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宋史疑雲·960年到1279年之兩宋典故

第17章 二靖康恥

政和五年(1115年),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又叫完顏旻)建國,國號金,完顏阿骨打成為金國的開國皇帝,即為金太祖。 金太祖建國後屢敗遼軍的消息傳到宋朝後,宋徽宗和蔡京、童貫密謀,打算聯金滅遼,以此來收取燕雲十六州。政和七年(1117年),宋朝廷初次使金未成後,宋徽宗命童貫繼續負責同金聯繫通好之事。童貫則令王師中另選派能幹的官吏出使金國,王師中便向童貫推薦了馬政。 馬政,洮州(今甘肅臨潭)人,寓家牟平(今屬山東)。重和元年(1118年)二月,宋朝廷以馬政為武義大夫,命其以買馬通好的名義使金。經過充分準備,本年閏九月,馬政一行下海出發,但一到對岸,即被金兵俘獲,並奪取了他們隨帶的物品,經過再三說明,才讓通行。馬政一行行程三千餘里,歷經艱難,終於到達拉林河見到了金太祖。金太祖詢問馬政來金的原因,馬政告以宋願與金修好合力攻遼之事。金太祖及群臣由於不明底細,沒有明確表態。經商議後,金太祖決定留下使者中登州小校王美、劉亮等人作人質,而派遣散覩與李慶善等為使臣持國書,並攜帶北珠、生金、貂革、人參、松子等禮物隨同馬政等赴宋回報,以探訪宋朝之虛實底細。宋、金通好由此開始,之後,宋、金使者來往不絕,頻繁聯絡。

宣和二年(1120年)二月,宋朝又派趙良嗣出使金國,名義上仍是買馬通好,實際上是想約金攻遼。 趙良嗣,原名馬植,又名李良嗣,祖籍遼燕(今河北北部),自契丹佔據燕雲十六州之後,馬氏成為遼國的漢人大姓,世代都在遼國為官。北宋末年,趙良嗣在遼任光祿卿,因奸詐狡猾,為同僚所不齒。馬植在遼國有些混不下去了,又見到隔壁的女真族日益強大,對遼國構成強大的威脅,而遼國卻日益腐敗,便想為自己謀取後路。因為他是漢人,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投靠宋朝廷。剛好宋徽宗派鄭允中為正使、童貫為副使,出使遼國。馬植覺得機不可失,在童貫經過盧溝時,連夜謁府求見,說要向童貫面陳滅遼之策。童貫暗自思忖,馬植本是遼國人,反倒要向自己獻滅遼之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呢?他吩咐小吏把馬植請進來。馬植一見童貫,慷慨陳詞,說:“大家本是天朝大國,皇上聖明,萬民恭順,馬植心中嚮往已久,只是無緣表述。今天祚帝荒淫無道,遼已是奄奄一息,馬植一心棄暗投明,希望您能明察心跡!”接著又說:“不僅大宋欲除燕保國,女真人對遼也是恨入骨髓,如此宋如派遣使臣從登州、萊州渡海去同金人結盟,與之相約,南北夾擊共滅遼國,遼指日可圖!”童貫聽罷,喜出望外,認為馬植是一個深謀遠慮且識時務的“才俊之士”,立刻將其帶回宋朝,鄭重其事地舉薦給宋徽宗。宋徽宗正有聯金滅遼之意,立即奉趙良嗣為座上賓。

四月,趙良嗣終於到達金國,不料金太祖已經親自率軍出征,攻打遼國上京。趙良嗣一行急忙兼程追趕,至半路上見到金太祖,隨金軍一起到達上京城下,親眼看到金軍僅用二、三個時辰便攻下上京。趙良嗣捧觴為壽,口呼萬歲,呈上宋徽宗親筆信,請金一起夾攻遼國,幫助宋收復燕京(今北京)舊地。 經過協商交涉,金太祖表示願夾攻遼國,而宋每年向金納幣五十萬。雙方約定,金取遼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寧城西大明城),宋取遼燕京析津府(今北京市)。金原定立即出兵攻遼,要趙良嗣迅即回去讓宋也立刻出兵。但當時正值盛夏酷暑,金軍連續征戰,牛馬發生流行病。金與趙良嗣改約明年(宣和三年)舉兵,並派勃堇、曷魯持國書使宋回報。 宣和二年(1120年)秋,趙良嗣回朝,向宋朝廷報告了金國的意見,說金太祖認為燕京(今北京)、西京(今山西大同)一帶均是宋舊地,金從遼手中收復後,都將送還給宋。宋徽宗信以為真,九月,即命馬政與王瓖為使臣,再次出使金國,並送金使勃堇、曷魯等回金。

