔銅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錢文“半兩”與實重相符,這種方孔圓錢從此成為中國貨幣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二千多年,叫“秦半兩”。那麼為何取這種形制呢,有人認為主要是環形便於攜帶,而方孔穿了繩索後銅錢不易旋轉,可以防止磨損,但也有人認為這種形製表達了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秦朝方孔圓錢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法定的貨幣,後來我們把錢幽默地稱之為“孔方兄”。

鑑別戰國和秦朝的“半兩錢”另可從書法入手,戰國幣錢文“半兩”為大篆,而秦朝統一幣錢文“半兩”為小篆,當然斷定是宰相李斯所書。大概受此影響,秦朝之後的錢文因襲仿效,大都出自達官貴人或書法名家之手。到了宋朝,還出現了皇帝御書錢,這也是中國古錢幣與西方貨幣的區別,中國古錢版面多以錢文而非圖案為主,而西方貨幣則多以動植物、人像等圖案而非文字為主。至於古錢幣兩千年的漫長演進史、文化發展史以及古錢文的書法藝術欣賞,則是又一個饒有興趣的專業話題了。 “焚書”與“坑儒”,是秦朝兩個不同類型也互不關聯的重大歷史事件。說重大也未必真的重大,無非是秦統一後意識形態領域裡的一場鬥爭罷了。而後來人們把這兩個事件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時候,便反反复复愈演愈烈作了無盡渲染以至對其口誅筆伐了,好像就有些現實的別有用心。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們在偷換概念。我們是把秦始皇所焚之書偷換成全部“中華文化”的概念;把秦始皇所坑之儒偷換成全部“知識分子”的概念。這樣就把個秦始皇弄得整個一個暴君嘴臉與苛政形象,跳進德水黃河裡兩千年也不能洗清。

秦始皇的一個嶄新朝代的確立,一個統一國家的創建,一個新生政權的誕生,當務之急的是安全,重中之重的是穩定。這其中有六國歸一後的對大秦帝國政治體制、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屈從與認同。在這個問題上,秦始皇顯示了他的雄才大略,除了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輛規格和設立郡縣以外,把天下十二萬戶豪富都遷徙聚集到秦都咸陽,並在渭水南岸大片土地上修建各代先祖的陵廟以及章台宮和上林苑。而且秦每滅亡一個國家,就把這個國家的都城宮室用圖形描摹下來,在咸陽北邊的山坡仿建。仿建的宮殿南臨渭水,從雍門向東延展至涇水與渭水的匯合處,殿屋之間有天橋和環形的長廊相連接,從六國得到的美人、鐘鼓、祭器什麼的,都安置在這些宮殿裡。

秦始皇這樣做,是把兩步棋一步走。十二萬戶豪富,每戶的主人、妻妾、子女、門客、侍衛、僕從、家丁等加起來若是十人,那咸陽一下就新增一百二十萬人;五十人,就是六百萬人;那要是每戶一百人呢?這些人帶來了財富,帶來了大秦帝國首都的繁華和繁盛,但也帶來了十二萬戶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識和文化心態。他們形成了一股巨大的不容忽視的力量,迅速改變了秦都的人口結構、社會關係結構以及經濟文化結構等等,積極的意義自是不待言說,而負面的影響就是潛藏了巨大的威脅和危險。秦始皇把他們全部遷徙而來,這第一步棋就是割斷他們與原生活居住地的世代根源的聯繫,徹底破壞原來意識形態上的社會組織結構,對秦形成物質與精神的完全依賴,從而有效地掌控他們。同時走出的第二步棋,即對六國宮室的仿建,讓那些豪富們在文化心理的衝突中得以自我調整、安慰、說服、認定,獲得最後的歸屬感。說到這裡,我們只看到了秦始皇的方法,而未看到他的暴虐,那麼,我們稍稍停頓一下,讓我們重新來認識一下秦始皇究竟是怎樣的一代帝王,怎樣的一個人。

