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中國1997·香港回歸

第18章 第十七章香港接納了彭定康

中國1997·香港回歸 邢军纪 8284 2018-03-16
1992年7月10日,彭定康乘慕蓮夫人號橫穿維多利亞港,來香港走馬上任。 彭定康在英國政界屏幕上剛悠忽消失,又在香港國際屏幕上出現,真是西方不亮東方亮。作為英國保守黨前主席,他知道首次在香港亮相的重要性,經過煞費苦心的策劃,他一反殖民時代留下的老規矩,出人意料地震驚了許多人。 下午四時,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里人頭攢動,香港第28任總督就職儀式開始了。彭定康身穿筆挺西服,手持聖經,出現在公眾眼中。 香港畢竟有150年的殖民史,港府培養了一批恪守英國傳統的官吏們。以彭定康現下的打扮,著實令他們大吃一驚。 沒有穿白色的總督服,沒有接受英國女王的封爵,沒有繁文縟節,在歡迎儀式和就職儀式上,就像去音樂欣賞消夏音樂會,彭定康一瞼輕鬆。他的表現成為香港輿論的追踪熱點及老百姓的重要談資。

各方面的猜測都有,正反褒貶不一,達成共識的是以下幾點: 一、他的確與眾不同。 二、他有強大的後台。 三、他具有極強的自信心。 英國首相梅傑曾向香港政府官員們熱情地舉薦他:如果確保香港在過渡時期的自由、穩定與繁榮,彭定康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梅傑此話多少有些過譽之嫌。實際上彭定康對香港情況了解甚少,不似前任總督們本身就是中國通、香港通,或是外交部亞洲司的官員。而彭定康雖說在就任港督中來頭最大,但也是對香港了解最少的人。他只是一名顯赫的政客,並無實際管理的經驗,由他主政香港,在今後五年中能否圓滿劃上英國對香港殖民統治的句號還很難說。 彭定康很可能是那種盛名之下,其實難負的那種人。香港《明報》載文說道:過渡期最後五年在港府,將由一位對中國和香港氕務不熟悉、在英政壇新慘敗的人來領導,不能不說是一大諷刺,更不能不令人對首相梅傑漠視香港利益及英國輿論的態度,深深感到失望。

更有港人這樣說:任命彭定康為香港總督是梅傑給自己落選同伴的安慰獎。梅傑之所以任命彭定康是基於對他個人政治前途的考慮,而不是以香港的前途為出發點的。彭定康知道自己的弱項。他知道該怎樣取長補短。別出心裁的就職儀式就是補短措施之一。緊接著他又在上任後的第二天,身著便服,在政府官員的陪同下,巡視了繁華熱鬧的旺角市區,並不斷與購物的市民握手致意。回到港府,他又打破慣例,在港督府內的草坪上召開了他來港後的第一次記者招待會,其情狀很像克林頓常在白宮草坪會見記者一樣,說明他的確非同一般,加上他妙語如珠,思想深鬱,舉止透明,立時博得港人的一片喝彩聲。 上任第三天,港督府外來了一群示威者。這是一群無證媽媽的丈夫,他們牽兒攜女,來到這裡要求政府出於人道主義立場考慮,讓他們和無證媽媽團聚。誰知因沒有事先申請而受到警方的攔阻,在爭執中,雙方發生衝突,一時造成交通阻塞。這時,彭定康突然信步從督府走出,態度和藹地來到請願者們中間,接過請願信,隨之又和他們攀談起來。他的舉動令數百名請願者立時化干戈為玉帛,請願者為之歡呼鼓掌。一場衝突就這樣被彭定康化解了。

短短的數天,彭定康就獲得極大的聲譽。中國政府也期望彭定康和前任港督衛奕信一樣,在過渡時期,使香港平穩安定健康發展,就像他的名字蘊含的意義。但是,彭定康沒過多久,就露出了他的另一副嘴臉。 1992年5月24日,英國外交部新任香港事務次官顧立德來到香港。他是奉梅傑之命來向中國發難的。梅傑認為,中英聯合聲明和香港基本法太遷就中國的壓力了,太偏重維護中國的利益了,應該重新在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中找回英國的名譽和與之相匹配的利益。顧立德就是基於這一指示來到香港的。 這和彭定康來香港之後所作的對中國政府的親和態度多少有些相悖。彭定康原本並不想花多大的氣力用在香港的管理和建設上,他也不打算與中國建立什麼真正友善的深入交流,他所作的親和態度是有限的和表面意義上的,他來香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乎山水之間也。這個山水噹然不是香港的山水,而是英國政界的山水。作為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他決不允許失敗。俗話說大意失荊州,他本來此時應該統領英國政界的,但由於大意,致使陰溝翻船,他才含恨離鄉背井屈就香港。他的跟頭摔在英國,所以他還要在那裡爬起來,他的注意力一直在英國本土,而不是在香港。