馬政此次使金所持宋給金的國書中稱,為了履行前(趙良嗣)與金所定共同攻遼的協議,已命童貫勒兵待發,只等馬政使金歸來,約定日期,即可舉兵攻遼。國書還根據趙良嗣一面之詞,要金答應前所承諾的將五代以後被遼佔領的幽(今北京市)、薊(今河北薊縣)等十六州及整個長城以南地區,在滅遼以後歸宋,宋金雙方今後以長城為界,而宋將原向遼所貢銀絹轉貢給金。 馬政抵金後,留金月餘,雙方爭議不決。主要是金不同意西京歸宋,又認為平(今河北盧龍北)、灤(今河北灤縣)、營州(今河北昌黎)不屬燕京所管,亦不能歸宋,馬政不敢強爭。 當時,金太祖已有取代遼國進而侵宋之意,他對大臣們說,如果將西京地區歸還宋朝,金就只能退守長城以北,也就無法控制宋朝,更不能兵臨宋境,向南擴展。但金在回報宋的國書中只是說,前次趙良嗣來,已有約在先,如宋與金一起攻遼,當將燕京東路州鎮歸宋。至於西京地區,要宋自己設法收取,如果宋難以攻取,可通知金。對宋提出西京歸宋的要求未作明確回答。

趙良嗣前後往返七次,最後訂立盟約:宋允許在滅遼後將輸遼歲幣轉輸給金,金承認將燕京一帶舊地歸宋;金攻遼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宋攻燕京(今北京)。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海上之盟”。 宋朝與金國簽訂海上之盟以後,宋朝廷並沒有按照盟約積極備戰攻遼,而只是想在金國攻打遼國時乘機取利。尤其當宋徽宗得知遼國已經知道宋金結盟一事後,擔心遭到遼國報復,很是後悔,便下令扣押了金國使者。這件事後來為金國背盟毀約留下了藉口。而金國則開始攻打遼國,銳不可當,很快攻下遼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渡羅城),遼國天祚帝被迫逃往西京(今山西大同)。就在遼國岌岌可危的時候,遼國貴族之間的內訌卻愈演愈烈。遼國皇族耶律大石和漢人宰相李處溫擁戴燕京留守耶律淳為帝,史稱北遼,並遙廢天祚帝為湘陰王。

宋徽宗見遼國滅亡在即,這才鬆了一口氣,為了坐收漁翁之利,立即任命童貫、蔡攸作正副統帥,率十五萬大軍伐遼。結果,在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的宋軍不堪一擊,竟然被遼耶律大石大敗,不得不退守雄州。 北遼此時卻再一次發生內訌。耶律淳稱帝三個月後,便得急病而死,其妻蕭妃為皇太后,開始把持朝政。漢人宰相李處溫見遼國大勢已去,暗中派人聯絡宋朝和金國,打算投降,結果被蕭妃發現處死。 宋徽宗見遼國內亂,又命童貫、蔡攸出兵漁利。幸運的是,遼涿州守將郭藥師投降了宋朝,由此打開了宋軍通向燕京之路。童貫命都統制劉延慶、降將郭藥師領兵十萬直取燕京。結果,宋軍一度攻入燕京城,與遼軍展開巷戰,卻因為後援不繼,最終被遼兵殺得大敗。

童貫為了逃避一再兵敗的責任,秘密派使者到金營,要求金軍出兵攻打燕京。金太祖親自出馬,率軍一舉攻下燕京,而宋軍卻沒有參戰。遼蕭妃和耶律大石逃出燕京,因無處容身,不得不重新投奔遼天祚帝。天祚帝殺死蕭妃後,殺氣騰騰地責問耶律大石為何要擁立耶律淳為帝。耶律大石慷慨陳詞:“陛下(指天祚帝)以全國之力,不能拒擊金兵,而棄國遠遁,使百姓遭殃。所以,即使立十個耶律淳都沒有過錯,因為都是太祖子孫,這總比向金投降乞命要好。”天祚帝無言可對,只好赦免了耶律大石。 在一系列的事件中,金人看清了宋朝的腐敗和軍事的羸弱,對宋朝態度日益強硬,並打算在土地問題上背棄前約。宣和五年(1123年),宋朝為了歸還燕京等地多次派趙良嗣與金國交涉。金太祖認為宋朝攻燕京無功,提出要宋朝另外增加一百萬貫錢,稱為“燕京伐租錢”,才能贖回燕京。除此之外,金國還向宋朝提出遣返叛逃入宋的李處能等遼國舊臣,借糧十萬斛等不少附加條件。宋徽宗一概表示同意。

