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國史大綱

第18章 第十五章北方之長期紛亂 五胡十六國

國史大綱 钱穆 1328 2018-03-16
晉室東遷,衣冠南渡,北方中國便陷入長期的紛亂狀態中。史稱為五胡十六國,先後凡一百三十六年。 五胡: 一、匈奴。 一支居山西,建國為前趙。 又一支在河西張掖,建國為北涼。 又一支自山西西走,建國為夏。 二、羯。 散居上黨羯室,建國為後趙。 三、鮮卑。 慕容氏建國曰前燕、後燕、南燕。 拓跋氏建國曰元魏。 段氏建國曰遼西。 宇文氏建國曰北周。 禿髮氏居河西,建國曰南涼。 乞伏氏居隴西,建國月西秦。 鮮卑自遼東至河西,無所不居,以慕容、拓跋兩氏為最盛。 四、氐。 略陽蒲氏建國曰前秦。 略陽呂氏建國曰後涼。 略陽清水氏建國曰仇池。 五、羌。 燒當羌姚氏建國曰後秦。

十六國以割據地言,亦約略可分為五別: 一、前趙,後趙。 二、前燕,後燕,南燕,北燕。 三、前秦,後秦,西秦,夏。 四、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 五、蜀。 十六國前後形勢,可分五期言之: 前趙劉豹居晉陽,劉淵居離石,後遷平陽。劉聰居平陽,劉曜居長安。 前趙最先興,據燕、晉、豫、秦四省之各一部,晉稱趙、蜀為“二寇”。 後趙石勒居襄國。石虎居鄴。 石勒滅劉曜,據中國北部之半,北方幾成一統。 石虎死,鮮卑、氐、羌諸族乘機起,北方局勢大變。時桓溫滅蜀,北方不久成燕、秦分據之局。 前燕慕容皝居龍城。慕容俊居薊,遷鄴。 據燕、齊、晉、豫及遼寧之一部。 前秦苻健居長安,苻堅仍之。 桓溫伐燕不利,燕內亂,慕容垂奔秦,秦進師滅燕。自此苻秦全盛,進入第三期。

據燕、晉、豫、秦各一部。 苻秦據中國北部大半,地廣為五胡寇,遂南侵而有淝水之敗,北方再分裂。 後燕慕容垂居中山。 疆土略如前燕,據和龍,為北燕;為魏所滅。南燕為晉所滅。 後秦姚萇居長安。 疆土掩有陝、甘、豫三省,滅於劉裕。 魏在平城。夏在統萬。涼在姑臧。 劉裕入長安,北方未定而回。急於篡晉,是為宋。夏主赫連勃勃遂據長安,嗣夏、涼相繼並於魏,而成南北朝。 胡人所以能統治北方中國者,亦有數故: 諸胡雜居內地,均受漢族相當之教育,此其一。

江淮荊襄郡縣,時有遺失,前後錯出,殊難訂其疆域,僅作虛線,示其大略。
北方世家大族未獲南遷者,率與湖人合作,此其二。 諸胡以客居漢地而自相團結,此其三。

傅奕曰:“羌胡異類,寓居中夏,禍福相卹。中原之人,眾心不齊,故夷狄少而強,華人眾而弱。石季龍死,羯胡大亂,冉閔令胡人不願留者聽去;或有留者乃誅之,死者二十餘萬。氐、羌分散,各還本部,部至數万,故苻、姚代興。” 諸胡中匈奴得漢化最早,如劉淵、聰曜父子兄弟一門皆染漢學,故匈奴最先起。鮮卑感受隨化最深,故北方士大夫仕於鮮卑者亦最多。鮮卑並得統一北方諸胡,命運較長,滅亡最後。次於鮮卑者為氐。 劉琨傳:“內收鮮卑之餘榖,外抄殘胡之牛羊。”則鮮卑亦務農作,而胡羯仍事游牧。元康四年,慕容廆徙大棘城(今遼寧義縣)。教部族以農桑法制,同於上國。此鮮卑受漢化甚深之證。魏志三十裴注引魏略:“氐人各自有姓,亦如中國之姓,多知中國語,由與中國雜居故也。”又魏志九夏侯婣傳:“淵擊武都氏羌下辯,收氐谷十餘萬斛”,是氐亦有農事。

故繼鮮卑而盛者為氐。鮮卑在東北,氐在西北,於五胡中建設皆可觀。 羯附匈奴而起,羌則附氐而起。故二族勢最促,文化建設最遜。 諸胡雖染漢化,然蠻性驟難消除,往往而發。最顯見者曰淫酗,曰殘忍。惟其淫酗,故政治常不上軌道,惟其殘忍,諸胡間往往反复屠殺,迄於滅盡。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