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三國

第5章 5、孫堅小戇

謀說天下·謀三國 雷静 4143 2018-03-16
在諸侯聯軍中,除了曹操,還有一個英雄積極出戰董卓。而這個人才是真正為董卓所忌憚的,就是在這個人的逼迫下,董卓才手忙腳亂地從洛陽跑到長安,臨走還囑咐眾將說:“關東軍敗數矣,皆畏孤,無能為也。惟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關東諸將都不在話下,只有孫堅這個小戇,很會用人,大家要小心他。 沒錯,這個人就是孫堅,日後東吳霸主孫策的老爹。 “小戇”是吳地方言,意為“傻瓜”,不過董卓給孫堅取這個外號,倒不是譏諷他傻,從後面一句“頗能用人”可以看出,董卓對孫堅的能力還是頗為賞識的。當時不單董卓,就連董卓手下呂布、華雄這樣的蓋世勇將都不是孫堅對手,故而董卓用“小戇”這個詞來感嘆孫堅的不怕死和勇猛近傻。

其實,這位小戇從少年時代就驚動州郡,戇名在外,且把鏡頭拉回孫堅兒時,看看小戇是怎麼煉成的。 公元155年,孫堅出生,這一年出生的人還有曹操。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有書記載,孫堅是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代,如果你相信劉備的先祖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那麼你也當可相信這個記載。 不過,經陳寅恪老先生考證,當年富春孫氏其實是不以文化見稱的次等士族。孫堅的父親孫忠以種瓜為生。相傳,孫忠善良慷慨,給了一個“神秘人”四個瓜,這“神秘人”其實是掌管子孫後代命運的仙人,就為這四個瓜讓孫忠的後代做了四代皇帝。 先不論傳說真假,且說孫忠既然自認為是孫武之後,就特別崇尚武學,要求子弟從小習武。據《三國志》介紹,孫堅“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想必天賦異禀,也適合習武。所以少年時代的孫堅,就不像曹操那樣飽讀詩書,而是專一練習拳腳功夫,拿著棍棒衝來殺去。

久而久之,孫堅練就了一身好功夫,還養成了勇武好勝、信諾重義、打抱不平的豪俠性格,在當地漸漸小有名氣,成為吳郡鄉野青年中的大哥大。這幫野性難馴的青年心甘情願地為孫堅效力,日後更隨他轉戰南北、輾轉一生,其耿耿忠心和“我的團長我的團”有得一拼。 孫堅確實不負眾望,年僅17歲的時候,就讓吳郡人士見識了一回什麼叫做正義與勇氣的化身。 那年,孫堅隨著父親駕船到錢塘縣(今浙江杭州市靈隱山下)做買賣。船到錢塘,正碰上海賊胡玉一夥人在江邊搶劫,奪人財物。盜賊人多勢眾,個個拿著明晃晃的刀,沒有人敢上前管閒事,所有船隻都不敢靠岸。 孫堅不動聲色地觀察了一會兒,對父親說:“這些傢伙不難對付,讓我給他們點兒顏色看看。”孫堅父親害怕盜賊,擔心兒子拿雞蛋碰石頭,白白地送了性命,可是一把沒有攔住,身形高大的兒子一個箭步跳上了岸。

胡玉一夥正在收拾贓物,忽然看到一個容貌奇偉、器宇軒昂的年輕人拿著刀,手裡比比畫畫,口中念念有詞,想來孫堅當時不外乎念叨著“一連側翼進攻,二連迂迴包抄切斷敵人後路,三連隨我正面殺敵”之類的“咒語”。 做賊的沒有不心虛的,胡玉一夥一听就慌了,壞了,官兵來了,人數還不少,趕緊扯乎吧!贓物也顧不上拿就拔腳狂奔,只恨爹娘少生了一雙腿。孫堅不依不饒,還追上去搠翻了幾個。 兩岸觀看的人何曾見過此情此景,皆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此後,小英雄孫堅智鬥海賊胡玉的故事就從民間傳到官方,傳遍了吳郡的角角落落。孫堅本人亦成為當地年度知名人物,還被官方授予“假尉”官職。 假尉是州府衙門的低級武官,職責是緝拿盜賊,維護地方治安。官職雖然不高,但孫堅總算憑著一次“無中生有”的喜劇表演,為自己的人生謀得了第一桶金,可以名正言順地發展自己的團了。

