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大清滅亡啟示錄(1894-1911)

第3章 第三章明治維新,日本崛起

在這個人物出場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海對面的這個國家——日本的歷史和政治制度。如果大家去翻日本史,會很枯燥,但我的講述會有些不同。 日本這個國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萬年,當然那個時候還是原始社會,成天光著屁股追著獵物跑,沒什麼可說的。日本真正實現統一是在公元五世紀,相當於我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有大量的中國人和朝鮮人移民至此,他們帶來了耕田和種植稻米的技術,這樣,日本人終於可以吃上一碗飽飯了。 接下來,日本進入了漫長的農業社會時代。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是大唐文明,京都的皇宮是仿照大唐修建的,政治制度也幾乎是照搬唐朝的,一開始天皇的權力是最大的(相當於中國的皇帝),但是後來,情況出現了變化。

因為各島之間老是要打仗,就出現了軍人干政,權力轉移到了將軍手上,將軍的權力機構稱之為幕府。日本由此進入了幕府時代。 但幕府也並不是直接統治全島,下面有幾百個藩,這些藩是有很多土地和莊園的領主(名主),所以他們還有一個稱號叫“大名”——也就是相當於我國的地主。 為了保護這些土地,大名又不得不養著一群持刀打架的人,相當於地主的護院或者保鏢,這就是“武士”。在武士階層的下面,是數目龐大的農戶、町人(商人、手工業者)。再接下來是等級制度最底層的兩類人,一種是叫“穢多”,感覺他們身上總是帶著臟東西似的,而最低等的叫“非人”,實際上他們都是破產了的無業遊民、流浪漢、乞丐等。 值得指出的是,上至天皇,下至非人,等級制度裡這些人的身份都是世襲的。萬一你不幸出生在“非人”之家,這輩子基本上就是悲慘的命運。不僅吃不飽,連生命安全都沒有保障。舉個例子,當時日本武士如果新得了一把刀,他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找個非人來試刀,因為按照規定,殺掉一個非人是不會有任何處罰的。

天皇雖然處於最高層,但自從幕府奪權後,他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收成好的時候就給你多吃一點,碰上一個海嘯地震什麼的,天皇一樣要餓肚子。一代代的天皇飢一頓飽一餐,縫縫補補又三年,就是這麼過來的——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了幾百年。 原因除了天皇是被幕府軟禁和監視的對像外,還有一個更加主要的原因,其實幕府也不是故意不拿天皇當乾部,而是幕府時代的日本實在是太窮了。 在黑暗的等級制度下,加上資源匱乏,日本的生產力水平不僅無法跟當時的中華帝國相比,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算比較低的。根據一些史料記載,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人都沒有解決住房問題。一家人要居住了,就隨便找個地方挖個洞,而這個洞要挖得很有水平。 它們叫“直洞”,也就是在地上直挖下去,洞口用茅草擋著雨水,洞中間插根木棒棒作為需要雙手攀爬的直梯工具。早上出去勞動,爬上之前要朝洞口大喊一聲:“我出去了!”這是為了防止有人在洞外準備撒尿或者鳥拉屎到頭上;同理,晚上回來跳下之前還要大喊一聲:“我回來了!”

如果事先不打那聲招呼,那是很容易踩到洞裡家人的頭上的。 西方人稱日本人為“亞洲黃猴”,除了臉長、脖子短、腿短等因素外,會爬樹也是一個原因。 “嗖”的一聲,他就出去了。 還有一種說法,日本人挖這些洞有另外的一些講究。為了能遮風擋雨,方便進出,經常挖在一些對生活比較便利的地方,比如“松下”“渡邊”“山口”“田中”“竹下”等,天長日久,這些地標就成了日本人最常見的姓氏,方便大家記憶——你是從松下來的,你是從渡邊來的。但這是野史,可信度不高,沒有找到相關的史料證據,我講這些也不是要對日本人的名譽進行毀謗,誰都有過苦日子的時候,純粹是個程度問題。 在日本皇宮,服侍天皇的是又老又醜的老媽子。咦,太監去哪裡啦?這個真沒有。整個日本歷史上都沒有太監。

日本從唐朝學習了政治制度而沒有搬走宦官制度,人們在談到這個現象時一般會譴責中國封建王朝的黑暗而會褒揚日本講人性,其實完全是另外一個原因。 要了解這個原因就必須先來了解下面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成為太監,也就是要把那個要命的器官割掉。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首先你要準備一個月的米,這是因為你要在床上躺一個月。然後是幾根粗大的繩子,綁住手和腳,避免你疼得受不了時亂動。最後是幾枚熟雞蛋,含在嘴中,疼痛難忍時就咬雞蛋。 動刀子的過程就不再贅述了,那是一個比較慘烈的過程。其他的工作還包括手術前的心理疏導、手術準備,意外情況處理以及術後的恢復觀察等等,總之,這項工作是必須由專業人士來完成的。雖然我們熟知一句話:欲練神功,必先自宮,但小朋友們千萬不要上當,自宮是很危險的,沒有主刀師傅來主刀,你自己一刀下去,那個器官是掉了,後果也不堪設想。

綜上所述,如何順利地成為一名太監,絕對是一門技術含金量很高的活兒,其中,一個技術精湛的主刀大師起了關鍵的作用,在古代培養一個這樣的人才也相當不容易。而我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證明,要想掌握這門高深的技術,最好有從理論到實踐的積累,也就是主刀大師必須有一個實習期。 實習的話拿人就不好了,需要拿一些跟人差不多的動物來反复做試驗,比如牛啊羊啊,割完了放在火上一烤還是個串。 問題是日本一直是一個狹小的島國,只有米和絹的產業,基本沒有畜牧業。沒有畜牧業的結果就是沒有人來掌握那高深的閹割技術——這就是日本歷史上沒有太監的真正原因:純粹的經濟問題。他都沒給動物割過,你怎能放心讓他割? 由於沒有畜牧業,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日本人都是不吃肉的——沒肉吃。我們以前形容一個人窮,最多是“三月不知肉味,嘴裡淡出個鳥來”,而日本人可能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知肉味,嘴裡連鳥蛋都淡出來了。日本人吃不上肉,只好鄙視吃肉的行為,認為那是“臟東西”,碰上某些時候,“吃肉”的方法就是關起門來,一家人幹坐兩小時,然後推開門宣布:“今天我們吃肉啦!”