對待李斯。李斯是什麼東西,上蔡鄉下廁所的無名小老鼠,得了機會向秦始皇建言獻策,秦始皇就一再提拔重用他。後來一封《諫逐客令書》,正在大為光火的秦始皇能立即接受,把已經行至驪山腳下的李斯追了回來,還馬上知錯就改收回剛剛發布的逐客令,這如同打自己的嘴巴,歷史上少有帝王能做到這一點。 對待韓非。不說秦始皇動用三十萬大軍攻韓,只為要一個韓非,並且說他一定要韓非是因為他讀了韓非的書。這個細節是否可以斷定秦始皇是愛讀書的,不僅愛讀書,而且是能得其書中精髓與真諦的人。只有他深刻讀懂了韓非深刻理解了韓非,才有他愛韓非要韓非,並把韓非的思想理論運用於秦統一的實踐,指導了秦統一的現實。書給了他學識與修養,給了他果斷與睿智。 對待尉繚。尉繚來秦是李斯推薦的,秦始皇先問其兼併六國的策略,再問其兼併六國的順序,秦始皇全部聽取了他的意見。而第一次聽取了他的意見後,秦始皇見尉繚滿臉的不屑一顧,知道自己對尉繚可能太官僚了,馬上放低了姿態,衣服、食飲與繚同。第二次聽取了尉繚的意見後,秦始皇敏銳地覺察出魏繚對他仍有某種偏見,便對其誠懇挽留,並任命他為尉,掌管秦國的軍隊。其間尉繚果然在背後說過秦始皇的壞話,說他長得“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游。”這裡對秦始皇的最惡毒的形容和描述,是全部《史記》文學性的最大敗筆。其敗筆就在於它虛構,無益於主題的表達。屬實,那也是尉繚一時鬱悶情緒化的惡語傷人。事實上尉繚是否說了這樣的話,已不可考;如果事實上尉繚真的說了,秦始皇就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秦王覺,固止,以為秦國尉。”秦始皇不僅寬容原諒了他對自己的侮辱,還把國家軍權交給了他。 對待趙高。趙高者,被趙國疏遠的親屬。趙高兄弟數人,皆生於宦官之家,其母受過刑罰,世代地位卑賤。秦始皇聽說了他聞高強力,通於獄法,選拔他為中車府令。趙高曾犯大罪,蒙毅依法治之,判趙高死刑。秦始皇認為趙高平時辦事認真,赦免了他,恢復他的官職和爵位。 讓我們再捕捉一些秦始皇的歷史細節—— 對嫪毐的叛亂堅決鎮壓。強勢,鐵碗,威嚴,原則。而在平定叛亂之後,太后的問題,聽了茅焦的意見;呂不韋的問題,既不絞殺,也不賜死,只寫了一封信給他,讓他自己做出選擇;其門客分門別類進行了疏散,並從法律制度上對此類人做出了規定。對嫪毐的門客,先遷徙至蜀,後進行了赦免。 對六國的平定堅定不移,而六國王都被俘虜,未見秦始皇對他們如何殘忍與慘烈。只一例出外,就是在俘虜了趙王之後,秦始皇對趙國與其母親家有仇怨的人,全部活埋。我猜想是秦始皇為了徹底掩蓋自己出生的隱私,因為與其母親家有仇怨的人,都是知道他底細的人。這是一個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國家統一後,秦始皇日理萬機,身體力行,忠於職守,鞠躬盡瘁,無論大小事情都由自己親自處理決斷;每天用秤來稱各種當時書寫文件的竹簡木簡的重量,日夜都有一定的數量定額,據說為一百二十斤,閱讀達不到這個定額,完不成規定的工作量,從不休息。 