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宋史疑雲·960年到1279年之兩宋典故

第5章 五元佐發瘋

繼續談宋太宗皇位繼承的話題。宋太宗採取一系列手段,終於掃清了傳位於子的種種障礙。然而,他傳位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而是一波三折,變故連連。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宋太宗將自己的兒子們由“德”字輩改為“元”字輩,名字也作了更改,如趙德崇改名為趙元佐,趙德明改名為趙元佑;而宋太祖的兒子和趙廷美的兒子仍舊為德字輩。這其中,自然有更深的意味。 宋太宗長子趙元佐(原名趙德崇)自幼聰明機警,長相酷似宋太宗,很得宋太宗和太宗皇后李氏的寵愛,被封為楚王。趙元佐有武藝,善騎射,曾經跟隨宋太宗出征過北漢、幽薊。宋太宗大肆迫害趙廷美時,趙元佐很是不滿其父所為,出盡全力營救叔叔趙廷美,請免其罪,但未能成功。後來趙廷美憂悸成疾,死在了房州。趙元佐聞訊後大受刺激,竟然因此而悲憤成疾,狂病大發。手下人只要有一點小小的過失,他不由分說,操刀就砍,弄得楚王府人人驚懼。宋太宗對此十分心痛,派御醫來給長子醫治,還專門為趙元佐而大赦天下。

雍熙二年(985年)重陽節,宋太宗召集幾個兒子在皇宮園林中宴飲射獵,因擔心趙元佐病未痊癒,就沒有派人請他。散宴後,陳王趙元佑去看望兄長趙元佐。趙元佐得知宮中舉辦了盛大的宴會,皇子都有份出席,唯獨沒有邀請他,很不高興,說:“你們侍奉聖上歡宴,只有我沒參加,這是想拋棄我啊!”越想越生氣,便開始猛勁喝酒。到了半夜,索性放火燒了自己的宮室。一時間,殿閣亭台,煙霧滾滾,火光沖天。 宋太宗後來得知後,猜想可能是趙元佐本人所為,便命人查問。趙元佐倒也敢做敢當,大大方方地一口承認。宋太宗頓時怒不可遏,欲斷絕父子之情。眾人營救不得,趙元佐因此被廢為庶人,安置在均州。宰相宋琪率領群臣三次給宋太宗上書,請求把趙元佐留在京城。宋太宗終於還是難捨父子之情,答應了群臣的請求。這時趙元佐已經在去往均州的途中,走到黃山的時候被使者召回,之後住在南宮。但宋太宗對長子明顯失望,父子關係從此趨於冷淡。

當時宋太宗認為趙元佐是患了癲狂病,請名醫多方延治。其實,根據趙元佐的性格,他得癲狂病的可能性不大,應該是在故意裝瘋,以此來發洩宋太宗的不滿及表示對皇位的拒絕。一個性情中人,不幸生在帝王家,親眼見到骨肉相殘,卻無力製止,除了裝瘋賣傻,還有什麼辦法!當然,趙元佐的目的確實也達到了,此後,他遠離權力漩渦,過著避世般的生活。而且自此後,再也不見他癲狂的記載,更進一步說明他的“發狂”是故意而為之。不過,他畢竟是宋太宗長子,利益集團並沒有放過他。後來宋真宗即位時,趙元佐還莫名其妙地被捲入一場政治風波。但正因為之前趙元佐對皇位和政治毫無興趣,他反而未受牽連,得以善終,這是他不幸中之大幸。這一段的由來到後面再詳細敘述。

而在這場趙元佐火燒宮室的風波中還有個關鍵人物,即陳王趙元佑。趙元佑為什麼要在宴席結束後跑到楚王府中?他到底對兄長趙元佐說了些什麼?儘管內容不得而知,但想來這談話應該是直接刺激趙元佐放火的起因。而後來宋太宗不懷疑別人放火,轉眼就懷疑到親生兒子趙元佐身上,極有可能也是因為趙元佑旁敲側擊的提醒。 為什麼要懷疑陳王趙元佑別有居心呢?因為之前趙元佐最有可能被立為太子,而趙元佐倒台後不久,趙元佑改名為趙元僖,並任開封尹兼侍中,成為了準皇儲,立時風光無限。宋太宗還同時任命戶部郎中張雲華為開封府判官,殿中侍御史陳載為推官,並囑咐二人說:“兩位是朝中端士,特地讓你們來好好輔佐我的兒子。”語氣已經相當明顯,趙元僖就是將來的皇帝。但反過來推論,倘若趙元佐不倒台,這皇位怎麼能輪得到趙元僖麼?由此可見,趙元僖有要除掉趙元佐的強烈動機。

