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這才是岳飛

第53章 “大小眼將軍”

這才是岳飛 覃仕勇 3072 2018-03-16
楊麼佔據湖湘,已成氣候,可謂是宋朝的心頭大患,岳飛僅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就輕鬆地將之瓦解,朝野拍手稱快。 平定楊麼,無論是對南宋朝廷還是對岳家軍,都是值得慶祝的事情。 此後,南宋國內再未出現類似規模的叛亂,生產得以保障,社會矛盾也得以緩和,反對外侮的戰爭也終於有了一個安定的大後方。 而岳飛也因此收編了五六萬身強力壯的士兵,大大地擴充了岳家軍的兵力。岳飛在經過朝廷同意的情況下,整編了二十二名統制、五名統領和二百五十二名將官。 有宋一代,各支大軍都有軍、將、部、隊等編制單位。軍一級的統兵官有統制、同統制、副統制等名目。此外,還有統領、同統領、副統領等,屬於統制的助手,或者在統制之下分統軍馬。將一級的統兵官有正將、副將、準備將等名目,總稱“將官”。將官之下,有訓練官、部將、隊將、隊官等。

二百五十二名將官中,又分設正將、副將和準備將各八十四名。將軍隊編為十二軍,分別是:背嵬軍、前軍、右軍、中軍、左軍、後軍、遊奕軍、踏白軍、選鋒軍、勝捷軍、破敵軍、水軍。這十二軍中,以背嵬和遊奕、選鋒三軍最為精銳。 “背嵬之名,始於西番”,岳飛將自己最精銳的部隊號以背嵬,用意深遠。首先,背嵬軍的戰士全部經過優先選拔,“犒賞異常,勇健無比”,作戰凶悍,無堅不摧;另外,這支軍隊全部由騎兵組成,無論是長途奔襲還是短距離發動衝鋒,均是來去如風,以至於日後金兵提起岳飛的背嵬軍,無不為之色變,誇張地稱“背嵬一來,寸草不留”、“背嵬軍馬戰無儔,壓盡當年眾列侯”。 遊奕軍是一支機動的輕騎兵師,選鋒軍中全是鋒銳之士。

水軍是岳家軍中新成立的部隊,原先的岳家軍“並無舟船”,全是清一色的陸戰隊,平定楊麼後,軍中一下子增添了大批泳壇健兒,又繳獲一千多艘戰船,其中還有幾十艘作為主力艦的大車船,於是便多了水兵這一兵種。岳飛後來將之安置在與鄂州(今湖北武昌)隔江相望的漢陽軍城,兵威赫赫,威震一時,史稱“鄂渚水軍之盛,遂為沿江之冠”,岳飛也因之自比昔年扼守荊襄的關雲長。 岳飛本人也不無自豪地說:“我身居要位,定當收復神州,迎回二帝,讓後人知道岳飛與關羽張飛齊名。”(“要當克復神州,迎還二帝,使後世史冊知有與關張齊名。”)可惜劉備之後再無劉備,那種視將士如手足、待謀臣如肱股的君主已經再也看不到了。 岳飛初平襄漢六郡,趙鼎就對趙構說:“湖北的鄂州、岳州堪稱沿江戰略要地,我請求安排由岳飛鎮守這兩個地方,不但淮西可以憑藉他的聲援,湖南、兩廣、江浙一帶也得安居樂業。”

趙構深以為然,命岳飛改駐鄂州。自魏晉以來,鄂州城即是長江流域的重要城鎮之一,地處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區老城區一帶,是長江與漢水交匯之所。 “吳孫權赤烏二年修築舊壘,謂之夏口城。”這夏口城就是鄂州城的前身,其“依山傍江,開勢明遠,憑墉藉阻,高觀枕流”。經過數百年發展,在北宋年間已躍居長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是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隨著政權南遷,鄂州成為荊湖北路的首府。 從湖湘返回鄂州(今湖北武昌)的路上,岳飛接受了幕僚黃縱的建議,效仿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耀兵振旅而歸”,十萬軍隊整裝而行,浩浩蕩盪,地動山搖,沿途而過,“軍律嚴整,旗幟精明,觀者無不咨嗟嘆息”。 戰後論功,趙構讓岳飛兼任淮南西路蘄州(今湖北蘄春縣)和黃州(今安徽黃州市)制置使,並在兩鎮節度使以外,另加檢校少保的虛銜,隨後,又將他封為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將唐州、鄧州、隨州、郢州、均州、房州、信陽軍劃到了他的管轄範圍內,統一管理。