同年四月,金兵退出燕京,出城前將城內的金帛財物以及官吏百姓都席捲而去,童貫、蔡攸前來接收的時候,燕京已經變成一座空城。而宋宰相王黼等卻恬不知恥地上表稱賀,稱收復燕京是“不世之功”。宋徽宗十分得意,宣布大赦天下,還命王安中在延壽寺中作“复燕雲碑”以紀念這一功績。王黼、童貫、蔡攸等人也被認為收復燕京有功,因此而加官晉爵。宋朝上下都沉浸在虛幻的勝利和喜悅中,根本沒有意識到得到燕京這座空城背後所付出的代價和所蒙受的恥辱,也不知道亡國在即。 這年秋天,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病死,在位九年,享年五十五歲。金太祖死後,其弟吳乞買(又叫完顏晟)繼位,就是金太宗。金太宗繼續領兵攻遼,遼兵節節敗潰。宣和六年(1124年),遼天祚帝決定出兵收復失地。耶律大石極力勸諫,提出應當好好養兵,等待時機,不可輕舉妄動。天祚帝訓斥了耶律大石一通,一意決定出兵。耶律大石看到天祚帝如此剛愎自用,一意孤行,知道遼國將亡,便自領二百餘騎向西北方逃走。這年冬,遼天祚帝自夾山出兵,南下武州,與金兵遭遇,遼軍大敗而逃,將士紛紛投降金軍,天祚帝只帶領少量殘兵突出重圍。次年春,天祚帝想逃往西夏,在應州(今山西山陽縣東北)被金兵俘虜,後被囚禁一年多而死,在位二十四年,時年五十三歲。耶律大石率部從河套向西北逃去,並重建遼國,史稱西遼。

遼國自公元916年由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耶律億)建國,至天祚帝耶律延禧被俘止,正式滅亡,共歷九帝,歷時二百零九年(《遼史》延至西遼亡)。 隨著金國對遼戰爭的節節勝利,金的軍事力量已擴展到接近西夏邊境,對西夏構成了嚴重威脅。西夏國王李乾順趁勢投靠金國。金國也採取籠絡西夏的策略。金滅遼後,西夏國王李乾順正式派使臣向金上誓表稱藩。這樣,金國在西部和西北部便無任何後顧之憂,可以集中兵力南下侵略宋朝。 宣和七年(1125年)十一月,金太宗兩路發兵,大規模南侵。金軍分兵兩路,西路軍由完顏宗翰(金太祖侄,本名粘沒喝,又叫粘罕)率領,由雲中(今山西大同)進攻太原(今山西);東路軍由完顏宗望(金太祖次子,又叫斡離不)率領,由平州(今河北盧龍)進取燕京(今北京)。

東路軍接連攻占檀州(今北京密雲)、薊州(今河北薊縣)。西路軍的完顏宗翰卻沒有立即開戰,他一邊派間諜暗中探聽宋的虛實,一邊派使者至太原,求見宋軍主帥童貫,謊稱要商議所謂的交割雲中地一事,想以此來麻痺宋軍。童貫果然上當,他到了太原後,先派馬擴、辛興宗到完顏宗翰軍中,請求金歸還山後(即云中八州)地。完顏宗翰便指責宋朝曾經接納張珏,有違合約,並狂妄聲稱山前、山後各州都是金國的土地,不能歸還。接著,完顏宗翰又派使者到太原,要求童貫將河東、河北之地均割讓給金國,宋金以黃河為界。直到這個時候,童貫才看出金決意侵宋的企圖,頓時驚慌失措,也不佈置抗金的措施,自己慌忙逃回東京。完顏宗翰的西路軍進逼太原,計劃攻下太原後,與東路軍在宋都城開封城下會合。

