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清

第31章 2、斬弱堵強,大破吳軍

謀說天下·謀清 王蕙 3104 2018-03-16
鰲拜被剷除後,康熙終於掌握了清朝的政權,使清朝的政治局勢得到了穩定。此時駐守邊境的三藩勢力開始逐漸膨脹,他們把駐地變成了封地,名義上駐守邊境,暗裡卻招兵買馬,擴充實力。這是康熙除鰲拜後的又一波瀾,三藩的實力已經不僅僅是當初所設想的那樣,以固定的兵力,駐守藩地,抵禦外敵。他們的矛頭隨時都可能掉轉過來,對準清朝。康熙在這種形勢的逼迫下,採取了相應的措施,藩王其中之一的平南王尚可喜看透了朝廷對他們的疑惑,主動申請撤藩,另兩位藩王吳三桂、耿精忠雖然名義上也同意撤藩,卻是做些敷衍,沒有行動。康熙便下了一道手諭,以吳三桂等年事已高為由,勸他們放權。這道手諭惹惱了吳三桂,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公開舉兵反清,平靜了三十餘年的清朝又一次經受了嚴峻的考驗。

三藩中以吳三桂的勢力最為雄厚,吳三桂反後,靖南王耿精忠也隨之加入,使吳三桂如虎添翼,江南等地相繼被吳三桂攻占,同時把目標指向中原。康熙沒想到,自己的一封手諭竟然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在自責的同時,他開始分析目前的形勢:耿精忠控制東線,吳三桂居中,陝西提督王輔臣控制西線,他們以三道兵力同時進攻。經過反复斟酌,康熙最終決定,吳三桂的實力最大且在中間,可派重兵將其堵住,把攻擊目標放在兵力相對薄弱的兩翼上,等沒了兩翼,再集中兵力一舉攻破中間的吳軍。康熙想到,這是一場耗時戰。 吳軍勢如破竹,三路大軍直逼中原,因為在先前的作戰部署上,清軍出現了失誤,把主力放在了一條線上,打起來顧此失彼,連連敗退。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湖南衡州自稱皇帝,國號大周,定都衡州。康熙聞之大怒,隨即派了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率領清軍揮師南下堵在了荊州,並又派圖海和擴爾泰兩員大將率重兵攻打西線的王輔臣。

荊州是吳三桂軍通往中原的必經之路,堵住荊州,便把吳軍的路給斷了,這是康熙臨行前交代勒爾錦的。康熙叮囑勒爾錦說:“吳軍不容小視,你的任務便是守住荊州,能不打最好,打起來也是以守城為主。” 勒爾錦站在城頭向南巡視,吳軍的營地離荊州不遠,雖然是在夜裡,敵軍營地中星星點點的亮光異常清晰。吳軍顯然已經發現了荊州的情況,在相隔居中的地方駐紮了營地,隨時都會率兵打過來。勒爾錦眉頭不禁皺了一下,心中想道:“從亮光來判斷,敵軍的兵力確實強大,別說應戰,就是守住荊州也不容易啊。現在只能盼著圖海等把敵軍兩翼削了去,再率兵支援自己,這樣便有實力與敵軍一搏了。”想著,他對守城的將士說道:“敵軍隨時都有可能打過來,加強防禦工事,別給敵軍留下一點空子。”

王輔臣和耿精忠在名義上雖然是跟了吳三桂,但和清軍打起來,主要還是靠吳三桂所率領的軍隊。這時候兩人突然聽到清軍派主路部隊打了過來,心里頓時沒了底,不知該如何應對。派去士兵請求吳三桂援助,士兵來報說,吳三桂的軍隊已經被清軍另一支強軍堵截在了荊州,一時半會兒脫不了身。兩人一個在東一個在西,互相援助更不可能,只能暫停進攻的趨勢,轉攻為守。由主動變被動,在更大程度上消減了士氣,作戰能力大大降低。圖海沒有給王輔臣喘息的機會,只利用了半個月時間,王輔臣的防禦體系便全線瓦解,王輔臣在守不能守、援軍來不了的情況下投降了。圖海趁勢又把兵力轉到東側耿精忠部,很快耿精忠部也被迫投降。自此,吳軍的三路大軍已經除去了東西兩側,只剩下堵卡在中間的吳三桂部。

吳三桂稱帝后最大的心願便是揮軍北上直取京都,他認為這並不是空想,而是時日長短的問題,只要給自己充足的時間,清軍必敗無疑。荊州被堵截後,吳三桂頓感不妙,同時也猜到了清軍的打法,照這樣打下去,兩翼的兵力遲早要被清軍給滅了,少了兩邊的援軍,自己的處境可就相當危險了。現在自己唯一的辦法就是突破荊州防線,去援助兩翼。他下了一道死命令,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也要把荊州攻下來。吳軍拼死攻城,清軍拼死守城,廝殺戰鼓的聲音響徹荊州。雖然吳軍在兵力上佔了上風,但是清軍佔據了易守難攻的荊州,清除了實力上的差距。雙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傷亡,吳軍屢攻荊州不破。 清軍的只守不戰讓吳三桂感到擔心,王輔臣部投降的消息這時候也傳了過來,驗證了他的猜測。吳三桂年事已高,不能再經受什麼打擊了,如今接到這樣的消息,頓時氣血上翻,腦袋一沉暈了過去。從此一病不起,於同年八月在衡州病死。