直到1872年左右,在我們即將出場的這位人物的帶領下,日本全國國民才開始吃牛肉。 這就是農業社會時期日本的現實。農業生產水平單一低下,住得不好,吃得簡單,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卻很頻繁。窮得受不了的日本人只好冒險渡海,到中國的沿海搶劫,於是,我們熟悉的一批人——倭寇出現了。 在我們印像中,倭寇是那些小打小鬧搶完東西就走的零星隊伍,其實就連當時日本的統治階層,都很有當倭寇的癮,他們最大的夢想是有朝一日登上富饒美麗的中華大地。幕府時期的1592年(明萬曆年間),大將豐臣秀吉曾帶領日軍打到鴨綠江邊,併計劃最終打過鴨綠江,建立一個以北京為首都的大東亞帝國,把北京周邊十個縣給天皇,其餘的他自己掌管。

豐臣秀吉的狂想雖然最終幻滅了,但是,這一設想成了日本“大陸政策”的源頭之一,日本人對中華大地的虎視可謂源遠流長,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 日本的最後一任幕府屬於德川家族,稱為“德川幕府”。從1633年起,為了嚴格禁止西方基督教在日本傳教,德川幕府宣布了長達200年的“閉關鎖國”,在先後五次頒布的“鎖國令”中,非法出海的日本國民一律被嚴厲處死,在海外居住五年以上的日本人自動脫離日本國籍,禁止再回國。整個日本只把長崎港稍微開放了一下,允許日本商人在這裡同中華帝國、荷蘭和朝鮮三國做有限的國際貿易,換點茶葉、絲綢、奶酪什麼的,而完全禁止同其他歐美國家的任何貿易和交往。 一切從1854年改變了。在1840年英國人用砲火轟開了清國的國門之後,美國人也用砲火轟開了日本的國門,迫使日本簽訂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日美親善條約》。然後,英國人、俄國人、法國人和荷蘭人蜂擁而至,紛紛與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什麼開放通商口岸、劃定租界,被迫給予西方列強治外法權和最惠國待遇等這些在清國出現的事情,也在日本出現了,日本於是被迫對外開放——進入了“開國”時代。

但在日本百姓看來這是賣國。民族感情加上不平等條約帶來的經濟搜刮,使得日本各地紛紛揭竿而起,舉起了反抗西方侵略者和政府——幕府“賣國統治”的大旗。在1857~1867年的十年間,日本全國爆發了500多次農民起義,起義的後期,西南部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名和武士階層加入了進來,想趁機擺脫幕府的統治,史稱“倒幕運動”。 大家知道,起義總要搞個口號,用來表達理想,凝聚人心,建立統一戰線,臨死前還可以振臂高呼一下,激勵後來人。對於倒幕派來說,現成的口號是趕走洋人——“攘夷”,但這還不夠,還需要推出一個起義的精神領袖,這個人應該是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於是,大家想起了那個躲在破破爛爛的皇宮裡,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天皇。

在“尊王攘夷”口號的帶領下,經過幾次規模不大的戰鬥(日本人少,當兵的更少,所謂“大戰”經常是幾百人的群架),到1867年,倒幕派取得了勝利,第二年,幕府被迫將權力交還給天皇,日本首都由京都遷往江戶,改名為東京,幕府從此退出日本的政治舞台,史稱“王政復古”。 但這個時候,一個意外情況發生了。 那就是倒幕派推出的精神領袖孝明天皇去世了,當時天皇正值壯年(30多歲),所以關於他的死,歷史上一直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認為他是得病死的,也有人認為他是被倒幕派毒殺的,以便更好地控制他的兒子。一直到現在為止都是個謎。 孝明天皇去世後,他16歲的兒子繼承皇位。這就是睦仁——日本第122代天皇。 雖然之前的睦仁是皇太子,住在京都的皇宮裡,但由於受到德川幕府的軟禁,他從一生下來過的就是一種囚徒式的生活。

