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千年亂局:爭霸東北亞1

第13章 第五章白虜傳奇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一曲《敕勒歌》,傳唱千年,勾勒出了一幅雄渾遼闊的草原美景。生活在這片草原上的,便是當時中國北方最為強大的少數民族——鮮卑。鮮卑人酷愛音樂——風過,草長,金黃色的大草原彷彿在講述一個個古老而又讓人難以忘卻的故事。 鮮卑人和匈奴一樣也是逐水草而居,在艱辛與困苦中一代代的繁衍生息。那些曾經迴盪在大草原上的鮮卑民歌,有的甚至連歌詞都沒有,只剩下綿長悠遠的調子,那是這個民族發自靈魂深處的聲音,寄託著鮮卑人最淳樸最原始的情緒。悠長、清新、慷慨、豪壯……這是鮮卑人的歌,也是鮮卑的歷史。 鮮卑與烏桓都是東胡的一支,最早發源於鮮卑山,並以此為族名。作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少數民族之一,鮮卑族的發源地一直是學者們考證的焦點。那麼,鮮卑山到底在哪裡呢?據《魏書》記載:“魏先之居幽都也,鑿石為祖宗之廟於烏洛侯國西北……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

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北魏中書侍郎李敞前往烏洛侯國祭祀,並在“先帝舊墟石室”洞中刻下祭文。烏洛侯國,最早見於《魏書·烏洛侯傳》:“去代都四千五百餘里……在地豆於之北……民冬則穿地為室,夏則隨原阜畜牧。……其俗繩發,皮革以珠為飾……好射獵,樂有箜篌,木槽革面而施九弦。” 可見,這個烏洛侯國是個以漁獵為主,且酷愛音樂的國家,但是烏洛侯國又在哪裡呢?鮮卑族起源之地的線索就此終結了嗎? 1980年七月,考古學家米文平先生來到了位於大興安嶺北段的嘎仙洞,千年之迷就此解開。嘎仙洞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甘河鎮東北30公里處離地面約20多米的山崖上,主體石室南北90步、東西40步、高70尺,分為4個洞室,面積近3000平方米。洞內除少量陶器、石器和骨器外,還保留有遺留的石刻銘文。這些石刻銘文都是漢字隸書,字形古樸蒼勁,豎寫19行、共201字,大部分文字仍然清晰可辨,其內容與《魏書》所記基本相同。由此可見,嘎仙洞就是鮮卑族先民所聚居的“舊墟石室”。嘎仙洞鮮卑石室的發現,不但確認了鮮卑族的發源地,也讓烏洛侯的所在地浮出水面——即今嘎仙洞東南的嫩江中游地區,今黑龍江齊齊哈爾西部一帶。

不過,生活在嘎仙洞附近的只是鮮卑族的一支——拓跋鮮卑,又稱北部鮮卑。而鮮卑中其它三個著名的部落——段部、宇文部、慕容部,則都發源於內蒙古境內的鮮卑山,又稱東部鮮卑。 鮮卑的語言習俗和烏桓接近,先秦時主要在大興安嶺中北部活動。鮮卑語屬於阿爾泰語系,其語音介於黑龍江流域的滿語和額爾古納河流域的蒙古語之間。在鮮卑語中,“鮮卑山”即為“祥瑞山”、“神山”;“鮮卑”一詞,也表達了鮮卑人對“吉祥、美好”的嚮往。 秦、漢之際,匈奴滅東胡,烏桓、鮮卑便臣服於匈奴。隨後,西漢與匈奴間進行了長達百年的戰爭,匈奴勢力遭到沉重打擊。烏桓南遷後,大部分鮮卑部族便佔據了烏桓故地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兩岸;另一支則向西南遷徙,落戶於大澤(呼倫貝爾草原)一帶,即後來的鮮卑拓跋部。由於鮮卑拓跋部所活動的河套陰山一帶不在本書所要重點講述的遼東——東北亞範圍內,所以就不具體展開了。

