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鐵血戰國

第31章 第六章個性化李牧與李牧的個性化

鐵血戰國 峻峰 9289 2018-03-16
在戰國英雄的群體裡,李牧可謂是我最後欽佩而又痛苦的一個。欽佩是因為他天才的個性化軍事才能;痛苦是因為他也像其他有才能者一樣終被奸臣謀害。可以說,李牧是趙國也是除秦外的其他六國最後一位傑出將領,由於他領兵打仗完全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和謀略,因此我說他是一個個性化的軍事家。他的一生,有史料記載的其實就是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階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 還是在趙惠文王時期,李牧已是一位表現極其優秀的軍事將領了,帶兵駐守在代地雁門郡(今山西寧武以北一帶),常年鎮守著趙國的北部邊境,阻截抗擊匈奴來犯。帶領著一支龐大的軍隊常年駐守並生活在那麼遙遠而又艱苦的邊境之地,對於統帥這支隊伍的最高將領李牧來說,需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軍費,二是軍心。軍費問題,好就好在趙王授權李牧可根據戰爭的需要自己設置官吏,任命僚屬;而且當地的田賦稅收也全部歸交幕府,由李牧全權支配,用以龐大的軍費開支。軍心問題,據說李牧每天都要宰殺數頭牛犒勞士卒,這方法雖然過於樸素,但它相當意義上讓士兵們知道他李牧對待他們的態度和良苦用心。同時,李牧親自教他們騎馬、射箭,這也讓他與士兵們有了關係的密切和親近。軍費有了保證,軍心得以安定,李牧便和邊境上的軍民訂立約定:一旦匈奴人侵,進行搶掠,一律退入營壘固守,未得號令,不得出擊;有敢於擅自俘敵,即使勝了,也處斬刑!這樣竟堅持數年,無一人有犯。無疑,這是李牧崇高威望而派生出的軍隊和人民對他的信賴。久而久之,邊境上不僅造就了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也形成了眾多素質很高的民眾。

固守營壘,禦而不戰,但久而久之,問題也來了。首先是匈奴認為李牧不戰是根本就沒有戰的膽量,接著便有軍中兵卒也認為自己的將領膽小怯戰。想必長期只守不戰心中憋悶,便常在一起竊竊私議,甚至憤憤不平。而那個趙孝成王,就僅憑他所聽到的一點傳言和消息,便斷定李牧要么膽怯要么自私要么無能要么不才,於是大加責備。個性化的李牧根本不予理睬,依然故我。這讓趙王非常惱火,一紙命令,便召李牧回朝,另派了人去替代了他的職務。個性化的李牧一言不發,不予辯解。 新任大將當然知道趙王派他來替換李牧的原因和意圖,守邊年餘,匈奴一入侵,便帶兵出戰。而每次都失利多,得勝少,損失大,傷亡重,百姓紛紛逃跑,以致邊境上不能進行正常的耕種和畜牧了。趙王還算不錯,聽到了這個傳言和消息後,居然還能夠想明白過來,再請李牧出守,然個性化的李牧堅辭不受。趙王哈哈一笑說,有個性!那我還非要你去不可。李牧說,大王鐵定非我去不可,那麼也行;你必須先答應我還像以前那樣做,我才答應你去赴任出守。趙王再哈哈一笑說,我既然要你去赴任出守,我就肯定答應你還像以前那樣做。