他一家是沒有行動自由的。父親孝明天皇每天生活在不安和恐懼之中,神經高度緊張。皇宮破破爛爛的,清冷狹小,宮牆早已經坍塌,在恐怖氣氛的感染下,一到晚上,就出現了類似日本鬼片裡的場景。小時候的睦仁經常被雷驚醒,嚇得哇哇大哭時,卻沒有人來保護他。大部分的時候,他只能一個人待著,孤獨地成長,陪伴他的是幾個有氣無力的老媽子,偶爾能夠聽見宮牆外其他人的歡笑聲,或者看見越過宮牆的風箏,但他走不出去,長年累月地生活在鬼片裡。 皇宮裡的生活也比較悲慘,雖然不至於餓死,但也僅僅能解決溫飽。睦仁的姐姐還因為沒有房子住,只好寄養在寺院裡。 睦仁最大的興趣愛好是看書。藉著晚上微弱的光亮,從各種途徑找來的日本的、中國的和西方的書籍,他通通要看,鑽研學問,認真地做筆記。這增長了他的知識,也帶給了他勇氣,更陪他度過了那些難熬的無聊寂寞的時光。 在所有的書籍裡面,他最愛看的是戰爭書籍,他很佩服那些南征北戰的將軍,最大的夢想是能夠親自帶領一支軍隊,去戰場上廝殺! 對於一個被軟禁的皇太子來說,這樣的夢想只能想想而已。多年刀口下求生存的生活磨礪了他,也鍛造了他的聰敏和野心。他的性格沉默寡言,人前顯得靦腆而膽怯,骨子裡卻隱藏著冷酷和賭徒性質——因為他知道,自己原本就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 宮廷內外人情的冷暖與世事的無常也讓他少年老成。在一個個身家性命被別人掌控著的日子裡,在一個個自尊被別人踩在腳底下的時候,他只有忍耐,他並不是不想反抗,他只是知道,當反抗無力的時候,唯一要做的就是積蓄自己的力量,去堅忍等待。 然後他等來了倒幕運動的勝利和目睹父親的死去,成為了新一代的天皇,成功地擺脫了幕府的軟禁,告別了囚徒式的生活。這時候,他終於發現,命運之神會為難一個人,但不會永遠刁難一個人。對待一個人最殘酷的方法,就是給他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式的生活,而對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人來說,越早接受生活的磨礪,越早明白人只能靠自己,就越幸運。 因為這會給你一顆堅強的心。 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心靈是很容易受到傷害的,在遭受生活的磨礪或者情感的打擊之後,它會傷痕累累,也許更加脆弱,也許慢慢變得堅硬,也許會更加麻木,但這都不是一顆堅強的心。 一顆堅強的心就是經過了這些洗禮之後,在戰勝所有的恐懼、疑惑和失落之後,你會發現,那些曾經丟失的信心、勇氣和信任也重新回到了你的心裡。這是人生真正的財富,它使你對生活永遠充滿希望,對自己永遠充滿信心,即使是帶著累累的傷痕,也能輕裝前進,即使是在跌倒多次後,仍然能找到前進的方向。人生最關鍵的,其實就是在不如意的時候如何扛下來。 只有一顆學會了即使在角落裡哭泣也要在抬頭後微笑的心,才是真正堅強的心。 前進道路上的陷阱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我們,等著我們掉下去,然後爬起來。當真正爬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原本就是一個堅強的戰士! 當睦仁離開生活了16年的京都前往東京新皇宮的時候,他把這當作了一個新的征程。 去用戰刀砍出你的靈魂吧!睦仁告訴自己。毫無疑問,他是一個有著堅強的心的人,因為每一個賭徒都有一顆堅強的心。 儘管睦仁知道,自己也可能只是倒幕派手中的一枚新的棋子,但倒幕派內部要取得平衡,必須將最大的權力歸還於他。睦仁決定利用好這個機會,完成從精神領袖到實際領袖的轉變,用自己的實力告訴所有人:我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君主! 在東京新的皇宮裡,睦仁仍然刻苦攻讀各國書籍。為了安心讀書,他不僅裁撤了后宮三分之二的女官,自己還搬到外殿去住,大半年也不會去后宮一次,除了吃飯睡覺,其餘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統治國家的理論,以及戰爭的知識。然後,他在宮裡親自訓練親兵,跟將士們比賽騎馬,他要求士兵們稱呼他為“元帥”。因為在他心裡,永遠隱藏著那個金戈鐵馬、縱橫馳騁的夢想! 而當睦仁回到處理政事的大殿,從夢想中驚醒過來,面對這個貧窮破落的國家,這個民族骨子裡的不安和自卑又湧上他的心頭。 日本還是一如既往的窮,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日本沉沒”的傳說就像一個永遠揮之不去的噩夢,深深地植根在骨子裡。 皇國乃絕海之一大孤島啊,土地貧狹,物產稀缺,當人口過剩、資源用竭的那一天,活下去的希望難道就是去跟鯊魚搶吃的? 東京灣的大海邊,睦仁時常走出皇宮,朝海面遠眺。我們不能認為他是在看風景,他是在排遣沉重的心情。 我只有去繼續豐臣秀吉的事業,讓那美麗富饒的中華大陸成為日本的領地,我才能得到日本臣民的真正擁護,也得到真正屬於我的權力! 我要去實現那個遙遠的“大陸政策”! 我要開拓萬里波濤,宣國威於四方! 出征吧!我們窮,但我們可以去對岸的清國那裡搶過來! 1868年9月,睦仁正式舉行登基大典。禮儀過後,睦仁登上屬於他的高台御座,他環視四周,拿出一本書——,翻到其中的一頁,他高聲而念: “聖人南面聽天下,向明而治!” 睦仁史稱明治天皇。 集權!