有一天,秦始皇在梁山宮看到了已是丞相的李斯出門時帶了龐大的車騎衛隊,很不高興;他覺得太豪華太張揚太浪費了,發了一通感慨。還沒來得及去找李斯談話時,宮中有人已經告知了李斯,李斯很快有了收斂。秦始皇由此判斷,這一定是他身邊的人把我的話洩漏了出去。審問時,沒人招供,秦始皇下令逮捕了他身邊所有宮中侍從,全部殺掉。秦始皇知道,對李斯不過是一番感慨,便迅速洩露了出去;要是涉及國家機密大事呢,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這件事我們看到秦始皇的政治原則、生活標準以及他的深謀遠慮和心智警醒。另外,秦始皇一生幾乎沒有驕奢淫逸和宮闈緋聞的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聞。 現在我們可以來說“焚書”了。 對於一個統一的國家、新生的政權,秦始皇最先遇到的是國家的政治制度問題。丞相王綰建議,燕、齊、楚地處偏遠,不設王國,無法治理,請求封立各位皇子為王。秦始皇對這樣涉及整個國家的大政方針的問題,他的態度歷來民主,把提案下發給群臣進行討論,在充分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後,再做出決策。討論的結果,大臣們大都同意丞相王綰的建議。只有李斯挺身而出,堅決反對。他用了大量的史實和事實,經驗和教訓,來說明分封制的弊端,論述郡縣制的好處。李斯那時還是廷尉。 秦始皇立即感到了李斯的意見之於統一的大秦帝國的正確、高遠、獨到和精闢,秦始皇於是對大臣們說了一段憂國憂民非常感人的話,他說,天下的庶民百姓數百年來飽受了無休止的戰爭的動亂和苦難,究其原因,不就是因為分封制帶來的諸侯國的並立諸侯王的存在!如今天下剛剛平定,百姓從苦難中剛剛醒來,便又要重新設立王國,這與過去的諸侯有什麼不同!這是在種下戰爭的禍根,延續苦難的遺患,怎麼能求得天下的安寧,經濟的發展,人民的幸福,廷尉的意見是正確的。於是,秦在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 在政治制度確立之後,其實國家的指導思想也是確立過了的,那就是推崇法家,依法治國,但這並不是說秦就排斥儒家思想文化。秦不僅不排斥,還無處不運用體現著儒家思想對國家的治理。但這時問題也出來了,我們都知道的,那天秦始皇興致很高,在咸陽宮大擺酒宴,七十位博士上前獻酒並致祝辭。有些臭知識分子一遇到這種場合,就不放過對上司吹捧的機會,不放過表現自己的機會,正像當代作家二月河不無惡毒但很真理地在一篇文章裡說的,文人就像小孩兒的雞巴,或大人吃足了媚藥……那活兒,一經撩撥,便勃然而起,包括搔到癢處的興奮和歡喜。當時那個僕射周青臣就是,他端著酒杯,一臉媚態走上前去,對秦始皇一番歌功頌德,說,從前秦國土地不過千里,仰仗陛下神靈聖明,平定天下,驅逐蠻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沒有不臣服的。把諸侯國改置為郡縣,人人安居樂業,再無戰爭禍患。這偉大功業可以流芳千秋萬代,這神威功德空前絕後無人能及。 秦始皇聽了,十分高興;倆人碰杯,一飲而盡。這時有個博士齊人叫淳于越的,被這當面虛偽吹捧浮華之辭弄得心裡難受,這是屬於另類文人,坐不住了,便也端了酒杯,上前來說,眾所周知,殷朝、周朝統治天下達一千多年,分封子弟與功臣,給自己當作輔佐。如今陛下擁有天下,而你的子弟卻是平民百姓;一旦國家不及提防出現像齊國田常、晉國六卿之類圖謀反叛的亂臣,沒有子弟與功臣輔佐,靠誰來幫助救援呢?