李牧受命,再度出守。到了邊地,個性化的李牧個性化地一如既往。數年後,一無所得的匈奴已讓李牧折磨得都不屑去說李牧膽怯了,而李牧這時就不膽怯了,於是精選戰車一千三百乘,戰馬一萬三千匹,曾獲百金獎賞的勇士五萬人,優秀射手十萬人,進行秘密的軍事演練戰術配合。同時有組織地讓邊民出門放牧。一直冷寂的原野佈滿了自由歡躍的人群,藍天白雲下唱起了悠揚遼遠的牧歌。 匈奴覺得他們總算有了一次可以“收穫”的機會,迅速派了一小股兵力入侵,李牧率趙軍與之交戰,然後倉皇敗走,並拋下數千民眾被匈奴俘虜。匈奴單于聽說後欣喜若狂,想原來李牧不是膽小怯戰,而的確就不具備交戰的實力,迅速率領大批軍隊奔馳而來。他哪裡知道李牧已經為他設下了個性特異的兵陣,待單于率匈奴大軍進入後,李牧指揮趙軍從左右兩側包抄過去,對匈奴進行全面而猛烈的反擊。吃了牛肉的趙軍兵士長期壓抑的憤懣和鼓蕩的熱血突然爆發釋放出來,一戰殺匈奴十萬兵!李牧並不罷休,接著長驅直入,反向匈奴進逼,滅掉襜襤,攻破東胡,降服林胡,單于逃跑。

個性化的李牧充分展示了他的好不個性和率性! 這以後十多年,逃到遙遠北方的匈奴膽怯了,彷彿蒸發了一樣,再不見來接近趙國邊境,我們看到了藍天白雲下真正和平自由的景象。然而,這裡是一片和平景象,趙都邯鄲卻是黑雲壓城情勢危急。這個時候的趙國已從惠文王經孝成王、悼襄王到了趙國最後一個出場的趙幽繆王時期,趙國基本沒什麼戲了,只准備著歷史草草地收場和最後的謝幕。就在趙悼襄王死、趙幽繆王立的國之大殤之時,秦派大將桓乘機而入,轉眼攻取趙的宜安(今河北石家莊東南),殺趙將扈輒,斬趙兵十萬餘,轉身一路高奏凱歌直逼趙都邯鄲。而這時,還有誰來阻秦,誰能救趙。趙奢、藺相如早已作古,廉頗與樂乘出走他國,寄居在趙的信陵君也不在了,那也就只有大將李牧了。李牧在接到趙王召他回去的報信後,再三權衡,將一千五百乘戰車,一萬三千匹戰馬,五萬餘精銳兵士,留下了車三百,騎三千,兵萬人繼續駐守,餘全部隨他回邯鄲。

見了趙幽繆王,還是那句老話,說你必須答應我,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一切都要由我決定。趙幽繆王想這麼多年了,這個李牧還和當年先王時期一樣這麼有個性,只好答應。然後問他帶回了多少兵力,李牧回答說戰則不足,守則有餘。趙幽繆王說邯鄲滿打滿算還有十萬兵,使趙蔥、顏聚各領五萬,全部聽你指揮由你調動。李牧便率了這支還算得是有一定戰鬥力的軍隊開赴宜安,老辦法,日宰牛犒勞兵士,築營壘堅壁不出,弄得桓也是煩惱無窮,疲憊不堪。 桓非常了解這個李牧,也知道他在代地最後如何大敗匈奴的,他覺得他不能成為又一個單于,於是率兵去攻打趙蔥駐守的甘泉市;想甘泉市一緊急,李牧必出壘來救;只要李牧出壘,就不再讓他回去。看來這個桓還是對李牧了解得不夠徹底,後來果然是趙蔥也求救了,李牧也出壘了,但他根本沒去甘泉市,而是兵分三路乘夜直奔了桓的老營。因桓帶兵攻甘泉市,營中空虛,又見多日趙兵於壘中堅壁不出,留守的秦軍便放鬆了警惕,毫無準備。不意趙兵突如其來,營中頓時亂作一團,四處逃竄,死傷無數。終有逃出的,往甘泉市而去,將情況報知了桓,桓大驚失色,心里頓時亂了全盤計劃和主張,這時既沒有了戰爭的謀劃與佈局,也沒有了戰鬥的把握和底氣,完全憑感覺回頭去攻打李牧。李牧的戰略是事先思考過的,戰術是事先安排了的,陣勢是事先佈設好的,桓急火火地一來攻打,立即便陷入李牧周密的戰略佈局之中。

