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1966-1976的地下文學

第28章 西安第二軍醫大學文學沙龍

1966-1976的地下文學 杨健 1803 2018-03-16
1968年隨著知識青年的大量入伍,在軍隊中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個以城市青年為成員的文藝圈子。他們利用軍營休息的間隙往來與各連各營,交換手中的小說和黃皮書。在星期天、節假日,不同城市的知青還分幫聚合,交流小道消息和手抄本小說、詩歌。 在南京湯山炮校、北京知青楊建國利用夜晚,在被窩中打手電寫下了約四萬字的反映測繪兵生活的劇本《測旗紅》。並寄給在空軍的朋友徐小歡和在河南當砲兵的沈衛國等人。由於其寫作工程龐大,徐小歡等人便在書信中代稱其為《登峰造極》。另外楊建國等人還利用書信交換舊體詩。 在北京空軍×軍,北京知青徐小歡進入軍隊業餘宣傳隊拉大提琴和彈中阮。因為會演結束,他寫了一封《與中阮告別書》放入琴匣內,後來這篇散文被下一屆會演的女兵開匣發現,這篇文章一時轟動,人人知徐小歡之名。後來彈中阮女兵又作《續中阮告別書》,也廣為流傳。徐小歡後來又寫有《太行山演出紀行》、《軍文藝幹事們》等記述散文。

在軍隊醫院、醫科大學,是城市兵比較集中的地方。在這些單位,生活節奏比較慢,行動較自由,又駐紮在大中城市,所以文藝圈子也比較多,文學活動比較活躍。西安第二軍醫大學就是這樣一個單位。 第二軍醫大學的學員大多是城市兵,其中高乾子弟,特別是女兵佔很大比例。在1970年至1973年,第二軍醫大學內的文學圈子活躍。這些文學創作帶有比較統一的高乾子弟、老紅衛兵的色彩。 在第二軍醫大學,喜愛文學的年輕女學員,何辛平、黃虹等人聚在一起談論文學,傳遞手抄本。也有人自己悄悄寫一些新詩,在圈子內流傳。 工農兵學員黃虹的筆記本,有當年沙龍活動的片斷記錄,上面抄滿了各種格言、警句以及未署名作者的詩篇。 有關於兩性之間的:“少女越是善良,就越是容易失身。”()有關於藝術的:“美和實用是一樣有用的。”(米里哀主教關於不種菜而種花的談話)等等。

對本子上的內容作一個大致分類統計,是有趣的,從中可以了解到第二軍醫大學文學沙龍當時活動的一些內容。 摘錄內容涉及: 魯迅語錄及詩歌、《馬克思傳》、、姚文元雜文《反對無聊的生活》等、《六大危機》(尼克松)、《田中角榮傳》、《小火花集》、(伏契克)、《烈士詩抄》、《古麗婭的道路》、普希金的詩、萊蒙托夫的詩、雪萊:《給雲雀》、聞捷:《我思念北京》、郭小川:《向困難進軍》、賀敬之:《西去列車的窗口》、冰心:《繁星》、《春水》,《克雷洛夫寓言》、《福爾塞世家》、《艱難時世》、、、《歐也妮·葛朗台》、、《落角》、(茅盾)、《約翰·克利斯朵夫》…… 手抄詩部分: 《陳毅詩抄》 海燕頌(69行)

海燕之歌——獻給文革中的闖將們(散文詩) 海洋三部曲(148行) 倫理的海潮(120行) 征帆(207行) 船(12行) 致大海(92行) 海燕戒(44行) 真正的朋友(69行) 友誼(50行) 讓青春閃光(北大五四詩社集體創作) 頌紅衛兵(18行) 生與死(10行) 肖繼業贊(59行) 軍隊的女兒(230行) 紅衛兵萬歲(80行) 怎樣對待生活? (42行) 決裂·前進(720行) 父、子、家(舊體三首) 當我高唱《國際歌》(69行) 揮手之間(74行) 相信未來(作者:食指) 《毛主席未發表的詩詞》(22首) 獻給“居心叵測”的人(19行)

什麼是青年? (74行) 為著毛澤東,我們何畏犧牲(24行) 黃虹和俞飛飛在北京十一學校(中央軍委幹部子弟集宿制學校)是同班同學、學校舞蹈隊隊員。這次在二軍醫大兩人又分在同一中隊。俞飛飛是文學沙龍里的活躍分子。她跟男學員郭志斌(一個老高中生)學寫古詩。她曾經寫過一首紀念某伯伯(此人因飛機失事喪生)的七律,在圈子內流傳。郭志斌為俞飛飛寫過一首舊體詩,純粹是遊戲之作,每一段結尾用“飛”字作結,如“……夢思飛”、“……壯思飛”。黨支部會上討論俞飛飛入黨資格時,有人舉這首詩為證,證明俞飛飛有資產階級思想,不夠入黨條件。結果俞飛飛未能入黨。 1971年夏秋之間,在這個“小圈子”內,大家紛紛學寫古體詩並相互交換新詩。俞飛飛有《醜奴兒》、《〈自嘲〉借辛棄疾韻》、白話長詩(失題)

車輪飛滾 汽笛長鳴 煙雲相吻。 一個車廂、 一排座位 一對姐妹 她們共敘友誼…… 穆曉的白話詩《我愛海洋》(50行): 我是一個年輕的水手, 興奮地舞著心中的雙槳…… 黃虹的《憶秦娥·校園》: 校園夜,瑩心歌唱,琴聲合樂。 《沁園春·贈黃寧》(注:黃寧是黃虹的哥哥,在當測繪兵): 冰峰插入雲天,有駱駝坐騎跨群山。 及贈穆曉舊體七絕詩二首和白話詩〈交談〉(100行) 寂靜的夜晚,總是交談的時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