趙元僖本人頗有政治才幹,他一得勢,便著手拉攏朝中重臣。經過反复比較權衡,趙元僖相中了已經第二次被罷相的趙普。趙普此時已經替宋太宗剷除了趙廷美,再一次失勢。為什麼選中失勢的趙普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天下人都知道,趙普是構陷趙廷美的元兇,也因而是趙元佐心中的死敵。於是,趙元僖極力遊說宋太宗,剛好宋太宗要任呂蒙正為相,呂蒙正威望不足,需要有一位聲名顯赫的重臣來輔助。於是,宋太宗重新起用趙普為相,這是趙普第三次入相。趙普入相後,立即心領神會,協助趙元僖打擊趙元佐的親信舊黨。如此看來,趙元佐的所謂癲狂根本就是假,而趙元佐火燒宮室直接導致被廢一事,顯然也是趙元僖一手策劃。 趙普不久後即被罷相,但趙元僖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兄長趙元佐的勢力大受打擊。此後,他又與當朝宰相呂蒙正關係極為密切,目的顯然是司馬昭之心。然而,終宋太宗一朝,似乎始終無法擺脫“斧聲燭影”的恐怖陰影,趙元佐“發狂”後,不幸的命運再一次降臨在趙元僖身上。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趙元僖早朝完後回到府中,突然覺得身體不適,渾身無力,腹痛如絞,很快就撒手歸西了。死時年僅二十七歲,死因極為蹊蹺。

宋太宗白髮人送黑髮人,自然非常悲傷,因此而罷朝五日,贈趙元僖皇太子的身份,並寫下《思亡子詩》。 關於趙元僖暴死之謎,朝野上下都議論紛紛。有一種傳說,說是趙元僖暴死是因為侍妾張氏下毒所致。趙元僖不喜歡正妻李氏,寵愛侍妾張氏。張氏恃寵而驕,對奴婢稍不如意即予以重罰,甚至有棰死者,又逾越制度厚葬其父母。李夫人看不慣張氏的作為,常有呵斥。張氏因而懷恨在心,打算毒殺李夫人,但卻誤打誤撞地毒死了趙元僖。 宋太宗聽說後勃然大怒,立即派人調查此事。張氏知道無法逃罪,自己上吊自殺,她為父母精心營造的豪華墳墓也被宋太宗下令毀掉。宋太宗甚至恨上了死去的兒子趙元僖,趙元僖府中左右親吏都被處罰,又下詔停止趙元僖的皇太子追贈儀式,降低其葬禮的規格。

趙元僖本來很得宋太宗喜愛,他本人也有雄心大志,與宰相交好,朝中不少大臣都建議立他為太子。本是春風得意之時,卻莫名其妙地死於非命,而死後又被父親宋太宗所厭惡,實在是可悲可嘆。 趙元佐被廢,趙元僖暴死,儲位頓時空缺,大臣馮拯(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等人上疏請早立皇太子。此時,宋太宗正為趙元佐和趙元僖的事情煩惱不已,馮拯等人觸痛了他最心痛之處,立即大怒,將馮拯等人貶到嶺南。自此以後,朝中再沒有人敢議論繼嗣問題。 不過,到了此時,立太子的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宋太宗的箭傷不時發作,十分痛苦,連他自己也知道大限將至。因為剛剛因立太子問題貶斥了馮拯等人,不便公開朝議,宋太宗就私下詢問寇準的意見。寇準的妻子是宋太祖皇后宋氏的親妹,也算得上皇親國戚。寇準深知外臣不能干預內事的祖宗家法,不便直接回答,就說:“陛下為天下選擇君主,不能與婦人、宦官和近臣去商量。只願陛下選擇能符合天下所仰望的人。”宋太宗猶豫了很久,提出立襄王趙元侃(趙元佐同母弟,母李妃)。寇準委婉地回答說:“知子莫如父。”意思是說,宋太宗最了解自己的兒子,選擇一定不會有錯。終於促使宋太宗下定了決心。於是襄王趙元侃被立為太子,改名趙恆,就是後來的宋真宗。

