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唐

第45章 5、李淵的煩惱:掩蓋不能抹殺矛盾

謀說天下·謀唐 移然 3201 2018-03-16
在經歷了曠日持久的明爭暗鬥之後,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在一定意義上只能被定性為爭寵,只是希望可以獲得更多被李淵信任的機會,避免對方對自己造成威脅。而真正讓李世民開始接近太子之位的機會,卻來自於武德七年的一次小小風波。 這一年的六月,李淵在長安城中受不了天氣的炎熱,便跑到郊外的仁智宮去避暑了。但他去了沒多久,朝中卻忽然出了一件大事:有人舉報太子李建成企圖謀反! 這條爆炸性的消息來自於太子手下的兩員武將告密,李淵緊急召見了告密者喬功山,向他詢問詳細的情況。喬功山說:“太子一直和他的老部下慶州都督楊文幹關係密切,最近他們一直在謀劃,想讓楊文幹起兵,太子在長安進行接應。我本來是太子的部下,奉命送兵器和鎧甲到慶州,但是我生性膽小,生怕事情敗露,連累在長安的家人,所以才向皇上坦白一切,希望能夠贖罪。”

李淵被這條消息氣得直哆嗦,他對裴寂說:“我對太子不薄,而且早就立他為儲君了,大唐的江山遲早是他的,難道他連這幾年都等不及嗎?!” 裴寂在一旁撫慰道:“太子還年輕,也許是被奸人蠱惑,才做出這種事,皇上還是召他過來問個明白吧!” 在裴寂的提醒下,李淵立即下令讓李建成來仁智宮。但是事情敗露之後,李建成已經嚇得六神無主,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去見李淵。徐師謨等人提出應該立即起兵,而太子中允王珪和另一位幕僚韋挺卻堅持建議李建成去拜見李淵,求得原諒。王珪對李建成說:“雖然太子送兵器給楊文幹是事實,可是並沒有直接參與反叛,而且楊文幹的反叛也沒有成為事實。現在以慶州的兵力,完全不可能與長安的軍隊相比,一旦起兵只能速死,去仁智宮求情,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在仔細斟酌之後,李建成還是選擇來到仁智宮,向李淵請罪,他聲稱自己管理部下無方,才會出現這等逆臣。聲淚俱下的哭訴配合虔誠的叩頭謝罪,李淵忍不住心軟了。他對李建成說:“我對你一向很信任,也是肯定要傳位給你的,你又何必這麼著急,被人利用呢?” 看到李建成懺悔之後,李淵想到千里之外還有一個楊文幹蠢蠢欲動,便心裡不安。裴寂又獻策說:“應該派人去將楊文幹也召來問罪。”李淵採納了建議,派遣司農卿宇文穎去慶州,快馬召見楊文幹。 遠在慶州的楊文乾忽然失去了和太子的聯絡,不知道長安發生了什麼。而忽然出現的宇文穎又對他和盤托出:皇上已經完全掌握了這次反叛的情況,要讓楊文幹前去仁智宮領罪。楊文幹略一思索,說:“皇上饒恕了太子,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父子。對於我,斷然沒有理由饒恕。我若去仁智宮請罪,恐怕就再也回不來了。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就此起兵吧!”

楊文幹起兵反唐,一直作壁上觀的李世民終於等到他出場的時候了。 對於這一次反叛,李淵首先派遣了左武衛將軍錢九隴和靈州都督楊師道前去鎮壓。可是轉念一想,這一次起兵是以李建成為旗幟的,在各個地方擁戴李建成的人也不少,萬一楊文幹以太子的名義聯合其他的勢力,那可就不容易對付了。現在能夠讓他信任地派出去平定楊文幹的人,似乎只有秦王李世民了。 在被召見的路上,李世對秦王說:“這一次前去,皇上一定是希望將這件事的影響降低到最小,不然引起擁護太子的其他刺史、都督騷動,肯定會引起大亂。” 而李世民只是淡淡地一笑,說:“這一次完全是天意讓太子洩密,不然的話,現在我們要征討的可就是太子了。” 侯君集一直跟隨在李世民的身邊,嚷嚷著說:“太子自己要謀反,弄出個爛攤子卻要我們去收拾。”

李世民說:“收拾攤子沒有問題,關鍵是看皇上怎麼要我出兵。” 三拜九叩行完大禮之後,李淵便急切地將這件事和盤托出:“朕沒有想到,太子居然做出這樣的事。不過現在楊文幹起兵,已經引起了四方騷動。這種局面不能繼續下去,所以你趕快帶兵去平定楊文幹,回來我一定要對你重重加賞!” 李世民說:“要平定楊文干其實非常簡單,楊師道等將領都可以辦到的,父皇何必一定要我出兵呢?” 李淵無奈地說:“楊文幹的兵力是不強,但他是和太子相勾結的。我擔心其他人去引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只能讓你去,以秦王的名義征伐他們。而且以你的才幹,絕對可以馬到成功。” 聽了這話,李世民心想:原來是怕別人鎮壓不成反而起兵,看來最終還是信任我。可是我不能因此輕易接受這個任務,太子謀反,一定要有所懲戒,我才能出兵。想到這裡,李世民故意做出一副為難的樣子說:“原來是這樣啊!但是我還是有點疑慮,怕不能那麼快鎮壓楊文幹。”

