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1966-1976的地下文學

第40章 “堅持派”的代表作《大雁》——致郭小梅、郭小惠

1966-1976的地下文學 杨健 2865 2018-03-16
正當父親被剝奪了寫詩權利時,郭小林卻已一躍成為東北建設兵團最走紅的詩人。人們稱他為“兵團詩人”。 1972年他應《兵團戰士》報之邀,寫下了長達100行的新年獻詩:《戰士愛邊疆》,引起廣泛反響,各團連隊文藝演出都大段大段照搬此詩。由於1972年元旦詩作的成功,在1973年元旦,《兵團戰士》報再次邀請郭小林寫新年獻詩:《考驗我們吧,時間——和青年戰友共祝新年》。此詩長達130行,郭小林以他擅長的政治抒情詩確立了兵團“第一小提琴”的位置。 現將這兩首長詩摘錄如下: 邊疆呵邊疆, 每天都是你第一個迎接東昇的朝陽。 祖國的每個工作日的第一聲汽笛 首先在你這兒拉響! 邊疆呵邊疆, 你是祖國最年輕的新鄉

……—— 《戰士愛邊疆》 是呵,要讓一杯茶保持熱度,哪怕半個鐘頭也十分困難! 但是太陽巨大的光和熱, 今天仍然像是幾十億年之前。 因為太陽有宏偉的目標—— 要給世界人民以溫暖。 讓我們響亮地大聲要求吧 滿懷信心地挺身高喊—— 考驗我們吧,時間! —— 《考驗我們吧,時間——和青年戰友共祝新年》 在郭小林寫詩期間,郭小川曾給予他很大的幫助和指導,寫過多次有關詩歌的書信。這些談詩歌創作的書信,經常長達四五千字。他曾評點兒子的《在公路上》、《掰苞米》認為有真情實感,同時,又批評《戰風雪歌》把“風雪”當作刺探的特務“太實了”,還有一些流氣的語言:好小子、小命一條、狗魚之類,郭小川認為不宜入詩,並且,將自己寫詩多年體會:音樂性、旋律性,傾囊傳授。郭小川還給女兒小梅及她的朋友寫過不少信,進行詩歌創作指導。必須指出,郭小林詩歌上的發展是與郭小川的指導、幫助分不開的。

郭小林雖然寫出了不少“合時宜”的長詩,並在各師、團獲得了廣泛的讚譽。但是,郭小林在連隊的命運卻仍然未能改變,他在1975年調到山西林縣時仍然是連隊的一名農工,政治上的白丁。因為他的出身,他的“孤傲”,和印刻在額上刮不去的“炮轟派”①金印。在苦悶、徬徨中,他寫下了《大雁》。這首詩的緣起,是因為他的妹妹梅梅。 “文革”初,梅梅也是老紅衛兵。 1969年,郭小川已被打倒,梅梅想參軍是不成了,連東北建設兵團也不讓去,成分不夠格。於是,梅梅帶上小妹(小惠),約上趙易亞(軍報副總編)的女兒還有她的小弟,以及原北京市委工作組張松如的女兒,一共七八個女孩結伴到了齊齊哈爾附近農村插隊半農半牧。到了“文革”後期,梅梅等人都有“上當受騙”之感,盼望返城。有路子的就調到條件好一些的地方。作為老知青,郭小林擺出“誨人不倦”的姿態,為梅梅寫了《大雁》。也許是由於兄妹間的情感,也許是因為自身內心複雜不寧的心緒,總之詩中沒有空洞的口號,卻能從相同的身份、處境出發,用幾分理解與溫情來講活。此詩寫出後,很快通過朋友們以手抄形式流傳出去,先是在兵團內部流傳,後來又傳到了兵團之外。

《大雁》是一種朋友之間的低聲細語: “秋風吹落了紅霞 “落遍滿是楓林的遠山。 “夏天要走了, “帶著它的孩子——大雁。 “看呀,她扇動著翅膀,向我們頻頻地'再見'。” “大雁呵,我承認, “飛鳥中也許是你最不平凡。 “你善於在天海遠航,因為你有一雙羽毛的風帆。…… “嚴寒來了, “你急忙把行裝打點; “溫暖去了, “你的歌聲也成了嗚咽。 “你甚至來不及, “分享我們豐收的狂歡。 “你也顧不得, “人們對你臨陣脫逃的責難。 “縱然你有一千條理由, “也不能使我取消這一點意見。” 雖然“批評”的聲調比較嚴厲,但詩人始終保持朋友之間關起門來說話的姿態:

“大雁呵 “讓我再一次把你規勸: “不要再那麼高貴吧—— “把自己比作鳥中之仙。 “那些卑賤的鳥兒, “不是正在和人民一起共苦同甘?” “討厭寒冷, “就應當靠自己的熱情去創造溫暖。 “鄙棄落後, “就應當激起實現理想的更大勇敢。 “要知道,任何一個先進的地方 “都曾有過一個落後的從前。 “改換一個地方的面貌, “絕不是 “一蹴而就,在一日之間。 “怎麼能設想, “別人改造好的地方再任你參觀遊覽?” 這首詩之所以能夠以“手抄”形式在建設兵團流傳,後來又傳到兵團之外,是因為《大雁》反映了1971年之後,在廣大知青當中湧起一陣對“堅持鄉村幹革命,同工農兵結合一輩子”表示懷疑、否定的浪潮。這種普遍產生的苦悶、徬徨,又被眾多知青的革命理想主義所否定。兩種思潮相互衝突,兩種文學作品也在知青內部,以“自身體系”的規定語言、方式一齊進行傳播。一方面是以《南京之歌》(知青歌曲)、白洋淀詩群為代表的“懷疑派”;另一方面則以《決裂·前進》(長詩)、《大雁》(短詩)為代表的“堅持派”。這兩派之間雖然觀念不同但都是在知青系統內部展開辯論衝突,其作品也都以手抄、口傳的形式流布。所以這兩者應同屬地下文學。不同觀點的言論和作品是在知青內部進行,還是在知青外部進行,二者有截然不同性質。

《大雁》流傳開後,郭小林曾收到從內蒙生產建設兵團寄來的一封信,寫信的是位在內蒙支邊的北京女知青。原來,東北兵團一男知青探家時將《大雁》帶回了北京,又由他的妹妹——一個內蒙女知青帶到了內蒙兵團,被同連的一北京女知青看到了。這個女知青給郭小林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對《大雁》表示讚賞。在當時特定環境這種通信是意味深長的,女孩子表示願與郭小林建立通訊聯繫,字裡行間流露出仰慕之情。當時的人都很單純,郭小林也不例外,認為以這種方式結識女青年不“高尚”,就做了冷處理,沒有回信。 郭小林與後來成為他妻子的楊桂香戀愛是在“文革”後期。楊桂香家鄉山東,“文革”初投奔她姐姐到農場落戶,成為一名農工。才到農場時,她不過是個天真的山東女娃娃,還跟在全連人後面,參加批鬥郭小林。郭小林站在台上,脖子上掛一塊牌子:“三股妖風黑干將”。楊桂香在台下舉拳跟著別人高喊:“打倒郭小林!”當她與郭小林談“朋友”時17歲,已是個俊俏出眾的姑娘。楊桂香姐姐知道後,堅決反對她與“郭瞎子”來往。因為其父是“黑幫”,“郭瞎子”本人連個統計、拖拉機手也不是,跟了他遭罪一輩子。姐姐當眾斥罵過:“郭瞎子不安好心!”,曾將他趕出家門,還託人為小妹介紹了兵團一個營長的兒子。楊桂香對男女的事情,因為年紀小,起初什麼也不懂,經過認真思考後,她決心跟“郭瞎子”好。楊桂香不顧家人反對和阻攔,經常偷偷給郭小林洗涮縫補衣服,到柴垛邊去約會,帶一兜雞蛋給他吃。

當時,郭小林、楊桂香所在的“種子連”,距離後來電影《我們的田野》中所拍那一片白樺林,相距不過12華里,這片白樺林現在已全國聞名。當地叫它“南橫林子”,邊上是852農場的大水庫,碧波蕩漾,白樺林如箭,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1975年郭小林與楊桂香在連隊一間土屋裡結了婚,用北京糖果招待老職工和同連隊的知識青年。郭小林經過13年“勞動改造”,終於成為一名北大荒人。 作為一名“兵團詩人”,同時又是“手抄文學”——《誓言》、《大雁》的作者,鼓吹“上山下鄉”的“堅持派”,郭小林最後還是“飛”走了,調往河南林縣在一個公社做了一名中學教員,不過,他為了自己的《誓言》付出了13年青春。 “手抄本”的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作品的每一個字都是作者用心寫成的。如果你不在每一個字上澆灌你的血、淚,那它也不值得別人去抄寫和傳誦。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