而此時東路軍完顏宗望進逼燕京。當時燕京由宋將郭藥師駐守。郭藥師原本是遼國降將,之前張珏事件對他震動很大,完全喪失了對宋朝信任感。而宋朝廷也意識到張珏事件對郭藥師產生了消極影響,感覺虧待了郭藥師等遼降將。為了抵消之前的負面影響,宋朝廷處處曲意迎合郭藥師,對郭藥師的要求均給予滿足。郭藥師趁機大力發展自己的勢力,實力大增,專制一路軍事,增募兵士,號稱三十萬。不過,郭藥師部下的士兵依舊穿著原來遼國的軍服,由此引起宋朝廷的猜忌,宋朝廷加封郭藥師為太尉,想藉機召他入朝。這點小小的伎倆自然很容易被郭藥師識破,力辭不至。於是,宋朝廷又派童貫前來巡邊,一旦發現郭藥師有叛變的可能,可權宜處置。童貫到了燕京後,郭藥師親自出郊外迎接,行大禮,稱呼童貫為父,極盡巴結之能事。為了徹底取得童貫的信任,郭藥師還精心組織了一次炫耀武力的軍事演習,童貫終於放了心,回去後向宋徽宗報告,說郭藥師可以信任。之後,雖然不斷有人告發郭藥師與金互通書信,宋徽宗卻始終置若罔聞。 完顏宗望引軍至三河(今河北)時,宋宣撫使蔡靖命郭藥師、張令徽、劉舜仁領兵四萬五千出戰。結果,宋軍在白河(今潮白河上游)大敗。完顏宗望進至燕山時,郭藥師突然派兵逮捕了蔡靖等燕山府官員,打開城門向金軍投降。這樣,金軍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宋燕山府所屬全部州縣。其後,金兵以郭藥師為嚮導,長驅南下,勢如破竹,直向東京進軍。 宋徽宗本來以為收取燕京、向金國屈辱納幣後,便可以享受太平。聽說金兵南下後,宋徽宗慌作一團,趕忙罷除了鎮壓方臘起義後又恢復起來的花石綱和內外製造局,又下詔罪己,承認自己任用非人,輕信妄議等,想以此來換回人心。同時號召各地官兵勤王,命熙河經略使姚古、秦鳳經略使種師道領兵入援。 但援兵未到,金兵已經逼近東京。宋徽宗恐慌得想要南逃,被給事中吳敏力阻,並薦太常少卿李綱出來主持大局。吳敏力勸宋徽宗退位,說只有讓太子當皇帝,才有威福號召軍民抗金。這時,東路金兵已繞過中山府(今河北定縣)南下,離開封只有十天路程。因此,吳敏要求徽宗在三天內禪位,以便讓新皇帝能有時間組織軍民抗金。宋徽宗驚慌懊惱,為了能逃命,只好同意退位。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宋徽宗拉著蔡攸的手說:“沒想到金人會這樣!”然後假裝得病,跌倒在床前,氣塞昏迷。群臣趕忙灌藥急救。宋徽宗假意甦醒後,索取紙筆,寫下退位詔書,號教主道君皇帝,稱“太上皇”,居龍德宮。這也是宋朝歷史上的第一個太上皇。皇太子趙桓隨即即位,就是宋欽宗,改明年年號為靖康。 趙桓生母為王皇后。王皇后秉性懦弱,宋徽宗更加鍾愛鄭貴妃(後來的鄭皇后)和王貴妃。大觀二年(1108年),王皇后病死,年僅二十五歲,留下九歲的趙桓孤苦無依。趙桓後來雖然當上皇太子,但卻並不安穩。因為宋徽宗喜歡王貴妃所生的鄆王趙楷。王貴妃另有一女,就是因分不清真假而留名青史的柔福帝姬。宋徽宗寵愛鄆王趙楷,打破了“宗室不領職事”的慣例,破例地讓鄆王擔任實職,提舉皇城司,且不限早晚,自由出入大內,顯示要廢立的跡象。金軍的南侵,在某種意義上倒是幫了趙桓的忙,促使宋徽宗匆忙的傳位。其間,鄆王趙楷聽說後憤而闖宮,企圖爭奪皇位,結果在奉命把守殿門的步軍都虞候何灌的仗劍厲聲呵斥下,才沒有得逞。 宋徽宗被迫退位後,立即將一個亂攤子甩給了兒子宋欽宗,自己率領蔡京、童貫、蔡攸、蔡絛等親信逃出開封,前往南方。他生怕金人追來,嫌船太慢,改乘肩輿;又怕走得不快,再改乘搬運磚瓦的快船。一直逃到泗州(今江蘇盱眙),才敢稍稍停留休息。童貫、高俅率又慫恿宋徽宗渡淮河往揚州(今江蘇)。當宋徽宗過浮橋時,隨駕衛士攀望號哭,童貫怕影響逃跑速度,竟命令親軍放箭,不少隨駕衛士中箭落水而死。宋徽宗到了揚州後,還是覺得不安全,將皇后鄭氏丟在揚州,自己一直逃到長江南岸的京口(今江蘇鎮江)。 此時,壓抑在廣大軍民中的憤怒和不滿迅速爆發,朝野上下群情激奮,紛紛上書揭露蔡京、童貫等人的罪惡。太學生陳東帶頭伏闕上書,請誅蔡京等“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在朝野官員百姓的強烈要求下,剛剛即位的宋欽宗不得不順從民意,先後將王黼、李彥、梁師成、童貫、朱勔、蔡攸、蔡絛貶官或流放後處斬,蔡京在流放途中病死於潭州。