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中國1997·香港回歸

第2章 第一章他要復仇

中國1997·香港回歸 邢军纪 15053 2018-03-16
義律自打接到被解職的命令後,一直處在難以釋懷的悲愴之中。 尤其是見到新上任的璞鼎查,看到他既禮貌又周全的應對,見到他沉穩和不露聲色的表達,聽到交接儀式上歡迎他的17響禮炮,以及那些人們對他逢迎的話語,這些都令他心潮難平。本來全權代表的權柄非他義律莫屬,未來香港的主宰也會落在他的肩上,可是,多年的辛勞白白付出,一切的一切都化為泡影,為大英帝國開疆擴土南征北戰,到頭來卻為他人做了嫁衣。他被革職了。 義律被迫上繳鴉片之後,懷著憤懣的心情離開了廣州。他的身後是一支潰不成軍的隊伍一由鴉片商人組成的隊伍。這支隊伍曾一度被林則徐禁煙的大棒打得暈頭轉向,現在,義律成了這支隊伍的靈魂,他要對這支隊伍負起責任。他要復仇。

從廣州到澳門,乘船要用半天的時間。他要把商人們安頓在那裡,然後再作計議。 往日,這半天的時間是枯燥和乏味的,而這次卻不同,他被復仇的火焰燒得不能自已,那些復仇的快感如小蛇般在他的身體裡鑽來鑽去,並且往他內心深處最隱秘的部位爬去。這種過程和體驗使他終身難忘。在復仇的幻覺中,他成為一個至高無上的君主,一個游離在中英兩個國家罅隙間的巨人,他能呼風喚雨,能千變萬化,而且無所不能。 義律身材高大,魁偉,長著一頭濃密的黃色捲髮,面色赭紅——大概是亞熱帶陽光和粗礪的海風作用的結果。他的肚腹高高挺著,兩條長腿似乎難以支撐這超額的重量,說話時不停地抖動著。 他在算計。復仇要有計劃。 在去澳門的路上,幾乎所有的時間,他都在思考和謀劃著復仇的實際步驟。

他慢慢理出頭緒來了。 船到岸了。澳門的山影呈現眼前,先期到達的商務公館的工作人員站在碼頭上迎候在那裡。嗬—— 噢—— 義律的身後響起商人們的歡呼聲。洋商們終於自由了,在被圍困了許多時日之後,他們終於能呼吸如此清新和爽涼的空氣,他們可以不為水和食物而發愁了。 義律是最後一批撤離廣州的。臨走時,林則徐宣布了16名有嚴重劣蹟的鴉片販子的名單。歷數其惡行,並要求他們出具永不夾帶鴉片的保證書,這就是清代稱之為甘結的一種文字。林則徐頒發甘結結式如下: 凡是在商館經商的洋人,每人必須在甘結上簽名畫押,不能有一個遺漏。 那16名有劣蹟的鴉片商,是被清政府宣布的不受歡迎的人,他們出具甘結之後,將被中國政府驅逐,永遠不能踏上中國國土。

義律拒絕林則徐出具甘結的諭令,說他出外闖蕩多年,從來沒有聽說什麼甘結一說,這是中國的法典,我們是英吉利人,我們的法律沒有這一條款,因此,我的商人們不能執行…… 林則徐義正詞嚴地駁斥義律說,你們口口聲聲說你們是文明人,是禮義和法治並重的國家,難道英王讓你們出外就是傳播野蠻嗎,你們連到別人的國度就得遵守該的法典這樣的基本常識都不懂,你們所說的文明和法治何在?如果別人也像你等到了英吉利我行我素,藉口行事只按本國法典,不遵守英國法律,你們該作何感想? 義律無言以對。 他只好原則上同意甘結,但要求寬限時日,等到了澳門之後再按章辦理。 林則徐同意在時間上通融,但甘結之事一定要辦,港腳商人寬限四個月,英商限八個月,如果不從,便盡行驅逐,毫不留情。

義律在向澳門撤離之前,向他的商人們說,可以暫時答應具結,但不能真的實施,待回到澳門,向英王陛下請示之後再做計議。回到澳門之後,義律開始實施他的複仇計劃。他向巴麥尊寫信匯報中國禁煙一事,說此舉完全是針對英人而發;他向英駐印總督請求支持,讓其戰艦火速來援;他策劃鴉片巨商查頓回國向政府及國人遊說,控訴華人反英的暴行等等…… 1839年8月初,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了英國。這消息經過義律和查頓等人添油加醋的渲染,在英國民眾的心目中,中國似乎成了蠻荒之地,中人既愚不可及又野蠻無比。而中國毫無來由地仇視英國,似乎專跟英人作對,這種對英國大不敬的做法使英國上下同仇敵愾,舉國上下頓起一片討伐中國的聲浪。

9月30日,英國紡織中心曼徹斯特市的39家公司和廠商聯名致函英外交大臣巴麥尊,誣衊中國禁煙是侵略行為,要求英國政府挺起腰桿,真正像日不落帝國那樣,對中國採取強有力的對策,並旦希望政府能利用這個機會,將對華貿易置於安全的、穩固的、永久的基礎上……接著,倫敦、利物浦、里茲、倫敦等大城市的商家也大叫大嚷,一致主張對中國採取行動,用戰爭討伐中國……誰也沒有因為中國的遙遠而放棄中國,誰也沒有因為中國的禁煙而遠離中國,誰也沒有因中國人的野蠻而和中國斷絕關係。因為誰都知道中國是茶和絲綢的國度,是香料和寶石的國度,是磁器和文物的國度……這是個遍地黃金遍地寶藏的國家,它對於大英帝國太重要了。只能牢牢把它抓在手裡,像對待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那樣,把它變成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這是清醒理智的英國考慮許久的最佳選擇。