凡事不師法古人不傳承舊製而能使一個國家一個王族長治久安的,我還真沒有聽說過。剛才周青臣對你當面阿諛,薄古厚今,這只能加重陛下的盲目和過失。我毫不客氣地說,他不是忠臣。 兩種不同見解,雙方意見對立,現場的爭論就混亂了,矛盾就激化了,酒宴就熱鬧了。雖然還是老話題,但秦始皇立即敏銳地判斷出這裡仍然潛藏著一場關於國家政治體制和國家政治思想的鬥爭,只是今天借了這個機會終於說了出來。秦始皇在這樣的問題上,依然表現了他的民主作風,讓把這兩種不同的意見交大臣們討論。最後,還是李斯堅定地站了出來。這時的李斯已經躍上了大秦帝國丞相的位子。李斯上書—— 縱觀五帝的製度,絕非一個模式的簡單重複;夏商周的製度也絕非代代因襲守舊,一以貫之;他們都是充分借鑒前代的經驗,而憑著各自時代的實際,確立自己具有時代特色的製度對國家進行治理,並大獲成功。他們這樣做,並不是他們故意要彼此相悖,而是由於時代發生了變化,時勢也有了不同。現在陛下開創了天下統一大業,建立起萬世不朽的卓著功勳,這從根本上來說,就不是那些個愚頑卑陋的儒生能夠理解的。況且那個淳于越所說的是早就過時了的所謂夏、商、週三代的事,那是什麼時候,現在是什麼時代;這真是迂腐得可以,三代的事有哪一點值得我們這個時代去模仿效法呢。這也讓我想到了過去另外一個被我們都忽略了的其實是應該重視的現象,從前諸侯並起紛爭,才大量招攬遊說之士。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法令出於一統,那麼作為百姓,你要做的就是在家努力從事農工生產;作為讀書人,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法令刑禁。而現在的這些儒生們不僅不學習今天的時事政治法律法令,還要抱守殘缺食古不化效法舊制還極力推崇大肆宣揚,以此來誹謗當世,蠱惑民心,搞亂我們的思想陣線。 我不能不說了,千百年來,天下紛爭混亂如一盤散沙,沒有人能夠把他們加以統一,所以諸侯並立,紛紛興起,給了那些遊說之士投機鑽營的機會,他們一開口論說不外乎都是稱引古人而損害當今,無一例外地都用虛偽的言辭並加以矯飾來擾亂事實混淆視聽;人們只片面欣賞他們私下所學的知識和公開所做出的謬論,進而指責皇上所建立的嶄新制度。這給我們所帶來的是怎樣一種不正常的局面呢,一方面,當今的皇帝已擁有了一統的天下,一統的文字,一統的貨幣,一統的製度,一統的法律;依此明晰而細緻地分辨出了天下大小事物的綱目取捨是非黑白,並規定一切決策都有皇帝一人做出,唯皇帝至尊。而另一方面,那些私家之學卻相互勾結,無視並非議法令教化,這些不懷好意的人一聽到政令發布,就各自按照他們自己所學的陳腐觀點和主張大肆加以評論。在朝時,嘴上不說,而在心裡指責;出朝後,大放厥詞,到處街談巷議;在君主面前,恬不知恥誇耀自己所學的那點學說和主張以博取名聲,追求奇異說法用偏偏不同於當今的觀念來表示高明抬高自己,在民眾當中帶頭誹謗政府無端製造謠言。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如果不盡快加以禁止以至如野火般蔓延開來,其結果將不堪設想。如此,就會使在上的君主威勢下降,在下的臣子結成朋黨,現在是已經到了不禁止不行的時候了。 建議與措施:一、令史官將除《秦記》外的其他六國史書,一律燒掉。二、除博士官署職責範圍內收藏掌管的之外,天下敢有收藏、《尚書》及其他有關學術思想的著作和記錄的,全部交到地方官府一起焚燒。三、有關醫藥、占卜、種植等科技類的書,不在禁止之列。