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千年亂局:爭霸東北亞1

第12章 二、高句麗建國

講完了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後,再來看高句麗。 高句麗是個另類。 公元前37年,扶餘人朱蒙建立高句麗,定都於紇升骨城(今遼寧桓仁滿族自治縣五女山城)。此後,沸流國(位於今富爾江流域)歸順。高句麗從建立之初就開始不斷兼併周邊小國和部落。 公元前32年,高句麗發兵征服長白山東南一帶,隨後又以武力攻滅北沃沮(今圖們江流域)。朱蒙之子琉璃王執政時,高句麗先後受到扶餘、鮮卑的攻擊,於是將王城由紇升骨城遷至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然後發兵侵梁貊(今太子河上游一帶)。 公元22年,琉璃王親自率軍攻打扶餘,殺其統治者帶素,四年後又吞併了蓋馬國(今朝鮮狼林山脈地區),殺其國君,迫使句茶國舉國歸順。

公元53年,高句麗太祖大王高宮即位,兩年後攻滅東沃沮(轄境在今朝鮮鹹鏡南、北道),後又攻取東涉(今朝鮮江原道)部分地區,將國土範圍擴展至日本海沿岸,並迫使扶餘稱臣納貢,然後開始向人口稠密、土地肥沃的遼東地區擴張,開始了作為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存在的歷史。 當時的高句麗像大多數邊地小國一樣恭恭敬敬的向中原稱臣,絲毫不敢有半點怠慢,西漢政府也設立了玄菟郡來管理高句麗事務。那麼,這個原本臣服的邊境小國,後來為何會脫離中原漢族政權的統治,屢屢侵擾遼東邊境,最後走上與中原王朝對抗的道路呢? 這還要拜中國歷史上那位臭名昭著,又極具創意的改革家王莽所賜。 王莽是個酷愛標新立異之人,稱帝后,他覺得高句麗這樣的小國沒有資格封王,就別出心裁的把“匈奴單于”的名字改為“降奴服於”,狠狠羞辱了匈奴人一把。匈奴人可不是好惹的,當初西漢政府連打帶拉,花了大力氣才讓他們稍稍安分,現在王莽居然主動找事。匈奴單于一怒之下,起兵反叛。

王莽的自我感覺很好,認為這是個建立不世軍功的機會,於是集結30萬大軍準備討伐匈奴,並徵發高句麗人一同出征。高句麗人去是去了,可還沒見到匈奴人就紛紛逃亡,順道殺了遼西大尹田譚(估計這位大人平日里利用職權對高句麗人不怎麼友好)。王莽大怒,派大將嚴尤征討高句麗。嚴尤來到遼東後,誘斬高句麗大將延丕,一戰而勝。王莽大喜,覺得高句麗不堪一擊,就下旨把高句麗的名字改為“下句麗”,還降一級為侯,稱“下句麗侯”。 高句麗出身山民,國家不大,卻很有血性,根本無法忍受這等侮辱性的舉動,當即宣布脫離漢朝控制,隨後攻占了玄菟郡高句麗縣。由於高句麗人主要生活在玄菟郡境內,所以獨立以後,高句麗主要靠蠶食玄菟郡領土擴大地盤,開始了獨立建國的歷史,慢慢成為中原王朝東北邊境最大的隱患。

公元28年,東漢與高句麗之間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爭。高句麗大武神王高無恤堅壁清野,在國都國內城附近的丸都山城(今集安縣以西山城子)據守。漢軍圍城三月,高句麗人糧盡,假借犒軍之名給漢軍送去酒和剛捉到的鯉魚。漢軍主將誤認為城中糧草充足,就此罷兵,高句麗也躲過了亡國之危。 三年後,漢光武帝恢復了高句麗的王號,但已經結下的梁子不是那麼容易化解的,高句麗從未停止過對東漢的侵擾,還曾一度佔據了鴨綠江南岸的樂浪郡。此後,光武帝派大軍從海路收復樂浪郡,並與高句麗約定,薩水(今清川江)以南地區歸東漢管轄,以北屬高句麗領土,換來了兩國之間60多年的和平。 高句麗太祖王在位期間(太祖王在位93年,活了118歲),兩國關係急轉直下,爆發了幾次較大規模的衝突:公元105年春,高句麗進犯遼東,被太守耿夔所敗。公元107年(漢安帝永初元年),東漢政府無力維持對朝鮮四郡的控制,於是就把長城以內遼陽、候城、高顯三縣劃歸玄菟郡管轄,並把玄菟郡遷到了今遼河流域的瀋陽、撫順一帶,間接承認了高句麗對玄菟郡故地的佔領。