10月1日,英國內閣召開會議,專門討論對華宣戰問題。外交大臣巴麥尊慷慨陳詞,他在會議上講了義律們在中國的遭遇,講了他們在那裡度日如年的境況。他說義律們為了大英帝國在華的利益忍辱負重,一直堅守在南中國海,他們時刻盼望著大英帝國米字形國旗飄揚的艦隊駛進珠江口,駛進廈門和天津,用隆隆重砲轟斷清王朝的腰脊,使其乖乖在談判桌上簽字,答應大英帝國的所有條件。 他在會上的發言打動了內閣大臣們。陸軍大臣麥考萊也主張對華宣戰。會議經過討論後,作出了派遣一支艦隊到中國海的決定。 1840年2月,英國政府正式任命懿律和義律為駐華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對華作戰的英軍總司令。 4月,議會正式通過了發動對華戰爭的決議案,出兵遠征中國。

義律導演的這場兩座冰山相撞的計劃,終於按照他的預想開始實施了…… 在澳門導演雙方衝突的日子裡,義律也不斷受到商人們的干擾。 有些洋商真正以商為本,他們不願意攪進國與國的是非裡。他們只想掙錢,別的概無興趣。 當林則徐力主洋商們具結保證書時,一些洋商打算衝破義律的阻撓,私下里和廣州方面取得聯繫,以便開展正常的貿易。義律聞聽消息後大為震怒,說他們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只顧自己的意見和個體的利益,這是極其可恥的變節。他說: 我相信,在女王確鑿而有力的干涉觸及於中國海岸以前,在打破了中國政府滿以為它所干的事情會永久受到寬忍的那種幻想以前,我決不會自處於這樣一種為難的境地,竟對女王陛下的任何臣民發出一特別禁令,要他們中止那種既損國體又危害無辜人眾的勾當,雖然那些無辜人們的性命會犧牲在他們的貪婪之中……

義律估算著大海西端的支持應該是可靠和有把握的。因此,他有恃無恐。在他的慫恿和支持下,一些鴉片商再一次鋌而走險,東方不亮西方亮,把鴉片又轉至福建沿海走私販賣起來,查頓洋行通過在馬尼拉設立支店的辦法,向中國沿海大力走私鴉片,二百元一箱買進的鴉片賣到八百元甚至一千元…… 南中國海被禁煙活動治理得稍許清澈的海面再一次混濁起來。 1839年7月7日,閒泊在海上的一幫英國水手登岸到附近的尖沙嘴村買酒喝,他們邊喝邊打鬧著,並且調戲圍觀的村女。村民們平時恨透了這些常來騷擾的洋人,一些人就挺身而出製止他們的惡行。於是,便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械鬥。 尖沙嘴村民林維喜也參加了械鬥。這是個精壯的中年漢子。在他出色的反擊中,他被幾個洋人圍而毆之,其中一個英人用木棍一下戳在他的心臟部位,他被搗坐在地上。但他仍復身站起,用自己的身體捍衛著身後的婦女兒童,捍衛著尖沙嘴人的尊嚴。械鬥結束後,林維喜被人架了回去。

他沒有挺過去。第二天天還沒亮,林維喜一口鮮血噴了出來,頭一歪,咽了氣。 幾天后,聞訊而來的義律打著調查的幌子,實際上是來收買當事人家屬來了。 他拿出一千五百元賠償費給受害者家屬,另加四百元以防被人勒索費。拿出二百元獎賞給人證,又給被毆受傷的村民每人一百元。 給重金的目的就是讓他們眾口一詞承認械鬥純由誤會發生的。 林維喜之子林伏超甚至給洋人寫了假證明: 立遵依人林伏超、母張氏、馬氏、弟伏華、叔奕禧及伯叔房族親人等,緣因父親維喜在於九龍貿易生意,於五月二十八(七)日出外討帳而回,由官湧經過,被夷人身挨失足跌地,撞石斃命。此安於天命,不關夷人之事。林伏超母子甘心向夷人哀求,幸夷人心行惻隱,幫回喪費銀些少與伏超母子並親人等,搬父親維喜回家,殯葬妥息。此乃二家允肯情願,日後伏超母子兄弟並叔伯房親等,不得生端圖賴夷人。各表良心,恐口無憑,故立遵依一紙,與夷人收執存照。

道光十九年五月二十九日立尊依人男林伏超。 林則徐接到地方官呈報的英國水手毆傷尖沙嘴村民致死案的緊急文書之後,立即指派新安縣知縣梁星源趕到尖沙嘴查辦。梁星源經過驗屍,確認為林維喜系棍傷致斃,並不是什麼被夷人身挨失足跌地,撞石斃命。 在村民的協助下,梁捉拿了幫助洋人收買屍親的劉亞三,林伏超也交出了致死人命者約定付款的英文字據。 根據調查結果,林則徐立即派員到澳門和義律交涉,諭令義律查明兇手,按中國法律交官府審辦。 義律卻拒不執行中國的法典。 義律回复林則徐說,尖沙嘴毆鬥一事,不僅僅系英國人所為,打罵的人還有美國人和西班牙人,實情尚未明晰,怎麼就認定是英國人?再說,英國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子民交付它國審判的法律。我們會自己審辦這個案件的。 林則徐為了批駁義律的狡辯,仔細研究了國際法,組織翻譯了1758年瑞士人華達爾所著的《各國律例》等有關段落,從這些律例中得知,殺人償命,中外所同,英國人並沒有殺人不償命的法律。 