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笑看春秋三百年

第24章 第二十三章恐怖分子露頭

笑看春秋三百年 广目天王 4208 2018-03-16
北杏會盟,大國集體看齊桓公的哈哈笑,除了宋國,誰也不來摻和。就是參加會議的宋國,開了半截會還跑了。這些國家也是散漫慣了,也不想想齊桓公的背後,可是周天子的大義名分在那擺著,你不給齊桓公面子,那就是不給周天子麵子,這違背王命的罪過可是不小。 這樣,齊桓公就有了討伐不聽話的諸侯的理由:你們敢不聽天子的話,天子命令我來打你,你不服氣?於是按照既定計劃,召集了陳、蔡、邾三國的軍隊,一起向魯國進發。其實,這三個小國能有多少實力,只不過是齊桓公拉過來湊數的而已,順便也壯壯聲勢。 公元前681年6月,齊桓公率領四國聯軍,進攻魯國的附庸小國遂國(在今天山東省寧陽縣與肥城縣交界處)。像這種小國,全國的人口總數還沒有齊國的軍隊多呢,怎麼能抵擋齊桓公的大軍?很快就亡國了。

滅了遂國之後,齊桓公準備趁勢一舉攻進魯國,以報三年前敗於長勺之仇。管仲說:“上次打魯國,敗就敗在咱們師出無名。這次不同了,魯國不聽天子命令,不來參加會盟,這是魯國自己做得不對。咱們這是替天子來征討它的,所以要先禮後兵,可以先派使者給魯侯送信,對他講講大道理,再聯繫魯侯的母親,也就是您的姐姐,讓她出面勸勸魯侯。如果魯侯執意要與我們為敵,那再動刀兵也不為晚。”於是,齊桓公就向魯國派出了信使。 遂國滅亡的消息傳到曲阜,魯莊公也生氣了。這個小白怎麼這麼煩人,剛消停幾年,又來打我們了,難道忘了上次在長勺是怎麼敗的了? 魯國的執政大夫施伯說:“上次長勺一戰,是齊國侵略我們,師出無名。可是經過這三年整頓,齊國已經國富兵強,我們恐怕不是對手。再說,這次是我們不遵從王命在先,錯在我們。我覺得不宜與齊國硬碰,不如遣使講和,省得落下抗拒王師的罪名。”

長勺之戰的功臣曹劌,也主張和齊國講和。恰好這個時候,文姜也得到了齊桓公的書信,勸魯莊公和齊國講和。魯莊公權衡利害關係之後,明白這一仗實在打不得,所以決定順坡下驢,和齊國和好。他也給齊桓公寫了一封信,同意講和,但是要求齊國先退兵,給魯國留點面子,然後在這一年的冬天,兩國元首到柯地(是齊國的地名,在今山東省陽谷縣阿城鎮)進行談判。 齊桓公鬆了一口氣,看來魯侯還是很識時務的嘛,於是就回去做會盟的準備工作去了。 返回來再說魯國。魯國有一個大夫叫曹沫,作戰十分英勇,就是腦子不太靈光,屬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那種。曹沫曾經率軍與齊國作戰,可惜指揮不當,連著吃了三次敗仗。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可是常打敗仗畢竟是不怎麼光彩,讓曹沫在國人面前都抬不起頭來。這次聽說國君要去和齊侯談判,曹沫就自告奮勇要跟著魯莊公一起去。

魯莊公對曹沫說:“我也不是想揭你的短,可是你確實在齊國人面前栽了幾次跟頭。我怕你去了,被齊國人笑話。你這人脾氣又暴躁,人家笑話你,你就容易生氣。你一想不開,再有個三長兩短的,實在是不合適。” 曹沫說:“我還至於那麼小心眼吧!這次去,就是告訴齊國,我們魯國不是好欺負的,別看我敗給過他們幾次,可是我並不怕他們。如果有機會,我也想順便洗刷我以前的恥辱。” 魯莊公一聽,怎麼著,你還想弄出點什麼么蛾子?忙說:“你打算怎麼著?國家大事,可不許你胡鬧啊。” 曹沫說:“我哪能胡鬧呢?到時候您就該干嗎幹嗎,別管我,我自有計劃。” 魯莊公一想,反正這次也是割地賠款去的,又不是什麼好事,帶著誰不是帶呀。曹沫要是願意跟著,那就帶他去唄。到了會盟這一天,魯莊公帶著曹沫,到了柯地。齊桓公已經在這裡搭起了會盟用的高台,只等著魯莊公到來了。那個時候,國與國之間結盟,都要昭告天地,誰違背盟約,就要受到老天的懲罰。所以需要建立會盟台,作用是兩國(或者多國)國君一起在這裡祭祀天地、起誓發願。