四、有敢在一塊兒談議、《尚書》的,處以死刑示眾;借古諷今的,滿門抄斬;官吏知情不報的,以同罪論處;命令下達三十天內仍不燒書的,處以臉上刺字的黥刑,服四年修築長城的勞役。 秦始皇下詔說,可以。於是“焚書”這一歷史事件就是在這一種背景下發生了,我們看見了那遙遠的煙塵,瀰漫了大秦帝國的並不晴朗的天空。但是,我們能給出一個“焚書”的意義麼。 至於“坑儒”,是個誤解。 “焚書”第二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五年,不知從哪兒冒出來兩個裝神弄鬼的有稱術士有稱方士有稱儒生的反正都是一幫活騙子。我們知道,他們一個叫侯生,一個叫盧生。也許是這倆人聰明過度了,也許是這倆人笨蛋太傻了,他們竟一起要去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長生不老的仙藥,上哪兒尋找去,根本就是天方夜譚,這就把自己給套住了。用現代的語言表述,整個倆傻冒。 尋找不到長生不老的仙藥,如何給秦始皇交代,那就只好編瞎話、找托詞、尋藉口了,說:我們尋找靈芝奇藥和仙人,一直找不到(肯定找不到),好像有什麼東西傷害了它們(煞有介事),大概是要人主與方術相合而人主應秘密出行以便遠離惡鬼,神仙真人才能降臨(一派胡言)。人主所在的地方如果讓臣子知道了,就會妨害神靈(繼續編造)。所謂真人,是入水不會沾濕,入火不會燒傷,凌駕在雲氣之上,壽命和天地共長久(想像貧乏)。現在皇上治理天下,還沒能做到清靜安寧,希望皇上所住的宮室不要讓別人知道,只有做到這樣,不死之藥或許能夠得到(是何道理)。 秦始皇不知是否識破了他們太過幼稚可笑且幾乎不能自圓其說的騙術,但秦始皇還是按照他們說的去做了,但那長生不老的藥還是尋找不到,騙子們這就再沒了退路,你還怎麼編瞎話、找托詞、尋藉口?侯生、盧生們就急了,和一些儒生串通一氣,私下誹謗秦始皇“剛戾自用”、“專任獄吏”、“樂以刑殺為威”等等,這可算是給自己找到了脫身的藉口和理由。說秦始皇貪於權勢到如此地步,咱們不能為他去找仙藥!那般憤憤然,倆人就一邊冠冕堂皇推脫責任一邊狼狽不堪地逃跑了。 秦始皇聽說後非常生氣,遂派了御史全面追查這件事情,方士與儒生們相互牽連告發,結果查出與這個事件有直接牽連的四百六十餘人。秦始皇也是咬了咬牙,狠了狠心,跺了跺腳,為“使天下知之,以懲後”,將這批人全部坑殺在了咸陽。 這不難看出,秦始皇所謂“坑儒”,實則是“坑方士”。另外,在整個秦朝時期,儒家的政治地位始終很高,其中坑方士也坑有與之有關聯的儒生,儒家的地位並沒因此受到影響。到了漢初的儒學家們,還沒對這一事件有所介意,甚至極少有言及者;到了西漢中期才為人們所關注,也只是稱之為“坑殺術士”。西漢始元六年(公元前八十一年),始有桑弘羊提出秦始皇“坑儒”一說,這時距秦始皇去世已有一百多年了。此後,歷代儒家學者為了弘揚孔孟之道,都把“焚書坑儒”作為反面教材,大肆進行抨擊。即便如此,儒學家中仍不乏持保留態度者,如唐代韓愈、北宋司馬光,對“坑儒”之說採取迴避態度,而稱“坑殺學士”,或謂“屠術士”。說秦始皇“坑儒”真是冤枉得很。 又據《漢書·儒林傳》顏師古注引東漢衛宏《詔定古文尚書序》中說,秦始皇不僅“坑儒”,而且還坑了兩次。在坑殺了咸陽的四百六十多個書生後,說秦始皇想藉此要把天下的書生全部殺掉,以斬草除根,不留遺患。但又怕書生逃跑,秦始皇就想了個計策,他命令地方官員,訪求各地的有名的書生,送到京城以待錄用。不過幾個月,各地方就送來了七百多個想當官的書生。秦始皇命這七百多人都為郎官,一時間,把這些書生們高興得手舞足蹈。 