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九一八事變背後的角力

第24章 23、國民政府從抗日呼聲中感到壓力

九一八事變背後的角力 常钺 2199 2018-03-16
9月20日,蔣介石依然還沒有回到南京。儘管當家人不在,可一些火燒眉毛的事,南京政府還得必須做出處置。 查閱南京方面事變後公開發表的重要文件,幾乎都是在21日以後(包括21日)發布的——正是21日——在那一天,蔣介石終於回到了南京。可是有一份重要的文件卻是個例外,它就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為日軍侵華對各級黨部訓令》,這個文件是20日發布的。這個文件先是概括了當時的形勢,接著對國民黨各級黨部提出了三點要求: 一、除危害民族生存之赤匪必鬚根本剷除以外,必須一心一德,鞏固國家基礎,充實政府實力。二、一切人民團體,必須一心一德,努力於救災與禦侮工作。三、本黨同志必須拋棄一切意見,造成強固之大團結,以為全國一致之表率。

第一點是強調政治立場,第二點是強調重點工作,第三點是強調內部團結——總之,這是一篇旨在把全黨思想統一於國民黨中央的文件。政治話語的邏輯通常是:強調要統一思想,恰恰是因為存在思想不統一的事實。具體而言之,國民黨中央要統一各黨部的思想,乃是因為基層黨部的思想與中央發生了某種程度的偏離。 九一八事變的消息傳來,中國人憤怒了,群眾普遍要求政府積極抵禦日本的侵略。在這次全國一片的抗日聲潮中,除中國共產黨明確發表聲明進行譴責外,較早行動起來的還有國民黨在各地的黨部。 19日,在全國民眾對日軍的侵略行為義憤填膺,北京高校學生紛紛組織抗日救國會的同時,國民黨上海市黨部發出通電,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救國。同一天,國民黨北平黨部分別緻電中央黨部和廣州國民政府方面的古應芬等要員和全國同胞,請息內爭,共同抗日,以救危亡。人們不應忘記,古應芳正是蔣介石囚禁胡漢民後率先向他發難的人物之一。

對日採取強硬立場的呼聲,顯然與國民黨中央不抵抗、力避與日沖突和通過國聯的介入以保障中國權宜的政策不合拍。民眾的抗日呼聲給政府帶來了壓力,但沒有想到的是,這種壓力一開始竟是來自於國民黨內部。 但是,這次統一思想的效果並不好。此後,不但國民黨河北、天津、平綏路、山西、漢口、熱河、甘肅及部分海外黨部,也紛紛致電中央黨部或蔣介石本人,要求政府對日本採取強硬態度,積極備戰,24日,上海市黨部還進一步要求全體國民黨員一律參加軍事訓練,並組織上海義勇軍,全體上海黨員一律參加。 來自全國范圍的遍及各階層的抗戰呼聲,為國民政府帶來的壓力還遠不只此。 20日,宋哲元、龐炳勳、呂秀文、劉汝明、張自忠、馮治安、沈克、馬法五等將領及所部全體官兵通電全國,要求統一全國意志,集合全國實力一致抗日,“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單單是這個聯名名單本身,就極易引起南京方面的不安了,因為這些將領全部都是馮玉祥的舊部,中原大戰馮玉祥戰敗後,他們雖然係出同門,但已經很久沒有以一個整體的面貌出現了,現在卻在抗日的旗幟下又發出了聯名通電。如果他們重新走到一起,南京方面是會擔心的。

還沒有完。 21日,陳誠率全體官兵電蔣介石、張學良請纓抗日,並表示“願率所部與倭寇決一死戰”,“寧可死於亡國之前,不願偷生於亡國之日”。陳誠是蔣介石的愛將,照理說一個請纓抗戰的通電不應引起南京方面的擔心,蔣介石自己也說過,軍人有愛國心是件好事。可是,此時擔任國民革命軍第14師師長的陳誠,正處於江西“剿共”的第一線,他本來應該考慮的,是怎樣打到紅軍的主力部隊並一戰而消滅之。 據不完全統計,這一時期通電全國表示願意身赴國難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還有:商震、張作相、高桂滋、傅作義、楊虎城、於學忠、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陳銘樞、劉湘、韓復榘、孫殿英等。這其中,固然有似乎韓復榘之類以通電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的投機分子,但大多數人日後都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抗戰決心。

蔣介石看到有這麼多的將領都表示了抗戰的決心,他感到了壓力,心情也十分複雜。當時南京的國民政府,表面上號稱中國的中央政府,實際上直接掌管的地區,只有長江中下游的幾個省而已,這個地方型的中央政府,還需要負擔從滿清、北洋軍閥政府所有欠下、有如天文數字的外債與國債;中國的軍隊雖然號稱有上百萬,但卻是中央軍、東北軍、西北軍、晉軍、川軍(又分三個系統)、粵軍、桂軍、湘軍、滇軍、黔軍……它們互不統轄、號令不一、缺乏訓練,從總體上看裝備很差…… 如果說,以上這些壓力還是隱性的、間接的,那麼廣州國民政府把抗日和反蔣合而為一的聲明,更令南京方面覺得難以忍受。 24日,廣州非常會議發表宣言,宣稱“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之侵略,推倒蔣中正之個人獨裁,為今日共同努力之目的”,“蔣中正之個人獨裁一日未推倒,則對外一切皆未由進行,而日本帝國主義的憑陵於中國,將有加無已”。

面對日本的侵略和國內的壓力,蔣介石悲觀至極,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他在日記中寫道: 是倭寇果乘粵逆叛變,內部分裂之時,而來侵略我東省矣。嗚呼,痛哉!夫我內亂不止,叛逆既無悔過之意,……而況天災頻仍,匪禍糾纏,國家元氣,衰敝已極,雖欲強起禦侮,其人力不足何!嗚呼,痛哉!雖然,餘所恃者,惟有一片愛國丹心,此時明知危亡在即,亦惟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拼以一身,報我總理,報我民族,毋忝我之所生而已。 蔣介石總是告訴國人,中國的抗戰還需要準備,而且要在統一領導下來準備,可是怎麼準備?怎樣就算準備好了?他卻總也不想講清楚。這樣,以他為首的國民政府總也不能把民眾和社會各階層的抗戰呼聲,引導、轉化為有利的、整體性的資源,到頭來使民眾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一腔義憤,轉而化作對政府不抗日的指責。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