在香港的這些表現完全是習慣使然,就像一個對人體爛熟於心的職業畫家,即使飛速瞄上眼前的對像一眼,就能按照自己的繪畫經驗畫得八九不離十。他還是個善於利用新聞媒介的高手,在他的眼裡,那些記者們就是他撒豆成兵用來呼風喚雨的借用力量,他用政治的魔法驅使他們,奴役他們,把他們哄得團團轉。用了這個本水,就會啦半功倍,就會做一點點事而炒得沸沸揚揚普天下都知道。因了這些原由,彭定康就想在香港輕鬆三五年,盡量不惹,等香港平安過渡至1997年自己功德圓滿衣錦還鄉回到倫敦後再圖發展。所以他盡量做出對中國政府的友好姿態,以平民化的形象博得香港市民的好感等等。 但是,顧立德一來,帶來了梅傑的授意,他立時就更改了自己的程序,重新制定了新的戰略。

梅傑的關於香港的授意提醒了彭定康。梅傑主張用不妥協的戰鬥精神來找回英國丟失的面子,用雞蛋裡面挑骨頭的做法否定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以高舉自由和民主的大旗來吸引國際輿論,即使中國政府得到了香港,也讓其聲名狼藉等等。而所有這些套路,都是屬於政治概念的,都是政治化很強的東西,都是破壞性的而非建設性的。如果在香港的任期所有工作都是這樣的性質,那麼,彭定康是最佳的人選。因為他只善於破壞,只善於摧毀,只善於搞政治運動,而不會建設,不會腳踏實地去工作。他是政壇鬥士,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外交事務專家。他是一位黨派政治家,而不是政府行政官員。 美國學者威廉奧弗霍爾特曾這樣說他:他具有一位成功的政治家所具有的魅力和個人吸引力,而這些品質對於香港來說是新的,最初給人們以很成功的印象……在倫敦,彭定康以強硬和不敏感聞名,一直有點像梅傑首相的打手;他到香港之後還被人控告有誹謗行為,他不得不去了結(保守黨支付了賠償金,以便他能空出手幹他的工作?。彭定康是梅傑1992年後來居上的勝利的設計師,得到首相的強有力的支持,他經常對香港人和北京說,他是首相最親密的政治朋友和私友……

基於這一切原因,彭定康選擇了梅傑指定的路線,因為這更適合他的秉性,適合他的風格。他不再裝模作樣去搞什麼平民化了,不再扭怩作態違背自己的意願和中國政府表示友好了。他可以赤裸裸大干了。 他要把香港當作他的政治戰場,以終結香港為代價向英國政界和本國人民闡釋他的個人能量。他企盼著將香港變成政治角斗場,他是和中國進行決鬥的獨一無二的主角,他的孤膽奮戰會換來本國人民的喝彩聲,就像歡迎衛國英雄一樣在大選時投他的票,把他迎進唐寧街10號……於是他決定再次冒險。 顧立德到達香港後說,為了將香港真正變成一個民主與自由的城市,香港政制應該加快改革,關於香港立法局增加直選議席問題,將會提到英國首相領導的香港事務委員會上討論,基本法是可以修改的。

1990年4月4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簽署和七屆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基本法包括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令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附件三:《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圖案。基本法將於1997年7月1日起實施。 這是經過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從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2月17日的多次修改完善後報請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它是我國對香港地區恢復行使主權後在香港的基本法律,它的修改權應該在主權國家,港英政府豈能修改?但是,彭定康卻一意孤行。

1992年10月7日,他拋出了精心策劃的香港政制改革方案一一《香港的未來:五年大計展新猷》。 首先,他提出了立法局與行政局分家問題。 1984年7月18日,港英政府就提出過此類動議,它們發表了《代議政制綠皮書一代議政制在香港的進一步發展》。綠皮書宣布,其主要目標是逐步建立一個政制,使其權力穩固地立根於香港,有充分權威代表香港人的意見,同時更能較直接向港人負責。 具體安排如下: 1.逐步改變立法局的組成與產生辦法,由民選議員取代委任非官守議員,減少官守議員,並由間接選舉過渡到直接選舉; 2.逐步改變行政局的組成,大多數委任非官守議員由立法局非官守議員自行互選出來的人選所取代,相應減少港督委任的議員;