這年冬天,有人報驪山的馬谷中大冬天裡卻是碩果累累,秦始皇說那我們就一起去欣賞欣賞,這七百多書生就和秦始皇一起興致勃勃地去了。到了馬谷一看,果然是藤上結瓜,樹上掛果,這真是奇了。大家議論分析,發揮想像,極力猜測。剎那間,就听一聲巨響,一天飛石像雨點般落了下來,這七百多位書生就這樣被砸死在了馬谷。據說這所謂奇異的瓜果,是因為馬谷地下有溫泉,所以四季如春,生了這反季節的稀奇之物。秦始皇就密令心腹,先在谷內種植了那些瓜果,再讓那些書生全部中了秦始皇的陰謀詭計。衛宏的虛構杜撰得更像是一篇小說,簡單的道理是,威震天下的大秦帝國的秦始皇帝,殺幾個柔弱的書生,需要用這麼下三濫的手段麼。 值得注意的是,在“坑儒”的這個事情上,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出來說了幾句話,大意是社會始亂方治,民心還沒有完全歸附,你要殺的人雖然有罪,但是他們很多可都是孔子的門生,我擔心天下會大亂,請您三思,法外開恩,放了這些人。什麼叫法外開恩,扶甦的這個帶有求情性質的建議是不正確的,它破壞了法律的公平和公正性,甚至有可能會危害法律的尊嚴和正常運行。所以,秦始皇覺得這個扶蘇政治上太不成熟,派了他到北方監督蒙恬軍隊修築長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去了。 關於阿房宮,千百年來已是怎麼想像都不過分,怎麼神往都合情理,怎麼虛構都是精彩。這想像,這神往,這虛構,都因了那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而讓我們在美麗遺憾之中思接千載神魂顛倒詩情飛揚。楚人一炬,我們因之有了那幻想遼遠恢弘的可能;可憐焦土,我們因之有了這虛擬繁華富麗的空間。 秦朝統一後,秦都咸陽人口急劇增長,政府機構不斷擴張,秦始皇就覺得原來先王們的宮廷太小了,而且從外表裝飾廳室設計反正整個辦公條件都顯得落後而凋敝,既不能體現大秦帝國的威嚴與莊嚴,也沒有嶄新時代的豪華與豪邁。那麼就需要重建。 在選址的問題上,秦始皇想到了他敬佩的兩位有作為的君王,一個是周文王,一個是周武王。周文王定都在豐,周武王定都在鎬,秦始皇就決定選擇在豐鎬兩城之間建造秦朝帝都。沒有人提出疑義,於是,秦始皇帝便在原為上林苑所在的渭河之南、皂河之西建造規模龐大的宮殿群落,殿的周圍修了龐大的閣道群,一直向北跨越渭河,要與舊的鹹陽宮殿群接連比鄰。於是,司馬遷告訴我們說,首先建築了前殿阿房宮,其東西寬五百步,南北長五十丈,宮內可以坐下上萬人,而下面可以豎立五丈高的大旗。周圍環繞著迴廊通道,從殿下直達南山;然後在南山的峰頂建造壯美的宮闕,再修造天橋,從阿房宮橫跨渭水,連接咸陽,一如浩瀚蒼穹間閣道星座與營室星座相接的璀璨銀河…… 這是我們可以想知的龐大浩瀚的工程,但我們知道,阿房宮尚未建成,兩年後,秦始皇帝突然駕崩了,工程擱淺。後來不甘心的秦二世接著再行建造,意欲完成這項帶有始皇帝無盡遼闊與夢想的設計和計劃。可惜秦二世即位第二年,發生了陳勝、吳廣大起義,接著項羽和劉邦於公元前二一〇年,直驅關中,進入咸陽,滅了秦朝。 杜牧的阿房宮,當然是他三十二歲寫的著名《阿房宮賦》中用精美綺麗的想像文字為我們創造、營造、構造的阿房宮。一起來讓我們再一次欣賞一下他的阿房宮的文字和文字的阿房宮。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個三字短句領起,音節緊湊,氣勢不凡,先聲奪人。十二個字,極盡秦始皇的豪邁氣概,彰顯阿房宮的非同凡響。