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元

第41章 5、會通河溝通南北的經濟命脈

謀說天下·謀元 胡善恩 4702 2018-03-16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忽必烈指揮他的鐵騎水師,將戰火燒過淮河、燒過長江之後,後勤供應問題讓伯顏這位徵宋都元帥頗費腦筋。 要知道,幾十萬大軍的糧秣,需要近百萬的民工運輸。那時沒有現代化的運輸裝備,只能靠騾馬大車、肩扛人挑,速度緩慢,運輸量小,耗費極大。因此,在開戰之前,他便和河渠副使郭守敬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考察,他們考察了河北、山東的河道,考察了隋唐的運河,成功地利用隋唐舊有河道運送給養,不僅節約了運力,提供了運能,而且也滿足了前線將士的後勤供應。 至元十三年(1276年),丞相伯顏攻下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後,對江南水路四通八達的狀況更是深有感觸。他回大都後,即向元世祖忽必烈建議:“今南北混一,宜穿鑿河渠,令四海之水相通,遠方朝貢京師者,由此致達,誠國家永久之利。”

對於伯顏的建議,忽必烈非常重視。他知道:剿滅南宋,得益於優良的水路運輸,才使得蒙古大軍長驅直入。如今,四海統一,萬民來朝,大都作為首都,需要源源不斷的糧食、貢品,而這單依靠陸路交通是遠遠不夠的。單糧食一項,近百萬的人口就需要從南方調運兩三百萬石糧食,運費開支將是多麼巨大。他還知道:雖然現在財政比較緊張,但一日不解決這個問題,京城將一日不得安寧。於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構築一條溝通南北的水上通道! 看著郭守敬的開挖疏浚運河形勢圖,忽必烈很想听一聽這位水利專家的意見。 對於郭守敬,忽必烈並不陌生。他是劉秉忠的弟子,由張文謙推薦上來的。中統三年(1262年)春,他在當時新建的京城上都(今內蒙古多倫附近)召見了郭守敬。透著精氣和靈性的郭守敬一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次詔見,郭守敬向他提出了六項水利工程計劃,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淵博的知識、科學的設計使他對這個博學的漢人深為讚許。

他還記得,當時他就任命郭守敬為提舉諸路河渠,主持掌管全國修河開渠之事,並任命張文謙任河渠副使,幫助並保障郭守敬的後勤供應。他當時就一個目的,就是希望他能挖更多的河,開更多的渠,把旱地都變成水田! 郭守敬也沒有讓他失望,至元元年(1264年)初夏,忽必烈汗派郭守敬往西夏一帶視察黃河河渠水道。到了那裡,他立即著手整頓。有的地方疏通舊渠,有的地方開闢新渠,有的地方重新修建起許多水閘、水壩。郭守敬帶領工匠、民夫日夜趕工,以最快的速度修復了黃河中上游許多被破壞了的渠道,不但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復,而且這裡還成了江北糧倉,為忽必烈滅亡南宋提供了不竭的財源。 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當年的提舉諸路河渠使早已成為都水監、工部郎中。還是先聽聽郭守敬的意見吧。

郭守敬叩拜皇帝忽必烈後,忽必烈微笑著對他說:“郭愛卿,自你掌管都水監,掌管河渠、堤防、橋樑、閘壩等的修治工程以來,全國疏濬河道,開挖水渠,興修水利,朕對你的工作很滿意呀!最近,大臣都上書要求開鑿運河,利用水道運糧,以節減運力,提高運量,節約成本,我想听聽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郭守敬趕忙回答:“啟奏陛下,臣下以為,此乃功在當今,利在千秋之事。” “噢?你說說為什麼?”忽必烈聽他這麼說,連忙問道。 “陛下你想,如今我大都消費糧食,約十之七八來自於江南,而江浙一帶的漕糧沿著江南運河北上入淮河,在淮安由淮河轉入黃河之後溯流至中灤鎮(今河南封丘西南約30裡);在這裡卸船裝車,轉為陸路運輸,到達淇門(今河南濬縣西南);再裝船入御河(今衛河),運至直沽(今天津),沿白沙河至通州;最後陸運至大都。如此這般水陸相交,反复裝卸,費時又費力,況且這一路雖以河道為主,但河道迂迴曲折,運行不暢。因而,盡快在原有的這些運河基礎上去彎取直,開鑿直穿山東而取直北上的運河河道,使南北實現直航,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大事。況且,運河一旦完成,不但減少了運費開支,更重要的是能使子孫萬代受益!”