3.賦予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更多參與政務的權責,在政府中實際擔任類似一些國家由民選代表擔任的部長職位,為日後實行某種形式的部長製作準備; 4.逐步改變港督的職權與地位,將來在適當的時候,立法局由非官守議員自行互選一人為議長,港督不再出任立法局主席;港督人選,將來可由行政、立法兩局全體非官守議員組成的選舉團磋商後選出。 港英當局何以如此熱切地推行政制改革?香港輿論界道破了他們的真正用心: 港英當局的代議政制改革,如果執行順利,肯定會帶來香港政治制度的徹底轉變,在1997年前建立起一個立根於香港、在政治上傾向於英國、能隔離中央主權影響的西敏寺式的政權機構,使中國在恢復行使主權時面臨一個既成事實;如果遇到阻力,這項改革又可成為挑撥離間、製造分裂的溫床,使中國陷入反對民主同港人對立的兩難處境,最終同樣可以削弱中國將來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能力。

這就是說,英國人在撒走之前,要將香港造就成一個自行其是的城市。它只聽命於英國人,只欣賞英政體,只要英式民主與自由,別的一概不要。英國政府想用極短的時間把香港變成一個古怪的城市,一個實施過換腦手術的城市,他們把自己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當作最好的饋贈留給這個城市,並包埋在城市的心臟裡,這樣,即使英國人離開了香港的權力中心,但憑著這些看不見的基因,它們仍可在大洋彼岸遙控這個城市,就像一條馴養多年的獵犬,僅憑一個唿哨就會聽命主人。這才是英國人最深的算計。現在,彭定康把過去港英政府的打算迅速付諸實踐。在《施政報告》裡,他的分家方案是:把行政局和立法局的非官守議員分開,使兩局議員的身份不重疊,從而使立法局成為一個制衡政府的獨立組織;行政局非正常化,不委任有正常背景的人士進入行政局等等。他還對1991年的選舉方案作了大變動:變雙議席雙票制為單議席單票制;將功能組由以前的21個變為30個,改組別投票單位為個人投票即一人一票,這樣功能組別投票人數可擴大至全港270萬人,選民年齡由21歲降至18歲。他還採用變相增加立法局直選議員的辦法,為所謂的民主派們鋪路架橋:擴大區議會職權,取消區議會及兩個市政局的委任議席,使其全部變為直選。成立1995年立法局選舉委員會,由直選的區議員出任,由選舉委員會推舉10名立法局議員,使區直選議員組成的選舉委員會推選的立法局議員,實際上成為變相的直選議員。他還規定區議員(均為直選?在立法局佔10個議席。 這樣一來,香港立法局直選或變相直選的議員就達40名,佔由60名議員組成的立法局的三分之二,這些人可以坐直通車進入1997年以後的立法會,英國政府就可以通過這些彭式快車產生的民選人士繼續在香港政府中為它們代言。 中國方面自英方發表綠皮書時就指出,這是英國單方面搞的,中國不承擔義務。 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主任姬鵬飛會見香港政務司廖本懷一行時也明確指出: 1.中國不希望香港在過渡時期出現急劇變化;2.過渡時期香港政制的改革,應考慮同基本法相銜接;3.依據中英協議,1997年後的香港政制由基本法規定。 如今,彭定康又一次挑起政改事端,立時引起大多數港人的憤怒和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香港《天天日報》載文抨擊說:英國統治香港150年之多,從來沒有給香港人民主,而在後過渡期不到5年的時間內,卻要大大加快民主步伐,這和香港回歸祖國究竟有什麼內在聯繫,相信只有英國人能道其詳了…… 泰航空公司旅遊與香港事務總經理、香港立法局議員楊孝華說:彭定康提出他那套政改方案後,我曾以立法局議員的身份當面向他表達過我的意見。之後,我又在香港旅遊界作過一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香港人不認同彭定康提出的9個新的功能組的概念和選舉委員會的組成方案。 1992年12月,在彭與立法局議員的一次早餐會上,我把這個調查結果交給了他。他應該由此知道港人並不欣賞他的那一套。 然而,彭定康根本聽不進香港各界人眾的呼聲。他仍我行我素。 1992年10月,彭定康又來到北京,為香港的新機場興建問題和中國政府進行交涉。 由於香港的特殊位置,它已發展成為國際和區域性航空中心。但早已啟用的啟德機場的容量已接近極限,如不設法解決,將會嚴重影響香港的長期經濟發展。 