仍是當年打單于的陣勢,左右包抄,兩翼並進,那些吃了牛肉的兵士們再次將長期壓抑的憤懣和鼓蕩的熱血突然爆發釋放出來,桓知道自己敗了。其實在甘泉市聽到老營被襲的那一時刻,他就知道自己已經敗了。遂帶兵拼殺突圍,歸咸陽而去,被秦王貶為庶人。從秦王把大將桓貶為庶人的情況來看,此一役對秦國的打擊是重大的、慘痛的。像王齕、蒙驁上次攻趙那麼大的損傷,都未作追究;而這一次桓的失敗,秦王真的是不能原諒了。 那邊桓被貶,而這邊趙王對李牧大加封賞,不過這個趙王的水平的確有限,他在評價李牧偉大功績時,也就只能想到武安君白起了,說牧乃我趙國的白起也!封賞時就更可樂,說是白起,就封李牧也為武安君,食邑萬戶。李牧忍著沒有笑,想用了人家的封號封我,我們的趙王也真是貧乏得可以了;食邑萬戶,我都懷疑現在的趙國還有沒有萬戶給我做食邑。水中月,鏡中花,封了,你就只當真的領受。其實整個趙國,我不也是在把死馬當活馬醫麼。

還是在平定長安君與樊於期反叛之後,秦國曾研究制定了一次攻趙的方案。蔡澤認為,要想攻趙,必先孤趙;孤立趙國,必先爭取燕國。秦王認為蔡澤講得有道理,就派蔡澤親自去燕國遊說。我們知道蔡澤原本就是一位天才的論說家,只與燕王一番談話,兩國就訂立了攻守同盟:燕國派太子丹去秦國做人質,秦國派張唐到燕國任相國。一切都近乎完美地訂立好了,誰知那個張唐不去。理由?那時可愛的人們真是可愛,都只會千篇一律地說,我病了,張唐也說我病了。秦相呂不韋親自去做工作,張唐說他不是不去,問題是他怎麼能去得了。以前他多次率兵伐趙,與趙的積怨可謂血海深仇;若去燕,必經趙;一經趙,他張唐必死。呂不韋左勸右說,張唐堅辭不從,僵持中,歷史就有了少年甘羅的靈光一現。

甘羅是誰,甘羅是甘茂的孫子;甘茂是誰,甘茂是秦武王的左丞相,而右丞相是秦惠王的弟弟樗里幹。 甘茂是下蔡(今安徽鳳臺)人,向下蔡史舉先生學習百家學說,通過樗里幹見到了秦惠王,秦惠王一見到他,莫名其妙地就打心眼裡喜歡他。甘茂先是為秦惠王平定了漢中地區,後來又為剛上任的秦武王平定了蜀國之亂,回來後,就做了左丞相。可謂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可剛上任的秦武王那會兒也不知怎麼了,日思夜想輾轉反側死活想去看一眼周朝的王室,以為看了周室他就可以永垂不朽死而無憾了。問題是怎麼去,因為周室在洛陽,去洛陽就要經過韓國的宜陽(今河南洛陽西宜陽韓城)。那麼打通去洛陽的路,就只有攻取韓國的宜陽。甘茂說,大王執意要去,那我前往魏國做做工作吧,看能否與魏國一起攻打韓國。臨走時,甘茂挑選了向壽和他一塊去。向壽就是秦昭王母親宣太后羋八子從楚帶去的那個外族小孩,不過現在長大了,而且還成了秦武王的親信。甘茂的用意很明顯,他要向壽去,是要向壽去給秦武王和他自己做一個見證。

甘茂到了魏國,就讓向壽回去對大王禀報,說魏國的工作已經做好了,但還是請大王先不要進攻韓國。武王帶著困惑到息壤(今咸陽東郊)迎接甘茂,問暫不攻韓的原因。甘茂說沒有原因,就一個字:難!甘茂接著就說了歷史上那個著名的曾參殺人的故事,來說明他說的這個“難”字。 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並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尤其在修身和躬行孝道上頗為世人稱頌。