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千年亂局:爭霸東北亞1

第10章 三、有使自倭國來

公元238年,司馬懿率魏軍再次踏上了曹操北征烏桓時曾經走過的那條濱海大道。司馬懿採取的是海陸並進的進軍策略。海路,司馬懿派劉昕、鮮于嗣率一支偏師渡海出擊,目標帶方郡。之所以要另派一支軍隊去攻占帶方郡,就是為了防止公孫淵兵敗後向流竄朝鮮半島,繼續為禍邊境,同時從公孫氏手中收回海東諸國的控制權。劉昕、鮮于嗣渡海出擊,率軍在朝鮮半島登陸後,很快就拿下了帶方、樂浪二郡,成功的切斷了公孫淵的退路。 陸上的主力,是由他親自率領的四万精銳。司馬懿的運氣比曹操要好得多,魏軍進駐遼西無終時,老天爺也很幫忙,一場雨都沒有下,濱海道的交通狀況十分理想,根本不用像曹操那樣繞道盧龍塞小路前去偷襲。魏軍大張旗鼓,一路浩浩蕩盪殺奔遼東。

公孫淵聽說魏軍壓境,連忙命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數万步騎在遼水西岸布防,還修築了20多里長的防禦工事來阻擊魏軍。儘管公孫淵自以為很牛逼,可是論打仗,他完全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司馬懿採取聲東擊西之計,佯攻遼水工事,同時命魏軍主力偷渡遼水,直取遼東郡治所襄平。前線的燕軍一聽說襄平被圍,忙不迭的放棄了遼水防線,星夜回援襄平。奪取戰事主動權後,司馬懿圍城打援,在襄平城西南的回首山痛擊回師的燕軍,三戰皆捷,殲滅了燕軍主力。 這時,憋了很久的老天爺終於開始下雨了,一下就下了一個多月,遼河水位猛漲,將燕軍牢牢困在了襄平城中。一個多月後,雨季過去。養精蓄銳的魏軍起土山、挖地道、造樓車,對襄平城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圍攻襄平城的軍隊中,就有高句麗人的身影。當時山上王已經去世,即位的東川王痛恨公孫氏,所以對攻打遼東十分熱衷。不久,城中糧盡,公孫淵部將楊祚率部出降。八月,襄平城破,公孫淵率數百騎兵突圍,被魏軍追殺於太子河畔。

公孫氏敗亡了,遼東重新回到了魏國的版圖;公孫氏敗亡了,壓在高句麗頭頂的大山被掀翻了,高句麗人走出山區,爭奪遼東的美好時代似乎就要來臨了…… 用秋風掃落葉來形容司馬懿平遼之戰一點也不為過,戰鬥的過程也沒有太多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不過,還是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引起了我的注意,很能說明當時東北亞地區的一些問題。 就在司馬懿率大軍擊敗燕軍主力,圍困遼東首府襄平時,一個來自倭國、由大夫難升米率領的使團也在同一時間橫渡大海,在帶方沿海上岸。當時帶方、樂浪二郡剛剛被魏軍佔領。為了避免公孫氏餘部向朝鮮半島逃竄,同時阻止親公孫氏的三韓勢力支援襄平(當時三韓的實力都很弱,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帶方太守劉昕下令封鎖了所有從朝鮮半島通往遼東的去路。因此,難升米的使團沒能繼續北上,而是被劉昕客客氣氣的挽留在了帶方城中。

帶方是公孫氏接待海東諸國來使的第一站,其作為“外交使節城”的歷史也長達數十年。在這段時間裡,公孫氏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以免海東諸國的使節越過遼海地區直接與魏國、吳國接觸,讓海東諸國覺得公孫氏就是東北亞唯一的老大。可以說,在司馬懿討伐遼東之前,這一封鎖行為一直實施得很好,直到劉昕率魏軍攻占帶方。 然而奇怪的是,我們很難在史書中找到公孫氏與海東諸國交往的記錄。這部分有著極大歷史價值的檔案資料,極有可能在魏軍兵臨帶方城下時就被公孫氏的官員銷毀了,也有可能毀於戰火之中。儘管如此,帶方城的收復,也就意味著魏國從公孫氏手中收回了與海東諸國外交往來的權力,中原地區與海東諸國的交往也是從那時起才恢復正常。