伊藤博文的建議 御前會議上,睦仁將他的心願告訴眾位大臣,大臣們驚奇地聽著這位16歲少年的夢想,睦仁說完,大殿裡先是一陣出奇的安靜。然後,所有人反應過來了,他們激動萬分地表示:陛下,實現“大陸政策”,這也正是臣等多年的夢想啊! 大家激動之時,有一個人站出來了,他告訴睦仁:陛下,您剛剛登基,還急不得,我們必須先做好另外一件事情。 他叫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出生在倒幕的西南四藩之一——長州藩。年輕時的伊藤博文雖然是個看上去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但為了“尊王攘夷”,他成立了一支暗殺隊,帶領一幫人,表面上成天在街上晃蕩,實際是尋找機會對洋公使下刀子,在暗殺不成之後,就去公使館放火。 伊藤博文的熱血感動了長州藩的藩主,又擔心他這樣鬧下去會闖出更大的禍端,就乾脆出錢送他去英國學習深造。 正當伊藤博文在倫敦啃著英語書時,英國軍艦和長州藩又發生了衝突,雙方要打起來。聽到這個消息,伊藤博文趕忙丟下課本,趕回長州藩。 大家以為他是來參加戰鬥的,不過伊藤博文的表現讓人們大吃一驚:他是來幫英國人說話的。伊藤博文力勸藩主不要跟英國人戰鬥,先做出讓步。他的理由是:洋人很強大,以我們藩現在的實力,是打不過他們的,長州藩只有先向洋人做出部分妥協,保存和發展實力,在倒幕運動成功,日本真正統一和強大之後,再跟洋鬼子計較不遲。 伊藤博文告訴他們,以自己對外面世界的了解,現在與外國人作戰,必輸! 而曾經跟伊藤博文一同滅洋的“戰友”對此無法接受,他們懷疑伊藤博文已經變成了“英國奸細”,喝了點洋墨水就站在洋鬼子一邊。於是,“戰友”們又成立了暗殺隊,只不過這次的暗殺對像變成了“伊藤奸細”,好在有藩主的暗中保護,伊藤博文才逃過暗殺。 然後,長州藩的戰鬥打響了,英法美荷四國聯軍的大砲將馬關炸成爛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大家才認識到伊藤博文說的是對的。長州藩轉而開始從“滅洋”到“學洋”,從“攘夷”到“師夷”,對外開放,自立自強,最後聯合西南地區其他三個藩成功倒幕,扶植睦仁登台。 這就是知識分子伊藤博文在明治政府成立之前的重要經歷。明治政府成立後,伊藤博文成為了政府裡重要的智囊,一路升官。這個人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靈活,注重實際利益,他沒有一個被很多條框禁錮住的頭腦,不會一頭鑽進某個死胡同里就出不來。不背包袱,放得下身段,能很快接受現實讓他接受的東西。他的表面上是文人,骨子裡卻是武士,不僅能拿毛筆,還能握戰刀,不僅可以讀書,還能打架——這與一頭扎進八股文、渾身散發出“婦人之態”的清國讀書人是不同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伊藤博文也是一個可怕的人。不怕只會打架的流氓,就怕除了會打架還有文化的流氓——這話是有道理的。 伊藤博文告訴睦仁,侵外必先安內,陛下現在對於您最重要的是清理好後院,外侵之前必須做好一件事情——集權。 集權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清除舊勢力。既然幕府已經倒了,按照兔死狗烹、過河拆橋、打江山人不能坐江山的原則,藩主和武士這兩個階層就逃不過被清洗的命運。睦仁需要下一道命令,命令各藩藩主必須交出他們的土地和軍隊,並且在行政機構上不再保留藩,全日本的行政區劃重新分為三府72縣。 這就是廢藩置縣。廢藩置縣的政策對日本的影響是巨大的。前面已經講過,之前的日本雖然被稱作一個國家,但實際和我國西周時期的諸侯分封差不多。作為國家的權力中心的幕府並不是直接統治這個國家的,它下面還有大大小小200多個藩,各藩各有各的政策,各收各的稅,也就相當於200多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而廢藩置縣結束了這種諸侯分封,統一行政,統一收稅,建立了一個真正統一的近代化國家。所有的日本人,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才有了“國家”的概念。 此時,大家一定會想到我國歷史上取代諸侯分封的郡縣制,而睦仁和伊藤博文類似我國歷史上的兩個人——嬴政和李斯。正是這個效果。 在解決了諸侯地主之後,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地主的打手——武士。 這是一件極為棘手的事,因為武士在倒幕運動中貢獻是最大的,他們大都是沒有讀過幾年書的武夫,唯一認識的就是一個字——刀。大爺就是用刀來解決問題的,之前聽說要推翻幕府,拖著刀就上了,舍生忘死,浴血奮戰,現在聽說要廢除,能不急嗎? 