甘茂說從前曾參住在費邑(今山東魚台西南)的時候,魯國有一個和曾參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外面有人大喊: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正在織布,她對自己兒子的品行十分自信,聽人喊了之後,神情鎮定自若。過了一會,外面又有人大喊: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聽了後,仍然若無其事,繼續織布。又過了一會,外面第三次有人大喊: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身子一抖,扔了手中的梭子,迅速走下織機,害怕連坐受罰,越牆逃跑了。

甘茂說,如此賢能而孝道的曾參,如此信任自己兒子品行的母親,只三個人喊了曾參殺人了,他母親就害怕了。不就才三個人反复喊了三次麼,那我甘茂呢?才能和孝道不如曾參,大王你對我的信任也未必如曾參母親對曾參的信任,而秦國懷疑我的人又何止三個。我把話說白了吧,我就是擔心到時候大王你會聽了人喊甘茂殺人了,也會身子一抖,扔了手中的梭子,越牆而逃。所以我說不能打韓國,不能進攻宜陽,是我沒辦法前去進攻。因為說到底我不過是寄居在秦的臣子,像樗里幹、公孫衍這些人,既是秦國公子,又與韓國親近,我一進攻宜陽,他們就會向你喊,甘茂殺人了!你肯定會聽他們的,到那時我就全完了,不僅韓國對我懷恨在心,魏國也會說我欺騙了它們。

秦武王表態說他肯定不會,並當即與甘茂對天盟誓。然而後來事情的發展就像甘茂說的一樣,因為甘茂進攻宜陽時很不順利,五個月還沒打下來,樗里幹、公孫衍在宮裡就開始大發議論。秦武王招架不住,召回甘茂,決定撤兵;甘茂便趴在武王的耳朵上小聲說,息壤的對天盟誓你給弄丟了?武王一驚,明白過來,立即給甘茂增派了軍隊。甘茂終於放下包袱,大顯身手,率領軍隊,斬韓兵六萬,一舉攻下宜陽,終於打通了去周室的通道,秦武王如願以償。然後果真坐著幃帳裝飾的豪華車子風光無限地到了洛陽看了周室,又一高興便去與力士比武,真的死在了那里永垂不朽了。 對於甘羅來說,爺爺光輝的一生一定給了他深刻的影響,使得他少年老成,胸怀大志,十二歲就出仕侍奉丞相呂不韋。而在他知道了張唐拒絕去燕令丞相呂不韋無盡煩惱時,他就勇敢地站在了呂不韋的面前說,我讓他去。 呂不韋聽到了一個孩子的聲音,抬頭看了看,原來是少年甘羅,心上越加煩亂,大吼一聲:“滾一邊去!我親自去求他他都不肯,你個小小乳牙未脫的毛孩兒能去說什麼。” 甘羅說:“你這惡劣的態度有失大秦丞相的風度,項橐七歲就做了孔子的老師,我都十二歲了,我為什麼不行?”呂不韋大驚,再抬起頭來看了看少年甘羅,一時語塞,擺了擺手,算是答應。甘羅便去見張唐,直接向他逼問,說你的功勞跟武安君白起比,誰的大?應侯范雎跟文信侯呂不韋比,誰更專權?假如你對這兩個關係有所比較,你當有所領悟。張唐發懵,甘羅說,你發什麼懵,應侯范雎要白起攻打趙國,白起不去,結果怎樣?離開咸陽七里就含恨死在了杜郵;比應侯范雎更專權的文信侯呂不韋讓你去輔助燕國你不去,我就不知道你將死在哪裡了。聽了甘羅的這話之後,第二天張唐便到呂不韋那接受任務。 甘羅的靈光還不止這些,在張唐走後,甘羅便思考張唐如何過趙的問題。甘羅對呂不韋說,請借給我五輛車子,讓我替張唐先去通報趙國。聽了甘羅的請求,呂不韋現在就不敢再輕視這個乳牙未脫的毛孩兒了,趕緊向秦始皇匯報說,大王還記得過去的那個甘茂吧,他的孫子甘羅,小小年紀,一身靈光,因為他是名家子孫,在各國諸侯中小有名氣;這還不算,張唐前託病不肯去燕,甘羅代我去勸,張唐就愉快地接受了。