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千年亂局:爭霸東北亞1

第11章 第四章古國高句麗

好了,仗打完了,遼東回歸了,讓我們從放鬆一下,回過頭來補習一下功課。功課的題目,叫高句麗。 高句麗(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也稱“高句驪”,簡稱“句麗”、“句驪”、“高氏高麗”。高句麗是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存在於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存在於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也是影響東北亞格局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講述高句麗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也必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高句麗是否就是大家經常提到的高麗,高句麗究竟是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還是朝鮮半島上朝鮮、韓國的先民? 有一次,我正在看一個唐朝背景的古裝劇,這時,屏幕裡突然蹦出來個大俠,痛心疾首的說什麼高麗人對我大唐居心叵測……看到這裡,我實在忍不住笑出聲來——唐朝的時候有高麗嗎?

編劇大聲回答:當然有,房玄齡不就曾經說過,彼高麗者,邊夷賤類…… 鼓掌!引用得非常好! 不過,拍歷史劇,光有熱情是不夠的。在這裡我提一個建議:所有電視劇和電影的編劇,尤其是歷史劇、歷史片的編劇,一定要惡補一下東北亞的歷史,千萬不要一提到朝鮮和韓國,就立刻跟“高麗”、“高麗人”劃等號,更不要把曾經在朝鮮半島出現過的政權統統稱呼為“高麗”。 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兩個事實: 第一個事實: 唐朝人確實把高句麗叫做高麗,為什麼要省去一個字呢?是為了表示蔑視。所以,房玄齡的那句話,應該理解成他對高句麗的蔑稱,輕視。就像我們給別人起外號一樣。另外一個例子是,白江口之戰後,日本臣服唐朝,主動上書請求把國號改為日本。唐朝接受了。此後,在官方文書往來中,日本,就是日本。可在民間,不論是知識分子還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把日本叫做倭人。既是習慣,也是一種心理優勢。

第二個事實: 朝鮮半島的歷史與中原地區一樣,都經歷了無數次的分分合合——高句麗政權存在於漢代至唐高宗年間,時間上要早於高麗;而高麗作為一個獨立的王朝,則是在公元918年由王建所建立,存在於五代後梁至明朝初年。二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概念。 “高句麗是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國,與位於現在朝鮮半島上的王氏高麗是兩個除了名稱,在主體民族等各方面都有著重大區別的國家。” 這是中國史學界的共識。高句麗族的確創造了屬於本民族的獨特文明,古高句麗國也是與古代東北亞地區重要的國家,但是由於其領土橫跨中國、朝鮮、韓國的特殊性,其民族血緣又與現在的朝鮮族有著一定的聯繫,再加上高句麗和高麗的讀音相近,又與朝鮮半島關係密切,所以很容易被有意無意的搞混。

某些國家不但把高句麗族看成是本民族的起源,把高句麗國直接嫁接到本國歷史上,還把高句麗及東北亞歷史上出現過的文化現象與閃光點統統說成是自己的發明創造,繼而想取代中國成為東亞最為悠久正統的文明古國。 這就是歷史和文化誤讀帶來的惡果。 我們不能阻止別人刻意的歪曲歷史美化本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堅持中華民族的文明傳承,重新認清這段歷史,不被高句麗和高麗的一字之差所誤導。 那麼,高句麗和高麗是怎樣被誤讀的呢? 東漢三國時期,高句麗政權逐漸形成,佔據了遼河以東、玄菟郡內外、長白山和朝鮮半島北部的廣大領土;到了南北朝,高句麗與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新羅逐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這就是朝鮮歷史上的前三國時期。唐朝時,朝鮮半島三國間爆發內戰,唐高宗便派大軍渡海出擊,幫助新羅先後消滅了百濟和高句麗,朝鮮半島第一次出現了統一的封建王朝——新羅。到了唐末五代,朝鮮半島再次分裂,出現了後高句麗、後百濟、後新羅三個國家,史稱朝鮮後三國時期。直到王建建立高麗國,朝鮮半島才再次統一。

