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進城:1949

第33章 進城

進城:1949 朱文轶 1810 2018-03-16
各種攻城準備和方案沒有派上用場,到1949年1月20日,談判突然加速了。傅作義和北京市市長都明白攻守雙方的兵力何等懸殊。 1月22日10時起,雙方進入休戰狀態。為了保全舊政府最後的面子,“聯合公報”的措辭考慮得非常周全。傅作義把士兵從“城裡撤出”,到西部駐紮,一個由市長領導的民主人士和社會名流組成的委員會負責接管過渡,人民解放軍將進城“維持秩序”。誰都明白,這只是舊政權移交新政府控制的一種象徵性程序。 “北平國民黨軍隊26萬餘人分批陸續開出城外進駐指定地點,聽候改編。”週之同說,“一天后,我們又接到上級對入城後的5條新規定:外國領事館人員為僑民,進出大門時不給行軍禮;要保護僑民安全;不准進入外國人房間;尊重接管人員;傅作義部人員專由阜成門出入。”

圍城狀態正式宣告結束,而傅作義部隊的撤出則一直持續到1月底。 “我們兩個乾事兩次換便衣秘密進城。”週之同回憶,“第一次是在1月25日,由軍司令部組織七八個人,從西直門進入,傅部派聯絡官在西直門等候。聯絡官坐車在前面帶路,把我們的人直接引到設在王府井南口原日本大使館的聯誼處,見到四野參謀處處長蘇靜和傅作義的副官長。當副官長出去後,蘇靜處長對我們的同志說:你們來注意隱蔽,要裝成他們的人,你們的任務是熟悉他們市區內部隊的主要防區,以便進來接管。吃完午飯後,傅部派兩名軍官帶我們的人在城內活動,黃昏之後送出西直門。第二次是在1月29日,進城的人包括我師3個團的營長,主要任務是劃分接防地區,以便部隊進城後各營直接到指定防區。”

康彭壽所在的平津衛戍區糾察總隊接到通知,要求全副武裝、進入陣地,監督傅作義部隊撤出北平。 “我們在1月30日被告知,當晚傅作義部隊將通過良鄉撤出冀中地區。”康彭壽回憶說,“我們是黃昏的時候進入陣地的,陣地離公路還有一段距離,夜里黑漆漆的也看不見,只聽到人聲、馬聲,好幾十萬軍隊呢,整整走了一夜,直到黎明才全部過完我們的監視點。”“1月31日中午12時,解放軍在莫文驊將軍領導下,從西直門、德勝門、復興門入城接防。” 人民解放軍進入了中國最有像徵意義的一座城市。入城式是在2月3日,軍隊穿過前門,沿著東交民巷前進,清朝統治時期,除了前門和皇宮本身的南門——天安門之間的廣場,東交民巷是唯一一條能夠東西通行的街道。毫無疑問,得勝的人民軍隊之所以選擇這條道路入城,是要強調新政權的獨立和它擁有的權力。 “我們在入城式舉行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得知,中央軍委批准平津總前委關於舉行入城儀式的提議。參加的步兵部隊有40軍的118師和我們121師,摩托化部隊由東總警衛團的80輛卡車,機械化部隊有坦克和裝甲車60輛,砲兵師包括卡車牽引的戰防砲、高射砲、化學迫擊砲、美式和日式榴彈砲、加農炮,另外還有一個騎兵師也參加儀式。對行軍隊形序列、裝備、著裝等都有具體規定。蔡正國師長對我們說,入城式要搞出經驗來,不是閱兵式而是示威式性質,顯示力量,提高群眾信心。”週之同回憶。

錢浩兵所在的部隊最先入城接防。 “我們在白石橋路集合列隊,按照規定檢查整理軍容風紀,之後走一段路點驗一次。師裡要求我們每個連指定一個排在槍裡壓上子彈,重機槍脫掉槍衣由人抬著,以防敵人襲擊。隊伍轉向西直門外大街,我們團的干部騎馬在西直門外橋的西端,由作戰科科長帶著測繪員和警衛營的一個排,在西直門甕城南邊同傅部的一個排相互敬禮交接防務。”錢浩兵說,“361團團部駐東北大學,363團團部駐倉南胡同5號(又稱老段府)。363團二營駐黃花門民生工廠,三營駐東單青年劇院,警衛連一個班警衛駐六國飯店,一個排駐團城,一個排警衛中南海,兩個高砲連駐景山公園內北面的平房。” 負責維護北平社會治安和保衛黨中央、中央人民政府的平津衛戍區糾察總隊進城後共分4個大隊,康彭壽被分在一大隊。他說,“我們駐紮在史家胡同,轄內城七7個行政區。我當時負責的是東四和崇文門轄區,每天都會在卡車上架著機槍滿街巡邏。”

接管幹部們隨後也開進了這座古城。馬句回憶說:“我們中共北平第八區工作委員會在1月31日20時被軍管會的軍用大卡車送進城內的,我們從海淀上車,從西直門進城,一直開到前門東珠市口大街原國民黨第八區公所的辦公地點。當天晚上,我們20多人就在區公所辦公室搭了地舖睡覺。”第二天一早,馬句到區公所門前,把舊的區公所牌子取下來,換上了一個新制的“北平市第八區人民政府”的新牌子。為了慶祝北平市第八區人民政府的建立,馬句在門前放了一掛鞭炮。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