他現在又請求去趙國替張唐通報,能不能派他去呢?秦始皇讓把這個小傢伙領給他瞧瞧,呂不韋就把甘羅領來了。秦始皇一看,這小傢伙果然聰明伶俐,一身靈光,與之交談了幾句,就對呂不韋說,我同意了,你讓他代表秦國去出使趙國吧。 聽說秦國使者來趙,趙襄王親自到邯鄲郊外迎接,一看使者甘羅是個小毛孩兒,心上便一下找不到開始來郊外隆重迎接大秦使者的那份感覺了。也不是輕視,也不是忽視,反正肯定不是重視。甘羅看出來了,故意做了一臉的頑皮,在進邯鄲城的途中,閃著靈光的小眼睛左顧右盼地一刻也不安頓。待到了城裡,少年甘羅便代表秦國與趙王正式會晤。 甘羅說,大王可知道燕太子丹已經到秦做人質了麼?知道秦也派了張唐去燕國任相國了麼?我告訴你,燕太子丹到秦做人質,這件事情的象徵意義是表明燕國不欺騙秦國;秦派了張唐去燕國任相國,這個行為的潛在含義是表示秦國也不欺騙燕國。大王可知道他們這樣做,其根本目何在?他們是想聯合起來攻打你們趙國,根本目的是以此擴大河間(今黃河北、漳水南)的土地。 趙王一听就急了,問甘羅他應該如何去做。甘羅說,我已經給你想好了,你給我五座城池,讓它來拓展秦國的河間之地,我就請秦王讓燕太子丹回國,張唐也不再去燕,秦會反過來與趙一起進攻弱小的燕國,然後將奪取的土地與秦國分成,到那時,我想大王得到的恐怕就不止五座城池了吧。 這個談話之後,趙王馬上就割讓了五座城池給甘羅以拓展秦國一直想拓展的河間之地,而張唐去燕過趙時,甘羅就把他截住並經秦王同意重新返回秦國去了。 無秦之憂,趙國就大舉進攻燕國,取燕上谷(今河北懷來東南)三十城,趙王大喜,想這少年甘羅真神童也。於是賜甘羅黃金百鎰,白璧一雙;秦王封甘羅為上卿,並把他爺爺甘茂當初的田地住宅原封不動地全部賞賜給了他。秦王的這前一封,使甘羅成為戰國時代最年少的上卿士大夫;這後一賞,使後世人們提到甘羅便說“甘羅十二為丞相”,並成了一句民間流傳的俗語。其實甘羅沒做丞相,倒是享受了丞相的待遇。 果然是天妒英才,高才不壽,少年甘羅不久就死了。據說,那天晚上,甘羅夢見一紫衣吏,手持天符來,說奉上帝命,召你歸回天上,遂無疾而卒。甘羅眉清目秀少年天真的臉上還帶著一絲聰穎頑皮的微笑。 盛世出賢達,亂世出英雄,難世出忠良,末世出兩樣東西:昏君和奸臣。作為奸臣,整個戰國,寡廉鮮恥的郭開最為典型。 經李斯推薦,秦王在掃蕩六合、推進統一中國的進程中用了一個關鍵性的人物——魏繚。秦王問魏繚兼併六國的策略,魏繚說,列國與秦的關係構成,就像你統治的那些郡縣,分開治理無大礙,合在一起就難以對付了。現成的例子有三晉合而智伯亡,五國合而齊湣王死,這是你在製定兼併策略的時候要認真思考和憂慮的。如果想讓列國散而不能合,那麼就從列國的內部分化瓦解它們;如果想從內部分化瓦解它們,那麼就從那些列國的重臣開始,用重金賄賂他們。我給你分析過了,現在的六國都是王無能,臣當權;我也給你計算過了,有三十萬金賄賂他們就足夠了。三十萬金得六國,上哪找這麼便宜的一筆買賣啊? 秦王問魏繚兼併六國的順序,魏繚說,韓、趙、魏、楚、燕、齊。韓最弱,易攻,次趙、魏,三晉既滅,中原一統,楚、燕、齊就無所作為了。魏繚以為眼下韓已稱臣,那就從趙開始;從趙開始,那就從收買趙相郭開開始。但秦王還是覺得伐趙沒有理由,魏繚說沒有理由你就創造理由啊。