朝鮮半島受中原文化影響很深,但凡大事,都要為自己尋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從先人的思想事蹟中獲取靈感。王建在確定新國號時,也沿用了這樣的思路,要為新國家尋找歷史傳承,這才決定取材“高句麗”——這個歷史悠久、與本民族有著一定血緣關係的名稱,給新王朝起名為“高麗”。 這下,大家都明白了,高麗只不過是藉用了高句麗的名字,高麗和高句麗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 也許有人會說,高句麗的勢力範圍在長白山區和朝鮮半島北部,高麗是朝鮮半島上的國家,二者怎麼可能完全沒有聯繫?要是沒有聯繫,王建也不可能直接引用了。 好,下面由我來擺事實,講道理。 從時間上看,從高句麗滅亡到高麗建國,當中相隔近300年。這300年,正好是東北亞地區最為動盪、民族融合最為強烈的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古代少數民族消亡了,在隋唐時期融入了新一代的漢民族中;契丹、突厥、回紇、吐蕃等新興少數民族崛起,而處在東北亞地區的古高句麗族,也沒能避免被消亡與融合的命運。統一朝鮮半島的,是來自東部沿海的新羅人。

從地域上看,王氏高麗的統治中心在朝鮮半島,而古高句麗國領土的一大部分則位於以漢代玄菟郡為中心的遼寧、吉林等地,二者統治區域有90%以上不重合。 從文化上看,高句麗族本身沒有文字。從現已發現的好太王碑、中原郡碑、冉牟墓誌、冬壽墓墨書題記、德興里壁畫墓墨書題記和榜題、佛像銘、鉻文磚、銘文瓦上看,高句麗族都是用漢字來記述歷史事件、進行文化交流的。 儘管高句麗在大多數時間裡都比較敵視中原王朝,但是種種證據都顯示:高句麗,就是中國古代東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高句麗國,也只是東北亞地區的一個地方政權。 然而,由於史料的混亂和認知的局限性,再加上北方疆域被遼金所阻隔,大多數宋朝人對朝鮮半島從高句麗滅亡到王建建立高麗之間這近300年的歷史懵然無知,甚至不知道新羅曾經統一過朝鮮半島,更不知道離他們不遠的半島上還曾出現過分裂動蕩的“後三國時代”。

在很多宋朝人看來,“高麗”這個國家一直存在於朝鮮半島,只不過由複雜的“高句麗”變成了簡單的“高麗”而已。因此,薛居正在修《舊五代史》時就把王氏高麗看成是古高句麗繼承者,歐陽修也在《新五代史》中把高句麗的歷史寫進了王氏高麗傳當中。 這還僅僅是錯誤的開始。 到了元代,《宋史》的撰寫者脫脫明確提出了“長興中,權知國事王建承高氏之位”的論斷,用官方的話語為“高麗”是“高句麗”的延續,兩者就是一回事蓋棺定論。此後,《遼史》和《金史》的編寫者也沿用了這一觀點,進一步承認了王氏高麗和古高句麗的親屬關係。 到了明代,《元史·高麗傳》不但在內容上繼承了《宋史》的錯誤,而且還頗具創意的把箕子朝鮮的歷史嫁接到了高句麗之前,為高句麗尋找到了一個源遠流長的祖先。到了清代,清政府為了顯示對鄰居朝鮮的友好,特意在自己的官方史書中編了一段“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東徙復國——王氏高麗——李氏朝鮮”的歷史,使得整個朝鮮半島的歷史一脈相承——高氏高句麗繼承箕子朝鮮,王氏高麗繼承高氏高句麗,李成桂建立的李氏朝鮮則繼承了王氏高麗。為了自圓其說,《明史》還把唐朝攻滅高句麗後把當地老百姓西遷到中原的事實改成了“東徒”朝鮮半島的壯舉,讓王氏高麗承襲高句麗傳統,兼併南方新羅、百濟兩國的故事變得愈發的合情合理。

官方史書的錯誤不但沒能澄清朝鮮半島的真實歷史,還給民間認知帶來了巨大的誤導。 高句麗和高麗,我們誤讀的不僅僅是兩個名字,更是一段不容被歪曲和質疑的東北亞古代文明史;而造成這段誤讀的最大幫兇,恰恰就是我們自己。國人時時刻刻不忘嚴格要求自己,寬容對待別人,可到最後,家裡被人偷了,卻得陪著笑臉故作風度的說,我們很有錢,我們很大方,不怕偷也不怕搶,因為我們是文明人。我們或許更加應當反思自己,更應當好好去理解一下房玄齡對於高句麗的那句名言。 之所以要把高句麗的血統問題擺到朝鮮半島的歷史之前來講,只有一個原因:不搞清楚高句麗的血統,整個朝鮮半島的歷史就是一鍋粥。正本清源,方能繼往開來。 朝鮮半島上最早建立政權的是箕子朝鮮。武王伐紂,攻滅殷商後,商朝的大忠臣箕子就帶著幾千名不願臣服周王朝的殷商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與半島土著居民一同建立了“箕氏侯國”。 “箕氏侯國”,與其說是國家,不如說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其法定名稱為——箕子邑落聯盟。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箕氏侯國”,它是朝鮮半島有明確記載的第一個正式的政權組織,一個來自中原的,以殷商後裔為主體的移民政權。