自古英雄愛美人,孫堅也不例外。當地有一個吳姓女孩兒,本是世家女,只因父母早亡,隨親戚住在錢塘,這個女孩兒長得美麗又善良,上門求親的人能從她家門口排到錢塘江邊。孫堅一聽,還有這麼好的姑娘,動心了,當即跑到吳家求親。誰知吳家人根本不買這位少年英雄的賬,這得怪孫小戇太戇了。 “真理向前走一步就是謬誤”這句話孫小戇一定沒有聽說過。一定的英雄勇武固然讓人欽佩,但過分的英雄勇武就會失之於莽撞輕率。孫堅是性情中人,為所欲為,又對部下愛護過度放縱有餘,免不了有橫行鄉里之嫌。這一切使得當地人在孫堅的“俠”名前綴上了一個“輕”字,稱他為“輕俠”,輕指輕狡莽撞,其實和董卓後來說的“小戇”是差不多的意思。 吳家人嫌棄孫堅輕狡,不願意將吳姑娘許配於他,當場就回絕了此事。孫小戇一氣之下,牛脾氣發作了,給吳家扔了幾句叮噹作響的話就走了。這幾句話的意思可以提煉成一句:“你是想嫁呢,想嫁呢,還是想嫁呢?”沒有第二個選擇,不交人,別怪我不客氣!

牛人孫小戇揮一揮衣袖走了,他留下的烏雲卻團團圍住吳家。這可如何是好?嫁吧,這不是把姑娘往火坑里推嗎?不嫁,姓孫的那小子可是什麼事都乾得出來!正當大家愁腸百結的時候,吳姑娘款款地站起來說:“何必為了我讓整個家族承受血光之災呢?不如現在就同意嫁給他,至於結局如何只好聽天由命了。” 就這樣,孫堅終於得償所願,抱得美人歸。吳夫人本來是抱著“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心態下嫁孫堅,沒料到後來生下四子,長子孫策、次子孫權成為江東霸主,吳夫人也成為吳國“第一太夫人”,一生享盡榮華。看來,嫁給孫堅,沒下地獄,還進了天堂。 172年,會稽郡許昌在句章自稱陽明皇帝,聚眾造反。孫堅以郡司馬的身份招募勇士,與州郡聯合擊敗許昌,被提拔為鹽瀆縣(今江蘇鹽城)縣丞。

184年,孫堅隨著朱儁鎮壓黃巾起義,奮力出擊,不惜性命。一次戰鬥中受傷落馬,躺在草叢中無法動彈,部隊遍尋不知他在哪裡。還是孫堅的青白馬跑回營地,以蹄刨地厲聲嘶鳴,大夥兒跟著馬才找到孫堅。孫堅休養了十幾天,傷勢稍稍好轉,就立刻上陣投入戰鬥。 宛平一戰,孫堅不畏弓箭,率先登城,部下在他的帶動下,像打了雞血針一樣勇猛上前,一舉攻破宛城。因為這種不怕流血、不怕犧牲的小戇精神,孫堅被升為別部司馬。 孫堅和董卓的第一次邂逅還要追溯到186年,就是董卓假裝捕魚在羌敵眼皮底下渡河那年。羌人造反,朝廷派司空張溫討逆,孫堅當時是張溫的手下。張溫駐兵長安,先召見董卓,沒料董卓拖延許久才來,受到張溫責備,還出言不遜。孫堅正好也在場,對董卓的跋扈十二分地看不慣,就跟張溫耳語,留著董卓必是禍患,不如殺掉了事。奈何張溫一時猶豫,放了董卓。後來董卓亂政,孫堅嘆息道:“張公昔從吾言,朝廷今無此難也。”孫堅當時雖然無法預見董卓後來的狼子野心,僅憑他的善於識人,也足以讓後世史家讚歎不已。

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孫堅積極響應。孫堅可不是光說不做之徒,他迅速整頓人馬到達魯陽。在魯陽等待糧草的時候,董卓派大將胡軫前來截擊孫堅。 胡軫部隊到達的時候,孫堅正在魯陽城外和部將飲酒談笑。發現敵軍後,孫堅沒有慌亂,當即命令部隊整頓陣容,不得妄動,自己則繼續飲酒談笑,神情自若。直到敵人的騎兵越來越多,孫堅才慢慢起身離開席位,引導將士們有條不紊地進入城內。後來孫堅對部將說:“我開始沒有立即起來,是擔心士兵互相踐踏,你們就進不了城了。” 胡軫見孫堅兵馬整齊、紀律嚴明,不敢冒進,遂撤兵離去。不戰而屈人之兵,論膽略與才能,孫堅不愧是孫子傳說中的後代。 191年,孫堅移師梁縣(今河南臨汝西),董卓派大將徐榮前來應戰。徐榮就是上節讓曹操險些喪命的那位,看來這人確實了得,雙方乍一遭遇又大敗孫堅。