說魏繚是軍事家,不如說魏繚是政治家,他先派大將王翦發兵十萬聲言攻魏,然後就私下派了自己一個叫王敖的學生去魏,一次就帶了五萬金,去趙國“買”下郭開。 按照魏繚的交代和安排,王敖先到了魏國,對魏王大肆挑撥三晉間的關係,說三晉本為一家,然而韓已向秦稱臣,趙也經常在咸陽宮置酒事奉秦王,三晉剩你一家,秦兵來伐,你怎麼辦?接下來王敖就建議魏王把鄴城獻給趙,把鄴城獻給趙,趙必出兵守鄴;趙一出兵守鄴,秦必棄魏攻趙;秦目標一轉移,魏便萬事大吉了。魏王就把鄴三城地圖並簽發的國書交付給了王敖,委託他去說趙出兵。 王敖揣了鄴城地圖去說趙出兵,然而王敖不說趙王說郭開。說郭開,王敖覺得這時就要該出手時就出手了,大方而慷慨,一次就給了奸臣郭開三千金,再把三城送上。這一送,王敖覺得自己就不用再浪費口舌了,接下來趙王的工作就由奸臣郭開去做。昏君加奸臣,秦王和魏繚就很簡單地達到了他們預期的目的。趙派扈輒率五萬大軍前往魏受地,這邊大軍剛一出門,那邊秦王就得到了攻趙的理由,遂命桓進兵攻鄴;扈輒兵敗,桓再進,連拔九城,這就到了那個後來李牧去救的宜安。 在李牧未被召回來之前,趙王首先想到的是已經在魏的廉頗。我們知道,在召廉頗回趙的問題上,奸臣郭開從中使了手腳,終使老將軍再三作秀表演也未能回國,且遺恨千古身老他鄉。這時王敖還在趙國,就試探著問奸臣郭開這個時候為什麼不召廉頗回國。郭開說趙若亡了,那是一個國家的事;而廉頗與我的怨仇,是我自己私人的事。我怎麼能讓他回來。王敖一聽,便知道了這個郭開果然是個徹頭徹尾的奸臣了,便問他趙國滅亡後的打算,郭開說他有可能在齊、楚之間選擇一國托身。王敖站起身來說,錯!齊、楚也終將為秦兼併,你只有選擇秦國托身,別無他途。且秦王恢宏大度,包容天下,兼容人才,寬容異己。興許你不知道,那三千金就是秦王讓我代他贈送你的,這裡還有七千金也是秦王贈送你的。秦王還讓我告訴你,若趙亡,邀君來秦,封以上卿,趙國最好的田宅隨便由你挑選享用。郭開一聽,熱血沸騰熱淚盈眶說,好,秦有用得著我郭開的,儘管言一聲,秦王待我如此,我不圖報,我就不是人! 一切搞定,王敖回秦,把剩下的四萬斤黃金一點沒貪污,如數交公,轉過臉來就氣沖鬥牛了,說,我以一萬金了郭開,以一郭開了趙國,以一趙國了天下也! 這話吹得有點大,但還真有道理。 宜安大捷,是個性化李牧與秦軍的第一次較量,三年後秦復攻趙番吾(今河北平山南),李牧出兵迎戰,再次重創秦軍,這是個性化李牧與秦軍的第二次較量。又三年後,秦王再派大將王翦和楊端和分道伐趙,情況就有些不同了。 之前的番吾之戰果然是擊退了秦兵,但當時已聽命於秦的韓、魏也隨秦軍攻趙,使李牧在擊潰秦軍後不得不又向南抵禦韓、魏,兩戰讓趙的軍事實力從根本上受到了削弱,再個性化的李牧也無力一戰了。接著,趙國發生了一場大地震,震後大旱,有民謠曰:秦人大笑,趙人哭號,以為不信,地上長毛(草)。這麼大的自然災害及其所帶來的民間飢荒與疾苦,奸臣郭開竟瞞著趙王不報,趙國迅速顯示出經濟的蕭條和國力的破敗。就在這時,秦軍來了。 趙還是有李牧和司馬尚率軍抵抗,個性化的李牧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自有他個性化的安排,戰爭的開始階段,兩軍相持不下,難分勝負。就在這時,王敖帶著秦王的命令和魏繚的授意秘密到了前線,對王翦傳達了秦王和魏繚的讓趙易人換李牧的計策,遂安排王翦派人去趙營講和。李牧心上咯噔了一下,想這真是奇怪了,仗還沒打,勝負未知,怎麼就來講和了。