宋太宗冊立太子後,大赦天下。京師百姓見到太子趙恆都歡呼道:“真是個少年天子。”宋太宗得知後卻很不高興,馬上召寇准說:“四海之心一下子都歸化了太子,那將我擺在什麼地位呢!”他剛剛冊立太子,太子便如此深得人心,即使有父子之親,也起了猜忌隔閡。幸得寇准說:“太子眾望所歸,是陛下的英明決策,是國家百姓的洪福。”宋太宗聽後才消氣,請寇準喝酒,大醉方罷。事見《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寇準傳》。 如果不是寇準應答巧妙,消除了宋太宗莫名其妙的猜忌,後果實在難以想像。這也從另外一方面間接證明宋太宗得位不正。與宋太宗情況比較類似有後世的明成祖朱棣了,明成祖對已經被立為太子的長子朱高熾也是一再防範,甚至到了神經質的地步。原因很簡單,明成祖跟宋太宗一樣,得位不正。他們都不希望看到後人仿效他們奪取權力的做法,即使是親生兒子也不行。

據說宋太宗平生最常提起的歷史人物是唐太宗。唐太宗誅殺兄弟奪得了皇位,宋太宗也是謀害了兄弟取得了江山,他們的行徑有極其類似之處。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惺惺相惜吧。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在壯志未酬的遺憾和許多不堪回首的回憶中駕崩。至此,與金匱之盟與斧聲燭影有直接關係的人全部都離開了人世。 《斧聲燭影》一篇到這裡就要結束了,這裡再提幾句後話。 宋太宗之死卻並沒有使斧聲燭影的風波平息,反而引來多方猜測。宋太祖在斧聲燭影中暴死,五、六年內兩個兒子也不明不白地喪生,在天下激起了層層波浪。許許多多的有關宋太祖暴死的神秘故事也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流傳,但大多是對宋太宗不利,幾乎都認為是宋太宗殺死兄長奪取了皇位,不但有下毒一說,還有宋太宗用斧子砍宋太祖一說。到了北宋末年,半壁河山被金人所佔,徽、欽二帝被俘虜,成為宋朝立國以來的奇恥大辱。而當時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宋太祖借了金太宗完顏晟(女真名吳乞買,完顏阿骨打之同母弟)之手,報了當日的刀斧之仇。由此可見,宋太宗得位不正的說法在當時是何等深入人心。倘若地下有靈,宋太宗定然也是死不瞑目了。

最令人驚訝的是,宋太宗的子孫們也似乎相信他們的老祖宗殺兄篡位的說法。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宋高宗趙構幼子早殤,之後一直無子,太子人選因而成為突出的問題。朝野上下都為此議論紛紛,一種強有力的意見是:宋太祖是宋朝的創造者,應該在他的後代中選擇繼承皇位。此時,到宋高宗趙構一代,血緣已經與宋太祖的子孫相當疏遠。因此,對於這種立太祖子孫為太子的提法,宋高宗開始認為是異想天開,往往是嚴加貶責。但是,突然有一天,宋高宗改變了主意。據說這是因為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開國君主宋太祖趙匡胤帶著他,逆轉時光,回到當日的“萬歲殿”,看到了當日“斧聲燭影”的真實情景。宋太祖還嚴肅地對宋高宗說:“你只有把皇位傳給我的子孫,大宋國勢才可能有一線轉機。”還有一種傳聞是,曾經出使過金國的使臣回來後說:“金主(金太宗)長得酷似太祖,傳說太祖要回來奪皇位。”於是宋高宗說:“太祖皇帝大公無私,有子卻將皇位傳給弟弟,其後人衰微,朕準備將皇位傳給太祖的後人。”最後決定從宋太祖的後人中選拔皇位繼承人。

夢境和傳聞也許是假,但宋高宗傳位給宋太祖的後代卻是真真切切的事實。宋高宗趙構費盡心力,找來宋太祖的七世孫趙昚(宋太祖幼子趙德芳的直系後人),收為養子,並在日後退位為太上皇,將皇位傳給了趙昚,即為宋孝宗。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