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笑看春秋三百年

第12章 第一十一章天子發飆,後果很嚴重

笑看春秋三百年 广目天王 5699 2018-03-16
隨著宋國政變的結束,鄭莊公最主要的一個敵人已經服軟,在今天河南省的地盤上,鄭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了。就在鄭莊公志得意滿之際,洛邑那個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又覺得不舒服了。 自從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強迫鄭國交換土地那件事以來,鄭莊公就再也沒有去天子那裡朝覲過。公元前711年,鄭莊公賠上一塊上好的玉璧,請求和魯國更換土地。鄭國想用祊地的土地,換取魯國在許國邊境附近的土地。魯桓公剛剛即位,政治經驗不足,覺得交換土地自己還能賺下一塊玉,這買賣合適,就答應下來了。要是他腦子不那麼簡單,就應該想想當年魯隱公在位的時候,鄭國也曾經要求交換土地,可是魯隱公沒有答應,難道是魯隱公傻了? 祊地,是周天子祭祀泰山的湯沐邑,也就是說,天子只要到泰山去祭祀,一切相應費用都由這個地方來出。鄭莊公把這個地方換給魯國,那意思就是對周桓王說,以後你再來泰山玩攀岩,老子不伺候了。

周桓王也沒給鄭莊公好臉色,乾脆就把鄭莊公的權力全部收回,任命虢公林父為上卿,總攬朝政。虢公林父就是虢公忌父的兒子。從此以後,鄭伯再也不是王室的卿士了。 雙方的所作所為,都是在激化矛盾。這次周桓王是徹底發了飆,周公黑肩再也勸不住他了。公元前707年,暴怒之中的周桓王,終於暴走,對天下發佈公告,譴責鄭伯長期不來朝覲,屢次盜用天子名義,還藐視天子,實乃罪在不赦。現在天子要大起六師,討伐鄭國。同時命令天下諸侯起兵勤王,跟著天子去打鄭國。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周桓王想像的一呼而天下應的局面並沒有出現,把桓王氣得一陣陣心肝亂顫。這些忘恩負義的傢伙,當年是我們大周給你們分封的土地,現在你們居然不思回報,還與那叛逆的鄭寤生串通一氣。我現在是沒工夫,等我收拾完寤生,騰出手來就挨個教訓你們。

光是說狠話當然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桓王只好派出使者到各國去催。折騰來折騰去,最後也只有陳國、蔡國和衛國響應號召,舉兵勤王。蔡衛兩國是捱過鄭國打的,向來與鄭國有仇。陳國本來是鄭國的盟友,也是被鄭莊公打服了的。可是在公元前707年,陳桓公死後,陳國發生內亂,陳桓公的弟弟殺了國君的法定繼承人,自己繼位了。新君還沒捱過鄭莊公的打,又要在國內樹立威望,所以就把前任國君對鄭的友好政策給倒過來了,想跟在天子後面撈點好處。於是,一支由周天子率領的聯軍就這樣組建起來了。 周桓王還算是滿意,他不滿意也沒有辦法了。就把大軍分為三個部分:中軍由桓王自己率領,主要是周王室的直屬部隊;虢公林父統帥右軍,右軍主要由蔡衛兩國的軍隊組成;周公黑肩統帥左軍,左軍主要由陳國軍隊組成。

在這裡需要讓故事暫停一下,詳細地說說春秋時期的戰爭模式。前面說過,春秋時期的戰爭,多數還是遵循軍禮的約束,打仗都是擺開陣勢正面對決。在會戰之中,戰爭雙方都要把自己的兵力分為三個部分,也就是中間和兩翼。名稱上,有的國家叫上、中、下三軍,有的國家叫做左、中、右三軍。中軍是主力部隊,一般全軍統帥都會親自指揮中軍,中軍自然也就是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左右兩軍主要起保護兩翼、輔助中軍作戰的任務。 戰國以後,這種作戰方式就逐漸消亡了,但是其影響力卻一直存在。比如,我們經常說“三軍將士”、“三軍上下”,“三軍”指代的都是全部作戰部隊,就是來源於這個傳統。當然,現在我們說的“三軍”,很多時候又指的是陸海空三個軍種,這是時代變化賦予傳統詞彙以新的含義了。