忽必烈看著地圖,眼睛在掃視著郭守敬說過的這些地點。他知道,一旦運河溝通南北,那將成為溝通全國的經濟命脈,不但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在戰略上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財政再困難,也得挖!只有拉直了韁繩,馬兒才能任自己驅使。對,就叫它“將馬頭上的韁繩拉直”運河修築方案吧。 “好!那朕就命你全權負責運河河渠疏浚開挖工作,幫朕把馬的韁繩拉直了!不過,運河開鑿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動輒耗資百萬,費時費力,絕非兒戲!你一定要先作周密的考察,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和措施,然後我們再上馬,千萬不要重蹈膠州至萊州運河的覆轍,一定要愛惜民力,慎之又慎呀!”忽必烈語重心長地說。 “卑臣願鞠躬盡瘁,完成皇上的宏願,造福子孫,留芳千古。”

接受任務以後,郭守敬便馬不停蹄搞起了運河開鑿的調研工作。他一路翻山越嶺,蹚水躍渠,遍訪地方群眾,走訪沿途船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在山東境內,看到滿路的運糧民工,他更是深有感觸。回到工部衙門,他立刻與各位水利專家商量,確定運河開挖方案。 馬之貞認為,開挖運河,重點在山東,而山東要開挖運河,只需把黃河和衛河水道溝通即可。要溝通兩河,他建議應開鑿汶泗新河。此議一提,立即引起郭守敬的重視。 方案很快就擬訂出來,並報請忽必烈審批。這個方案的核心是將隋朝完成的、呈扇面展開的大運河,裁彎取直:北端自大都起至通州,保留永濟渠河北段,後進入山東德州,再南下聊城、臨清、濟寧,進入永濟渠、山陽瀆,經揚州越過長江與江南運河連通,直達運河最南端的杭州。棄“弓”走“弦”後的這條南北大運河,比起扇面展開的隋代運河來,航路縮短2000裡。

元世祖欣然同意。 經過一番籌劃,至元十七年(1280年),“將馬頭上的韁繩繃緊拉直”的浩大工程拉開了它最初的序幕。 直通大都的大運河並不在一個水平面上,沿途地勢三起三伏,最高處是山東境內的南旺鎮,人們將這裡稱為“南旺水脊”。 保持水源充沛和河面水平,克服懸殊的水位差,以使船隻能順利地爬過“水脊”,成為擺在工部郎中郭守敬面前的一道難題。汶水向西折而東流,泗水折而南流,要使運河有充足的水源,必須要對兩河加以改造,郭守敬經過實地考察,精心設計出了爬越“水脊”的方案—— 利用東平、馬場、南旺等湖泊作為蓄水的水庫,用來調節運河水量,同時利用這些湖泊為天然航道。湖畔之間阻隔不通的地段,開掘人工河道以相連接;然後,北引汶水作為水源;在今寧陽的岡城(汶水與洸水分流處)築壩建斗門,阻遏汶水,使汶水南流入洸水,到任城(今屬濟寧市)匯入馬場湖;再將此水分流南北,南與泗水會合流入淮河,北由任城開河道至須城(今屬山東東平)的安山,與大清河相接,以入於海。

此方案需要開掘的河道從濟寧任城開始到須城安山,全長約百里,稱濟州河。 丞相伯顏將此施工方案奏報給了元世祖忽必烈。 元世祖在收到奏摺的當日就批准了這個方案,並欽批:“以鈔萬錠為傭值,仍給糧食,開鑿濟州河。兵部尚書奧魯赤、劉都水及精於算數者一人,給宣差印往濟州,定開河夫役;同時令大名、衛州新附軍亦往助工。” 按郭守敬規劃的方案,在兵部尚書奧魯赤的指揮下,在劉都水的具體監督下,數十萬河夫星夜奮戰在挖河工地上,挑築的號子響徹河北、山東,河夫們用號子將棄“弓”走“弦”的宏偉藍圖,化為山河大地上的壯麗景觀。 整個河道,南起濟州(今山東濟寧),北達須城(今山東東平)安山鎮,全長150餘里。濟州河開通後,輸運入京的物資便可以先由大清河運至利津,從那裡入渤海,出海後沿海道轉運至直沽,這樣比原來經河南走御河大為便捷。可好景不長,連接濟州河段的重要環節——大清河,其入海口為泥沙淤積,通航不便,再加上海上風高浪大,這樣便不得不廢棄大清河航道,船隻通過濟州河進入大清河後,只能航行到東阿(今山東東阿以南),再陸行200里至臨清入衛河抵達通州。如此下來,雖然只有200多里,但需要常年役使13200多民戶來運糧,特別是茌平一段,地勢低平,每逢夏秋霖雨,便會泥濘不堪,車馬阻滯、輸運艱難,民工苦不堪言。這樣,在開鑿濟州河之後,如何解決由東阿至臨清這一段路運的困難又提上了元政府的日程。對此許多大臣紛紛上書,奏請朝廷開鑿一條連接御河與濟州河的運河。