但是站在國家的角度,這一批人必須廢除。 因為除了沒事磨磨刀以外,武士這個階層是不勞動的,以前是各藩拿錢養著他們,現在藩沒有了,他們就向國家要錢,而國家是出不起這個錢的(窮)。 更重要的是,西方列強已經讓睦仁和他的團隊明白,這不再是一個拿刀砍人的時代,而是依靠鐵槍大砲的時代。武士階層不管為國家的統一建立過多少功勳,也不管他們的過去有多麼輝煌,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他們已經沒什麼用了。 但是廢除武士階層要冒更大的風險,一旦逼急了他們,手中的刀又是起義的武器。於是明治政府採取了一個逐步清算的方法。先是頒布了征兵令,規定凡是20歲以上身體健康的男子必須義務服兵役,也就是說所有的年輕男人都變成了國家新的“武士”,原來的武士就沒有了特殊性,既然不特殊,國家就再沒必要出錢養著他們,而且還必須和其他人一樣要交稅。 這個命令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波瀾,引發動亂的是下一個命令——廢刀令。 所謂廢刀令,就是規定武士不能隨便帶刀上街。我們知道,武士是刀不離身的,白天扛著它走路,晚上抱著它睡覺。很顯然這是一個徹底摧毀武士階層的命令。你說之前讓我們失業交稅也就忍了,這個精神上的打擊誰也受不了啊。 但睦仁的態度很堅決:今後能動刀子的,只有國家!而且要對外動刀子!個人不能動,每天扛著一把刀,嚇唬誰呢。 擔心的事終於發生。 1874年,一個著名的人物西鄉隆盛回到了他的家鄉鹿兒島縣,武士們都簇擁到他身邊,要求他為武士說說話。提到西鄉隆盛大家一定很熟悉他那首被青年毛澤東同志引用過的詩: 這首詩最原始版本的作者是西鄉隆盛的戰友月性和尚,西鄉隆盛略作了修改。所謂戰友,就是一起參加了倒幕派對幕府的作戰行動,西鄉隆盛就是其中的領軍人物,為推翻幕府和建立明治政府立下了赫赫戰功,連東京都是他為政府奪取下來的。而西鄉隆盛本人出生於下級武士家庭,是當時全日本武士的精神偶像。 三年後(1877年)西鄉隆盛最終舉起了反抗政府的大旗。最後,政府軍艱難戰勝,西鄉隆盛被割下首級,這次戰爭也是日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內戰(雙方各戰死6000人),史稱西南戰爭。 武士的問題解決了,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被排除。自此,日本已經完成了從形式到實質的統一,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已經建立。而睦仁的權勢也大大增強了,因為他成了國家新的武士——義務兵的效忠對象。 接下來,就是完成集權的第二步:培育新勢力,進行政治和經濟體制的變革。 從有歷史資料記載開始,日本一直是這個世界上最善於學習的民族,他們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都是從國外學習過來的,頂多有個結合自身環境,消化吸收後的再加工。在漫長的農業文明里,中華帝國一直是日本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但越來越多的日本人認為,必須改變學習對象,向有鐵槍大砲的西方人學習。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日本著名學者福澤諭吉,如今一萬日元上印著的頭像,就是此人。福澤諭吉拋出了著名的“脫亞入歐論”。睦仁派出了一茬一茬的代表團去歐美取經,學習政治、軍隊、社會制度,在這些代表團取經回來後,日本成了一個奇怪的國家。 這個奇怪的國家實行了君主立憲,有內閣,有議會,開放了黨禁和報禁,實行多黨制,人們基本可以自由地批評政府,有全民共守的憲法,這些都是同西方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沒有區別。而最重要的區別是這一條:天皇的權力。 按照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而且也沒有什麼制約。跟西方立憲體中“君權民授”不同,它的本質是“民權君授”,也就是說西方的國王或者總統的權力是民眾通過議會授予並製約,而睦仁是將天皇的很大一部分權力下放給了普通民眾。這樣的體制,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開明的專制”。 與此同時,日本雖然高調宣揚“脫亞入歐”,但也並沒有完全西化。比如他們穿上了西服,但和服仍然受到歡迎,正式場合是握手禮,日常場合是鞠躬禮。更重要的是,儘管廢除了武士,但也保留了日本傳統文化的核心——武士道精神。這種保留將對後來的日本產生很大的影響。 好吧,對於睦仁來說,這並沒有損失。