招討使是大戰區的高級長官,南宋初年,招討使“定位在宣撫使之下,制置使之上,著為定制”。 趙構在抗戰鬥士張浚的鼓舞和勸說下,也有了讓岳飛北上“招討”的心思,他親手起草了一份詔書給岳飛,說:“楊麼心腹大患已經剪除,北伐中原的構想可以著手開展。” 於是,駐守鄂州期間,岳飛除了嚴格進行軍隊的整編和操練工作外,還在襄陽府、唐州、鄧州、隨州、郢州、信陽軍、復州(治今湖北天門市)、漢陽軍等地安排駐防軍隊,興建“山城水寨”,同時,又繼承了宗澤的遺志,實施“連結河朔之謀”,和太原、絳州(今山西新絳縣)、懷州(今河南沁陽縣)和河東路的澤州、隆德府、平陽府(今山西臨汾市)等地的義軍取得聯繫,積極為下一次北伐作準備。

然而,就在各項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時,岳飛卻病倒了。 他得的是眼病。 其實,這病從跟隨杜充南撤建康時就有了,可能跟氣候有關。南方氣候濕熱,尤其是夏天,陽光底下,強光耀眼,眼睛容易發炎,而南下六年,每年岳飛都在暑期用兵,所以,每年盛夏眼睛都會發病。發病時,兩眼病情嚴重程度不一,右眼輕,左眼重,岳飛看東西時,不得不右開左閉,久而久之,人們稱之為“大小眼將軍”。 紹興五年(1135年)六月,從湖湘回到鄂州,病勢加重,“兩目赤昏,飯食不進”,“四肢墮廢”,這種情況下,顯然不再適合執掌兵權了。 於是,他第一次向趙構提出了辭職,理由是:以帶病之軀執掌兵柄,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如果貪圖榮華富貴,戀棧不去,勢必耽誤恢復故疆大計(“職掌兵戎,系國利害”、“若貪冒榮寵,昧於進退”)。

趙構對岳飛越來越倚重,怎肯由他退隱?斷然拒絕,“岳愛卿肩負重任,責任重大,正應該激勵忠憤之心,一雪國恥,幫助我建成大功,不許退休!”(“愛卿措置上流事務,責任繁重”“卿當厲忠憤之素心,雪國家之積恥,勉副朕志,助成大勳”“勿複有請。”) 岳飛勉為其難,只好收回了申請,把軍務交給參謀官薛弼和參議官李若虛兩人。 在岳飛養病期間,軍中發生了一件惡劣的反叛事件。 鼓動反叛的頭目叫王缺子,原先是楊麼手下的得力干將,在山寨裡慣享酒肉,自投入了岳家軍,一直難以適應軍中的清苦生活,早有反心。 老實說,這時候的南宋小朝廷初建,財政緊缺,軍士們的待遇的確很差,他們缺衣少食,生計艱難。而由於錢糧供應不足或不及時,軍中斷炊的事時常發生。

根據史料記載,紹興二年(1132年),岳飛破曹成後屯軍江州,因為“錢糧闕乏”,竟然發生了“本軍殺馬,剪髮,賣鬻妻、子”,以“博易米斛”的事件。 岳飛作為軍隊中的最高長官,對此痛心疾首,經常“仰天橫泗,氣塞莫能語”,“奉己至薄”,和士卒一起共渡難關。酒肉嚴格和部屬均分,軍士露宿,自己絕不入館舍。 平定楊麼,軍士的待遇提高了很多,可是王缺子還是覺得跟自己的理想差得太遠,決定趁岳飛患病不能掌兵之機,開始行動。 他四下串聯,秘密鼓動舊部跟隨自己一起造反。 兄弟們,跟我幹吧,咱們重新回到山寨中去,吃香的,喝辣的,不比在這兒整天清湯寡水的強?王缺子以他的人生觀和人生追求來說服手下的弟兄,滿以為會得到熱烈的響應和支持。可是,他失敗了。

雖然岳家軍生活清苦,雖然岳飛治軍嚴苛,但他對士兵極好,同甘共苦,對歸順之人也一視同仁,不分彼此。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相處,並沒有多少人願意跟隨王缺子造反。 主管機宜文字的幕僚黃縱曾在嚴寒的天氣裡看到一名兵士衣著單薄,便試探著問他:“軍營待遇這麼差,你心裡一定會有很多怨言吧?” 這個兵士回答:“有什麼可以抱怨的呢?和其他軍區的兄弟相比,他們雖然身穿棉襖不會受凍,但他們的糧餉都被剋扣了相當一部分,家裡的老少生活在飢寒交迫之中。而在岳宣撫軍中,每月的軍餉分毫不減,我身上穿得雖然少,那是因為我兒女眾多,父母又在,家庭負擔實在太重的緣故,並不是嶽大人薄待於我,所以並無怨言。” 這個士兵的回答代表了岳家軍中很多人的心聲。

王缺子瞎忙乎了數天,響應者寥寥無幾,甚至連他的母親也反對他這麼幹。 母親對其反复勸誡無果,大義滅親,連夜向薛弼舉報了自己兒子的反情。 薛弼得訊,大驚,來不及向岳飛禀報,立即行動,將王缺子抓了起來。一場動亂,就這樣兵不血刃地解決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