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三國

第4章 4、諸侯聯盟

謀說天下·謀三國 雷静 3202 2018-03-16
董卓畏懼諸侯聯盟的勢力,從洛陽一路逃回長安,那麼諸侯這邊又是什麼情況呢? 說起東漢時期的諸侯,就需要提起一個叫做劉焉的人。漢靈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黃巾起義已經爆發了四年,天下大亂。劉焉向朝廷建議,從中央派遣要員加強地方領導,同時擴大地方官的權力,讓他們有能力鎮壓各地叛亂。朝廷認為劉焉的說法有道理,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任命劉焉本人為益州牧。 劉焉萬萬沒有想到,他的小小建議卻使天下格局為之大變。地方政府手中有了權力,對待黃巾軍更加靈活有力了,對待朝廷也開始尾大不掉了,他們各自稱雄,獨霸一方,朝廷從此勢弱。中央集權制的東漢政府,一變而為諸侯分封式的周朝政府。 董卓禍亂京城,天下諸侯看在眼裡,恨在心裡。這時候,東郡太守喬瑁假借朝廷三公之口,歷數董卓罪行,並“企望義兵,解國危難”。諸侯們於是名正言順地組成了討伐董卓的聯盟。

公元190年正月,十幾個州郡的地方長官響應喬瑁的提議,起兵討伐董卓。據記載,他們分別是渤海太守袁紹、南陽太守後將軍袁術、河內太守王匡、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長沙太守孫堅,以及曹操。 起兵的諸侯共有十三家,而不是中寫的十八家,另外中寫得精彩的劉備、關羽和張飛在這個時候尚沒有露面,出盡風頭的是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曹操和孫堅。 袁紹帶頭起事的消息傳到京城,董卓先殺光了洛陽城中袁紹叔叔袁隗一家五十多口人,而後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做出一副大舉發兵征討的樣子。 尚書鄭泰勸說道,諸侯們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比如袁紹公卿子弟,紈絝膏粱,張邈東平長者,迂腐糊塗,孔伷清談高論,紙上談兵,這些人說起話來頭頭是道,打起仗來根本就不是您的對手,董相國您根本不值得為了這群廢物親征,倒是西北的羌人驍勇善戰,必須防備,您要不還是帶兵回西北老家?

作為忠於東漢的大臣,鄭泰說這番話的目的,是誘使董卓放鬆對諸侯的防範。遺憾的是,對諸侯的評價,他句句都說中了,在不久的將來,都會得到印證。眼下,這番話卻打動了董卓。董卓不過是只紙老虎,他本就心虛,聽鄭泰這麼一勸,趕緊順坡下驢,張羅著遷都長安,以避開諸侯的鋒芒。那麼諸侯們此時又是什麼狀況呢? 諸侯十萬聯軍到達酸棗這個地方,就再也不願意前進了。原來,聯軍雖然人多勢眾,卻各自心懷鬼胎、鉤心鬥角。他們唯恐在戰爭中減損實力,被別人趁機搶了地盤,所以大敵當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願意做出頭的椽子,大家乾脆都窩在酸棗,不挪窩了。 先說這聯軍的首領袁紹。袁紹被人推為盟主,一是因為沾了家裡“四世三公”的光,他家往上數連續四代人都擔任了“三公”的職務,在當時可謂炙手可熱、權傾天下。二是因為袁紹聰明伶俐能說會道,善於處理人際關係,與當時的名流、士大夫多有來往,人氣很旺,再加上他生就的一表人才。凡此種種,令袁紹成為一時之選。

但袁紹這人徒有其表,董卓不就是他招來的嗎?得知袁紹起兵,董卓將洛陽城內袁紹的親戚殺了個精光,袁紹卻還畏懼董卓實力,不敢向他開戰,可知袁紹實乃羊質虎皮般的人物。 再說冀州牧韓馥,當時喬瑁寫信給韓馥,請求他出兵,韓馥居然拿著信問手下說,董卓和袁紹要打起來了,我們是幫董卓還是幫袁紹啊?他的謀士劉子惠馬上頂回去說,我們起兵是為了國家,怎麼能問是為了袁紹還是董卓呢?一句話說得韓馥臉皮泛紅,他接著又問,那我們該怎麼辦呢?劉子惠就出主意說,“兵者凶器,不可為首”,意思是說不要當出頭鳥,要按兵不動,先觀察觀察別人的動向再說。這個窩囊主意倒是頗合韓馥的心思,韓馥最害怕的就是人家藉機搶了他的地盤。 袁紹拿著刀從京城逃出來的時候,就到了冀州韓馥的地盤。董卓準備追殺袁紹,京城幾位和袁紹交好的名士就去勸董卓說,袁紹年輕,不懂事體,一不小心得罪了您老人家,他心裡害怕才要跑的,但袁氏家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您何不任命他當一個太守,這樣他一定會對您感恩戴德的。董卓一聽有道理,就封袁紹做了渤海太守。