由於宋金戰爭爆發,宋欽宗又將罪責推諉給主辦外交的趙良嗣,將他貶逐到柳州處死。 “六賊”中,以童貫與王黼之死最富有戲劇性。宋欽宗即位後,童貫先是被貶黜出京師。宋欽宗隨即下詔數童貫十大罪,派監察御史張澂追斬童貫。根據歷史記載,童貫“狀魁梧,偉觀視,頤下生須十數,皮骨勁如鐵,不類閹人”。張澂雖然奉詔追斬童貫,卻畏懼童貫勇力,不敢輕易下手。他一路追到南雄州後,先派人上門“拜謁”童貫,假稱有聖旨賜給茶葉、藥物,要童貫回京擔任河北宣撫使。童貫信以為真,還拈鬚而笑:“還是少不了我!”第二天上午,張澂到來,童貫欣然出迎,正在跪接聖旨之時,張澂宣詔,宣布童貫十大罪狀。童貫雖然醒悟過來,卻為時已晚,被張澂的隨從一刀砍下了頭顱。 王黼之前因為支持鄆王趙楷,為其策劃謀奪太子位,與宋欽宗早有矛盾。當陳東上書後,宋欽宗下詔將王黼逮捕送開封府審理。開封知府聶昌與王黼有宿怨,立即派武士追殺了王黼,卻謊報為強盜所殺。 靖康元年(1126)正月初三,金軍渡過黃河,消息傳到開封後,京師戒嚴。朝廷上下人心浮動,主戰、主逃議論不一。宋欽宗不堪大任,懦弱無能,聽從了宰相白時中、李邦彥的慫恿,打算逃往陝西避敵。當時,抗戰派大臣李綱已被任命為尚書右丞兼東京留守,堅決反對逃跑,對宋欽宗說:“道君皇帝(宋徽宗)把宗社交給陛下,您卻打算棄而去之,這合適嗎?”宋欽宗默不作聲。宰相白時中、李邦彥說開封守不住,只能暫時避一避。李綱反駁說:“天下的城池哪個能有開封堅固?而且宗廟、社稷、百官、萬民都在這裡,怎能輕易丟掉呢!今日之計,應當整頓軍馬,團結軍民,堅守都城,等待勤王之師。”宋欽宗正在猶豫,突然聽說皇后已經動身出京,急忙站起來說“朕不能留在這裡了。卿等不要留我,朕要同皇后一起啟程。”李綱流淚請求宋欽宗留下,宋欽宗總算勉強答應留在京師。 但是當天夜裡,宰相白時中、李邦彥連夜進宮,又勸宋欽宗早日離京。宋欽宗優柔寡斷,反复無常,決定第二天一早就動身。李綱一大早入朝的時候,發現皇帝的車馬乘輿已經備好,當即意識到新皇帝要逃跑,便厲聲對護駕的軍士們說:“你們是願意死守,還是願意扈從出巡?”軍士齊聲說:“願死守!”於是李綱入見宋欽宗說:“六軍將士的父母妻子都在開封城中,豈肯輕易捨去。萬一中途散歸,誰還能保衛陛下?而且敵軍已經逼近,他們知道乘輿還沒有走遠,一定會以快馬急追,那時如何抵禦?”宋欽宗聽了有些害怕,這才答應不去陝西,並下令召回已經出發的皇后。李綱為了穩定人心,曉諭軍民說:“聖上主意已定,決心守城,敢有再說離開京師,擾亂人心者,斬!”兵士們都高呼萬歲。宋欽宗又登上宣德門,吳敏、李綱向門樓前的百官將士們宣布皇帝決策固守。將士們備受鼓舞,決心保衛東京。宋欽宗罷免白時中,用李邦彥、張邦昌為相,又命李綱急速設備防守。李綱臨危受命,當即組織軍民全力備戰。 李綱正在部署守城的時候,金軍到達開封西北的牟駝岡。牟駝岡是宋軍養馬的地方,兩萬匹軍馬和大批草料輕而易舉地落入金人手中。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初七,完顏宗望大軍到達東京城下,即刻開始攻城。李綱指揮軍民應戰。金兵用火船強攻,李綱指揮宋軍先用撓鉤鉤住火船,然後從城樓上投擲大石塊,將火船砸沉。金兵又用雲梯攻城,李綱命令士兵用火燒毀雲梯,用箭射殺金兵,終於擊退了金人的進攻。 完顏宗望甚有心計,見開封不能一時攻下,便要求宋朝派親王、宰相去軍中議和。李綱主動請纓前去議和,宋欽宗還想倚靠李綱,因此沒有答應,另派李棁、鄭望之二人。完顏宗望見到宋使後,獅子大開口地提出要金五百萬兩、銀五千兩、牛馬等各萬頭、緞百萬兩;宋朝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並以親王、宰相作人質,才能議和。李棁、鄭望之回奏後,宰相李邦彥、張邦昌主張全部接受。