雖然分了一部分權出去,但他的權力原本就是被幕府佔有的,還不給飽飯吃,現在過上好日子了,真的沒必要死捂著權力的袋子。將原來的封建君權改為君主立憲,普通國民對政治的參與度更高,大家切身感受到,所謂政治,就是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而政府就是這個共同利益的代言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每個人都會提建議和出力氣,當政府做得好時,會真心支持,但政府出現差錯時,會積極監督,當政府遇到困難時,也會砸鍋賣鐵變賣首飾傢產支持政府。總之一句話,它成功地將政府的利益和民眾的利益捆綁在了一起。 日本人由此更加強化了“國家”的概念,雖然國土面積只有巴掌大,又窮得吃不上肉,但“大日本帝國”的觀念開始逐漸深入每一個人的內心。這就是利益捆綁帶來的好處,當一個政府真的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根本利益時,不用什麼“忠君愛國”的宣傳,大家也會盡全力支持它。 而通過開放輿論監督,讓一向喜歡罵罵政府的知識分子享受點自由,可以隨便罵罵政府和其他人,也可以隨便被其他人罵罵,在這樣長盛不衰的罵戰中,他們磨礪了自己,提高了罵的水平和其他水平,然後整個社會的思想理論水平也提高了。 總之,這是一種既可以維護政權利益又可以換來全民效忠的方法;適應近代社會的時代潮流,在體制和精神層面解放了這個國家;更是一種讓大家安心去勤勞致富,然後自己多收稅的方法。這實在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 這就是“明治維新”的核心內容。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它給日本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多的正能量(以後會講),但它在本質上,我認為還是加強了睦仁的集權。而在政治體制改革之外,通過另外的一項工作,睦仁的權力不僅得到進一步增加,也讓日本這個奇怪的國家變得更加奇怪,那就是——軍隊改革。 戰爭機器開啟! 前面我們提到,在廢除武士階層時,日本頒布了征兵令,實施全民皆兵的義務兵役制,這使得日本的兵力大為增強(後述),但這並非奇怪之處,奇怪的是這支軍隊的管理。 經過多次兵制改革,日本軍隊中徵兵、養兵等屬於行政的部分(軍政)歸政府管,而派兵、調兵、作戰等屬於命令的部分(軍令)歸另外一個機構——參謀本部管。所謂參謀本部,也就是總參謀部,古代的參謀就是那些搖搖鵝毛扇子的人,負責給大將提建議,具體該怎麼打,還得將領拿主意。但在日本,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部門,它是獨立於政府的。 也就是說,政府只管招兵和養兵,至於這些兵要幹什麼,準備如何干,一概無權過問。在軍隊裡,指揮士兵的是軍官,而指揮軍官的,就是參謀。參謀歸上一級參謀管,上一級參謀又歸再上一級參謀管,直到最後的參謀本部。 那麼,參謀本部又歸誰管?大家猜對了,它就歸天皇管——也就是睦仁大哥。 有人要說,這也沒什麼奇怪嘛,實際上就是睦仁通過參謀集團來控制軍隊,這跟我國宋朝的皇帝通過文臣駕馭武將差不多。問題出在這些參謀,他們並不是什麼文臣,而是一群特殊的軍人。 參謀們是從小開始培養的,一批孩子還吃著奶就被送到幼年軍校,然後一直讀到相當於大學的士官學校。在這些學校裡,所有的教育都是圍繞如何作戰展開,而作戰的核心只有兩個字——進攻。 舉個例子。在考試的時候,老師冷不丁拋出一個問題:“前方發現敵軍!”如果你下意識地問一句:“有多少人?”那麼你完了,標準答案是:“進攻,包抄消滅敵人!”如果老師再來一句“敵眾我寡,有利防守”,你要是真的來一句“防守”也完蛋了,標準答案是:“想辦法包抄進攻!” 而學校裡唯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我們在電視裡聽過多次的那句話——“為天皇陛下盡忠!” 大家知道了,這些的學校裡培養出來的參謀,就是一群狂熱的戰爭分子,一堆極端的戰爭機器。長期封閉的軍校生活使他們跟社會脫節,既不懂政治,也不懂社會,只知道聽命令。如果讓他們去打火星,估計也會去的。而他們上了戰場最喜歡做的只有一件事——包抄。他們相信只有首先把自己置之於死地,才能絕處逢生。為了取勝,他們是不惜血本的,也不會在乎傷亡率,什麼人體盾牌、人肉炸彈,通通都能用上,哪怕只剩下兩個人,都要再去圍一次。 要指出的是,參謀本部管理的是陸軍的參謀。後來新興的兵種——海軍出現了,於是屬於海軍的“參謀本部”也設立了——它換了一個名稱,叫海軍軍令部,同樣,海軍軍令部的頭兒也是睦仁。 