1989年10月,港英政府決定在大嶼山北面的赤臘角劈山填海,建設一個新的國際機場。 只是這機場的預算著實令入吃驚:全部投資費用竟高達千億港元(最初估計要花160億美元,後又估計為230億美元)。 這是90年代世界上規模最大、花錢最多的民用工程項目。計劃涉及建造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連接香港與一個海島的橋樑,用巨大的疏浚工程所取得的材料平整和擴大這個島,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移山填海工程,隨後建造大規模的基礎設施,使人們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內到這個港口加機場去旅遊。 由於新機場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外來投資,有關專營權、合同以及債務擔保將可能跨越1997年,因而許多外國和當地財團以及相關公司都採取謹慎的態度在一旁靜觀,等待中國政府對此項工程表明態度。 中國對港英政府的新機場計劃是關注的。香港回歸在即,這個新機場構成的對外窗口將留給中國人享用。如果英國人處於公允的立場去考慮,那麼中國政府就會笑納,而實際上卻不是這樣。事實是英國人大手大腳花錢,為它們大掙面子,而未來的香港則大背債務,其實際情形就像我們通常說的我請客你花錢一樣。還有,它是違背中英《聯合聲明》的。 《聯合聲明》明確規定,要作出任何其結果延伸到1997年以後的決定,都需要同中國磋商。雖然新計劃於1997年啟用,但貸款的償還還要延長到此後許多年。基於以上考慮,中國政府對港英當局單方面的新機場計劃表示不滿,並要求參與相商新機場計劃,包括對它的修改和完善。 中國政府建議將機場開闢在與香港相鄰的深圳,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資金,又緩解了航運方面的矛盾。 英國人反對。說中國會控制空間所有權,會損害香港的自治。中國政府又苦口婆心地建議,把土地、入境和空間所有權都讓給香港方面,就像香港特別行政區一樣使其擁有所有權50年。但英國人仍無誠意。 這似乎就有問題了,這不僅僅是經濟債務問題,也是對中國主權的蔑視。 中國對此反應強烈。 香港民眾開始不安,股票市場開始長期下滑。而這種下滑曲線正是港英當局宣布新機場計劃之時開始,到英國人最終同意同中國進行詳細協商後結束。 1991年6月27日至7月1日,英國首相外事顧問柯利達爵士作為首相特使訪華,雙方就香港新建機場建設及有關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並草簽《關於香港新機場建設及有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 止此,中國決定支持興建這個機場。作為交換,北京在協商方面將起作用,英國同意對1997年以後時期的借款加以某些限制。儘管這種限制很低,似乎帶有像徵性。 然而,這一紙《諒解備忘錄》卻迫使英方主帥梅傑出場了。因為要讓他簽署正式文件。當時世界西方各國正為天安門廣場事件而抵制中國。而梅傑成為訪華的第一位西方首相,從而打破了敵視中國的堅冰。 但是,新來香港的彭定康卻又一次利用新機場計劃給中國增加麻煩。 1992年,港英政府陸續制定了有關新機場的財務安排。工程預算如洪水注河,一下子漲出許多。原來工程總成本預算由1991年7月的986億港元增至1122億港元,增幅為13。8? 。其中機場鐵路工程預算由125億港元增至231億港元,增幅高達85,港英政府為機場工程所承擔的風險擔保等債務達225億港元。而這些債務的相當部分將由1997年後的特區政府償還,這無疑是對未來香港政府和香港居民的沉重負擔。作為險惡用心的饋贈,它還可能將政治危機和不信任轉嫁給中國政府,讓香港市民得出一個結論:這些倒霉事都是1997年之後回歸中國的結果! 1992年11月下旬,港英政府在未經中方同意的情況下,採取單方面行動,向立法局申請撥款,以批准機場平台合約。 強硬的彭定康公開聲明,倘若中英未能在興建機場的財務安排問題上達成協議,那麼,英方將會單獨負起興建機場的責任! 為了證明自己說話是算數的,本來是一介文人和只尚空談的政治家的彭定康,卻夥同梅傑在香港準備舉行名為翼龍行動的演習,以演練香港對中入侵的防禦。彭定康們說,這次演習是為了向入侵軍隊顯示,香港仍處於英國的主權之下。 這同樣也可以看作是彭定康誓與中國政府對抗到底的另一種語言表達。 