朝鮮半島土著居民的祖先們還在刀耕火種時,就已經被大漢民族的後裔統治了;他們沒有語言,只能依依呀呀,拿手比劃,是中原來的漢人教會了他們好好說話。 西漢初年,燕王盧綰叛亂,遼東動盪不安。燕人衛滿帶領千餘部眾脫離西漢,向東進入箕子朝鮮。衛滿原本是燕國人,先後在燕國、秦朝、西漢為官,後來跟隨盧綰造反,流亡匈奴,最後來到箕子朝鮮。 當時箕子朝鮮的國君是箕準。箕準擔心西漢來犯,就沒有把衛滿扭送回國,而是封他為博士,還把西部靠近西漢的一大片土地賞給他當封地,希望藉助衛滿的力量來守護西部邊境。 衛滿是個很有野心的政治老油條,當然清楚箕準打得小算盤。他見箕子朝鮮國力不強,西漢也沒有追過來趕盡殺絕,於是將計就計,便利用封地為依托,不斷招募從燕國和齊國流亡朝鮮半島的漢族流民,積聚自己的政治、軍事力量。

公元前194年(漢惠帝在位、呂后掌權期間),衛滿與箕子朝鮮反對國君的勢力聯手,自封地起兵,攻下了箕子朝鮮的國都王險城(今朝鮮平壤),取代箕子朝鮮成為朝鮮半島的統治者。衛滿即位後,設立官職,發展生產,逐步統一了箕子朝鮮各部,並將勢力擴展到了鴨綠江以南地區,史稱衛氏朝鮮。 戰敗逃亡的箕準則從海路逃往半島南部的馬韓地區,與逃難而來的遺民一起建立了馬韓國。朝鮮半島前三國時期的百濟,正是馬韓國中的一個部落,只不過當時的百濟不叫百濟,而叫十濟。此後,朝鮮半島南部出現了逐漸形成了馬韓、辰韓、弁韓三個較大的部族聯盟,史稱“三韓”。也就是說,馬韓——百濟,他們的民族中,也流淌著殷商後裔的血液。 取代箕子朝鮮後,衛氏朝鮮很快就成了西漢的屬國。有了這樣一個強大的靠山,衛滿便開始向周邊地區擴張,真番、臨屯等部族也都主動前來歸順,拓地數千里。到了衛滿的孫子衛右渠在位時,衛氏朝鮮實力日益雄厚,衛右渠的野心也隨之膨脹——不但停止了本國對西漢的通商朝貢,還禁止真番等小國與西漢的往來,嚴重威脅到了西漢在遼東地區的統治。

