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塞北三朝·遼

第112章 第五節大遼復興

塞北三朝·遼 袁腾飞 1276 2018-03-16
耶律大石心裡非常清楚,金國新興之邦,氣勢正盛,如果金國鐵了心,一而再、再而三地來攻打可敦城,自己手裡的這點兒兵馬,是抵擋不住的。而這裡是遼國僅存的部隊了,如果全軍覆沒,遼國就徹底滅亡了。那麼耶律大石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呢? 大石思來想去,想通了一點,金朝這個時候國力蒸蒸日上,方興未艾,正是一輪初升的太陽。而大遼已經日薄西山了,如果跟金死拼,那就是天祚帝的下場。因此,這個可敦城我不要了,留給金軍好了。全軍為上,失地次之,保存有生力量是最主要的。因此,耶律大石就率部開始了另一次西征,這時候人數已多達萬人,不再是二百來人了,這次西征的目標是今天的新疆和中亞地區。當耶律餘睹大軍殺來的時候,可敦城已是一座空空蕩蕩的城池,金軍只能摧毀此城洩憤了事,城裡的物資、糧草、財寶全被大石運走了。

在大石看來,西域是一個用武的好地方。當時的西域有三股勢力:第一股是佔據天山南北的高昌回鶻。回鶻是唐朝時一個強大的民族政權,大體是今天維吾爾族和裕固族的祖先。還有一支力量,是在阿爾泰山兩側的乃蠻部。乃蠻部的文明也很發達,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王國了,不再是一個部落,使用回鶻文,就是後來的維吾爾文。蒙古民族本來沒有自己的文字,成吉思汗破了乃蠻部之後,由乃蠻部的大臣塔塔統阿用維吾爾的字母,創立了蒙古文,所以蒙古文和古回鶻文非常像。再有一個就是唐努烏梁海一帶的黠戛斯部,唐奴烏梁海就是今天俄羅斯的圖瓦自治共和國,原是中國的一部分,1912年被沙皇俄國非法吞併,黠戛斯人是今天柯爾克孜族的祖先。 大石考慮,要往西域發展,這三部先對付誰?高昌回鶻雖然衰落,但是不好相與。它畢竟在那個地方待了那麼多年,國力也算是比較強盛,文明比較發達。乃蠻部也一樣。只有黠戛斯人是游牧民族,文明程度、生產水平、戰鬥水平都比較低,所以遼軍以黠戛斯人為主要進攻對手。只要打敗黠戛斯人,佔領黠戛斯人的地盤,就可以在西域站穩腳跟,再徐圖東舉,恢復故土。大石計議一定,就率領自己的部眾到了黠戛斯人的居地,跟黠戛斯人迎面碰撞,沒想到黠戛斯武士驍勇善戰,遠道而來的契丹人滿面征塵,疲憊不堪,在黠戛斯人手裡沒有占到便宜。但是大石多聰明,能屈能伸,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何必跟你在這兒死磕呢?這不是名將的選擇。於是大石率部穿越阿爾泰山,到達了今天新疆的額敏縣,在額敏河流域定居下來,築了一座城。因為大石已經漢化了,他不會逐水草而居,這座城叫作葉密立。附近的這些民族、部落紛紛來投奔大石,特別是游牧在當地的契丹人一萬六千帳,來投奔大石,大石一下力量大增。

公元1132年,大石已經知道天祚皇帝完了,國不可一日無主,為了復興大遼,我必須勉為其難,擔起這個重任。 1132年的二月,大石在群臣的擁立下即位稱帝。他的漢語尊號叫天祐皇帝,年號延慶;同時根據當地突厥人的習慣,又取了個突厥語稱號,叫菊兒可汗,有的書翻譯成葛兒可汗,突厥語的意思就是眾汗之汗,或者汗中之汗。這樣,耶律大石在遙遠的西陲再一次復興了大遼。這個遼國,歷史上一般稱為西遼,又叫做喀喇契丹。那麼大石在這個地方建都定鼎之後,下一步做什麼打算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