此時,美國領事和西班牙人也具證明,說尖沙嘴毆鬥一事,行凶者確實係英人所為,和別國水手無涉。 林則徐據理再次向義律發出諭令,令其配合中國政府,交出殺人兇手,並宣布停泊在尖沙嘴一帶的英船不許擅自出入採辦食物,所需用品均須通過有執照的買辦經手,以防勾通販毒。而義律對上述諭令置若罔聞。 他煞有介事地在威廉要塞號上組成了臨時法庭,對尖沙嘴參加毆鬥的英國水手進行審判。陪審團有23人組成。義律自扮法官。 經過審判,義律宣布,對一名英國水手犯殺人罪的抗訴案不予受理,然後將五名參予毆打的水手判處三人監禁六個月,罰金二十鎊,兩人監禁三個月,罰金十五鎊,並指定監禁應在英國本土的一個監牢裡執行…… 林則徐得知義律如此壞法養癰,親自和鄧廷楨同赴香山查問英國水手致死人命案,並派兵在香山縣各交通要道實行戒嚴,並宣諭義律的審判結果為非法。林則徐說: 查該國尚有定例,如赴何國貿易,即照何國法度,其例甚為明白。在別國尚當依該處法度,況天朝乎?犯罪若在伊國地方,自聽伊國辦理,而在天朝地方,豈得不交官憲審辦? 但是,義律恃強,決不交出兇手。儘管中國宣布戒嚴,宣佈如不交出兇手的嚴重後果,義律也在所不顧。 8月24日,一隻英國舢板船從澳門到香港的途中被中國海盜襲擊,除一名水手耳朵被割,一名商人重傷被救外,其餘七名水手全部被殺。義律差人禀告林則徐請官府查處,林則徐因義律在水手問題上的惡劣態度,認為這是義律故意捏造,堅不受理。 義律和林則徐的矛盾更加尖銳起來。義律乾脆不再和欽差行轅的公文接觸。為了表示和中國政府決絕,義律乾脆離開澳門住在了貨船上。而林則徐得知消息後,立即命令澳門葡萄牙官員驅逐所有留在澳門的英國人,限他們在三天內出境。 居住在澳門的英國商人及家屬悉數被逐,這支隊伍成為海上的流亡難民,他們由於準備不足面臨缺水缺食的威脅,他們還可能受到海盜的襲擊。他們帶著大量的銀子和搜羅來的寶器卻不知所終…… 就在他們面臨絕望境地的時候,義律請求駐印總督火速馳援的兩艘軍艦出現在他們的視野裡。他們獲救了。 這兩艘軍艦,一艘叫窩拉疑號,一艘叫海阿新號。有了這兩艘軍艦壯膽,義律頓時腰桿就硬了。 英艦駛向珠江口的消息傳至欽差行轅之後,林則徐為了防止意外,下令海口內河各處嚴加防範。關天培親自坐鎮沙角,每天操練水師,積極備戰,時刻準備殲滅來犯之敵。 不僅如此,一場人民戰爭的威武活劇也由林則徐導演開場。林則徐和鄧廷楨發出告示,號召沿海民眾立即行動起來,購置自衛武器及防衛器械,成立自衛隊,如發現英國人上岸滋事,可以開槍阻止,勒令其退回,或者將其俘虜,交給官府。不許英國人上岸覓水,誰人膽敢為英人引水將受法律制裁云云。 一時間,廣州附近的南海、番禺、順德、東莞、新安等地的社學組織立即發動起來,愛國士紳們召集義勇,組織團練,投入抗英自衛的鬥爭之中。沿海民眾平時對洋商散播鴉片荼毒百姓早已恨之入骨,今見官府號召阻拖夷船便紛紛響應,人眾在井邊塘頭河岸遍插標語,寫著水內有毒字樣。有的村莊還組成巡邏隊,日夜巡察,一有可疑情況,立即報官。沿海一帶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 1839年9月2日,林則徐在鄧廷楨等的陪同下,前去澳門視察那裡的禁煙戒毒肅清毒源事宜。 澳門是洋商們聚集的地方,廣州禁煙之後,一些洋商紛紛逃至這裡,林則徐擔心這裡會藏污納垢,成為鴉片的新源頭和集散地。另外,這裡的英人據報已盡數驅逐,藉此還可以察看一下落實情況。 巡視隊伍從香山縣城出發,走了一天,到達距澳門十里的前山寨。第二天清晨出發,來到關閘,澳門理事官葡萄牙人做遮馬地沙早帶領士兵百人排列道左在那裡迎候。見欽差大臣的官轎紅頂在晨霧中閃動,指揮把手一揚,西洋樂聲便大作起來,一時引來眾多百姓和外國居民爭看熱鬧。 理事官將林則徐一行引至行轅駐地一蓮峰廟。蓮峰廟創建於1592年,初名天妃廟,又名慈護宮。現在這裡成了清朝官員巡視時的臨時住所。 當時由洋人辦的《中國叢報》報導了林則徐來蓮峰廟時的情景。隊伍自關閘出發,到進入廟前那片廣闊的庭院,其情景是非常有趣的。是晨天空晴朗,在小山的斜坡下,這個院子十分涼爽。成群結隊看熱鬧的人,已經聚集在院外。而院子內,澳門理事官、同知、知縣以及欽差大臣的代表,已在那裡恭候。各種禮物——銀子、絲綢、荼葉、豬和角上紮了紅綢帶的小牛,也已擺設在廟的正門口。隊伍由二百名左右士兵組成,成兩列縱隊,約摸有四百多碼長。不管是在進行中或在操演時,都極不整齊。一名騎馬的軍官最先到達,隨後是抬大鑼的,接著是一隊扛旗的中國士兵,引導著欽差大臣的八人大轎。走在轎旁的,還有一隊葡萄牙儀仗兵。然後又過來一小趴本地士兵,為鄧總督開路。在他後面,跟隨著其他官員和軍隊。大員們一到,受到在恭候的官員的迎接,然後被引進廟堂,在那裡稍事休息並與理事官舉行會談。 這篇報導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生動的中西合璧的奇異畫面。