太史院令史邊源、壽張縣尹韓仲暉向朝廷建議:自安山穿渠至臨清通御河。次年十月,丞相桑哥再次提出此議。見這麼多的朝臣建言開挖運河,經過認真考慮,忽必烈果斷下旨,開鑿聯通御河與濟州河的運河。 於是,郭守敬又一次來到了山東。這次他帶著禮部尚書張孔孫及韓仲暉等人,他們勘察了今山東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設計、審訂了大運河山東段的河道路線。 要修建這段河道,關鍵是要爬過地勢較高的大清河。年近花甲的郭守敬有著三十多年的治水經驗,他首先說道:“要突破地勢起伏坡度大的難關,必須採用閘化運道。即沿河修築船閘,利用兩端閘板的此閉彼啟,往返控制,調節流量,平衡水面高差,實現運河水位的動態變化,互相闔闢,勢如呼吸,這樣我們就可以實現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通航了。”

壽張縣尹韓仲暉對當地地形地貌比較熟悉,他一聽郭守敬的閘化運道,便建言道:“要過大清河,我們可以採用'引汶絕清'的方案,即在岡城以下,利用泰山西麓地勢較高的有利條件,使汶水保持稍高於大清河的水平,繞道北流,積瀦於安山,從安山山腳築閘開溝引入壽張縣境內的大清河,再堵絕大清河,迫使河水向北注入通往臨清的新溝。針對臨清新溝一帶坡降較大的地形特徵,為防止開建的新渠瀉水過快導致運道淺澀,採用築造節水閘的辦法,使南來北往的船隻逐閘浮升,以順利地'爬'過大清河。” “好!就採用此方案!”郭守敬一聽,大喜道:“這樣可以容納較多的船隻順利通行,又可以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建設完成後就可以實現梯級通航。”

最後,郭守敬補充說道:“這一段,修築船閘是關鍵。在建造船閘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地形的變化。大體上採取統一規格,船閘一般長一百尺,闊三十尺,孔間淨長四十尺,淨闊二十尺,高十尺,可用大條石築成各長三十尺的'雁翅'。在地形變化較大的地方和重要的碼頭之處,則用兩閘或三閘串聯,配合使用,以保障通航的能力。” 方案又報到元世祖忽必烈那裡,元世祖欣然同意。為穩妥起見,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正月,元政府委派漕河副使馬之貞與邊源等人再一次進行實地考察。 方案確定後,忽必烈這次撥出鈔幣一百五十萬緡、米四萬斤、鹽五萬斤作為開河經費,又徵調民夫三萬人,委命斷事官忙速兒、禮部尚書張孔孫、兵部尚書李處巽負責工程指揮。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正月,工程正式動工,僅用半年時間,六月便告工成。這條新的河道,南起須城(今東平)安山之西接濟州河,中經東昌(今聊城市)至臨清入御河,全長二百五十餘里,中間修建閘門三十一座,隨時蓄水和排水。因這條運河起於須城安山,初名為安山渠。河道開通以後,河渠官張孔孫等人說:“開魏博之渠,通江淮之運,古所未聞。”忽必烈對此河的開通也十分高興,親自賜名為“會通河”。 從理論上將,會通河說來並不算太長,它南起安山,北抵臨清,全長二百五十餘里,佔不到南北長約三千多里的大運河的十分之一。然而,此段因在平地開河,沿途多丘陵,地形高低起伏,所以其技術之複雜、規模之宏大、役工之多、工期之長,無疑是中國運河史上最大的工程之一。它採用劃時代的“閘化運道”,突破地勢的起伏,凝聚了古代建設者們的傑出智慧和才能。 會通河的開鑿,從此結束了山東境內漕運必須周轉陸運的歷史。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世祖又從郭守敬建議,役使一萬九千多名兵士、五百四十多名工匠、三百多名水手、一百七十多名“沒官囚奴”,共用二百八十多萬工,開鑿了從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全長一百六十多里。這樣,北自大都、南至杭州的大運河貫通起來了,它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加強了京師與最富庶的江南地區的聯繫。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在政治上也起了鞏固統一的作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