孫堅被困林中左沖右突卻難以突圍,因為他頭上戴的紅色頭巾非常搶眼,走到哪兒敵軍就追到哪兒。親信祖茂請求孫堅摘下頭巾讓他戴上,這才把敵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孫堅得以脫身。祖茂倒也聰明,被追急了就摘下頭巾掛在樹樁上,自己做了脫殼的金蟬。徐榮的騎兵圍攏過來一看,頭巾下面是一木樁,都傻眼了。 不久,孫堅又重整隊伍進駐陽人(今河南汝陽東北),大敗董卓手下大將呂布、胡軫的部隊,斬殺華雄。冤枉的是,在中,羅貫中把“溫酒斬華雄”的功勞慷慨地送給了關羽,孫堅反而成了華雄的手下敗將。 見呂布、胡軫都不是孫堅的對手,董卓害怕了。硬的不行來軟的,董卓派李傕來向孫堅求和求親,還讓他把家中子弟列個名單,要一一給這些人加官晉爵。

難怪在《三國志》中,陳壽獨獨把“有忠壯之烈”的高度評價給予了孫堅。面對董卓的拉攏誘惑,孫堅氣得臉比紅頭巾還紅:“董卓逆天無道,我不誅其三族,將其首級懸示全國,則死不瞑目,怎麼會與之和親呢?” 孫堅繼續進軍大谷(今河南洛陽南),董卓沒招,只好親自披掛上陣,與孫堅激戰。饒是董卓身懷左右開弓的絕技,也不是孫堅的對手。董卓敗逃,孫堅跟進,在洛陽又敗呂布。董卓見孫堅如此驍勇,膽戰心驚之餘就給孫堅取了個“小戇”的外號,然後馬不停蹄地逃往長安。 來到洛陽,面對“數百里中無菸火”的慘狀,孫堅這個錚錚鐵漢忍不住“惆悵流涕”。他停下了追趕董卓的步伐,將董卓破壞的皇陵一一修整,又清掃漢室宗廟,用太牢之禮進行祭祀。

中言說,孫堅在洛陽郊外發現傳國玉璽,貪心驟起,於是違約退兵。這種說法既沒有證據,更與孫堅性格不符。有人猜測吳人為了表明自家是漢室正統,才杜撰了這一說法,《三國志》中並未見這種謬說。 那麼,勢若破竹的孫堅為何中途退兵呢?歷史再一次證明,最毒辣的箭不是來自敵人,而是來自身後的盟友。臭名昭著的董卓沒有打敗孫堅,“清名遠揚”的袁紹卻成功地挫傷了孫堅的鬥志。 孫小戇玩兒命殺敵的時候,那幫關東盟軍卻在你爭我搶奪地盤,盟軍老大袁紹就更狠了,趁孫堅在外,派手下大將搶了孫堅的治所豫州。 孫堅聽到消息,大受打擊,愴然流淚道:“我們同舉義兵,目的是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賊將被掃滅,內部卻如此爭鬥起來,我跟誰戮力同心,回天轉日呢?”遂心灰意冷,無力也無心再打董卓,把隊伍拉回去攻打袁紹,奪回豫州,討伐董卓的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初平三年,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劉表派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孫堅擊敗黃祖,乘勝追擊,渡漢水,圍襄陽,再敗黃祖。黃祖逃往峴山,孫堅緊追不捨,沒曾提防,一支暗箭從身後的林間悄悄射來。世不二出的常勝將軍孫堅沒有死在董卓、呂布的手裡,卻死在黃祖手下一個無名小卒的箭下。 這次奪取荊州的戰爭,孫堅本來節節勝利,卻由於單騎追敵,死於暗箭,看似偶然,然而這偶然中暗含必然。作為全軍統帥,更重要的是運籌帷幄,指揮殺敵,這種“單騎追敵”的行為與主帥的身份委實不符,然而全力戰鬥、不惜孤身涉險正是孫堅的“小戇”作風。 “小戇”為他贏得一連串勝利,卻又在某一個意料之外的時刻葬送了他的性命,發生在孫堅身上的是命運的悲劇,更是性格的悲劇。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