公元118年,高句麗與穢貊聯手進犯玄菟郡,攻取華麗城。三年後,東漢幽州刺史馮煥率軍遠征高句麗,卻中高句麗詐降之計,死傷數千人;同年夏,高句麗與鮮卑聯軍8000人偷襲遼東,東漢郊縣太守蔡諷以下百餘人戰死;同年冬,高句麗聯合馬韓、穢貊等萬餘人馬進犯玄菟郡,扶餘國派出2萬援軍支援漢軍,擊退聯軍。 公元146年,高句麗再次進犯樂浪郡,殺帶方縣令,掠其妻子。同年,100歲的太祖王傳位於次大王高遂成,東漢與高句麗之間的關係趨於緩和,次大王、新大王、故國川王當政時,兩國維持了半個多世紀的和平。 到了東漢末年,玄菟太守公孫域(就是給公孫度介紹老婆的那位)大破高句麗,斬首千餘。這說明,當時高句麗人對遼東已是虎視眈眈了,只不過自身實力還不夠強,只能逐步蠶食。此後,每當中原王朝實力削弱,高句麗都會大舉蠶食玄菟郡在長城內的轄地,而且多次侵入遼東腹地,開始了作為一個獨立政權爭霸遼東的歷程。

公孫氏統治遼東初年,還能與高句麗保持較好的關係。由於遼東地區的經濟和文明發達程度都要遠遠超過高句麗,所以在面對公孫氏的擴張時,高句麗基本上處於守勢。公孫康掌權後,雙方之間就爆發了拔奇和延優之間的爭位之戰,宣布正式翻臉。即便沒有這次爭位事件,公孫氏與高句麗也不可能長期和平下去——公孫氏想要稱霸東北亞,就必須打擊高句麗的勢力,公孫氏的存在客觀上遏制了高句麗在遼東地區的擴張;高句麗要想蠶食遼東,就必須直面公孫氏這個最大的障礙。 為了徹底解決側翼威脅,公孫康發動數万人馬大舉進攻高句麗,焚毀其國都國內城,迫使高句麗遷都丸都山城。遭受沉重打擊的高句麗不敢再生事端,轉而在暗中不斷尋找制約公孫氏的機會。

公孫淵反水收編吳國艦隊事件發生後,有幾位東吳使團成員就從海上逃亡到了高句麗,並見風使舵聲稱是奉孫權之命前來交好。高句麗人大喜過望,當即向東吳上表稱臣。不久,孫權就封高句麗東川王為“單于”。從戰略角度看,孫權對公孫氏的態度是既想利用,又想取代——利用遼東牽制魏國,取代遼東成為海上霸主,成為海東諸國的宗主國。高句麗與公孫氏有仇,理所當然就成為東吳首選的結交對象。 魏國君臣見公孫氏在遼東坐大,東吳又與離山東半島一海之隔的高句麗打得火熱,為了能夠集中力量對付諸葛亮的北伐,所以也派使者前往高句麗,通過外交手段逼迫其與東吳斷交。高句麗迫於壓力,不得不與東吳斷交。諸葛亮病逝後,司馬懿率大軍遠征遼東,很快收復了樂浪、帶方二郡,並要求高句麗和鮮卑人出兵相助。高句麗與公孫氏有世仇,又想藉機撈取好處,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當即派出數千精兵協助魏軍圍攻襄平城。不久,襄平城破,公孫氏在遼東的勢力被徹底剷除。