有扛著洋槍的外國士兵,有綴著肩章綬帶的葡人軍官,有項帶花翎的達官要員,有素衣粗衫的蓬頭小民,有西洋樂器,又有中國祭祀,既有粵語聲聲,又有西語朗朗,然而笑聲卻是共同的,那種友誼卻是不用語言的。 這是多麼動人的畫面,多麼友好的場景。倘若英國人也像葡萄牙人這樣尊重中國的主權,聽命中國的法律,不去搞邪門歪道,它們決不會遭到驅逐,決不會成為海上難民。在它們居住區內,也會出現這樣風俗畫般的熱烈場面,成為國際外交史上的一朵奇葩,一件讓後人稱道的往事…… 林則徐是第一次走進夷人居住區,這使他眼界大開。他是個善於學習的人,儘管如此,他仍然對外國人的服飾文化、婚姻風俗等等大惑不解。 他說,惜夷服太覺不類。男人渾身包裹緊密,短禍長腿,如演劇扮作狐、兔等獸之形,這服裝和清代人眾的服裝正好相反,清人系滿族服裝推而廣之的一種服裝,長袍馬褂,寬大松緩。和夷人服裝相比,只能說互有利弊,不能一概排斥。 由此可見,即使像林則徐這等遠見卓識之人,仍有偏見和狹隘之處。 他對外國人也頗看不慣: 其發多卷,驟見能令人駭,粵人呼為鬼子,良非醜詆。更有一種鬼奴,謂之黑鬼,乃謨魯國人,皆供夷人使用者,其黑有過於漆,天生使然也。婦女頭髮或分梳兩道,或三道,皆無高髻。衣則上而露胸、下而重裙。婚配皆由男女自擇,不避同姓,真夷俗也。 (《林則徐集日記》第351頁。) 閉關鎖國使人的思維短之又短。 從林則徐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精細入微之人,一個具有深刻觀察力的人,同時又是一個恪守舊規很難接受別的文化的人,是個具有很濃的老夫子味道的人。 在對澳門巡視的數個小時中,林則徐詳細察看了原來英人居住地,看看有無有存貯煙土情事,並且和葡萄牙人達成了一項協議:使其在中國和英國的對立中保持最嚴格的中立。待諸事完畢之後,便打道回府了。 9月6日凌晨,剛到虎門鎮水師寨中的林則徐,得到了緊急戰報:九龍山地區發生海戰……1839年9月4日,上午9時。 義律和士密大佐乘坐路易莎號,帶著幾隻武裝快艇從香港出發,開到九龍山砲台附近海面,假裝要求供應食物,向中國水師大鵬營三隻師船尋釁。 大鵬營參將賴恩爵站在船頭喝令義律盡快執行欽差大臣的諭令,讓洋商們具結之後,再來這一帶購買食物,否則不許靠岸! 義律說,我們已經付了錢,為什麼不讓我們索取食物?林大人也不能不講人道哇?如果再不許我們上岸,我們就要採取行動! 賴恩爵作色道:採取行動?就你們夷人這幾條破船,奈我天朝何?滾回去吧……你一言,我一語。嘰嘰咕咕,嗚哩哇啦。吵了許久,義律就送來一份抗議書。半個小時後,還沒等答复,英艦便開始砲擊師船。砲擊非常突然。 沒想到炮火這樣激烈,這樣準確。師船上的兵丁歐仕乾被當場炸斃。但是賴恩爵立即命令兵士們反擊。 師船的大砲和九龍山砲台的大砲一齊對準路易莎號開火,咣咣一陣猛射,一下打中了它的主帆,路易莎像個陀螺一樣原地旋轉起來,甲板上的水兵下餃子般落進水里…… 激戰兩個半小時,英船不支,敗退而去。師船不捨,狼群般圍上去,正在這時,英艦窩拉疑號和武裝鴉片走私船威廉要塞號趕來救援,攔截住師船,雙方又你來我往砲擊起來。路易莎號再次受到重創,艦上的水兵被水師炮火打得說不出話來。這時,英艦上一個小頭目率領16名水手划船渝襲一隻師船,快接近船尾時被師船發現,船上兵丁用火繩槍英勇反擊,擊斃多人,小頭目也被打穿手腕。 戰鬥共進行了四個小時,六時半,英艦向尖沙嘴方向逃去。水師官兵陣亡2人,重傷2人、輕傷4人,而敵艦卻損失慘重。林則徐在上送北京的戰報中寫道:擊翻其雙桅飛船一隻,查夷人撈起屍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受傷者,尤不勝計。 11月2日,士密又率領英艦窩拉疑號和海阿新號竄至穿鼻洋海面。 中午,英國商船皇家薩克遜號遵照廣州方面要求具結完畢,在中國水師導航下,駛至穿鼻洋面,準備報關入口。 這時,窩拉疑橫出洋面,加以阻擋,不讓商船入關。原來,因為義律、士密等人主張抗拒具結、拒絕交出兇手和繼續從事鴉片走私活動,致使一些真正來華經商貿易的商船造成貨物的大量積壓,貨物賣不出去,加上廣東天氣炎熱,船中如洋米、洋布、棉花等貨物竟潮濕霉爛,時間愈久,虧本愈大,商人們對義律等人故意破壞中英關係的做法很有意見,怨恨之聲日增。這時,美國商人抓住中英交惡,義律禁止英船進口貿易的機會,獨占貿易利益,使英商格外眼紅。英船上的貨物久久積壓,迫使英商不得不倒手給美商代賣,美商們通常是不拒絕的,因為從澳門到廣州的短途運輸,他們竟會索要幾乎相當於從倫敦到廣州的運費,美商們黑手黑心唯利是圖的盤剝,使英商們著實心疼,他們不斷向義律施加壓力,有些商船終於忍不住向中國當局投誠,要求具結進口貿易,義律知道後便從中攔阻,並封鎖廣州海口。 皇家薩克遜號商船就是申請具結進口的一例。然而它卻受到窩拉疑號和海阿新號英艦的攔截。 