但是,這肯定是一次讓人笑掉大牙的演習。因為香港無需中國軍隊去實施攻擊,只須關上水龍頭,香港就會起變化,而且是像處在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惶恐不安。中國就會不戰而勝,香港就會不攻自破。 這樣的軍事演習只有彭定康這樣異想天開的人才能想得出! 彭定康覺得新機場問題的主動權操在自己手裡。因為即使撇開財政問題不談,在此次工程中,英國財團也羸得了70以上的新機場建設合同,英國的設計書規定,所需部件必須從英國購買。有人說,這是英國殖民者在告別香港時仍不忘狠狠榨取它的最後的汁液的明證。彭定康認為,僅這一項,他就可以保本了。即使不要中國人配合,他們英國人也可以將新機場工程完成,只是修的不是先前那樣大,不如先前計劃的那麼好而已。彭定康准備動用香港的儲備,在大大壓縮機場核心工程的情況下,將原來的基建規模縮小,在1997年7月1日前竣工,為香港獻上一份禮物個袖珍飛機場。 這樣,英國人又撈到了好處,又撈到了名譽,真是一石二鳥一舉兩得。 就這樣,彭定康來到10月的北京,在完全沒有談判誠意的心理準備下,與中國政府攤牌決鬥。 十月的北京憤怒了! 中國總理李鵬拒絕會見這位首次來訪的香港總督。 中國外交部長錢其琛在記者招待會上拒絕和他握手。 針對彭定康的所謂政改方案,中國外長表明了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 政改方案明顯違背了中英聯合聲明的有關規定和精神,違背了英方關於要使香港政制發展與基本法銜接的承諾,違背了中英雙方已經達成的有關諒解。 針對香港新機場工程中港英政府的一意孤行,中國方面申明:凡是沒有與中國方面相商的有關合同和投資,中國政府認為都是違背基本法的。 1997年之後,中國概不承認!彭定康的後院也大火熊熊起來。 中國問題專家、前駐華大使柯利達、伊文思和英國前首相希思、前工黨首相卡拉漢、前外相杰弗裡豪等都在不同場合對彭定康這種將香港當作政治戰場的作法大加抨擊,認為彭定康是欺世盜名,推行的是不負責任自我毀滅的政策。柯利達斥責彭定康說:如果承擔豪壯行為帶來的後果是你自己的,那麼你的豪壯行為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你在損害別人的利益,特別是損害你所信任的人一就像我們對香港一樣的利益的情況下採取豪壯行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英國《太陽報》以《玩世不恭厚顏無恥的騙子莫過彭定康》為題發表評論:彭定康在香港虛偽地鼓吹民主,破壞中英關係,結果使英國航天、勞斯萊斯等大公司在爭取中國合同時出現困難。彭定康為了自己的個人野心而犧牲香港,代價未免太大了。香港各界也對彭定康的所作所為表示憤怒和抗議:1992年10月28日,擁有18萬會員的香港工會聯合會發表了四點聲明,聲明說:彭定康的政改方案違背了中英聯合聲明,違背了基本法的有關規定和精神;彭定康的政改方案,推翻了香港現行的行之有效的政制模式,其結果必然干擾社會的整個運作,妨礙香港經濟的發展,損害香港的繁榮和安寧,導致社會動盪,削弱國際上對香港的信心…… 調查表明,彭定康初政改方案時,香港人不明白他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當時人們對他的支持率一度達到41外。 當彭定康在北京碰壁之後,將近半數的香港人認為應該與中方繼續磋商,將近三成贊成全民投票決定,只有一成左右主張不理會中方的反對。 1992年11月11日的民意調查表明:63的人最擔心影響經濟穩定,還有約61的人不希望香港人因此而分化。 11月23日的調查表明:41的人認為彭定康應該放棄政改方案,表示支持的人下降了34。 1993年1月5日調查表明的被調查人支持中國對香港事務的態度,87外的人非常支持保留香港目前的選舉方式、政治體制及管理現狀。 彭定康遭到了慘敗。 香港命定的將成為他政治生命中的滑鐵盧,他將會灰溜溜地回到英國。相信這次失敗比他的英格蘭故鄉大選失敗更慘。 就在本文即將付梓時,中國政府同港英政府的有關談判仍在進行。 但是,不管如何,1997年春節的爆竹就要點燃了。 1997年畢竟不可阻擋的來到了。 1997年,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一年。 1997年,是中國人民和海外華人盛大的節日!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