八月,司馬懿率軍攻破襄平,公孫淵兵敗身死,劉昕這才派人護送倭國使團前往洛陽。平定遼東、遠國來朝,魏國雙喜臨門。魏明帝不但盛情款待了這些來自大海對岸的客人,還賜予了大量財物,讓難升米等人帶回倭國。 公元239年正月,魏明帝病逝,齊王曹芳即位。次年,接替劉昕出任帶方太守的弓遵才派建中校尉梯俊等人攜帶詔書、印綬等物渡海前往倭國,冊封倭女王。倭女王卑彌呼接受了魏國的冊封,然後上表謝恩。 這次前後跨越三年的互訪最終讓魏國和倭國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然而,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整個出使事件發生的經過時,就會產生一個疑問:難升米一行人渡海前來,從一開始就是打算與魏國建交,還是誤打誤撞促成了這次互訪? 三國時期,海東諸國與中原(主要是遼東公孫氏)的交往受環境和地理影響很大。從地理位置上看,帶方郡大體在今朝鮮沙裡院附近,倭女王所在的邪馬台國在今日本北九州山門郡一帶,而難升米使團登陸的帶方海則在今朝鮮海州灣處。從北九州山門郡出發前往海州灣,以當時海船的實際航速來測算,起碼需要40天以上的航程,所以難升米一行應該是在公元238年的五月初啟程出發。而魏國出兵遼東是在當年春天,以當時的通訊條件看,遠隔重洋的倭國不可能這麼快得到魏國發兵遼東的消息,就算有內應和飛鴿傳書,作為弱勢一方的倭國也不會在大戰將開、局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貿然派使團出海。

因此,難升米一行最初所要出使的不是魏國,而是當時雄踞遼東的公孫淵。 使團在海州灣登陸後,難升米才得悉帶方、樂浪二郡已經易主,以前的“宗主國”公孫氏危在旦夕。 作為一名成熟的外交官員,難升米見機行事,立刻改變了出訪的目標,誤打誤撞的讓倭國找到了一個更為強大的友邦。這是一次大膽的外交“押寶”,對三國時期的東北亞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孫權之所以與公孫淵聯盟,除了夾擊魏國,從海上牽制徐、青、幽各州外,也是想利用公孫氏三代人半個世紀來在東北亞地區建立起來的霸主地位,通過強大的海上力量對臣服於公孫氏的海東諸國施加影響,進而尋找機會,取代公孫氏成為海東諸國的宗主國。而此前公孫淵突然翻臉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東吳的海上力量會威脅到公孫氏在東北亞的宗主地位。

於是,遼東就成了魏國、吳國、公孫氏和海東諸國角力東北亞的焦點——魏國失去遼東,不但會腹背受敵,還會徹底失去對東北亞地區擴張影響的可能;東吳控制遼東,就能為稱霸海上取得一個強有力的支點;對海東諸國而言,誰是遼東的主人,誰就是他們的宗主國。 公元239年春,也就是公孫氏滅亡後不久,孫權再次派軍隊從海上偷襲遼東,試圖切斷魏國與海東諸國的聯繫。東吳的行動讓魏國更加清楚的認識到遼東的重要性。所以,帶方太守劉昕才會專門派人護送難升米的倭國使團前往洛陽,並主動向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示好。而倭國作為第一個向魏國示好的海東國家,也受到了魏國的格外禮遇。 那麼,東吳為什麼沒能成為海東諸國建立外交關係的首選呢?

其一,吳國地處東南,離海東諸國相距較遠,再加上航海技術和季風洋流的限制,使得海東諸國的船隊前往東吳存在技術上的困難。 其二,吳軍在夷洲等地掠奪百姓,惡名遠播,海東諸國擔心東吳取得海上霸權後會故技重施,對本國不利。因此,態度友好、且更容易到達的魏國就成了海東諸國的首選靠山。 公元238年,盤踞遼海之上的公孫淵自立為王,反叛魏國,最後被消滅;1390年後的遼東,另一個盤踞在遼海之上的人被某人當作是眼中釘、肉中刺,無緣無故的被砍了頭。 一股力量消失了,勢必有別的力量取而代之,這是歷史的規律。公孫氏的覆滅,從表面上看,是維護了魏國主權的統一,可它卻打破了三國時期東北亞地區的勢力平衡,種下百年動亂的禍根。

那個被某人當作是眼中釘、肉中刺的人死後,遼海地區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敵人的敵人死了,敵人笑了,殺人的人也沒落得好下場,最後斷送了整個江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