中國水師船正欲前往查究時,不意英艦突然砲擊師船,當即炸毀火船一隻。另一師船被炮火擊中火藥艙,頓時火起,燒死6名兵丁。 水師提督關天培親自指揮師船向英艦開砲,英艦集中圍攻關天培乘坐的指揮船,砲彈削破了他的手掌,他仍浴血奮戰。 師船炮火擊中了窩拉疑號船頭,打斷了船鼻,英國士兵紛紛落入海中。 奏升水師提督左營游擊麥廷章,指揮師船又連續轟擊窩拉疑號後樓,海阿新號船桅也被砲彈擊中。 雙方激戰一個多小時後,窩拉疑號落荒而逃,海阿新號也尾隨而去,中國水師又一次取得了勝利。 11月4日,從穿鼻洋逃遁的英艦窩拉疑號和海阿新號駛回尖沙嘴,修理傷船。附近的官湧山上,中國守軍正在搶修工事。英軍怕中國軍隊俯攻英艦,便想派兵佔領官湧山制高點。但一連數次都被駐紮該處的守軍擊退。 夜裡,英船一字排開,向官浦山營盤猛烈砲擊。守軍發炮反擊,將英船擊退。 11月8日,英船又發動進攻,英兵百餘人乘潮撲岸,有百餘人搶上山崗。增城營把總劉明輝率兵下山截擊,雙方在山上展開了一番肉搏戰,守軍用大刀、木棒打傷敵人數十名,終將其趕下海去。 11月9日,官湧守軍發現英船企圖在官湧稍未的胡椒角獲得立足點,敵炮剛發試探,便被守軍發現用意,大砲集中射擊胡椒角登陸之敵,將其擊退。 11月11日,聞訊而來的增援官兵聚集官湧,關天培調撥來新炮六門,新安縣知縣梁星源、餘保純等帶鄉勇若干會集官湧,大家分兵五路扼守。 黃昏時分,英船發現官湧營區內人影晃動喊聲如潮,用望遠鏡一看,認定守軍正在安裝大砲,便想先下手為強,初夜時,敵炮先開火,一時引來中國守軍五路大砲的反擊。夜戰至兩個時辰後,英艦不敵,兀自溜走。 清晨,但見英艦滯留處一片狼藉,有擊壞的雙桅帆船半浮半沉飄在水面上,其餘的艦船早已逃之夭夭。 13日,英劍橋號和多利號等十餘隻武裝商船又一次乘薄暮駛近官湧,伺機偷襲,守軍發現後,靜候炮旁,等英船駛進射程之內,一齊開砲,多利號身中數彈,倉皇逃跑,一隻划船被炮火擊中,英船見勢不妙,紛紛撒退。 英艦船先後六次進攻官湧均告失敗…… 捷報頻傳北京城。 三次海戰,均獲大捷,使朝野上下一片歡欣。林則徐在上奏前對事實都進行了核准。他是個認真誠實的人,尤其是對皇上的報告,更要事實準確,所以他不敢造次。但是,他仍然在文字上進行了技術性處理。比如九龍海戰,中國方面二死六傷,英人僅有四人負傷,一隻雙桅貨船桅杆打斷。在上送的戰報中,林則徐則寫為擊翻其雙桅巨船一隻,夷人撈起屍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 穿鼻海戰,英艦橫桅和帆被砲彈擊中,艦體並無損壞,人員亦無死亡,而中國水師則有三隻師船被擊沉,士兵死亡十五名,本來這並不算什麼勝仗,但仍被稱之為大捷…… 不管如何,三次海戰,在雙方武器對比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中國水師同仇敵愾,英勇殺敵,擊退了敵人一次次進攻,沒有讓敵人的陰謀得逞,應該算是一次小小的勝利,從這個意義上講,林則徐所奏報中稱旬日之內,大小接仗六次,俱系全勝,也算說得過去。林則徐牢記禁煙使命,他受命於道光皇帝,主要任務是禁煙,並不想把事態鬧大。就中英貿易來講,這是正常的交往,雙方互利互市,對天朝也有好處,他是精明之人,不會視而不見。他一直對英人抱有一種幻想,認為中國自立於世,萬事不求人,離開夷人,可能會活得更好。而夷人卻不同,中國的茶葉等物,在西方已如食物般重要,一日不用,便難以為繼,那是須臾離不開的東西。不是我離不開你,而是你離不開我,是你們洋人有求於我。我即使給你們臉色,對你們苛刻一點,你們仍會賴皮涎臉來找我,並不會採取過激行動自絕天朝…… 對於禁煙一事,林則徐初時想得較為簡單,只要有尚方寶劍,有道光皇帝做靠山,他本身潔身自好,大公無私,何愁禁煙不成?儘管在官員中對禁煙看法不一,有人甚至提出反對意見,但林則徐都覺不足慮。 洋商狡猾,林則徐初來時就已體會至深,但用彈壓加好言勸慰及據理力爭等手段便能奏效,林則徐也覺不難對付。只是後來出了一個義律,他的所作所為,他的思維脈絡都和別人不太一樣,很難把握,這使他頗為頭疼。 以對義律的觀察,他應該是個辦事認真、很有板眼的人。他是軍人出身,做事幹練,說到做到,不同於商人那般鑽營和萎瑣。因為他代表著國家和商入們的利益,這種角色本身不好扮演。林則徐充分體諒他的難處。他想有些事情並非出自他的真心,比如抗拒具結,比如拒絕交出兇手,只要對他施加一些壓力,他會像先前乖乖繳煙一樣給以配合。似義律這等脾氣倔、性子急、往往是粗線條、一陣風一陣火一樣的人,給他打持久戰、消耗戰,軟磨硬泡,假以時日,不信他不就範。 然而,他的估計錯了。 義律在抗拒具結之後,表現越來越差。他是英國駐華的商務代表,但他似乎不是來做生意,而是來給誰鬥氣似的。他對貿易方面的事並不經心,只一味地製造摩擦。 然替義律設想,總無出路,不知因何尚不回頭? (林則徐《致怡良書》) 他百思不得其解。 