他知道這是秦人設的圈套,也已經沒有辦法,便向趙王作了報告。 就在這個當兒,王敖已經出現在奸臣郭開那裡了,說李牧已與秦私下講和,約定破趙之日,封趙王代郡。至於秦答應了李牧和司馬尚什麼條件,我就不知道了。奸臣郭開得信,急急報知趙王。趙王聽後,大為光火,說李牧已遣人來報告過了,只說秦軍前去講和,但不知這個李牧竟自作主張,已經把我的官都封好了,真是大膽!然後就讓人去前方暗地偵察。偵察的人回報說,確實見有秦信使往來於李牧軍中大帳。郭開便力主讓趙王撤換李牧,趙王就按照郭開說的,以用以為相為名,速召李牧回朝,以趙蔥代之。 接到趙王令,個性化李牧個性化地沒有理睬,只是心裡再次咯噔了一下,想這大敵當前,情勢火急,大戰惡戰,一觸即發,怎麼就突然倒騰著讓我回去任什麼相呢,是不是趙王在後方花天酒地地喝高興了,沒事找事,逗我玩啊。再把前幾日秦來軍中講和兩下里一聯繫,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頭了,這裡面定藏有什麼陰謀,個性化的李牧還是沒有管它。這個時候,作為將軍,他不能分神,而戰爭本身也需要他心力的全部集中與專注,需要他精力的全部集中與專注。最後,還是司馬尚來告訴了他事情的真相。李牧聽後,大潮般湧上來百年遺恨千年悲苦,突然決堤,放聲大哭。 這是一個一代名將的哭,一個個性兵家的哭,一個一世梟雄的哭,一個不屈男人的哭。他想到了樂毅,想到了廉頗,他不知道為什麼稱霸中原的趙國,天地雄渾的趙國,大氣磅礴的趙國,人才薈萃的趙國,民風剽悍的趙國,文風昌盛的趙國,慷慨悲歌的趙國總重複在一個怪圈裡走不出來。樂毅、廉頗給趙國的教訓還不夠深刻麼?日漸衰微的趙國的歷史,教訓還不夠深刻麼?因此而走向沒落的趙國的現實,教訓還不夠深刻麼? 興許就差我李牧了,興許我是最後一個。 壯哉英雄,悲絕千古! 是的,李牧是最後一個。很快,李牧就被昏君趙王、奸臣郭開秘密逮捕秘密殺害。 關於李牧被害,說法不一,《戰國策·秦策五》說是趙另一奸臣韓倉也受了秦的賄賂,李牧受韓倉誣陷被逼自殺;《戰國策·秦策四》說是秦謀士頓弱北遊燕、趙而殺李牧;稱趙王遷母趙悼後通於趙平都侯春平君,多受秦賂而促使趙王誅李牧。另司馬遷聽馮王孫說,趙王遷的母親是個歌女,受寵,趙悼襄王便廢嫡子嘉而立遷為太子,遷一向品行惡劣,故聽信讒言,重用奸臣,誅殺良將。 無論如何,李牧都是最後一個。這之後只三個月時間秦軍大敗趙軍,殺了趙蔥,攻下邯鄲,俘虜了趙王遷,趙國滅亡。那一天,我們無意看見了秦始皇在宮裡饒有興味地在把玩一件玉器,色澤光潤,白璧無瑕,我們看清了,那正是當年的那塊名聞天下的和氏璧。不過,秦始皇饒有興味把玩的已不是一塊玉了,而是國家盛衰的哲思,天下興亡的道理。 據說奸臣郭開在趙滅亡了後去了秦國,然後心急如焚地向秦始皇告假回家,秦始皇從骨子裡瞧不起這種小人這種敗類,意味無窮地笑了笑,應允了。他知道這個奸臣郭開急著回去是不放心他藏在家裡的成千上萬的黃金,他知道這個奸臣郭開回去後怕是再也回不來了。果然,奸臣郭開回去後把藏在地窖裡的黃金取出來,裝了十幾輛車子,在喜氣洋洋地運往秦國的途中,遇上了盜賊的攔路截搶,奸臣郭開也死在盜賊的亂刀之下,淌一地腥臭污黑的血。終不知這是傳言中的李牧手下所為,還是秦始皇著意精心的安排。 總之,奸臣郭開應該得到這樣一個下場,歷史大義和人心所向需要這樣一個結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