到這時,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一旦開戰,如何能從組織上保證陸軍和海軍相互配合。如果是陸軍只打陸軍的,海軍只打海軍的,那就亂了,效果肯定不理想。於是,日軍又設置了一個完全為戰爭服務的機構——戰時大本營。 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戰時大本營。這個機構平時並不存在,只有到了決定發起戰爭前夕才會成立,也就是說戰時大本營的成立就標誌著日本馬上要開戰。跟參謀本部一樣,它也是獨立於政府的,首腦仍然是睦仁,而其他組成人員都是陸海兩軍的高級參謀和指揮官,政府裡的文職人員不得參加,即使是內閣總理也不行。 由於天皇的權力並不受限制,又是陸海兩軍的最高首腦,他的手下又是一群狂熱的戰爭機器,我想大家已經理解了一個名詞——軍國主義。 好吧,是時候總結一下日本這個國家了。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已經知道,明治時期的日本是一個處於新舊之間的國家,一個半新半舊的國家,也是一個奇怪的國家。它學習了西方的近代政治體制,又保留了一個真正的皇帝;雖然成功倒幕,但整個國家又留下了軍人可以乾政的幕府遺風。這樣的體制和陰魂不散的“大陸政策”結合起來,對於清國來說,這是一個危險的國家。 危險並不是後來才有,在一個很早的時候,在清洗武士、政治體制改革、經濟發展這些準備工作都還沒有做好的時候,睦仁就已經開始了一場掏家底的豪賭。早在1874年,在廢藩置縣取得成功的同時,睦仁就開始了他登基後的第一次對外用兵——台灣。 掏家底的豪賭:出兵台灣! 睦仁禦桌的案頭,擺放著一疊厚厚的文件,這是《台灣番地征戰要略》,也就是武裝侵占台灣的指導方案。當時大臣內部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應該先去打朝鮮(征韓論),而另一派認為先不著急攻下朝鮮,為了實現“大陸政策”,可以先從清國的離島台灣入手,打開缺口。睦仁支持了先攻占台灣的意見,他告訴眾位大臣:必須先奪取台灣,以便永固皇國的南門! 奪取台灣並不容易,因為向台灣出兵意味著跟清國開戰,總要找個藉口。這個藉口就出現在三年前(1871年)台灣和琉球國之間的一次漁民衝突上。 琉球國是一個群島國家,大小36島散佈在台灣東北的茫茫大海上,明朝時,它曾是大明帝國的藩屬國,然後成為清的藩屬國。為了方便向清國朝貢,琉球國在福州設置辦事機構——琉球館,每兩年進貢一次,而它也受到清國的冊封和保護。但是,和朝鮮的情況一樣,日本也在琉球扶植了自己的勢力。 可見,漁民衝突和日本無關,它是清國和琉球國之間的事情,而且當時也已經得到了處理。明治政府在當時也並不知道此事,在漁民衝突一年後才偶然從清國的外交文件中得知,於是日本人知道他們可以打個歪主意了:打著為琉球漁民“出頭”的旗號,武裝侵犯台灣! 1874年4月4日,日本本土成立了入侵台灣的機構——“台灣都督府”。也就是說,還沒有行動,台灣已經被當作了第四個府。睦仁任命陸軍中將西鄉從道(西鄉隆盛的弟弟)為台灣都督,由西鄉從道率領五艘軍艦、13艘運輸補給船和360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從長崎軍事基地出發,開向台灣! 需要說明的是,這360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實際上是陸軍,因為這一時期日本全國海軍的總人數很可憐——1500人,主要用於海上打漁。但是,對於睦仁來說,這點老本已經夠賭一次了。 是的,我從來就是一個賭徒,為了得到那些想要的,我必須先去賭一把,押上自己的家底,沒有關係,因為家底本來也不豐厚。賭成了,大家吃肉,賭不成,沒有關係,有了經驗下次再來,要知道那塊肉總會被我們吃掉的。 “要防備日本人!” 5月6日,日本艦隊繞過台灣島,在台灣最南端的恆春(電影《海角七號》主景地)靠岸,陸戰隊在軍艦炮火的掩護下強行登陸。 恆春沿海的台灣原住民部落英勇地反擊了,雖然他們手中的武器還屬於原始社會級別的——只有砍刀、鏢槍,但是他們利用有利地形,埋伏在高山峽谷間,英勇阻擊日軍。 在原住民阻截日軍的同時,十萬火急的軍情傳到了北京,清國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嚴正抗議,表示了對日軍入侵台灣的嚴重關切。抗議聲中,日軍對原住民部落開展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圍剿和殲滅,成功地佔領了恆春。西鄉從道將他的“台灣都督府”搬到了恆春。 直到此時,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楨(林則徐女婿)才明確得到了來自北京的令他率領艦隊出發的命令,但按照命令,他不是去作戰,而是執行另外一個任務——進行軍事演習。