公元前128年(漢武帝元朔元年),朝鮮半島東部幾個小國不滿衛右渠的控制,一起歸降西漢。漢武帝在其地設立蒼海郡(大致位置在朝鮮半島東部,今朝鮮、韓國交界處的江原道地區)。儘管滄海郡在幾年後就被撤銷了,但它卻是中原漢族政權在朝鮮半島設立的第一個行政機構。滄海郡屬國的歸附,讓漢武帝看到了解決衛氏朝鮮的契機。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元封二年),為加強對衛氏朝鮮的控制,漢武帝派涉何前往朝鮮。這次出使,實際上是一次投石問路——衛右渠如果乖乖聽話,自然能夠繼續當西漢的屬國;如果不聽話,那就正好給了西漢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機會。然而,出使結果卻是一無所獲,衛右渠根本不買賬,只是“客客氣氣”的派人把涉何礼送出境。 漢武帝在位時期,西漢王朝強人輩出,涉何也算是其中一個。作為大漢王朝的全權特使,費了好大勁出國一趟,居然一事無成,要是就這麼回去了,皇帝肯定會怪罪自己無能,給祖國丟臉。涉何越想越氣,給人打工,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做事! 因此,涉何一不做二不休,在回國途中將護送他出境的朝鮮裨王長殺死,然後反咬一口,說衛右渠有不臣之心,懇請漢武帝早作準備。漢武帝正愁找不到機會,所以不但沒有責怪涉何,還任命他做遼東郡的東部都尉,專門留在那兒對付衛右渠。 衛右渠也不是省油的燈,心想你涉何殺了我的人,還敢明目張膽的呆在邊境,簡直是目中無人!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虛構),衛右渠突然發兵遼東,殺死涉何,狠狠出了一口惡氣。 人死了,機會就來了。 同年秋,漢武帝發兵五萬,左將軍荀彘率主力出遼東,由陸路進攻;樓船將軍楊僕率偏師從齊地渡海,在半島側翼登陸,夾擊王險城。楊僕的水軍率先到達朝鮮列口(今朝鮮大同江入海口附近),為了搶功,他不等荀彘的陸軍會合,就單獨率領水軍進攻王險城,戰敗。同時,荀彘的大軍也遭到了頑強抵抗,陷入苦戰。漢武帝見兩路大軍都沒有取勝,又派衛山為使者,前往王險城勸降。衛右渠見漢軍勢大,權宜之下,表示願意降服,還派太子帶著一萬士兵前往長安歸降。 當衛太子一行浩浩蕩盪來到邊境時,衛山和荀彘頓時就傻眼了——哪有帶著一萬大軍來投降的?一定有陰謀!兩人立刻下令封鎖道路,然後命令所有衛氏朝鮮的士兵放下武器,徒手過境。衛太子不干了——一萬人兩手空空的上路,那不是任人宰割嗎?所以就帶著大軍返回王險城。 這下可把漢武帝惹毛了,他立刻下令兩路大軍全力進攻王險城。 長期的圍困和漢軍強大的戰鬥力讓王險城內的貴族大臣們在抵抗漢軍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就在這一年的夏天,衛右渠被主和的大臣殺害,漢軍攻陷王險城,衛氏朝鮮滅亡。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元封二年),漢武帝派大軍攻滅衛氏朝鮮。 次年,漢武帝為了加強對東北邊境的控制,又在遼東增設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統稱朝鮮四郡,屬幽州管轄,將朝鮮北部直接收歸中央政府管轄,其郡治朝鮮縣城就是原來的衛氏朝鮮都城王險城(今朝鮮平壤大同江南岸的土城洞城址)。 《漢書·武帝紀》記載,在漢武帝增設的朝鮮四郡中,以樂浪郡為首,此後的東漢、曹魏、西晉政權都延續了這一行政區劃。樂浪郡治址位於平壤南郊大同江南岸土城裡的台地上,東西約長700米,南北約長600米。 1935和1937年在城址東部發現柱石、甬路、井和下水道等建築遺跡,還出土有磚瓦、封泥、陶器和銅鐵器等遺物。部分片當上還發現了“樂浪禮官”、“樂浪富貴”等銘文;特別是在封泥上,除“樂浪太守章”和“樂浪大尹章”之外,各級令、長、丞、尉的官印均有發現。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樂浪郡面積最大時擁有“縣二十五”。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公元前82年(漢昭帝始元五年),漢昭帝撤銷了臨屯、真番二郡,將二郡土地、居民分別歸入樂浪郡。合併之後的樂浪郡面積廣大,所以漢朝政府又從中分出嶺東七縣,還設置了樂浪東部都尉加以管轄。 自西漢以來,樂浪郡的面積並不是固定的:中原王朝強盛時,其控制面積便增大;中原王朝衰落時,其控制面積也隨之縮小,但其中心地域是始終都是平壤附近的大同江下游和載寧江流域。直到東漢末年,公孫度的繼承人公孫康又把屯有縣以南荒地劃了出來,重新設置了帶方郡,郡治在帶方縣。轄境與從前樂浪南部都尉的管區相同。 