李綱堅決不同意,想拖延時間,等各地勤王軍趕到後,再談議和一事,但宰相李邦彥、張邦昌堅決不同意。宋欽宗本人膽小怕死,又無主見,惶然不知所措。這時候,康王趙構站了出來,主動請求使金,說:“敵人一定要求親王作人質,臣為宗社計,豈能辭避!”於是,宋欽宗便派康王趙構和宰相張邦昌出使金營。李棁告訴康王說:“金軍擔心南朝失信,要求親王送他們渡過黃河才能回來。”康王正色答道、“國家處在危難之時,就是以身殉國也是應該的!” 這位康王是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異母弟,他目前的表現,可謂相當慷慨激昂。誰也無法想像,當他不久後登上皇位為宋高宗後,厚顏無恥地向金人乞降卻比其父兄有過之而無不及。 康王出發前往金營的時候,局勢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宋將種師道、姚平仲等人相繼率勤王軍到達東京,各地援兵已有十餘萬,而金兵不過六萬。宋軍在兵力總數和聲勢上均壓倒金軍,金軍只好北撤,退守牟駝崗。 姚平仲聽說康王趙構在金營中當人質,便提議派精銳夜襲金營,生擒完顏宗望,迎回康王。李綱支持姚平仲的建議,宋欽宗毫無主見,當場也表示同意。但姚平仲前去襲擊時,消息已經洩露,金軍早有準備。姚平仲劫營不成,大敗而逃。金軍趁機再次攻打東京,幸好李綱早有防備,指揮將士擊退了金兵。 完顏宗望責問宋朝劫營一事,宋欽宗、李邦彥為了推卸推諉責任,用罷免李綱來向金軍謝罪。李綱被罷的消息傳開後,群情激奮。當天,太學生陳東率領數百名太學生伏闕上書,要求李綱、種師道復職,罷免宰相白時中、李邦彥、張邦昌等求和媚敵之臣。城中軍民幾萬人起來聲援,圍住了皇宮。剛好李邦彥退朝,軍民痛斥他的罪行,憤而向他投擲磚瓦,李邦彥策馬逃跑,才沒有被打死。開封尹王時雍親自帶兵前來鎮壓,軍民也要打死他,嚇得他也狼狽逃走。軍民還打死了作惡多端的宦官數十人。宋欽宗派人宣布,等到金人退兵後就恢復李綱的職務。太學生與軍民們要求立即恢復,並大聲鼓譟呼喊,不停地敲打登聞鼓。宋欽宗見眾怒難犯,不得不宣布再用李綱,又讓種師道乘車出見,民眾這才退走。 宋欽宗隨即下詔答應議和條件,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給金國,另送蕭王趙樞去作人質,換回康王趙構和張邦昌。完顏宗望見宋軍援兵陸續趕到,東京的防務大大加強,心中有所畏懼,又因為已經得到不少利益,便乘勢退兵。金軍退走以後,宋欽宗派李綱去接太上皇宋徽宗回京。靖康元年(1126)四月,宋徽宗回到京師。 金軍撤退之後,宋朝廷又恢復了抱殘守缺、苟且偷安的策略,李綱也被貶出開封。宋欽宗不做任何軍事上的備戰準備,竟然異想天開地寫信給金國大將耶律餘覩,想說服耶律餘覩在金國發動政變,以此來擾亂金國政局。耶律餘覩原是遼國大將,被迫降金。最幼稚可笑的是,宋欽宗將這封機密信件交給了金國使者蕭仲恭,許以重金,請蕭仲恭轉交耶律餘覩。蕭仲恭表面答應,回到金國,立即將信件交給了金太宗。金國再次被激怒了。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發動大兵進攻宋朝。金軍以完顏宗翰為左副元帥,完顏宗望為右副元帥,分東西兩路進兵。九月初,完顏宗翰率領的金軍攻破太原。然後與完顏宗望合兵,在十月初攻下真定府(今河南安陽)。 宋欽宗驚慌失措,只好重新寄希望於割地求和,他派康王趙構和王雲為使臣,前往金營求和。趙構一行走到磁州時,磁州知州宗澤正率領軍民備戰,軍民抗敵情緒高漲,殺死王雲,勸留了康王趙構,趙構由此幸運地逃過大難,否則也不會有後來“泥馬渡康王”的故事了。 十一月下旬,金軍到達東京,開封萬分危急。宋欽宗任命率領勤王兵入京的南通都總管張叔庭為簽書院事,率軍民奮力守城。