這裡還牽涉到另一文化知識。按照《周禮》記載,周代的軍隊編制是:五人為一“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算一算,一軍就是12500人。各諸侯國,大國有三軍,中國兩軍,小國一軍。而天子作為天下共主,直接擁有六軍的部隊。 這裡的“軍”,作為一級軍隊編制,和上一段中提到的左軍、中軍等,還不是一個概念。我們遍觀春秋歷史,會發現,每一次會戰,交戰雙方無論兵力多少,都會分成三軍,這當然不是說每一次作戰,交戰雙方都出動三支12500人的部隊。即使你的軍隊只有一萬多人,也就是一個軍的編制,到了戰場上,也一樣要分成三軍。所以說,作為軍隊編制的“軍”,與戰場上“三軍”的“軍”,要區別開來。戰場上的“三軍”,指的是三個方陣,而作為編制的一個“軍”,則是由12500人組成的一個團體。

實際上,《周禮》的記載也不一定都靠得住,這本書名義上是周公旦所作,但實際上大概是戰國後期的人寫成的。如果我們考察一些更可靠的史料,比如一些出土器物銘文什麼的,就會發現,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軍隊,最大編制可能只是到“師”這一級。在周平王東遷以前,週天子的軍隊分為在“宗周(也就是原來的首都鎬京附近區域)”的六個師和在“成周(洛邑及其附近地區)”的八個師,滿打滿算也就是35000人,與《周禮》記載的天子有六軍,共75000人的規模相差甚遠。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一直到春秋早期,戰爭的規模還沒有多大,參戰的兵力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好啦,可以返回來說說鄭國的情況了。鄭莊公得知天子親自來征討自己,還真有點不知所措。自己前兩年東征西討,都是打著天子旗號,現在天子來打自己了,這仗該不該打?打了,就是抗拒王師,自己就成了諸侯的眾矢之的。

何況天子帶著四國軍隊,聲勢浩大,打了未必能贏。可是不打,那就得自己認栽,任憑天子發落。這如何是好? 大夫祭足有說:“要不,咱們請罪去吧。這對抗王師,說出去可不好聽啊。” 鄭莊公一想到自己祖孫三代為王室出生入死,最後卻落得天子發兵討伐,就覺得心理委屈得不得了。同時也對周桓王恨得牙根直癢,你天子有什麼了不起,天子就能隨便欺負人? “天子奪了我的卿位,還帶兵來打我,把我們祖孫三代為王室立下的功勳全忘了。要是我服軟了,恐怕連爵位都得被天子收回去,這個仗,恐怕還是要打。” 其實祭足也知道,以鄭莊公的脾氣,哪能服軟呢?別說你是天子,就是天父,鄭莊公也敢打。他這樣一說,也不過是把鄭莊公的火氣勾上來,好定下作戰的決心。現在既然投降請罪這條路不能走,那就安下心來想想這仗該怎麼打吧。

公子子元說:“既然要打,咱們就分析一下敵情。蔡衛兩國雖然與我們有仇,但是早就被我們打怕了,所以只要我們顯示出強勢的一面,這兩國軍隊不難被打敗。而陳國本是我們的盟友,現在國內剛鬧完內亂,人心不穩。而且以我們以前的經驗來看,陳國軍隊的戰鬥力實在不值一提。我看不如先擊潰左軍的陳國部隊,再打擊由蔡衛兩國組成的右軍,然後集中兵力進攻天子的中軍,就能把他們全解決掉。” 鄭莊公說:“說得好,柿子先揀軟的捏,就這麼辦。” 大夫高渠彌又說:“即使如此,王室大軍畢竟聲勢浩大,而我們則是孤軍奮戰。咱們還得想個萬全之策。我覺得,以前我們的步兵和戰車之間,實際是沒有什麼配合的,戰車排成一排,步兵排成一個方陣,誰也照顧不了誰。現在咱們不如重新編排一下陣形,把戰車擺在前面,步兵分散佈置在車的後面,彌補戰車之間的空隙,這樣就能充分發揮戰車的衝擊力和步兵的靈活性了。這樣的陣勢,就好像水中的魚群一樣靈活,所以我把它叫做'魚麗之陣'。”