攻滅衛氏朝鮮的第二年,漢武帝在其故地設立了臨屯郡,臨屯位於樂浪郡的東面,也就是單單大嶺以東樂浪東部都尉的轄地。轄境範圍大致在現在韓國的東北部,其原住民為穢人。公元前82年(漢昭帝始元五年),西漢政府進行大規模的郡縣調整,臨屯郡及其所轄穢人也一併歸入樂浪郡。 《史記·朝鮮列傳》稱真番為“東夷小國,後以為郡”,說明真番郡即原先真番族聚居的地區。真番郡的具體位置迄今未有統一說法,大致位於玄菟郡以南,今韓國北部。 《後漢書·東夷傳》在“昔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前提到:“穢及沃沮、句驪,本皆朝鮮之地也”,證明穢人、沃沮人與句麗胡原是箕氏朝鮮的屬地,後一度獨立,衛氏朝鮮對此地區的征服實際上是對箕氏朝鮮故地的恢復。而真番國卻是早已存在。 《史記·朝鮮列傳》載:“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在戰國時期燕國最強盛時,真番國已經存在,顯然不是箕氏朝鮮的屬國,所以,真番當是衛氏朝鮮新征服的領地。 公元前82年(漢昭帝始元五年),真番郡與臨屯郡一起併入樂浪郡。 從地圖中就可以看到,玄菟郡位於遼東郡和樂浪郡之間,橫跨鴨綠江兩岸,還囊括了現在吉林省的長白山區,不僅是四郡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戰略位置也最為重要。玄菟郡設立於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其轄地是衛氏朝鮮屬國沃沮的故地,大約是今北朝鮮鹹鏡南道、咸鏡北道以及中國遼寧、吉林省西部一帶,郡治大體在咸鏡南道境內。漢昭帝時,西漢政府把玄菟郡郡治遷至今遼寧新賓永陵地區,鴨綠江外之地則劃歸樂浪郡管轄,轄境南達今朝鮮清川江和大同江上游北岸,與樂浪郡為鄰,北達哈達嶺、輝發河一帶,與扶餘為鄰,其西為遼東郡,以長城為界,其東以長白山為界與沃沮相接。 在搞清楚玄菟郡的管轄範圍後,還需要對玄菟郡的原住民進行一下分析。這關係到一個重大的歷史問題——這一歷史問題直到現在仍然爭論不休,還引發了兩個國家的口水戰。 《漢書·地理志》對玄菟郡的註解是“故真番、朝鮮胡國”,但《漢書·地理志》所載為昭帝始元五年以後的政治區劃,也就是“罷臨屯、真番二郡,將二郡土地、居民分別歸入樂浪、玄菟二郡”之後的行政區劃,此時玄菟郡的轄區已包括原來真番郡,真番郡的原住民真番人也劃歸了玄菟郡。因此,玄菟郡最早的原住民,正是“朝鮮胡國”中的故“句驪胡”。 《後漢書·東夷傳》記載:“武帝滅朝鮮,以高句驪為縣”,這說明,正是因為有“句驪胡”居住,西漢政府才在玄菟郡境內設置了高句麗縣。而玄菟郡初設時,轄區內主要包括兩個民族——沃沮、高句麗,直到真番郡併入之後才包括了真番人。可見,在西漢攻滅衛氏朝鮮以前,“高句驪”、“句驪胡”、“朝鮮胡國”、“句麗蠻夷”等多種名稱都是對居住在玄菟郡境內的高句麗人的稱呼。朱蒙之子琉璃明王時,扶餘的勢力才進入這一地區。從《後漢書·東夷傳》將此族列入以朱蒙為始祖的高句麗的傳記中來看,當是其與卒本扶餘發生了民族融合,扶餘才改名高句麗。 這些事實說明,玄菟郡在西漢時就屬於中國,生活在玄菟郡境內的高句麗人,也是漢王朝治下的少數民族! 漢武帝所設四郡,實質上是以古朝鮮本土為一郡(樂浪郡),將衛氏朝鮮後征服的真番設為一郡(真番郡),將先後臣屬於箕氏朝鮮與衛氏朝鮮的屬地分為玄菟與臨屯二郡,玄菟郡統轄高句麗蠻夷與沃沮,穢人則主要隸屬於臨屯郡。漢昭帝所進行的郡縣調整,則是把所有穢人的分佈區都劃入樂浪郡,在此以北的真番人、高句麗則劃歸玄菟郡。 不論是漢武帝滅衛氏朝鮮以後設立的四郡,還是漢昭帝時的郡縣調整,都是基於當地民族分佈而進行的。隨著扶餘人的南下立國、高句麗族的形成,遼東地區的民族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地的行政建制也隨之發生變化。到了東漢末年,接管遼東政權的公孫康又把樂浪郡南部獨立劃分出來,以帶水(今韓國漢江)為名,設立了帶方郡,轄境相當於今朝鮮京畿道及忠清北道地區,郡治在今平壤西南。 漢四郡的設立,極大的促進了朝鮮半島經濟文化的發展。這個刺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漢族移民對四郡的直接開發,使得朝鮮半島北部出現了著名的“樂浪文化”;其二,漢族移民的到來,也使一大批北部原住民遷往南方,南遷的人丁帶來了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間接促進了半島南部的開發。 從對漢代朝鮮四郡的了解就能看到,漢朝政府對遼東地區的控制遠比我們所理解的“遼東”地區,而是包括了今遼寧全境、吉林大部和朝鮮中北部的廣大地區。兩千年前,中華民族就曾是東北亞的主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