而“六王”即六國諸侯之滅亡,“四海”即整個天下之統一,杜牧由此先給出了個興亡的伏筆,再來說為建造這浩大的宮殿,使整個蜀山突兀,其樹木已被砍伐殆盡了,而這時,阿房宮於世間初現始出。這樣的起句句法歷史上有很多,挑出來我就覺得有意思了,若有閒情逸致,不妨加以玩味。 益作井,龍登天;鑿后土,洞黃泉。 ——晉·郭璞《井賦》 千城絕,長城列;秦民竭,秦君滅。 ——唐·陸參《長城賦》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唐·杜牧《阿房宮賦》 歲將暮,時既昏;寒風積,愁雲繁。 ——南朝·謝惠連 “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我們看到了總體印像上的阿房宮其逶迤遼闊巍然聳立遮天蔽日的宏偉規模和氣勢了,我們也開始進入可能的模擬和想像。 然而杜牧壓根就沒看過更沒去過阿房宮,他甚至壓根也沒見過阿房宮的圖紙和設計方案。所以在具體描述阿房宮時,更多的是附著了濃烈的個人感情色彩。虛虛實實,亦真亦幻。他說,這阿房宮從驪山北麓建構,折而向西,一直壯麗延伸到達咸陽。渭水和樊川兩河緩緩流動,進入宮牆。五步一座樓台,十步一座亭閣;走廊縈繞曲折回環往復似人腰間繫著的縵帶,簷頭高高翹起像飛鳥仰天啄食的尖喙;各處的建築都依隨地勢而自然變化,構思奇絕,巧奪天工;四方參差輻輳,相互爭雄鬥勢。周轉盤旋著,像密密的蜂房;錯綜變化著,像旋轉的渦流;高高矗立著,不知道有幾千萬座!接下來,就更矯情虛飾了,說長橋橫臥渭水之上,沒有云彩,哪裡就飛來了的長龍?上下兩層通道跨越天空,也非雨過初晴,哪裡就現出了的彩虹?然後杜牧就煞有介事地說了,這高高低低的,真是令人暈頭轉向,不識高低,難辨西東。歌台上笙歌動人,熱烈的氣氛宛若和暖的春光;舞廳里長袖飄拂,飛動旋舞若秋天般淒冷的風雨。一天之內,一宮之中,氣候竟是這麼無盡變化完全不同。 接下來杜牧開始帶我們進入阿房宮裡面去遊覽。裡面是什麼樣子呢,六國的嬪妃、王子、皇孫,離開了自己原來居住的宮殿,來到秦國的阿房宮中。清晨唱歌,夜晚彈奏,低賤成了秦王的宮人。杜牧告訴我們,假如你看到了有星光一樣的明亮閃爍,那就是美人打開了梳妝的鏡子;假如你看到了有墨綠雲彩的團團繽紛,那就是美人早晨梳理黑色的長發;假如你看到了渭水氾起了油彩,那就是美人潑在河裡的粉香與胭脂;假如你看到了宮中瀰漫的煙霧,那就是熏香焚燒椒實和蘭花。假如這時有雷霆般的倏然震響,那就是皇宮裡的車子威風地行駛而去;車聲轆轆,漸行漸遠,歸於無聲,不知它駛向什麼地方去了。下面,杜牧毫無憑藉地完全是主觀臆猜了,說那些宮中美人,肌膚姿容,都極盡嬌嫩嬌美;一個個精心梳妝美容美髮,久久站立,充滿期待;望穿秋水,盼能得寵。杜牧不知從哪得知,說有的美人等了三十六年都沒有見到皇帝。看了美人,杜牧就帶我們來看阿房宮裡的珍寶,說燕國、趙國收藏的金銀,韓國、魏國聚斂的珠玉,齊國、楚國挑選的精品,都是那些諸侯年長日久從百姓那裡搜刮來的,堆積如山;一旦國破家亡,這些東西就不能佔有了,都被運到阿房宮裡。運到阿房宮裡,這些珍寶是什麼情況呢?杜牧說,秦國人把寶鼎看作鐵鍋,把美玉看作石頭,把金銀看作土塊,把珍珠看作碎石,隨便亂扔,滿地都是,一般的秦國人看到了這些東西,也根本不感到可惜。 杜牧寫到這裡,文字就不可愛了,他要實現的目的是通過對阿房宮虛擬的想像和描述,到達他政論文的哲理主題。那都是我們所已經知道了的,在這裡我就不再引用也不再翻譯下去了。倒是還有一句最重要的話,那就是杜牧如此這般說完之後,來了一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哪是楚人一炬,在這裡我以為完全是杜牧一炬,一次次用文字焚燒了我們的心靈,豐富成無盡想像,可憐成一片焦土!