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三國

第14章 4、大敗袁紹

謀說天下·謀三國 雷静 2817 2018-03-16
在官渡,曹操和袁紹相持數月,曹軍兵少糧缺,曹操幾乎頂不住了,甚至動過撤軍的念頭,是謀士們的鼓勵使他決定背水一戰,堅持到底。 正當雙方陷入膠著狀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為戰爭帶來了轉機,這就是許攸的叛變。原來,眼看兩軍僵持不下,袁紹的部下許攸想到了一條計策。他對袁紹說,曹操的大部隊都耗在這個地方了,許都必然空虛,何不趁機派輕騎前去偷襲,這樣一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就是我們了,就算沒得手,也可以讓曹操腹背受敵兩頭難顧。這確實是一條妙計,不過一根筋的袁紹並不欣賞,沒見我每人三尺繩子都發下去了嗎?我偏要攻破官渡活捉曹操! 許攸的意見沒有得到採納,這時候又傳來消息,他的家人在鄴城犯法,被審配抓了起來。許攸一氣之下,就離開袁紹,投奔了曹操。曹操聽說許攸來了,鞋子都顧不得穿就迎了出去,拍手大笑,吾事濟矣,我的事情可以解決了。

確實如此,許攸是誰?他是袁紹的資深謀士,掌握了大量一手情報,更別說他聰明過人,鬼點子多多。果不其然,一見曹操,許攸就給他出了個主意——火燒烏巢。烏巢是什麼地方呢?烏巢在官渡以北二十公里處,是袁紹囤積軍糧輜重的地方。曹操立即採納了這個主意,留下曹洪、荀攸守在官渡,自己親率步騎五千,冒用袁軍旗號,馬銜枚縛口,人各帶柴草,星夜走小路直撲烏巢。 就在這個時候,袁紹這邊得到曹操攻打烏巢的消息。大將張郃就向袁紹建議,立即派重兵增援烏巢,這烏巢太重要了,丟了就連退路都沒了。但袁紹手下一個叫郭圖的謀士不同意,他說我們現在應該打官渡,官渡一吃緊,曹操就會回馬相救,烏巢之圍不就解了嗎?袁紹一心楔在官渡,郭圖的主意自然正中他下懷,於是分輕兵去救援烏巢,派重兵去攻打官渡。張郃繼續勸說,官渡是曹操的大本營,我們如果能拿下,早就拿下了,還需要等到現在嗎?還是多派人馬救烏巢吧,袁紹不再理會。

這時候,曹操已經到達烏巢,一來就圍攻放火,烏巢守將淳于瓊遭此夜襲,一片混亂。第二天早上,袁紹增援的部隊也到了,曹操不但不分兵抵抗,還下了一道死命令:必須奮力向前。曹軍得令,士氣大振,拼死攻擊,大破袁軍,砍掉淳于瓊的人頭,一把火把烏巢燒了個精光。 曹操又命人將殺掉的袁軍割下鼻子,繳獲的牛馬割掉舌頭,向袁紹的人馬示威。袁紹的士兵看到一籮筐的鼻子舌頭,嚇得魂飛天外,六神無主。 官渡那邊又如何呢?如張郃所料,曹營固若金湯,急攻不下。郭圖一看慌了,烏巢那邊丟了,官渡這邊又打不下,說明我這主意出錯了啊。為了推卸責任,他跑去跟袁紹進讒言,說張郃攻打官渡沒有盡力,現在聽說烏巢丟了,又幸災樂禍,說都是不聽他的話才招此大禍。袁紹本來就是小心眼兒,馬上起了疑心。張郃一看,前方失利,後院失火,無路可走了,與部下高覽一商量,還是投降曹操吧,當下就燒了戰車,舉了旗子,來投降曹操。

這時候曹操還在回官渡的路上,大將曹洪聽說張郃來投降,還在嘀咕,這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呢?軍師荀攸說,肯定是真投降,曹將軍不要猶豫了。於是大開營門,迎接張郃。曹操從烏巢回來,聽說這事,喜不自禁,拉住張郃的手,說這是微子去殷、韓信歸漢啊! 許攸叛逃,袁紹失了智囊;張郃降曹,袁紹折了臂膀;烏巢被燒,袁紹沒了退路。經此一役,袁紹大勢已去。曹操就按照賈詡的建議,集中兵力攻打袁紹,袁紹這邊軍心早已大亂,不堪一擊,曹軍共殲滅袁軍七萬餘人。袁紹帶著他的長子袁譚掉頭就跑,逃回河北。 袁紹逃後,曹操來到袁紹的大帳裡面,發現大帳裡圖書、珍寶、古玩,一應俱全。這還真體現了袁紹特色,能力是不夠的,擺譜是必需的,務實是不會的,務虛是一定的。袁紹向來以名士自居,走到哪兒都帶齊珍寶古玩,以顯示自己的風雅。這回可好,全變成了曹操的戰利品。