想來商人以商為本,你們是來做生意的,而且是主動靠上天朝來做生意的,我們不吃你們的洋米,不穿你們的洋布,不點你們的洋油,照樣活得成,而你們卻不能離開我們的茶葉,你們離不開我們! 可是,你們這些天卻根本不談貿易的事,卻三番五次在南海一帶擾滋事,你們萬里迢迢來中國就是為了鬧氣?你們是不是吃飽了撐的? 以林則徐的見識和思路,他很難看透智商並不高的義律的背後。義律本身並不復雜,複雜他的身後。 他的身後,大英帝國龐大的冰山正向這裡緩緩移動著……對於義律來說,他看不透林則徐這個人,他也從心底折服於他的人品和才學,但他卻能看透他身後的大清帝國…… 他是個有一定經驗的老牌殖民主義者。他隨著帝國的步伐曾經侵略過印度、阿富汗和北非洲,他知道進行殖民統治的全部過程,懂得操作程序。他此時的感覺就好像一隻獵犬正和獵物追著玩,別看清帝國如此龐大,但義律早看透了它虛弱的本質。只要大英帝國的艦隊一到,就會氣吞如虎。 林則徐卻全然沒有意識到復雜的國際背景。雖然他也聽別人談過日不落帝國的國情,知道他們的女王年方二十,還是個說話臉紅的害羞姑娘,知道那裡的城市有高樓,知道他們吃飯用刀叉盤子,知道他們的船和炮都很厲害等等,也僅僅限於表層的了解。大英帝國能比天朝強哪去呢? 九龍、穿鼻洋、官浦三戰皆捷,說明它不過如此,有何懼哉?關於林則徐世界知識方面不甚了了的證據,可以從1840年1月號的《中國叢報》中看到。一個叫喜爾的英國醫生記述了他見到林則徐後的情景,他說: 他(指林則徐?問我們什麼時候離開英國,離開英國以前是否已有關於中的亂事的消息傳到英,我們第一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聽到這種消息,從安吉爾航行到中國需要多少日子,船舶在來中國途中是否慣常要在該地停靠,我們的船貨的性質和價值,我們的船是否以前來過中國…… 為了向我們表明鴉片生意的可恥及最近幾年來它的增長,他交給我們一份地爾窪先生作的小冊子和另一本撕去封面的關於中的小冊子。他要求我們閱讀從兩書中摘出的幾段。兩書中有幾部分已經譯成中文,貼在原文所在的書頁上。他還有五六張東印度公司的卡片,上面載著一季中售出的鴉片數量。在他遞給我們的一張卡片上記著:八達拿鴉片…… 他交付一封給英女王的函件。文詞仍舊是一貫的浮誇口氣,使我不禁失聲而笑。他一看見這種情況,便問是不是不合適。我說我所笑的,只是文詞上的兒處訛誤。於是他便吩咐我們將信帶入里屋,在那裡修改我們所發現的一切錯誤,並在那裡進茶點。原函很長,是用毛筆寫的,筆跡很清楚,內容主要是說鴉片貿易及其惡果的一篇長文,並且希望女王陛下能夠加以乾涉,協助遏止煙禍。林公又問起各種鴉片所來自的地點。他讓我把這些地名給他寫下來,我當即照辦。提到土耳其的名字時,他問是否屬於美國,或是美國的一部分。我們告訴他土耳其距離中國幾乎需要一個月的航程、他似乎很驚奇…… 那幾個失聲發笑的原因是林則徐的偏狹和浮誇自大的口氣,他在給英國女王的信函上仍這樣寫道茶葉大黃,外國所不可一日無也,中國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則夷人何以為生這樣的舊調子。以這種偏見和淺陋的世界知識,很難世事洞明,也難以處理好複雜的國際事務。但林則徐在清朝官吏中,仍然是難能可貴的,他的可貴之處是他總願意探求學習新的知識,並不斷改正和修正自己的不正確看法,不諱疾忌醫,不是不懂裝懂。他的知錯就改的精神仍然值得人們敬佩。 然而,林則徐的疏漏和浮誇,還是深刻影響了紫禁城裡的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是個謹慎小心而又剛愎自用的人。他只知天朝,對外一無所知。九龍海戰報捷,緊接又是穿鼻、官湧報捷,水師所戰皆勝,這使他飄飄然起來。 林則徐下廣東之前,他曾經多次叮囑他,只要讓夷人聞風懾服就罷了,千萬不要把事情弄大,不要弄到驟開邊釁,不可收拾。可是,看過九龍戰報之後,他轉眼又把先前叮囑林則徐的話語給忘得一干二淨。他反而覺得林則徐的膽子不夠大,仗打得還太小了。他在林則徐的奏報上批道: 既有此番舉動,若再示以柔弱,則大不可。不思卿等柔浪,但誡卿等不可畏葸,先威後德,控制之良法也。相機悉心籌度,勉之,慎之…… 在另一道諭旨裡,道光皇帝又寫道: ……我兵先後奮勇,大挫其鋒,該夷等自必畏懾投誠,籲求免死。惟當此得勢後,斷不可稍形畏葸,示以柔弱…… 林則徐在廣東禁煙時審時度勢,給義律打打談談,反復談判,這也使道光皇帝極不耐煩。他說,日後再有反复,即當示以兵威,斷絕大黃茶葉,永遠不准貿易。 道光皇帝這種非此即彼的決斷,使林則徐非常為難。永遠不准貿易的決斷之荒唐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是皇帝諭旨,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必須遵照執行,且要誠惶誠恐。 