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殘陽如血·長征前後內幕大寫真

第43章 1、江西軍區司令員飲彈沙場

1934年10月26日的傍晚,秋風瑟瑟,寒氣襲人。 在博生縣(今寧都縣)西甲村的一所簡陋的小房子裡,聚攏著幾條十分精乾而又略顯疲憊的壯年漢子。居中的那位個頭頎長,體態勻稱,臉部清瘦,目光有神他名叫曾山,系中共江西省委代理書記兼軍區政委。在他旁邊落座著一位身材高大,臉膛方正,體格健壯的漢子,他就是剛上任不滿兩個月的江西軍區司令員李賜凡,依次下來分別是省蘇主席劉啟耀,省委組織部長劉球賢,省蘇政治保衛局局長婁夢俠。 原來,江西省黨政軍領導正聚集於此召開軍政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全省部隊的行動方向和行動計劃。 曾山表情嚴肅,他一字一頓地說:“同志們,當前鬥爭形勢十分嚴峻,我們必須研究出一個靈活、機動的應變計劃,才能使部隊生存下去。”

對於形勢,在此前不久,在座的諸位並非個個都十分清楚。就連當時的中央高層領導中的部分同志,乃至曾山本人也都認識不清。然而,經過半個月來的戰鬥,危險的局勢已十分清晰可見了:10月上旬,敵軍在西、南兩路猛烈進攻以後,又在東、北兩路加緊了對蘇區的合圍,企圖實現對蘇區紅軍的圍殲;10月7日,中革軍委根據中央決定,及時命令各地方部隊接替紅軍主力的防禦任務,將一、三、五、八、九五個軍團從陣地上撤離,向瑞金、幹部、會昌、長汀、興國集中;10月10日晚,中共臨時中央、中央政府和中革軍委從瑞金出發,率領五個軍團和中央軍委機關直屬部隊共八萬七千餘人,向湘西實行戰略大轉移。 主力紅軍戰略轉移以後,國民黨北路軍陳誠、羅卓英部隊以第八、十四、九十四、九十八四個師的兵力“清剿”江西軍區。

這樣一來,江西省委、江西軍區面臨著很大的壓力。蘇區已基本失陷,江西軍區部隊只能在西北線的公略、萬泰、龍岡、宜黃、洛口和永豐一帶進行游擊,而中心區域更只剩下了博生縣的西北邊緣的永豐、樂安南部以及興國東北和吉水南部山區等小三角區。 10月26日這天,寧都失陷,江西省委、省蘇、江西軍區及所屬部隊由軍區司令員李賜凡、政委曾山率領來到了博生縣安福地區,並在此召開黨政工作會議。 在分析清楚了當前緊張的形勢之後,會議統一了認識,最後,曾山、李賜凡決定:進一步整頓黨政武裝組織,肅清部隊中的不穩分子,提高軍隊戰鬥力;發動群眾,堅壁清野,盡量儲備糧食,以備長期艱苦鬥爭之需。更為重要的是,會議確定了前往東固的計劃。

東固,對江西省委黨政軍領導來說並不陌生。它地處吉安、吉水、興國、泰和、永豐五縣交界地帶的山區,這里四面群山環抱,到處是茂密的杉木和竹林,恰似一座天然的屏障,十分有利於靈活機動作戰。這里地勢十分險要,北有東固嶺、鐘鼓山,東南有山勢險峻的“狐狸十八歇”,南有大烏山、方石嶺,西南有白雲山,西有觀音崖、東固山,腹地有養軍山,宛如一個大腳盆。東固周圍僅有五條羊腸山道通向山外,無論從哪一條道進山,都要攀越大山,穿過隘口,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更為重要的是,這裡有十分良好的群眾基礎,它是贛西南最早創建的根據地之一。 江西省委、省蘇和軍區把東固作為發展的目標,這種決策應該說是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的,如果部隊能如期到達東固游擊,那蘇區史上或許又該添上精彩的一筆。然而,這個目標並未實現,當然,這是後話。