大敵已去,高句麗人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公元235年(魏明帝青龍三年),毌丘儉被任命為幽州刺史,加度遼將軍和護烏丸校尉,主要負責東北邊境的防務。 毌丘儉(?~255年),字仲恭,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 “毌”應讀作“guan”,而非“wu”,“毌丘”是中國的一個複姓。聞喜縣是一個牛人輩出的地方,隋唐時期著名的河東裴氏,就是出自聞喜縣。毌丘儉能文能武,早年曾上書勸諫魏明帝節省民力,不要大興宮室,被任命為荊州刺史。隨後,毌丘儉又參與討伐公孫淵之戰,是魏國後期屈指可數的猛將。 魏國平定遼東,最大的受益者不是當地的漢族百姓,而是近鄰高句麗。公孫氏敗亡後,魏國因要面對吳、蜀兩國的壓力而無暇顧及遼東,高句麗東川王便開始尋找機會騷擾遼東,先後奪取了幾座小城,把自己當成了以公孫氏之後的遼東王。魏國上下對高句麗的反复無常十分惱怒,南方戰事稍停,魏國就派毌丘儉出征遼東,打算好好教訓一下高句麗這個不聽話的鄰居。

公元246年,毌丘儉率一萬步騎從玄菟郡出發,向高句麗腹地挺進。此時的高句麗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軍事實力,東川王也被之前取得的一系列小胜沖昏了頭腦,親率兩萬大軍迎擊魏軍,兩軍在沸流水一帶遭遇。毌丘儉曾敗給過公孫淵,如果這次不能擊敗高句麗,他在魏國的仕途就會大受影響。因此,毌丘儉不顧魏軍兵少,在梁口(今通化市江口村)布陣,決心與高句麗背水一戰。 魏軍將士見退路已斷,想要活命,就只幹掉高句麗人。毌丘儉更是一馬當先,帶領全軍奮勇殺敵,把高句麗軍打得丟盔卸甲,斬首數千級。東川王率餘部逃回丸都山城,據險而守。毌丘儉趁勝進兵,將丸都山城團團圍住。 圍城後,毌丘儉見山城的西北面山體陡峭,守兵數量也不多,就採取聲東擊西的策略,一邊派主力在正面發動佯攻,一邊挑選出數百名身強力壯善於攀爬的士兵,組成了一支精銳的突擊隊,從西北面山崖實施突襲。高句麗人完全沒想到魏軍會從西北面殺到,山城防線被一舉攻破。佔領丸都山城後,毌丘儉痛恨高句麗人負隅頑抗,為了洩憤,便下達了屠城令,僅有少數人倖免於難。

為了徹底解除高句麗對東北邊境的危害,毌丘儉再次揮師東征。在魏軍的步步緊逼下,東川王狼狽逃往買溝(今朝鮮鹹北會寧)。毌丘儉趁勝追擊,又派玄菟太守王頎追擊東川王,長驅直入沃沮千餘里,一直追到肅慎氏南界才罷手。為了紀念這次遠征,毌丘儉命王頎在當地刻石紀功而還(毌丘儉刻石記功碑於1904年在吉林集安境內被發現,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高句麗東川王一敗再敗,最後也在逃亡途中憂憤而死。 毌丘儉是三國後期的名將,他指揮的這次戰役,是中原王朝對東北亞地區有史以來最長距離的遠征,魏國的勢力也因此到達了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原本落入高句麗手中的朝鮮半島嶺東穢貊地區也歸入了樂浪、帶方二郡的範圍。 但是,魏國並沒有很好的把軍事打擊的成果轉化為長期有效的控制。三年後(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篡奪了魏國的大權。公元255年正月,毌丘儉與揚州刺史、前將軍文欽在淮南舉兵討伐司馬師,兵敗逃遁,在途中被人射死。

西晉取代魏國,中原政權更迭,使得高句麗僥倖苟延殘喘了下來。 中原移民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讓遼東成為當時東北亞最為富庶發達的地區;多民族環繞雜居的獨特環境,高句麗、鮮卑等少數民族先後崛起,也讓遼東的戰略位置日趨重要。從時間上看,司馬懿平遼東和毌丘儉東征高句麗是中原王朝對東北亞地區首次大規模的軍事打擊行動,但這僅僅是一個開端。 此後40餘年,高句麗主動向魏、晉二朝稱臣納貢,再也無力對遼東地區進行侵擾,東北亞地區也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期。隨著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的到來,遼東也再一次成為各民族、各派勢力角力的焦點。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