魯莊公來到會盟台下,會盟台下里三層外三層,密密麻麻站的都是齊國士兵,那真叫刀槍如林、盔明甲亮。這殺氣騰騰的場面,讓魯莊公不禁打了個寒戰。 曹沫倒是全然不懼,斜挎著短劍,扶著魯莊公徑直走向會盟台。台下是齊國大夫東郭牙在看門,攔住曹沫和魯莊公說:“此次會盟,只許一君一臣登台,而且不許攜帶兵器。” 兩邊的士兵就要過去攔阻曹沫,要他卸下兵器。曹沫把眼一瞪,大踏步就往台上走,兩邊的士兵誰也攔不住。東郭牙一看,這位怎麼這麼猛啊。 就這樣,曹沫帶著劍,和魯莊公一塊上了會盟台。與齊桓公寒暄過後,會盟的程序正式開始。 在雙方同意結盟之後,有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歃血為盟、昭告天地。歃血就是把牲畜的血塗在嘴唇上,以表示誠意,昭告天地的意思就是要讓老天作證,誰要是違背誓言,老天就會懲罰他。這個儀式後來逐漸演變成了喝血酒什麼的,用的血也由牲畜的血漸漸往人血方向發展,儀式是越來越嚇人,可是效果越來越差,人們漸漸地都不拿發誓當回事了。不過在春秋的時候,人們還是比較相信歃血這個儀式的。

就在左右侍從把盛血的銅盤端上來的當口,曹沫突然一下子躥了起來,左手一把抓住齊桓公的衣袖,右手則抽出自己隨身攜帶的短劍,對著齊桓公怒目而視。 管仲一看,這架勢不對啊,魯國這個大夫是要玩人體炸彈哪。於是管仲趕快過來,用身體護住齊桓公,大聲質問曹沫:“大夫,你這是要幹什麼?咱們可都是大國,玩恐怖主義,說出去要被人笑話的。” 曹沫說:“我沒別的意思,就是想問問你們的國君:你們齊國屢次欺負我們魯國,害得我們割地賠款。現在,你們齊國把邊境都推到我們魯國的都城下面了。要是哪一天我們的都城城牆倒了,都能壓著你們的國境,你們不覺得逼人太甚了嗎?” 管仲知道,現在不是和這個傢伙講道理的時候,要緊的是先把他安撫住,就問:“那大夫您打算怎麼樣呢?”

曹沫氣呼呼地說:“怎麼樣?就是要你們把侵占我們魯國的土地都還回來,這樣我保證不傷害齊侯,而且以後我們魯國就承認齊侯的霸主地位。” 管仲知道,現在這個狀態,無論曹沫提什麼要求,你都得答應,否則齊桓公的小命就完了。管仲就對已經嚇傻了的齊桓公說:“主公,您還不快答應曹大夫?” 齊桓公這才回過神來,忙不迭地說:“好好,我都答應,只要您不舞刀動槍的,咱們萬事好商量。”他也想先把曹沫唬住,然後再慢慢想辦法。 別看曹沫一副大腦容量不足的樣子,可是關鍵時刻,還是會動一些心眼的。他說:“光是口頭答應可不行,你得和我們的國君歃血為盟,把這個事情定下來,要不我就不鬆手。” 說著話,曹沫讓侍者把盛血的銅盤拿過來,讓齊桓公和魯莊公挨個歃血。魯莊公也被嚇了個夠戧,因為曹沫事先也沒跟他打招呼。現在曹沫的所作所為,可是凶險萬分的。要是曹沫腦袋一熱傷著齊桓公,那魯莊公這君臣二人是無論如何也別打算活著回國了。