鄭莊公聞聽此言,非常高興,拍拍高渠彌的肩膀:“很好很好,就要敢於創新才行。咱們就擺這麼個魚麗之陣,跟天子打上一仗!” 於是鄭國的軍隊也分成了三個方陣,右邊方陣由大夫曼伯擔任主將,主攻天子左軍的陳國軍隊;祭足擔任左邊方陣的主將,主攻天子右軍的蔡衛軍隊;鄭莊公親自擔任中軍主將,大夫高渠彌、原繁等人輔佐,對付天子的中軍主力部隊。 周桓王聽說鄭伯不僅不來謝罪,居然還敢起兵對抗王師,頓時氣得七竅生煙。大軍一路前進,到達,遇上了鄭國的軍隊。 為了方便表述,我們把兩軍的態勢用簡單的圖示表示出來: 從這樣的一個態勢圖中,我們看到,週天子的軍隊,是把戰鬥力最強的中軍放在最前面,左右兩軍佈置稍稍靠後。這就是我們常聽說的所謂“雁形陣”,有點像大雁展開了翅膀的樣子。這樣的陣勢比較正統,有利於以主力進行正面突破。

王軍方面: 王軍前進方向鄭軍前進方向左矩(左邊方陣)右矩(右邊方陣) 統帥:祭足統帥:曼伯中矩(中間方陣)統帥:鄭莊公輔佐:高渠彌、原繁等鄭軍方面: 而鄭軍則把戰鬥力較強的中矩(即中間方陣,也就相當於中軍)稍微靠後佈置,而把左右兩軍佈置得比較靠前。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雙方力量最強的中軍過早相遇,而是利用王軍兩翼比較薄弱的特點,先以自己的兩翼擊潰王軍兩翼,然後再集中力量對付週天子的中軍。 周桓王的軍隊就像是一個大箭頭,想要一舉刺向鄭莊公。而鄭莊公的軍隊則像一個大網兜,等著周天子的軍隊鑽進來再一網打盡。所以也有人說所謂的“魚麗之陣”,就是指這種像網兜一樣的陣形,“魚麗”就是漁網的意思。這種說法也可以作為參考。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注定將因這場葛之戰而變得不平凡。這一年夏天,震驚天下的周鄭大戰爆發了。 在葛,鄭莊公看著對面氣勢洶洶的王室大軍,心裡有點打鼓。為了鼓舞士氣,他命令手下人舉起那面代表他的大旗“蝥弧”,想以此振奮人心。祭足趕緊勸阻:“打宋國許國這樣不遵王命的國家,打這面大旗可以振奮士氣。可現在我們是抗拒王命的一方,再舉這面大旗不是搞笑嗎?上面那'奉天討罪'的大字是忽悠誰的?” 鄭莊公這才意識到,自己拉大旗作虎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次完全要靠自己了,即使是齊魯等盟友,也幫不上忙。笑話,誰沒事想擔上對抗天子的罪名?能不幫著天子來打你就算夠意思了。 鄭莊公把心一橫,都到這個地步了,還怕打仗嗎? 其實,週天子那邊心裡也沒底。周桓王本以為自己王軍一到,必然是所向披靡,鄭伯還不乖乖過來負荊請罪(可能那個時候還沒有這個詞呢,咱就不嚴加考證了)?所以根本就沒有作什麼詳細的戰前部署。誰想這個鄭伯不是個吃素的,居然真的敢抗拒王師,這也讓周桓王覺得有點被動:怎麼著哥們儿,你還真想打一仗啊?不過,他還是相信自己是天命所歸,相信自己的王師是無敵於天下的,區區鄭伯算得了什麼? 戰爭爆發了。鄭莊公親自站在中軍的戰車上,命令兩邊的方陣,看到中軍大旗招展,就擊鼓進軍。 正在向前推進的王軍,看到鄭國中軍突然飄起一面大旗,緊接著就是震天動地的鼓聲。周桓王正準備和鄭軍的中軍正面來個硬碰硬,誰料鄭軍的兩翼猛地向前殺出,而中軍卻巋然不動。 曼伯帶領的鄭國右軍方陣,如虎入羊群一般,殺入王左軍。左軍的陳國軍隊,本來就無心作戰,一看勇猛無比的鄭國士兵首先沖著他們殺過來了,一下子就給嚇蒙了,胡亂地揮舞了幾下兵器,就扭頭逃跑,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周公黑肩站在指揮車上盡力約束部隊,可是所謂兵敗如山倒,他哪里約束得住!只好收攏身邊的士兵,向周桓王的中軍靠攏。 左軍潰散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右軍。