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組建的阿房宮考古工作隊,自二〇〇二年十月至二〇〇四年十二月期間,對阿房宮前殿遺址進行了密集考古勘探和重點考古試掘、發掘工作。考古工作者對阿房宮遺址進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後,在阿房宮遺址的夯土台基之上,沒有發現秦代建築遺物堆積層和秦代宮殿建築遺跡,更沒有發現被大火焚燒的建築遺存。據此,阿房宮考古隊提出,阿房宮沒有建成,它只是一個“半拉子”工程;因此,相傳千年而為史家所沿用的項羽“火燒阿房宮”事件以及所謂阿房宮為中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最龐大、影響最深遠的宮殿建築的傑作等說法,均屬子虛烏有無稽之談。 證據有三:其一是從考古上看,在前殿遺址上只發現了耕土層、擾土層、漢代堆積層和夯土台基,並沒有發現秦代的堆積層。沒有秦代的文化層,只能說明沒有秦代的建築。此外,也沒有發現秦代的瓦當,而瓦當是秦代建築必不可少的建築材料,秦咸陽宮、漢長安城發掘時都有大量瓦當出土。其二是從時間上看,阿房宮是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一二年)開始修建,三十七年(公元前二一〇年)七月秦始皇死後,便把修建阿房宮的百姓調去修築驪山始皇陵墓了。秦二世元年(公元前二〇九)四月,二世命令繼續修築阿房宮,當年七月,陳勝、吳廣起義,二世二年(公元前二〇八)冬,因為天下形勢混亂,而繁重的賦役使得民不聊生,於是,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去疾和將軍馮劫向秦二世上奏,建議停止阿房宮的修建,卻遭到了拒絕,三人並因此而喪命。到了第二年,秦二世自殺後,阿房宮的修建也就停止了。可見阿房宮從開始修建到最後停工,前後延續最多只有四年時間,實際施工時間還要短得多,僅就前殿五十四萬平方米的台基來看,像阿房宮這樣規模的建築,在當時條件下是無法也不能完成的。其三從文獻上來看,《史記》明確記載“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司馬遷寫《史記》時距秦只有一百年左右,當時阿房宮的遺存應該還在,司馬遷本人也一定到實地看過,他的記述是可信的。另班固在《漢書·五行志下》中,更是十分肯定地說秦阿房宮未完成的就滅亡了,說秦“復起阿房,未成而亡”,這是秦朝未完成阿房宮修建工程的最可靠、最明確的文獻資料。宋敏求《長安志》也記載,秦阿房,亦名阿城,西北東三面有牆,南面沒牆。估計他是看到了這些具體的情況,至於項羽火燒阿房宮,《史記》載項羽“遂屠咸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又載“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這裡司馬遷的“咸陽”概念,不包括阿房宮所在的“渭南”地區。 有人說考古成果改變了歷史,其實不是改變,而是還歷史以本來面目。我們也許很失望,很絕望,但我們沒有辦法。那麼我們就美麗地欺騙一下自己,就相信杜牧的阿房宮是真實的,讓我們在文學獨特的創造裡得到精神的享受和心靈的慰藉吧。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