在道光皇帝御旨下達之前,林則徐也做出過暫時和英國人斷絕貿易的決定,那是有前提的。一是為禁煙,二是為甘結,三是為懲兇。如果義律在這幾個方面都能很好的配合,貿易會隨時繼續進行。 但是,道光一聲令下,便切斷了與英人談判的條件。這是永遠斷絕與英國的關係,這就把林則徐和義律的後路都切斷了。 這時,陸續到達南中海的英商船貨船已達六十艘以上,這些滿載貨物的船舶已經在海面上停泊了數月之久,那些商人因為賣不出貨物,買不進茶葉而憂慮重重。 半年之中,各國與中國具結進口的商船有62只,其中美國商船達45只,超過往年全年的外國商船數目。林則徐采取遵法者納之、抗法者拒之,對美國及其它表示順從的外國商船給予惠顧。美國人歷來精明而敏捷,中英矛盾給它們帶來了機會,它們不失時機擴大了貿易來往,並且成倍地膨脹開來。即使對英國商船,林則徐也不是一概而論,有的商船願意具結,林就給以優待。英國船主吉里布,不顧中方法令,藉著夜暗偷偷航行在銅鼓灣,企圖蒙混入關,結果被中國水師發現,截穫後,吉里布表示願意具結,林則徐便讓其在黃浦行商以給出路。 義律對抗中方法令,使英商無法正常貿易,因而引起他們的不滿。 《廣州週報》曾刊登英商們的怨言:現今封港之事,害英國人之利,比害中國人之利更多…… 這時,形勢的發展變得對中國越來越有利了。中國的對外貿易不但沒有受到損害,貿易額且有上升趨勢。白銀由外流轉成內溢。據說,以上商船為中國帶來了二百萬元的銀幣進項。 1839年,當年外船輸入的洋銀,已查驗有二百七十三萬二千七百餘元,而未驗者還不在此數之內。英國國內的紡織業巨頭和鴉片走私集團對義律的不滿與日俱增,如果再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更多的商人自動來廣州要求具結,只要有半數商船跟中國建立貿易關係,義律就不可能牽著洋商的鼻子走,義律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也許就沒有查頓等商人在英國國內的遙相呼應,就不會有商團的支持。而這時是1839年11月,離英國內閣決定出兵中國還有3個月的時間。事情或許可以向另外方向轉化…… 然而,左右搖擺的道光卻因為浮誇戰報的鼓舞,下了與英徹底決裂的決心一一林則徐上奏穿鼻、官湧之戰後,道光在下達的諭旨上說:英吉利國夷人自議禁煙以後,反复無常,前次膽敢先放火砲,旋經剴諭,偽作恭順,仍勾結兵船,潛圖報復,彼時雖加懲則,未即絕其貿易,已不足以示威……即使此次具出甘結,亦難保無反复情事,若屢次抗拒,仍准通商,殊屬不成事體,至區區稅銀,何足計論! 在道光的眼裡,異國番邦來華,不過像花朵圍繞太陽一樣。我華夏神州就是太陽,諸夷各國就是花朵,花朵從來謹記太陽的恩澤,而太陽誰能記住區區一朵小花?你們英國不過是來攀扶我們的一個小不點國家,你們送的些許銀錢,對我們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何足掛齒? 林則徐在廣東禁煙時謹言慎行,與義律等人每次交手,總要三思而行,為的是日後兩國有個長遠的未來,好走上正常而健康的軌道。對他來講,他個人的心智和謀略都幾乎用盡了。但他這一切都白費了。 他的身後是道光皇帝。他和義律不一樣。義律的身後有英國女王,但更有掌管國事的內閣和議會。他們有投票表決,有集體決議。而中國沒有。中國祇有至高至尊的道光皇帝。 偏偏這個道光皇帝基本上不知道外國的情事,至今仍舊不知西邊,對於國際事務的決斷,道光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錯誤的概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道光皇帝在諭旨上下了最後的決斷一著林則徐等酌量情形,即將英吉利國貿易停止。所有該國船隻,盡行驅逐出口,不必取具甘結。其毆斃華民兇犯,亦不值令其交出。噹啷(即皇家薩克遜號?一船,無庸查明下落。並著出示曉諭各國,列其罪狀,宣佈各夷。 皇家薩克遜號在穿鼻洋被士密的艦隊攔截後不知所終,林則徐的意思是根據它的表現應該受到通商的照顧,尋找之後準備引至廣州進關。但道光皇帝卻說,恭順抗拒,情節雖屬不同,但畢竟都是英國人,乾脆,一道驅逐了罷。這樣,便把那些願意具結的洋商和正在持觀望態度的洋商一古腦推在了義律一邊,使它們沒了後路,斷了念想,最後作困獸猶鬥,堅決與中國對抗到底。這就是道光皇帝錯誤決斷的直接惡果。 林則徐躬領聖旨後,展閱再三,思之再三,陷入無奈的境地。他不可能說服聖上,也無法左右義律。他覺得九龍海戰之前,禁煙之事雖說艱難,但殫精竭慮全力以赴還能推進下去,然而,當九龍海戰之後,捷報頻仍,英商隊伍眼看就要分化,事情可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時,情勢不意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像一下子墮入深淵一般,強大的引力和失重使他手足無措。 