勒爾錦得到吳三桂病死的消息後大喜,身邊有副將提議說,趁此機會乾脆把吳軍給滅了。勒爾錦也有這意思,但是皇命不可違,出兵這樣的大事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吳三桂病死後,吳軍立刻放棄了攻打荊州,把軍隊撤回了衡州。勒爾錦猜想,吳軍現在肯定正在為即位的事絞盡腦汁,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身在京師早已被扣留下來做了人質,如此一來,最適合的人選恐怕就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了。勒爾錦猜得不錯,果真是吳世璠即了位。 王輔臣、耿精忠兩部投降和吳三桂病死給吳軍造成了嚴重的打擊,戰局驟然實質性轉變了。勒爾錦請示康熙下一步將如何做,康熙馬上做出了決定,批准勒爾錦和圖海率領全部兵力實施反攻。 吳世璠在倉促中即了位,面對清軍的猛烈攻勢一時手足無措。他詢問眾臣有什麼應對之策,宰相胡國柱說道:“衡州不能再待下去了,如今失去了兩翼的護助,我們的實力已經無法和清軍抗衡。目前唯一的辦法是退出衡州,效仿清軍駐守荊州來死守昆明。”

吳世璠根本就沒有什麼主見,胡國柱的話讓他吃了一顆定心丸,隨即便下了命令,撤兵衡州,退守昆明。 吳軍剛撤出衡州,圖海便率領隊伍浩浩蕩盪地趕來荊州。自此,清軍的全部兵力集中起來。 “看來吳軍已經嗅到了危險的氣味,才一個晚上的時間,衡州就變成一座空城了。”勒爾錦說道。 圖海接著說道:“他們這樣做也算明智之舉了,吳軍現在已經失去了攻勢,只有撤防的份兒了。衡州地勢平坦,不利防守。” 勒爾錦沉思了會兒,突然說道:“照這麼說,他們肯定會把兵力駐守昆明,昆明可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看來我們這次又要耗費些時日了。” 圖海點頭說道:“咱們的時間也不多,得盡快在吳軍沒有在昆明站穩腳跟的時候,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清軍沒有在荊州停歇,兩軍剛一會合,就開始朝南進發。路過衡州城時,勒爾錦看見的是一副殘破的景象,吳軍撤得倉促,為了不留給清軍一點東西,很多龐大的攻防設備、戰略物資被他們毀壞掉,街道上凌亂地挖了不少壕溝,又布了一層層荊棘,以此來阻擋清軍的行軍速度。清軍在衡州耽擱了一日,吳軍這時已經到了昆明。 昆明確實是個易守難攻的大城,經過三年多的圍困,吳軍才逐漸因糧餉不濟、人力不足等原因抵抗力慢慢弱了下來。康熙二十年二月,清軍發動了總攻,以晝夜戰不停的方式,終於在十月攻破了昆明城,吳軍全軍覆沒,宣告投降。吳世璠自知大勢已去,心灰意冷,服毒自殺。 自此,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終於以清軍的徹底勝利而告終。

三藩勢力的逐漸龐大,讓深處宮中的康熙深感不安。他明白如果再不採取措施必定會養虎為患。他採取了相應措施,其中尚可喜感到了危機,率先請命撤藩。耿精忠和吳三桂表面上同意撤藩,但是在行動上依舊和從前一樣。從他們這個做法中,我們應該就已經能夠猜出來,謀反之心,其實在吳三桂心中醞釀很久了,他之所以在先前沒有做出謀反的舉動來,是因為沒有找到謀反的藉口。至於耿精忠完全是順風倒的人,誰對自己有利,就偏向誰,權衡再三,依附吳三桂當然是最好的選擇。康熙的一紙手諭,給吳三桂提供了謀反的藉口。 大戰一觸即發,勢如水火。吳軍以三路大軍直逼中原。康熙吸取了先前失敗的教訓,終於從中找到了一個突破口。所謂斬弱堵強,其實和圍點打援的戰法差不多,只不過從圍勢改為了平面的對擊戰。把兩翼滅掉,再集中兵力攻擊中間最強的部分。康熙在戰略部署上堪稱典範,一個深居宮中的皇帝,竟然能在千里之外只從消息中揣摩,便能找到如何作戰的方法,並且一舉得勝,這和他的軍事才略密不可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