李淵見狀,忙問原因。李世民說:“這一次楊文幹的謀逆,全因太子而起。這麼算來,太子應該是主謀。皇上對於主謀並無一點懲戒的措施,卻只叫我去平逆,這樣說似乎不太好,我也不能理直氣壯。萬一楊文幹責問我:為何主謀無罪,卻要治他的罪?難道我要說:因為主謀是皇上的兒子,所以不會被治罪嗎?” 這一番詰問讓李淵尷尬萬分,李建成認罪之後,李淵所給予的懲戒措施只不過讓他跪在宮門外反思幾天,給他一點粗淡的糧食充飢,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懲罰。楊文幹作為逆臣是萬萬不敢那般詰問朝廷的,而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又直接責問李淵的,也只有李世民了。 很顯然,需要這個問題答案的人,也並非楊文幹,而是眼前的李世民。李淵看了裴寂一眼,裴寂也很無奈地看著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從太原一直走到長安,李淵深刻明白的一點便是,要解救眼前的危機比任何長遠的計劃都重要。經過一番掙扎之後,李淵斷然下了決心:“太子作為本次謀逆的主謀,定要給於重罰,今日起貶為蜀王。” 眾人一聽大吃一驚,裴寂、蕭瑀等人都詫異地看著突然下此決定的李淵,不知道該贊成還是反對。李世民卻依舊面帶微笑,冷靜地看著李淵。 李淵知道,懲治太子是第一步,如果沒有第二步的激勵,李世民也許還是不甘心。他又接著說:“國不可一日無儲君,秦王平定楊文乾之後,即授其東宮太子之位。” 蕭瑀、宇文士及等一直支持秦王的大臣聽到這個消息,都歡欣鼓舞。李世民也忙謝恩。他知道,李淵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雖然現在只是許諾將要授予他太子位,但平定楊文幹是指日可待的事,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迅速地達到李淵所提出的這個條件,到時候太子之位便是囊中之物了。

意氣風發的李世民從來沒有離東宮的位置這麼近過!他強抑著內心的激動,策馬率兵出發,前去慶州。 而這一邊,李建成垂頭喪氣,鬱鬱不可終日。他對李元吉說:“秦王以出兵相要挾,實乃小人!現在我被貶為蜀王,以後連回長安的機會也少了,你我兄弟天各一方,你就自求多福吧!” 李元吉見李建成這麼頹喪,也不由得一陣難過。他平日里和建成走得最近,又處處與李世民作對。現在李世民得勢,一朝做了太子,自己決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雖然李元吉也對東宮充滿了嚮往,可是眼前的情勢,他是搶不過李世民的,只能力保李建成不被廢,才能保住自己。他急忙找來了李淵的寵臣,也是一直支持李建成的封德彝,與他商量對策。 封德彝說:“皇上對於太子,其實一直都是頗為偏愛的,這一次只是因情勢所迫,秦王步步相逼,才會廢掉太子。只要太子誠心認錯,我等在旁加以勸慰,我想皇上一定會心軟的。”

按照封德彝的計劃,李建成乘李世民出兵之際,動用自己在長安的人脈,讓親信大臣都去向李淵求情,后宮之中備受寵愛的尹德妃和張婕妤也都為建成說了不少好話,而他自己每天都痛哭流涕地向李淵懺悔。等到李世民平定了楊文幹返回長安的時候,原本就無心廢太子的李淵已經完全接受了李建成的認錯,再也不提廢建成立世民的話了。 李世民回京之後,李淵以挑撥太子和秦王不能精誠團結的罪名,將李建成的幕僚韋挺和李世民的天策府謀臣杜淹流放。這種各打五十大板的方法讓剛剛立了戰功回來的李世民無法接受,他本以為自己已經完成了任務,等著接受獎賞,卻發現李淵的“公平”其實還是非常傾斜。李建成回到長安,繼續以太子的名義住在東宮,而李世民也還是做著自己的秦王。

李淵用裝聾作啞的方式,企圖掩蓋這一矛盾。這一處理結果讓原本寄予期望的李世民徹底醒悟,認識到李淵最終還是偏向李建成,而不是以公平原則處理兄弟之間的爭鬥。對於秦王來說,要想獲得和保護自己的利益,就只能靠自己,而不能再將希望寄託在李淵身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