東漢初年,烏桓繼續內遷,鮮卑人便再次緊跟烏桓的腳步遷徙南下;北匈奴西遷後,鮮卑又佔據了匈奴故地,將從烏桓、匈奴控制下脫離出來的弱小部族收歸旗下,實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漢桓帝時,鮮卑族傳奇英雄檀石槐於高柳北面的彈汗山(今山西陽高西北)建立汗庭。檀石槐任用漢人,制定法律,將鮮卑控制下的土地一分為三進行管理:右北平以東為東部;右北平以西為中部;上谷以西為西部,轄境“東西一萬四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幾乎把匈奴人原來佔領的地盤都囊括在內。 檀石槐死後,鮮卑各部隨即陷入分裂。曹操執掌東漢政權時,鮮卑主要形成了三大集團:檀石槐後裔步度根率部佔據云中、雁門一帶;軻比能率部佔據代郡、上谷等地;原先“東部大人”所統轄的一些小部族則散居於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三部鮮卑中,以軻比能勢力最強,對中原的威脅也最大。袁紹攻略河北期間,北方漢人為躲避戰亂,紛紛投奔軻比能,同時帶去了漢族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

與公孫度一樣,軻比能也是一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清楚鮮卑的實力尚不足以與中原漢族政權叫板,於是一邊命族人向歸附的漢人學習語言文字和兵器製造,一邊向東漢和後來的魏國稱臣納貢,並積極開展“互市”貿易。當時,魏國的戰略重心都在南方,對北方眾多少數民族主要採取安撫招攬的政策,以確保邊境安寧。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壯大,軻比能先後吞併了步度根及其它周邊部族,統一漠南。伴隨著實力的增強,軻比能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屢屢侵犯幽州邊境,取代烏桓成為魏國北部最大的不穩定因素。為了解除鮮卑的威脅,魏國幽州刺史、護烏桓校尉王雄突施奇計,派出刺客將軻比能刺殺。 縱觀整個鮮卑族的歷史,我們會發現,鮮卑是一個獨立性極強,但整體凝聚力極差的民族——有傑出領袖誕生時,鮮卑人便能稱霸一時;領袖一死,其子侄部眾便相互不服,旋即陷入無休止的內亂和攻伐中。

軻比能死後,漠南地區再度分裂,東部鮮卑中的段部、慕容部、宇文部先後崛起。這三大部族的興起,很大程度上都是客觀環境促成的:烏桓已被消滅,逐漸融入到了漢族和其它少數民族中,整個民族消失了;公孫氏被魏國干掉,東北亞地區最強橫的漢族勢力煙消雲散;高句麗在魏國的打擊下奄奄一息,一時半會兒也緩不過勁兒來;而魏國也正處在曹氏與司馬氏的內鬥中……放眼遼東內外,茫茫白山黑水,竟無一強者,這就給了鮮卑族登上歷史舞台的最好時機! 此後,魏滅蜀,晉代魏,晉滅吳,三分歸一。大一統,原本是中原漢族政權向外擴張的保證,但統一的局面並沒能維持多久——西晉統治者的昏聵和腐敗動搖了國家的統治根本,也激化了周邊地區的民族矛盾。西晉的統治只有短短幾十年,但在此期間,中原、邊地叛亂不斷,東部的段部、宇文部、慕容部,中部的拓跋部,西部的鐵弗部、土谷渾部、乞伏部、禿髮部先後鬧獨立,把曹操好不容易統一的北方搞得四分五裂,民不聊生。

在遼東,鮮卑段部最早興起,後來被羯人建立的後趙擊敗。慕容部則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等政權,最後亡於北魏。宇文部發家最晚,早先與高句麗通好,後敗於前燕,直到南北朝時期才取代西魏政權建立北周,其迭刺部後來成為遼國始祖“契丹八部”之一。 在陰山,拓跋部建立了代國,收服了盤踞在河套地區的眾多部族,後來被前秦攻滅。淝水之戰後,拓跋珪復國,擊敗了強大的後燕,統一北方,建立了強大的北魏政權。 在西部,鮮卑慕容部的一支遷居青海東部,稱吐谷渾;鮮卑與匈奴的混血後代赫連勃勃建立夏國;鮮卑與敕勒人融合形成乞伏部。淝水之戰後,乞伏國仁建立西秦,後被赫連勃勃所滅;與拓跋部同源的禿髮部建立南涼,後為西秦所滅,禿髮部人投奔北魏,被賜姓“源”……鮮卑各部與匈奴、羌、羯、氐等少數民族相互攻伐,相互融合,北方中國群雄並起,硝煙瀰漫,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動蕩的年代就此到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