西甲會議以後,曾山、李賜凡在安福地區對部隊進行了短期的整頓,加強了部隊的偵察警戒工作,進一步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 這天,曾山、李賜凡正在安福甘坊的臨時指揮部商議部隊下一步的具體工作。忽然,一偵察員前來報告:寧廣興游擊隊今天將前來會合。兩人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振奮,因為這樣一來,部隊的力量又要增強不少了。於是,他們立即派部前往接應。 寧廣興游擊隊,是由寧都、廣昌、興國三縣游擊隊匯合而成的。 10月初,博生縣委書記肖瑞祥響應中革軍委和江西軍區的號召,將縣政府軍事部改為游擊司令部,並彙合廣昌、興國小部分游擊隊,組建了“寧廣興游擊司令部”,形成了一支五六百人的部隊。在得知江西省委、省蘇、江西軍區已到達安福後,就立即前往會合。

歷經硝煙戰火磨難的蘇區戰友們見了面後,十分親熱,又是握手,又是擁抱,他們將擰成一股繩,在省委、省蘇、軍區的領導下,繼續在敵人的夾縫中戰鬥不息! 經過幾天的整頓和與寧廣興游擊隊的會合,部隊的戰鬥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人數也增加到了三千多人。 10月底,曾山、李賜凡開始實施西甲會議確定的行動計劃。他們率部三千多人,分兵兩路,先後經朱源、小布、麻田、腸齋等地,於11月初到達洛口金竹坑村,並與先行到達的洛口縣游擊隊會合。江西省委、省蘇、軍區機關也就臨時駐紮在金竹坑。 於是,金竹坑這樣一個鮮為人知的蘇區小村莊,就頻繁地出現在奉命“清剿”江西軍區的國民黨第三路軍副總指揮羅卓英的視野中,他發誓在此消滅江西省委、省蘇、軍區機關,消滅洛(口)、南(豐)、廣寧樂永龍蘇區,然後再實施向西南延伸的計劃。

12月初,羅卓英命令國民黨軍陶嶽峙、夏楚中、霍揆彰等部,進占洛口東韶、陽水、黃陂、君埠等地,然後採取步步為營的堡壘推進政策,在短短的幾天之內,金竹坑南部就矗立起了成百個新碉堡,立起了一道道的封鎖線。 同時,又下令孔令恂第九十七師進占金竹坑東部的堯山、苦竹、洽村,建立起了多道封鎖線,協同南部的陶、夏、霍部形成了對金竹坑的合圍之勢為了突破敵之重圍,12月中旬,曾山、李賜凡決定重新調整作戰區域,劃分組織機構,新組建中共公萬興特委(徐達志、胡海、謝名仁先後任書記),領導指揮公略、萬泰、興國毗鄰地區的游擊戰爭,把中共楊贛特委從贛南省劃歸江西省委領導,羅孟文任書記。 接著,曾山、李賜凡繼續組織突圍。根據偵察,南部敵軍力量較弱,是包圍圈上的一薄弱環節,他們就率部從南部突圍出來,轉到永豐的梨樹北屋,後轉到沙溪。國民黨軍和各地保安團、還鄉團,迅速對沙溪進行包圍。這樣,還未站穩腳跟的曾山、李賜凡部隊又匆忙轉移到洛口小布樹陂村。

前面已經交待過,小布地區早已為國民黨軍陶、夏、霍諸部分區佔領,並設立了多道封鎖線,此地並不安全。 為了擺脫窮凶極惡的敵人的圍殲,部隊一至樹陂,曾山、李賜凡、劉啟耀等就立即在一起碰頭,召開了緊急會議。 曾山心急如焚,說:“時間十分緊迫,我們必須盡快作出決定。” 李賜凡沉吟片刻,說:“當前,羅卓英部對我們是窮追不捨,我們已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們應當精簡部隊,輕裝前進。因此我建議把老幼婦少全部留下就地疏散,然後分兵三路,直取東固,實現西甲會議確定的計劃。曾書記率一路,由楊洲壩上下湖向東固轉移;我、劉啟耀同志、劉球賢同志為二路,從塘窩、大沽過腸齋到東固;寧青延同志率洛口游擊隊為三路,從釣峰、楊林、湖背到東固。三路人馬會合東固後,進行短期休整,然後再追趕主力紅軍。”

