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1966-1976的地下文學

第29章 女兵之作

1966-1976的地下文學 杨健 1178 2018-03-16
當時所傳詩中,普遍為大家喜歡的是《決裂·前進》(“你曾是獨身主義者,我們也曾在一起立下獨身誓言”),還有《何必為年齡發愁》(“朋友,春天后面不是秋,何必為年齡發愁?”)。當時最時髦的詩歌題材是“海”,它在二軍醫大文學圈子裡佔有不小市場。海,給予她(他)們夢想的天地,成為自由、青春、烏托邦的象徵和寄託。 餵,快把船靠向我們、靠向左邊, 這裡是魚兒群集的海灣, 聲音從左邊極遠的方向傳來, 原來是一隻在命運的海洋裡 謀利的漁船! —— 《海洋三部曲》第二部:沉默的海 開船嘞,熱情的風暴在激動的呼喚 止不住的熱淚撲向沙灘—— 《海洋三部曲》第三部:沒有漁網 曾在南京軍區各醫院流傳的一首舊體詩,在西安二軍醫大也有流傳,此詩為當時軍中女兵們所喜愛。此詩用仄韻,不講平仄,大概可以歸入古體。傳抄中錯誤不少,參照兩種抄稿,轉錄如下:

《七律·軍隊女兒》 奪目紅星兩面旗,裹紅軍衣奇兒女。 威武父裝婷如松,鐵軀鋼首丹心碧。 誰道孩女嬌似燕,肩高偏舉擊天戟。 躍馬揮戈劈戰裨,衛東疆場血花麗。 表達同樣題材,題目也相同的白話詩:《軍隊的女兒》,看來也出自一位女兵之手。全詩共分五段:入伍、赴越南、軍管、作戰、誓言,描述了抗美援越的戰鬥生活場景。全詩長達230行。作者可能受了《獻給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勇士》一詩的影響。 詩開頭講一個17歲姑娘來到母親墓前辭別,她要去從軍,到遙遠的邊疆。 淚,你別流淌 多情的人怎能上戰場? 遠離父母 我們都一樣 生活的道路要靠自己創…… 關於“抗美援越”的片斷,儘管可能是虛構,但是的確溶入了女兵生活的真實感受。

紅旗在軍營飄揚, 青春的歌兒盪在湖上。 老班長握著青年的手 “你的故鄉在哪裡?” “戰場是我新的故鄉。” 黎基瑪花,伏裹烽火 迎接你喲,越北的風光 一群年青的中國姑娘, 投身於這神聖的戰場。 笑啊,流不盡的淚 歌啊,多麼雄壯 還記得嗎?青春的留影 生活的寫照…… 開砲—— 空中強盜如此猖狂。 高炮怒吼,紅河唱, 陣地成了火的海洋。 一個勇士屹立在砲位上, 炮火噴射如永恆的激浪。 …… 瘋狂的敵機俯衝下來, 瞄準鏡裡的黑影壓過鏡框 “小娟,危險!” 不怕死的人,還怕什麼危險, 死亡只能使懦夫喪膽。 《軍隊的女兒》儘管是步《獻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勇士》的後塵,但不同的是,它用了近一半篇幅傾訴了女兵軍營生活的豐富感受。這裡的女兵,其實是披了“軍裝”的紅衛兵。 (“紅衛兵的名字靠我們不斷增輝。”)這首詩令我們聯想到“文革”中私自越過中緬邊境的紅衛兵,在緬共軍隊中,他們號稱“褲腳兵”(因為他們都是捲著褲腳涉水過去的)。此詩反映出一代年輕人被革命激情充塞得快要爆裂開來的情緒:

如果我犧牲在戰場 請代我向天安門告別! …… 火舌射進敵人的心臟, 這青春的吶喊就是力量! 我們的熱血就是語言 人們會看到你赤誠的心房。 這首詩的特點是,字裡行間流溢出年輕女性的清新氣象,不失天真。總算在“文革”那個套話連篇、八股文成堆的日子,透露出一片真心真情感。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