當然,在自己的性命還掌握在別人手裡的時候,齊桓公也顧不上琢磨魯侯了。齊、魯兩國國君,當面簽字畫押、歃血盟誓,約定齊國將以前侵占魯國的土地盡數歸還,兩國結為盟友,永不打仗。 盟誓完了,齊桓公說:“曹大夫,這回您可以放手了吧?”曹沫說:“不行,光是國君盟誓,我還是不放心,我得和管仲也歃血才行。”齊桓公說:“曹大夫你還信不過寡人嗎,我堂堂一個國君,怎麼能說話不算數呢?不要和仲父再發誓了,我保證退回你們魯國的土地就是了。” 曹沫想了想,反正他們要是真想反悔,那我和多少人發誓,效果都一樣,還不如就信了齊侯吧。於是曹沫左手鬆開齊桓公的衣袖,右手把短劍扔在地上,頭也不回地就下了會盟台。 第一天的會盟就這樣結束了。魯莊公早就被攪得一腦子糨糊了,自己本來是打算割地賠款來的,沒想到不僅沒有割地,反而把以前丟的土地都要回來了。魯莊公夢遊般回到了賓館,然後對曹沫自然是大加封賞。

齊桓公這邊可是鬱悶得不得了,齊國的大夫們,像什麼東郭牙、王子成父,都紛紛要求扣押魯侯,尤其是要抓住那個曹沫,這個小子也太臭屁了,劫持了國君之後還敢裝酷,非得好好教訓他一頓不可。至於那個歸還土地的誓言,誰會遵守? 2000年後的法律都規定了,在生命受到威脅之下簽字畫押是無效的。齊桓公自己也是越想越氣,北杏會盟就夠尷尬的了,可是這次的柯地會盟,自己都被恐怖分子劫持了,這面子往哪擺? 還是管仲的眼光長遠,他勸齊桓公,也勸各位大夫,說:“國君已經答應了魯國的要求,還歃血盟誓了。這樣我們要是報復魯侯和曹沫,不就等於告訴天下人,我們不講信用嗎?所以不僅不能扣押魯侯,還要按照約定,退回魯國的土地。這樣,不僅魯國會感謝我們,天下諸侯也會讚賞我們。國君,您要想讓諸侯服氣,什麼最重要?誠信啊!”

齊桓公生氣歸生氣,不過自從長勺之戰以後,他有一個原則,就是凡事都聽管仲的。只要管仲說這件事不能做,他就是自己再怎麼想,都不去做。這次也不例外,最終齊桓公還是忍了下來,第二天和魯莊公飲酒話別,以禮相待。不僅沒有報復曹沫這個恐怖分子,而且馬上歸還了魯國的土地。魯莊公一看,齊侯還真是一言九鼎啊,沒說的,以後小弟就跟著你混了。 齊魯結盟,對於齊桓公來說,東邊這塊地方就算是平趟了。中原這塊地方的諸侯們,聽說了齊桓公講信用的事蹟之後,也是感動得不得了。馬上就有衛國和曹國來投靠齊桓公,先是承認了自己不遵王命、不來參加北杏會盟的罪責,然後表示要跟著齊桓公混,以後你讓我們教訓誰我們就教訓誰。 齊桓公沒想到自己被劫持這件挺沒面子的事,反倒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看來仲父說的沒錯,要想服人,就得講誠信。而那個用恐怖手段劫持齊桓公的曹沫,也從此青史留名,成了刺客這個行業的開山鼻祖。

不過,關於曹沫還是有很多說不清的話題。如果我們拿《史記》和《左傳》這兩部最重要的史籍對比來看,就會發現,中沒有記載曹沫這個人,《史《左傳》而記》中有曹沫卻沒有曹劌。有人就說,曹沫和曹劌其實是同一個人,只是在故事流傳的過程中,人們把名字記混了。 《史記》和《左傳》對他的事蹟關注的重點不一樣,所以兩個人的性格、做派才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可是如果曹沫和曹劌真是一個人的話,那前後反差也太大了。曹劌儼然一個智者的形象,而曹沫純屬一個愣頭青。況且刺客這個行業大量出現是在戰國時期,春秋早期還不流行用恐怖主義解決問題。所以也有些學者認為,曹沫不過是戰國時人假藉著曹劌的名頭編造出來的一個形象罷了,大概是為了給那些當刺客的樹立一個榜樣,起到激勵作用。事實到底如何,由於時代久遠,恐怕是很難考證清楚了。在筆者看來,曹劌和曹沫兩個人的故事都很精彩,在感情上實在不忍心說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是假的。或許大多數讀者也像我一樣,希望這兩個人物及他們的故事都是真實的吧。 一個突發的恐怖主義事件,卻使齊桓公重誠信的名頭響徹了天下。魯國、衛國這些原來不服氣的國家,也都被收服了。那下一步,就是要收拾那個開會半截開小差的宋國了。 宋國會不會服氣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