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三國

第31章 1、坐斷東南

謀說天下·謀三國 雷静 3347 2018-03-16
中國古代帝王將相的身上多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以喻示他們的天命所歸。在吳大帝孫權的身上,也不例外。 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時,曾寫到,孫堅的妻子吳夫人懷著孫權時,夢到將太陽擁入了懷裡,她便驚訝地問丈夫:“從前我懷孫策的時候,曾夢到將月亮擁入懷中,現在又夢見將太陽擁入懷裡,這是什麼緣故呢?”孫堅想想說:“太陽與月亮都是陰陽之精華,是非常貴重的象徵,這說明我們的兒子將來一定會成大業。” 人們以此認為孫權生而不凡,據史書記載,孫權的長相確實有些不同尋常。孫權生於東漢靈帝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據說他出生的時候“方頤大口,目有精光”,方臉頰,大嘴巴,眼睛明亮,生命力十分充沛。此外史書還記載,他“紫髯將軍,長上短下”,兩腮長滿了紫黃色的鬍鬚,上半身長,下半身短。有人猜測可能孫權的祖先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統,在孫權身上有返祖現象。中更是將孫權描繪成“碧眼紫髯”的模樣,彷彿是有白種人血統的混血兒。

從這些記載中,人們能夠想見,孫權是典型的國字臉,滿臉紫黃色的鬍鬚,目光炯炯有神,不怒而威,骨骼強壯,充滿朝氣和活力。蘇軾詞中那句“親射虎,看孫郎”寫的就是孫權。孫權喜歡打獵,尤愛騎馬射虎,有時候猛虎撲到身前,虎爪都攀到馬鞍上了。張昭聽說後就冷著臉教育他說,為人君者應該駕馭英雄而不是駿馬,應該對付敵人而不是野獸。孫權也很乖,趕緊認錯說,我年紀輕,考慮得不周到,不好意思啊。可以這樣說,孫權還是不能控制血液裡與猛獸搏擊的野性,不讓騎馬打虎,就坐車打虎。他發明了一輛射虎車,車上不設車蓋,自己坐在車子裡,用箭射老虎,時不時有老虎或者別的猛獸撲到車子上,孫權就坐在裡面用手擊打猛獸,開心不已。張昭又去嘮叨他,孫權總是笑笑,既不頂嘴,也不改正。

從中可以看出,孫權繼承了孫家人驍勇彪悍的性格,但相比孫堅和孫策的剛直霸氣,孫權還多了一些委婉和韜略。所以,孫策臨死時沒有將地位傳給酷似自己的孫翊,而是傳給了剛中有柔的孫權,還對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戰於兩陣之間,與天下英雄爭衡,你比不上我;但舉賢任能,使將士盡力,確保江東穩固,我卻比不上你。” 這是孫策對孫權長期觀察所得出的結論。孫策初渡江東,就任命15歲的孫權為陽羨縣長。孫權小小年紀,就顯示出善於治理政事的才能,孫策曾為此讚歎不已。 雖然被哥哥寄予厚望,孫策死後,孫權卻難免憂慮重重。這一年,孫權年僅18歲。古人以20歲為弱冠之年,此時的孫權只是一個尚未成年的少年,稚嫩的雙肩將要擔負的責任,是將一個初具規模的地方割據政權發展壯大。他能否鎮住那些舊臣老將?他能否發展好父兄的基業?

有些人認為,孫權接手就是現成的基業,不像曹操和劉備那樣需要白手起家,他的處境在三國之主中應該最為容易。情況也不盡然,孫權接班的時候,面臨著內憂外困諸多困難。 《三國志》中曾藉孫盛之口這樣形容孫策的基業:“業非積德之基,邦無磐石之固”,就是說孫策創下的這個基業不是積德的基業,所以是不穩固的。 孫策在世的時候,喜歡殺人,他最後就死在這一點。事實上,孫策殺人也有他不得已的原因。 《三國志》中說孫堅是“孤微發跡”,他雖是江東富春人,卻出自寒門,不屬於江東的世家大族。他發蹟的地方也不是在江東,而是當時袁術的治下江西(不是現在的江西省,而是現在的江蘇北部和安徽部分地區)。孫堅的班底都是在淮河和泗水一帶招募的,這些班底後來就交到孫策的手上。

孫策帶著這個班底回到江東的時候,江東的世家大族一致認為,孫策這不是回家,而是入侵,都對他採取抵抗的態度,所以孫策不得不大開殺戒。靠這種暴力的方式來對付不合作,從而建立起這麼一個政權,因此孫盛說這個基業不是積德的基業,不是很得人心。其時,不獨江東的世家大族不肯合作,就是一些從北方流亡來的士人也持觀望態度。 事實上,孫策一死,廬江太守李術就造反了,他宣布不再聽從孫權的命令,還明目張膽地收留反叛孫權的人。孫權讓他交出叛人,李術卻說:“如果你有德有才,那大家一定會聽從你的調遣;如果你沒有,那麼大家一定會離開你另投別處,我現在不能交人。”公開和孫權叫板。 此外,《三國志》還講到,孫權接班的時候,東吳邊遠地區的人們還沒有臣服,山越的少數民族也不服。山越人是秦漢時期百越的後代,他們生活在江南、華南,以及西南的廣西和雲南,“越南”就因為在百越之南而得名。山越人為逃避賦稅,逃到山里,他們自成一體,拒絕向孫權繳稅。