王右軍的蔡衛兩國軍隊,本就是鄭國的手下敗將,這一看到左軍已經潰敗,心裡的恐懼感又增加了一層。祭足率領鄭國左軍方陣不斷地攻擊王軍的陣腳,蔡衛兩國軍隊很快就支撐不住了,紛紛敗逃。虢公林父想盡辦法阻止部隊崩潰,無奈蔡衛兩軍已經被鄭軍嚇破了膽,怎麼也約束不住。沒辦法,虢公林父也只能帶著殘兵敗將向中軍靠攏。 到這個時候,週天子的中軍才和鄭國的中軍交上火。而鄭國的左右兩軍,已經擊潰了王軍兩翼,並從左右兩個方向合圍過來了。 周桓王一看大事不好,自己的中軍有被合圍的危險。這個天子也不是草包,還是很懂打仗的門道的。於是急忙收攏軍隊,將進攻態勢改為邊防禦邊後撤的態勢。桓王也是很有血性的一個人,為防止撤退變成潰散,他親自帶兵斷後。王軍看到天子都在浴血奮戰,鬥志也都上來了,他們護住周桓王死戰不退,局面一時呈膠著狀態。 鄭中軍有一個大夫叫祝聃,眼睛很尖,估計放到現在也是2.0以上的視力,一眼就看到了周桓王的麾蓋。祝聃也是年輕氣盛,再加上有一手玩弓箭的好功夫,就一箭奔著麾蓋射去。 周桓王正在那指揮作戰呢,冷不防覺得肩頭一沉,接著就是鑽心的疼痛感一股腦兒地襲來。低頭一看,這是哪個渾蛋,居然把箭射到天子的肩膀上了?好在有盔甲保護,傷得不算太重。他忍住疼痛,繼續指揮戰鬥,可是王軍士兵們剛才那股熱情,被澆滅了不少。 此時虢公林父和周公黑肩已經靠攏過來,掩護住桓王。周公黑肩說:“大王,鄭軍攻勢兇猛,您還是快撤吧。”周桓王沒辦法,只有掉轉車頭,在虢公林父和周公黑肩掩護之下,向後撤退。 祝聃興奮得很,駕車就要追上去,後面的鄭軍士兵也都躍躍欲試。鄭莊公趕緊攔住了祝聃,並鳴金收兵。祝聃很不理解:“怎麼鳴金了?您要是讓我追上去,我一定能生擒週天子!” 鄭莊公敲著祝聃的腦袋,說:“你這個愣頭青,怎麼不動腦筋呢?一般人逼急了都會跟你玩命的,何況那是天子,不是你們手底下的小兵,說抓就抓。再說咱們一個諸侯,把天子抓回來算怎麼回事?不能打不能碰,還得請回家裡供著,咱們可不找這個麻煩。” 鄭軍也主動撤退,和王軍脫離了接觸。雙方隔開一個安全距離,各自紮下營寨。 晚上,鄭莊公還派祭足去週天子的營帳中慰問天子。據記載好像周桓王對祭足還挺客氣,談得挺融洽。有時候我們真得佩服咱們中國古人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明明白天撕破了臉皮大打出手,到了晚上居然還能和和氣氣地坐下來聊天,真不知道這到底是氣量大還是沒心沒肺? 總之,周桓王是灰溜溜地回去了,鄭莊公取得了一次軍事上的重大勝利。 對於周王室來說,這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失敗,不僅損兵折將,而且威信盡失。 從此以後,周王室對諸侯是越來越軟弱,再也不敢出兵討伐不聽話的諸侯了。 對於鄭莊公而言,此一戰在軍事上確實勝利了,但在政治上,卻很難說他是勝利者。以前靠著王室名義東征西討建立起來的那點政治資本,也就基本上沒有了。從此以後,鄭國再以名分大義來壓制別的諸侯,也就沒人聽了。 所以,從實力擴張的角度來說,葛之戰是鄭國實力達到頂峰的一個標誌,可是從政治上看,卻是鄭莊公霸業(假如鄭莊公真的有霸業的話)衰落的一個標誌。 當然,無論怎麼說,鄭莊公也是春秋早期最活躍的一個諸侯,後人稱他為“小霸”,也算實至名歸。但是“小霸”最終沒有成長為真正的霸主,這一方面是因為鄭國實力有限,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時代限制。雖然周王室已經衰落,但是呼喚霸主的時代還沒有到來。所以說時勢造英雄,鄭莊公雖然成為攪亂週天子權威的第一人,但是卻很遺憾沒有趕上好時代。 而且鄭莊公本人雖然英雄了得,但是在他死後,鄭國卻逐漸衰落,究其原因,還是權力交接沒有搞好。 鄭莊公的兒子們,怎麼就那麼不讓人省心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