又下詔封康王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召集河北兵迅速入衛東京。同時,宋欽宗和宰相何栗等人又都作好了求和的準備。這時候,一個無賴神漢郭京適時出現了,由此上演了極為荒唐可笑的一幕。 郭京聲言他會“六甲法”的法術,可以召來天兵天將,輕而易舉地生擒敵軍元帥,消滅敵軍。六甲法就是挑選男子7779人,經過施法術後,就可以刀槍不入。宋欽宗竟然對此深信不疑,於是宋欽宗又決定郭京的“天兵天將”與敵人決一死戰。郭京發功的日子到了,他命令撤走城上所有的守軍,以免有人偷看,導致法術失靈。施展法術後,郭京命人大開城門,派他“刀槍不入”的神兵出擊。結果,這些神兵並沒有刀槍不入,而是盡數被金軍殲滅。幸好把守城門的宋兵將城門及時關閉,否則金軍完全可以乘勢衝入。郭京見首戰失利,說:“看來還是得由我親自出馬。”然後率領殘餘的神兵縋城而下,出城後卻一溜煙向南逃走,頭也不回。就在此時,金軍乘大雪攻城,攀城而上,發現城上竟然沒有守軍,開封外城由此陷落。 京師外城破後,宋朝廷上下亂作一團。宋欽宗趕忙派宰相何栗到金營求和,完顏宗翰、宗望說:“自古以來,有南就有北,兩者不可缺。只要答應割地,就可以議和,不過,太上皇必須親自前來商議。”意思是說要宋徽宗親自來議和。何栗回報後,宋欽宗說:“太上皇驚擾而病,一定要去,就由我親自去吧。” 宋欽宗與何栗到達金營後,送上降表,並屈辱地下跪。因為沒有得到金太宗的詔命,完顏宗翰只是好言寬慰了幾句,就讓宋欽宗退下去了。宋欽宗在金營兩天,沒有議出什麼結果,十二月初又回到東京城內。宋欽宗回到東京時,大臣和百姓夾道迎接。宋欽宗一想到一國之君親自到敵營求和,威風掃地,忍不住當眾號啕大哭。 這時,東京已經完全沒有防守。金軍雖然沒有入城,但派人索要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聲稱如不及時送交,將縱兵入城。宋欽宗按金軍旨意,一面下令大括民間金銀,一面分遣朝臣到河北河東各地,命令開城降金。 當時開封城中已經被搜刮殆盡。宋欽宗為了討好金人,下令權貴、富室、商民出資犒軍。所謂的出資犒軍,其實就是公然搶奪,稍有反抗者,便鎖拿官府。開封城中雞飛狗跳,一片狼藉。即使如此,金銀仍然湊不夠數,梅執禮等負責搜刮金銀的大臣也因此被殺。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宋欽宗派人四處搜捕年輕女子,不夠數目就用自己的妃嬪抵數。不少女子不甘受辱,自殺而死。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宋欽宗第二次去金營談判,離朝之時,約定五天之內回來,誰知到了金營,就被扣留下來。金軍說是等金銀交足後再放回。宋欽宗只好下詔增派大員二十四人,進行徹底搜括,前後兩次,達一月之久,共得金二十七萬八千兩,銀七百一十四萬兩,帛一百零四萬匹。 金軍除了索取金銀絹帛之外,又搶去皇帝玉璽、儀仗、天下州府圖、樂器、祭器,以及各種珍寶玩物,擄走百工、技藝、宮女、內侍、僧道、醫卜、娼優和皇子、皇孫、后妃、帝姬(公主)、親王等貴族,連太上皇宋徽宗也被押送金營。據說,宋徽宗聽到金銀財寶等被擄掠毫不在乎,等聽到皇家藏書也被搶去,才仰天長嘆幾聲。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將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帶著被俘扣留在金營的宋徽宗、宋欽宗和趙氏皇子、皇孫、后妃、帝姬、宮女及大臣三千餘人以及掠奪的大量金銀財寶回歸金國。其中完顏宗望一路帶著宋徽宗及太后、各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與康王趙構母韋妃、趙構夫人邢氏由滑州(今河南)渡黃河北去,完顏宗翰一路帶著宋欽宗、欽宗後、太子、妃嬪及何栗、孫傅、張叔夜、陳過庭、司馬樸、秦檜等大臣,由鄭州(今河南)渡黃河北去。