內部不安寧,外部情況也相當凶險。當時袁紹和曹操正在官渡作戰,這一戰無論誰輸了,下一步都會來對付孫權。何況孫權的旁邊還住著一個有殺父之恨的仇人,劉表的荊州緊挨著江東,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是被劉表的大將江夏太守黃祖殺死的。 孫權接班的時候,就面臨著這麼個內憂外患、近仇遠敵的困境,一個手無寸功的年輕人,憑什麼取信於人,度過困境?孫權想到這些,不由得哭個不停。這時候,張昭就走到了孫權的身邊,勸他說,現在是哭的時候嗎?現在我們四周到處都是豺狼,小將軍如果一直哭下去,那就是開門揖盜了。何況,你現在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基業,把它發展壯大,而不是像匹夫匹婦一樣哭個沒完。說完就督促孫權換上衣服,騎上馬,帶著儀仗隊出去巡視三軍,向人們顯示江東有了新的主人,張昭本人則率領所有的手下立孫權為主。

孫策臨終時曾交代孫權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周瑜這時候也從外地趕回吳縣,在孫權身邊輔助他。當時江東賓客對待孫權的禮節還比較簡慢,依然把他當做一個將軍來看待,是周瑜帶頭行臣子之禮,將孫權看做君主,其他人這才上行下效起來。 和蜀漢一樣,東吳政權也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第一股是孫堅、孫策留下的班底,也就是來自淮河、泗水的人,周瑜就屬於這股力量;第二股是從北方避亂來到江東的士人,張昭就側身其中;第三股是江東世家大族,江東有四大家族,分別是虞、魏、顧、陸,後來的陸遜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江東士族集團還沒有全心全意地依附孫權,但淮泗集團和北方士人集團各有一個代表堅定地站在孫權身邊,這就意味著孫權擁有了這兩個集團的支持。有了這個基礎,江東的政局就初步地穩定下來。

緊接著,孫權便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首當其衝的是除掉李術。孫權預料到李術有可能會向曹操求救,就先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李術殺死曹操的揚州刺史的舊事,以激起曹操的仇恨,然後說李術狡詐無信,我現在要興兵討伐他,請你不要援助他。孫權先堵死李術的後路,隨後就帶兵將李術圍在皖城。李術向曹操求救,遭到拒絕,遂做了孫權的刀下鬼。 孫權又調集重兵對山越人形成合圍,將領袖擒住,把青年人充軍,對老人、婦女統一管理,讓他們從事農業生產,就此徹底解決了山越之憂。 內憂解決後,孫權掉轉矛頭對準外敵,這就是近在咫尺的殺父仇人黃祖。江夏太守黃祖匆忙應戰,他先將兩艘大船並排列於江面,又用巨石繫船,兩艘大船如同水上城牆堅不可摧,船上近千士兵引弓以待。然而孫權有一個驍勇至極的敢死隊,他們每人穿上相當於現在防彈衣的雙層甲胄,在將軍董襲的帶領下,奮勇衝到大船旁邊,砍斷拴住巨石的繩索,破了黃祖的城牆陣。之後,東吳大部隊蜂擁而上,大敗黃軍,殺死黃祖。孫權報了殺父之仇,還將夏口納入自己的版圖。

建安十二年,不獨孫權坐穩了江山,曹操更擊敗袁紹,平定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躊躇滿志的曹操揮兵直撲荊州,來勢洶洶如泰山壓頂,劉表未及迎戰便去世。 荊州的劇變使江東集團也深受震動。江東集團一貫奉行“保江東,觀成敗”的守成方針,但這個守有兩種守法,一種是固守江東,一種是以攻為守。荊州消息傳來,以張昭為首的絕大部分人主張安分守己,不惹是生非。只有一個人的意見契合孫權的心,這個人就是魯肅。 魯肅在中是一個忠厚老實近於迂腐的一個人。那麼,歷史上的魯肅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孫堅和孫策的勇武韜略都不在孫權之下,但二者的性格都過於剛硬,以至於最後都死在這一點上。孫權之所以將江東基業維持多年,正是因為他剛柔相濟、靈活處事、能屈能伸。老子曾用完好的舌頭和脫落的牙齒向孔子比喻,唯有像舌頭一樣懂得柔和變通,而不像牙齒那樣去以硬碰硬,我們的生命才會更加長久,富有生機。成功是由千千萬萬個因素組成的,失敗卻只需要一個因素就夠了。若想將漫漫人生引至勝境,需要知道行,更需要知道止;需要知道進,更需要知道退;需要一往無前的激情,更需把握分寸的理智,審時度勢,牢牢把握好人生的航向。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