朝廷顯然還是希望用談判來解決問題。 這時候睦仁也在盼望著談判。不是他突然收斂了“平定台灣”的野心,而是西鄉從道告訴他:在佔領恆春後,部隊再也無法前進了。 士兵們水土不服,軍中流行痢疾和瘟疫,每個人都抓緊時間往廁所跑,剛剛提上褲子,上大號的感覺又來了。而日軍是找不到的藥品的,因為恆春周邊所有的百姓堅壁清野,無論日本人出錢買還是用刀逼,台灣人都拒絕提供任何食物和藥品,就這樣,每天拉肚子拉死的日本士兵有20人左右。而此時原先被擊退的英勇的原住民又重新組織起來了,他們撿起地上的砍刀、鏢槍,沒日沒夜地襲擾“都督府”,焦頭爛額的西鄉從道只好派人向睦仁匯報:陛下啊,這個地方簡直不是人待的,我們現在真的還不具備佔領台灣的條件,即使打得下來,也無法在這里長留,還是先跟清國談談,撈上一筆吧。 在睦仁指派的全權談判大臣到達北京後,1875年,清日《北京條約》簽訂了。在這個條約中,日軍答應從台灣撤軍,而清國放棄了封貢長達500年的琉球王國,自動脫離宗主國地位,以後你日本對琉球愛幹什麼就乾什麼。 五年後(1879年),日軍進駐琉球,琉球國王被軟禁到東京,琉球王子逃出,漂洋過海千里迢迢來到天津,每天早晨在李鴻章的衙門外長跪不起,哭請清國出兵救救琉球,但清國政府出於綜合考慮,最終放棄出兵——琉球就這樣完全被日軍佔領了,改名為沖繩,成為日本的第73個縣。 而就在這一年,沈葆楨去世了,死前他留下了一封遺折:要防備日本人,日本自入侵台灣後,從天皇到大臣,野心一直不死! 在沖繩的日軍發現了附近還有幾個無人小島,於是他們登陸上去,在上面插了根樁,寫明此地歸沖繩管轄。大家知道,這幾個小島就是釣魚島,日本人最先去了島上溜達,但問題就在於這些島的名字。 按照國際法,茫茫大海中的孤島上面如果沒有一個人,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以他們的語言文字命名,那麼這樣的島嶼就屬於還沒有被發現的無主之地,誰先佔了就是誰的,先到先得。問題是在日軍登島之前,“釣魚島”這個名字已經存在幾百年了,並且明確地存在於有文字記載的史料中,當時它是作為明朝人前往屬國琉球的航標而被記載的,所以按照國際法,它們是中華的領土,而日軍屬於非法侵占。 1885年9月6日,上海《申報》第一次報導了日本企圖竊取釣魚島的消息。不過,這樣的消息當時還沒引起多大的重視,無論是清國還是日本,都沒有出現“保釣”人士,不就是幾個光禿禿的石頭島嘛,大家都忘了。直到幾十年後,海洋石油勘測技術出現,釣魚島附近發現大量石油天然氣,老問題才被翻出來,釣魚島也名揚天下了。 讓我們回到日本出兵台灣的事件,在1879年吞併琉球之後,睦仁上台後的第一次出兵活動結束了。用3000多人的豪賭就換來了一個縣,成果斐然。照常說一般人都會樂上一陣。但睦仁臉上的表情卻不是歡喜,而是很鬱悶,他威嚴地環視左右:為什麼台灣還沒有得到? 如果連一個小小的台灣都還沒有得到,我們又如何能實現“大陸政策”? 大臣們低頭思索良久,然後告訴睦仁:陛下!這是因為我們還不夠強大!我們只有等待,耐心地去等待! 這一等待,就是15年。日本人的野心也不能不引起了清國的警惕,在這15年的時間裡,雙方都在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清國財大氣粗,買軍艦買槍砲。而日本人本錢不多,只能邊買邊引進技術自己改裝改造,但為了軍備的發展絕對達到了不惜血本的瘋狂境界。 從1883年開始,睦仁宣布:從這年開始的八年時間裡,國內收入最多的兩項稅收——釀造業、菸酒業稅收政府不能拿走一分錢,全部用於建設海軍和陸軍的軍費! 1885年,清國從德國購買亞洲最大的裝甲軍艦——定遠號和鎮遠號裝備北洋艦隊。睦仁突然發現日本海軍中還找不到一艘軍艦的大砲可以擊穿定遠和鎮遠的裝甲,深受刺激,於是他每天只吃一頓飯,每年從生活費中擠出1/10(30萬元),並且要求大小官員也每年獻出工資的1/10,作為購買和建造軍艦的費用。 雙方兵力對比的情況我們以後再說。 15年過去,1894年到來了,朝鮮發生了東學黨動亂,通過袁世凱的運作,清國即將向朝鮮派兵,而日本駐朝鮮公使信誓旦旦地向袁世凱表示:我們日本只注重保護商業利益,即使你們派兵,我們也不會派兵的,和平還是我們兩國之間的主題。 但是,日本人真正的計劃隱藏在他們的心底。當年“大陸政策”的鼻祖豐臣秀吉正是以朝鮮為跳板,進犯中華帝國的大陸——取清國,必先取朝鮮!現在機會又來了。 日本人的真正計劃是:日本是一定要向朝鮮派兵的,先根據之前的清日《天津條約》,把軍隊光明正大地開進朝鮮,讓清日兩國的軍隊在朝鮮短兵相接。然後想辦法擦槍走火,將朝鮮國內的動亂直接演變成清日兩軍衝突,引爆清日戰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