俘虜的宋朝君臣中,只有張叔夜、何栗半路絕食而死。其他人則屈辱地活著。 北宋至此滅亡。因此事發生在靖康年間,史稱“靖康之變”。皇室成員中,逃脫大難的除了當時不在開封的康王趙構,就只有居住在民間的宋哲宗廢後孟氏。 徽、欽二宗被擄到金國後,先被迫換了白色的喪服,去拜謁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廟,意為金主向祖先獻俘。爾後,兩個受盡屈辱的皇帝一個被封為昏德公,一個被封為重昏侯,關押在韓州(今遼寧昌圖),後被遷到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宋徽宗因為受不了金人的折磨,將衣服剪成條,結成繩,準備懸樑自盡,結果被宋欽宗發現,抱了下來,父子倆抱頭痛哭。 在被囚禁期間,宋徽宗寫了許多悔恨哀怨的詩句,如: 不過,他的悔恨只限於“社稷山河都為大臣所誤”,並沒有認識到是由於他本人的昏庸奢侈才導致了亡國為囚的下場。當然,他念念不忘有朝一日能夠重回故土,他曾派臣子曹勳從金偷偷逃回宋朝,臨行前交給他一件背心,背心上寫著:“你(指宋高宗趙構)快來援救父母。”宋徽宗哭著叮囑曹勳,切記要轉告宋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一邊說著,一邊取出白紗手帕拭淚。又將手帕也交給曹勳,說:“讓皇上(宋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國而哀痛淚下的情景。” 宋徽宗和宋欽宗還日夜盼望宋高宗能接他們回去,其實宋高宗表面高喊要迎回徽、欽二帝,但內心卻生怕父兄回來後威脅自己的皇位,巴不得他們早些客死他鄉。紹興五年(1135年),宋徽宗無望而悲慘地死去,時年五十三歲,有遺言想歸葬中原,未得金主允許。宋徽宗屍體被發現時,已經完全僵硬。金人將屍體架到石坑上焚燒,燒到半焦爛時,用水澆滅火,將屍體扔到坑中。據說,這樣坑里的水就能做燈油。宋欽宗悲傷至極,也要跳入坑中,卻被人拉住。 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和議談成,趙構生母韋氏由五國城歸宋。她離開時,宋欽宗挽住她的車輪,請她轉告宋高宗,若能歸宋,自己當一太乙宮主足矣。可見宋欽宗也很清楚弟弟宋高宗不思恢復中原的根本原因。然而,宋高宗終生都在與金人議和,根本無心迎回兄長。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宋欽宗的悲慘命運也走到了盡頭,金人將其縱馬踩死,時年五十七歲,在帝位僅僅兩年。直到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宋欽宗死訊才傳到中原。宋高宗表面上悲傷不已,內心卻暗自高興,因為他皇位中最大的威脅被清除了。 而宋徽宗的情人李師師早在國破前出家為女道士,之後輾轉流落在湖廣一帶。只是此時時過境遷,歷經離亂之苦的絕代名妓已經容顏憔悴,不復有昔日的麗色。因為生活艱難,無以謀生,李師師不得不重操舊業,以賣唱度日。南渡的士大夫們仰慕其昔日盛名,時常邀她出席宴會。據說在宴席上,李師師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輦彀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遇湖湘;縷衫檀板無顏色,一曲當年動帝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