他在瞬間變成了一枚秋葉,緩緩飄落……1839年11月26日,林則徐會同鄧廷楨等發出告示,宣布從12月6日起,停止英國的一切貿易。 1840年春天,關於大不列顛帝國的英國艦隊要來進犯中國的消息風一般傳遍了廣東沿海地區。傳言最早來自那些在華洋商們。連一貫和英有隙的葡萄牙人也討好起英國人來。廣州封港後,義律趁廣東人眾過春節之際,秘密潛入澳門,暗中收買葡萄牙官員,企圖將澳門當作對華作戰的基地。這一消息被中方獲悉,林則徐準備出兵緝拿義律。當林則徐把這一消息通報給葡萄牙人時,葡人卻以中立為名,不予配合。而義律悍然將海阿新號駛入澳門內港,公然對抗中國政府的法令。 林則徐傳諭澳門葡萄牙總督,讓他即刻將義律等人驅逐出境,澳門葡萄牙總督卻一反常態,從中偏袒義律。這是從沒有過的事情。 因此有人判斷,可能是英國人的艦隊就要開過來了。還有人說,艦隊是要開過來,不過不是英人一家,而是集中好多國家的兵船一塊來的,那些兵船聚集到一起,像幾個村莊連在一起,可以跑馬呢…… 有人說,來的所謂兵艦,實際上只有一兩隻船有大砲,其餘的船都是貨船假扮的,有人看見那些大砲都是木頭做的,塗上油彩,這是夷人的疑兵之計…… 林則徐得到的情報比較具體,說來的英國艦隊兵船共24只,其中英船12只,孟買兵船12只,不久就要開過來…… 林則徐儘管不信傳言,但總覺英國人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他還是和鄧廷楨、關天培等積極進行戰守準備。 林則徐提出了以守為戰的方針。 他說,英軍船堅砲利,擅長海戰,中國水師和夷人相比,船則不堅,炮亦不利,在軍事力量上有明顯的劣勢。但是,英軍萬里而來,奔波勞累,且糧餉軍火很難持久長繼,而中國軍隊在本土作戰,地形地物熟悉,物資補給方便,可以以逸待勞,因此,採用以守為戰,則為完全之策。 以守為戰的立足點是守。即不主動與英軍在海上交鋒,避其所長,讓敵人來攻,把敵人的火力兵力都吸引到岸上來。 因此,林則徐在敵人入侵時必經之海口河道山峰等處令下屬構築堅固的防禦工事,併購買來當時較先進的西洋火砲若干,密配於虎門九龍砲台。在虎門海口,除鑄就攔海粗大鐵鍊外,還在橫檔、鞏固兩砲台之間江底打下暗樁,防止英艦闖入。 林則徐認為,以守為戰還要以戰助守。為了提高水師的海上作戰能力,他還從美國羅素洋行購買了吉賽皮克號,作為水師演習攻擊英艦的訓練模擬船隻,後來,又把它改裝為戰艦,配備英制大砲34門。這是中國從國外引進的第一艘現代化軍艦。同時,他還積極籌造戰船,這些船較過去都增加了防禦能力,船身長大而且堅固,大都是按歐洲船式修建的。除此之外,林則徐還蒐集了中外多種戰船的資料,僅繪有圖式的就有以下八種: 一、《廣東水師營快蟹艇圖》; 二、《知沙碧船圖》; 三、《花旗船圖》; 四、《安南國漁船圖》; 五、《安南國大師船圖》; 六、《安南布梭船圖》; 七、《安南大頭三板圖》; 八、《車輪船圖》。 考慮到籌措資金造船緩不濟急,林則徐又募集民船,改製成多艘火舟,加強水上攻擊力量。對原來的海河巡緝戰船也進行了維修和改造,84艘戰船全部檢修一遍,使這些戰船時刻處於聞警而動的狀態。 除此之外,林則徐又在廣東沿海一帶招募鄉勇水勇,擴大兵力。對軍隊則開始緊張練兵,經常親到校場檢閱官兵操練。 水師更是練兵的重點。關天培每日到海上督促官兵訓練,特別是新招來的兵丁,他們大都是附近村莊的漁民,從小在海上長大,深諳水性,且對夷人播毒滋擾恨之入骨,經過訓練,授以夜襲火攻之法和海上作戰技能,很快便成了水上作戰的中堅力量。 一切都準備好了。 林則徐們嚴陣以待。 1840年6月21日,英國侵華遠征軍海軍司令官伯麥和他的龐大艦隊出現在澳門海面。 艦隊有以下戰艦組成: 旗艦威里士厘號,載炮74門;麥爾威厘號,載炮74門;布朗底號,載炮44門;鱷魚號,載炮28門;卑拉底士號,載炮18門;巡洋號,載炮16門,哥倫拜恩號,載炮16門;阿勒琴號,載炮10門;另外還有武裝汽輪船阿打蘭打號,皇后號,馬打牙士加號,青春女神號及早在廣州珠江口待命的窩拉疑號、海阿新號、都魯壹號、伯蘭漢號、進取號等艦…… 還有兩個英國步兵聯隊、一個孟加拉聯隊,一個孟加拉工兵團、一個馬德拉斯工兵團等約四千多名士兵。 義律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這個巨大的帝國冰山正在按著他的陰謀計劃實施,現在,它已經浮出水面,以比以往快許多倍的加速度向中國冰山撞擊過來…… 1840年6月22日,伯麥在英艦上發出公告:現奉英女王陛下政府命令,本司令特此公告:從本月二十八日起,對廣州入口所有河道港口一律進行封鎖……至此,聞名於世的鴉片戰爭,終於爆發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