這是發生在公元200年年底的事情,曹操以少勝多,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全面勝利,公元201年,曹操在倉亭再敗袁紹。袁紹從此憂悶成疾,202年5月,發病吐血身亡。此後,袁氏集團元氣大傷,再也沒有逐鹿中原的野心和能力。 袁紹並不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他成功地利用家族資源,將自己的事業推向了一個輝煌的頂峰,袁紹的成就大大地超過了他的先輩。然而,出身世家、仕途順利也賦予了袁紹自以為是、眼高於頂的弱點,使他過分執著於自己的看法,無法博採眾長,所以關鍵時刻,他就成了睜眼瞎,往往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袁紹的手下不乏有遠見卓識的謀士,沮授和田豐就是其中的兩個。沮授和田豐當初就堅決反對袁紹發動這場戰爭。田豐提出來,我們當前的策略應該是壯大自己的實力,同時可以派小股部隊時不時去騷擾一下曹操,曹操在東邊,我們就打西邊,曹操在西邊,我們就打東邊,讓曹操疲於應付,我們則以逸待勞,這樣不用多久,何愁不能打敗曹操。現在您舉十万精銳全部力量孤注一擲,有沒有想過萬一失敗了怎麼辦呢?

袁紹一聽這話,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的字典裡從來就沒有失敗這兩個字。袁紹想當然地認為,我大軍壓境,哪裡有失敗的道理,你卻老給我潑冷水,左一個失敗,又一個失敗,喋喋不休,這不是咒我嗎?於是不由分說地把田豐關到大牢裡,你先在牢裡待著吧,看我勝利歸來的時候,你還有什麼話說。 一年以後,官渡之戰失敗,朋友們紛紛到牢裡來看望田豐,向他表示祝賀,說田兄,你的意見被證明是正確的,你總算可以出獄,得到重用了。誰知田豐聽到這個消息後,不喜反悲,仰頭長嘆說,這回我是死定了。朋友們不解,你的意見是正確的,怎麼會死定了呢?田豐說,如果這回我們打贏了,主公一高興說不定就把我赦免了,勝利者總是寬容的嘛,可這次他打了敗仗,一定會惱羞成怒,拿我出氣,所以我這回是死定了。

這一回,田豐又說對了。袁紹帶著僅剩的七百人馬從官渡逃回鄴城,袁軍將士都搥胸頓足地說,如果田豐在這裡,我們怎麼會落到這個下場啊?袁紹聽到這話,又嫉又恨,就問逢紀,田豐在鄴城表現如何啊?逢紀就是個小人,於是說,他啊,聽說我們打了敗仗,拍手大笑,幸災樂禍呢,說這下就證明他是英明的了。袁紹一回鄴城,就先去殺了田豐。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袁紹和曹操的區別。曹操從來是打敗了,就自己擔負起責任,進行自我批評,打勝了,就感謝那些有功的將領。袁紹呢,是打勝了就歸功於自己,打敗了則遷怒於別人。 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一場轉折性的關鍵戰役,經此一役,歷史改變了走向,袁紹拱手讓出了北方霸權,曹操則正式登上了北方霸主的地位。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袁紹還有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

官渡之戰,與其說是曹操用兵如神的結果,不如說是袁紹的愚蠢所致。而袁紹的失敗歸根結底是為人的失敗、性格的失敗。 袁紹在指揮上犯了一系列錯誤,如白馬中計,拉長補給線,不採納奇兵襲許昌的意見,不派重兵救烏巢。 然而,他最根本的失誤是用人的失誤。袁紹眼高於頂,自己之外,不知有人。他用人的原則很簡單,誰討我高興,我就听他的,誰給我提意見,我就討厭誰。忠言很少有不逆耳的,所以袁紹就擁有了一種特別的才能:凡是對他有利的正確的意見,他是一定不會聽的;凡是對他不利的錯誤的意見,他是一定要聽的。如此用人行事,袁紹不敗,那才是怪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