當時袁紹逃到冀州後,韓馥立馬就緊張了。袁紹來了,還是個渤海太守,這不是搶我的地盤來的嗎?於是派兵將袁紹看管起來,直到聯軍成立,袁紹當上了盟主,韓馥才把他放出去。韓馥就是這等貨色,他又怎麼會去進攻董卓呢? 盟軍的其他人物大多如此,他們是迫於情面才發兵討董的,與長安那個9歲的小皇帝相比,還是保存自家實力重要。所以,這支聯軍一味觀望,誰都不願意衝鋒陷陣。 真正願意報效國家的只有在中被稱為奸雄的曹操,以及孫堅。 董卓才進京城的時候,也懂得拉攏人才,任命曹操為驍騎校尉。曹操是何等樣的人物,他憑藉敏銳的政治眼光早就看出,跟隨董卓這樣的亂臣賊子只能禍國殃民,自取滅亡,於是離開洛陽,打算逃回老家。

跑到陳留,曹操停下來了,因為他得到陳留一個名叫衛茲的人的讚助。地方財團資助他們看好的英雄人物,並藉此參與國家政治,向來就是中國的傳統。三國時代也不例外,曹操也好,劉備也罷,他們有實力起兵,成為一方霸主,背後都是有財團贊助的。 曹操在衛茲的讚助下,在當地招收了五千兵馬,並公開打出旗號,要討伐董卓。論起來,在各方諸侯當中,第一個主動站出來討伐董卓的,當屬曹操。 聯軍起兵後,曹操也把自己的隊伍拉過去了,袁紹還授予他奮武將軍的頭銜。聯軍中不少人看到袁紹兵強馬壯,就把他當做第一號英雄,只有濟北相鮑信獨居慧眼,看出曹操的才能,他對曹操感嘆說:能撥亂反正的不世之才,就是你啊,如果不是這樣的人,雖然一時強盛,終究難逃滅亡(指的是袁紹),你就是天下的希望!

眼下,董卓棄洛陽而逃,正是聯軍趁勢追趕痛打落水狗的良機,然而袁紹等人只是一味懼怕,不敢發兵。曹操就極力勸說這幫窩囊廢:我們成立的這支義軍,已經聯合起來了,你們還懷疑什麼呢?再說現在正是消滅董卓最好的時候,如果董卓還在洛陽京城,手上有皇上,我們去打他還不大說得過去,但現在他已經燒毀了我們的首都,劫持了我們的皇上,鬧得天下震動,人心離散了,這個時候我們出兵,何愁不一戰而定天下? 然而沒有人聽得進曹操的話,白白地對牛彈了一回琴後,曹操嘆道,好吧,你們不打,我自己去打。曹操帶了五千人馬就向西追去,只有他的好朋友張邈出於同情,派了一支小部隊隨同西進。但曹操此時的實力實在弱小,哪裡是董卓的對手?追到滎陽,曹操遇到董卓的部將徐榮,雙方開戰後,曹軍寡不敵眾一敗塗地,曹操本人中了冷箭,差點兒喪命。關鍵時刻,曹操的堂弟曹洪對曹操說:“天下可以沒有我曹洪,但不能沒有哥哥你。”說完把自己的馬讓給曹操,曹操這才撿了一條命。

當曹操一身血污、遍體鱗傷地逃回酸棗的時候,酸棗的十萬聯軍在做什麼呢? “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就是說天天在公款吃喝,對酒當歌。曹操忍無可忍,悲憤地說:“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但這幫“義軍”醉意醺然,如在夢中,恐怕連曹操說什麼都沒有聽清楚,只在酒精的幫助下,表示了點兒臉紅。 就這樣,十萬聯軍虎頭蛇尾,雄赳赳地起兵,灰溜溜地回家,自始至終一箭未發。曹操在《蒿里行》中表達自己的悲憤心情: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曹操出身低微,在酸棗聯軍中的力量幾乎是最小的。聯軍中的各方諸侯,個個都比曹操力量強大,個個都比曹操更有資本成為橫掃天下的英雄豪傑,然而為何偏偏是最不起眼兒的曹操日後稱霸中原呢? 酸棗聚會可以說是三國這幕大戲的人物推介會,除了劉備之外,漢末諸路豪傑齊齊亮相。在諸侯們個個只知保實力、爭地盤的時候,唯有曹操挺身而出,願意以微弱之身與強敵對壘。漢末諸雄日後的命運發展也在此次亮相中寫好了註腳。胸懷天下的擁有了天下,只會爭奪地盤的地盤也守不了,不畏強敵的一一制伏了強敵,不敢進取的步步走向末路。 中國有句古話:英雄不問出身。身為英雄,出身與實力不是最重要的,前提是,你必須具備一個英雄的潛質。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