曾山、劉啟耀都十分贊同李賜凡的建議。 劉啟耀補充說:“如果萬一東固計劃實施不了,我們可以往西經吉安進入湖南,與賀龍部隊會合。” 第二天,三路部隊各就各位,按計劃直往東固而去。 司令員李賜凡率領二路部隊一邊在小布、釣峰地區展開游擊活動,一邊向東固方向靠攏。 1935年1月,羅卓英所屬陶、夏、霍、李(樹森)諸部分途進占大金竹、南田、小布、讀書坑等地。由於執行“清剿”任務多年,他們變得十分狡猾。 “各部前進,都極審慎,首先構成網狀封鎖線,制其流竄,再抽調精悍部隊,分區進剿。”這樣,在小布、釣峰地區打游擊的李賜凡的二路部隊就被嚴密地分割包圍在幾個山頭。 在被包圍的日子裡,李賜凡部十分艱苦。山下每條道路,都被敵人封鎖了,每隔幾百米就有碉堡,山前山後,十步一崗,五步一哨,游擊隊很難與群眾聯繫,衣食住行都發生了嚴重困難,儲備的糧食很快吃光了,只能吃野草野菜維持,晚上只得露宿荒山野嶺,還要密切注意敵情。時值冬未,天氣十分寒冷,部隊戰士們只能用樹葉防寒。

十來天過去了,到了元月中旬,敵軍的包圍愈來愈嚴密了,部隊的處境也愈來愈困難了,彈盡糧絕的危險局面出現了。 在這種情況下,司令員李賜凡憂心忡忡。他組織了多次突圍,終因敵人太強而失敗,他自己的腳也負了傷,行走不便。 為了便於部隊輕裝突圍,李賜凡帶著妻子邱珊珊、兩個警衛員及一個班的戰士就地隱蔽,鑽進了深山中。 元月下旬的一天,邱珊珊和一個警衛員帶兩個紅軍戰士下山去搞吃的,不慎被潛伏守候的敵人發現。三個戰士跑進叢林脫身,身懷六甲的邱珊珊卻被抓住。 敵人對她進行突擊審訊。審訊時,邱承認自己是江西軍區司令員李賜凡的妻子。敵人要她帶路去捉拿李賜凡,邱不同意。 兇殘的敵人掃視了一眼邱珊珊,最後,眼光落在她那微突的肚子上,威脅道:“你不去,我們就揍你。當然,不會立即置你於死地,而是要把你肚子裡的小孩剖出來,一塊一塊割給你看。”邱珊珊心裡不禁一顫,只得帶著敵人向李賜凡隱藏的地點走去。

李賜凡發現邱珊珊帶著敵人向他走來,十分憤怒和痛苦。他猛地掉轉身子對身邊的警衛員說:“快向我開槍!” 警衛員下不了手,搖了搖頭,拔出手槍,卻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他倒在了血泊之中。 目睹這一切,李賜凡不禁熱淚滾滾。他拾起身旁的一根長槍,將槍口頂在喉頭,用右腳趾踩動了扳機。就這樣,這位身經百戰的年輕紅軍指戰員帶著遺憾和痛苦為蘇區這片紅土地灑下了最後一滴血! 李賜凡,湖南宜章人,又名李錫凡、李嗣凡。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初參加湘南起義,後隨部隊上了井岡山,任紅四軍教導隊黨代表。 1929年初轉戰贛南、閩西,歷任紅四軍第一縱隊一支隊黨代表,紅四軍十師政委、師長,紅四軍十二師政委等職。 1933年調任江西省蘇軍事部長。 1934年5月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臨危受命,任江西軍區司令員,留在江西蘇區領導游擊戰爭。這位紅軍的優秀指揮員犧牲時年僅28歲。 李賜凡犧牲以後,二路部隊更是群龍無首,立刻被沖散了。結果是十分殘酷的,這裡摘錄1935年3月16日國民黨《中央日報》上刊載的羅卓英對中央社記者談的當時二路軍被圍殲的情況: ……偽江西軍區與偽江西省蘇全部消滅,擊斃偽軍區司令員李賜凡,偽省蘇主席劉啟耀,偽執行部長霍彤光,偽供給部長曾伯誠等隊下二千餘人;俘獲偽中委兼偽江西省蘇農工檢查委員會主席林國宗,偽中委兼江西政治保衛局長婁夢俠,偽組織部長劉球賢,偽省委夏候詠、李美群及李賜凡之妻等各級男女匪首一百三十八名,匪員三千零五十三名……寧古線以北一帶殘匪,至此全部肅清……組織全部摧毀。 與此同時,由洛口游擊司令員寧青延率領的第三路:洛口游擊隊,在行動中部分隊員開小差,中途逃走,只剩八十餘人,後均被圍捕,可謂全軍覆滅。 當第二、三兩路均被“剿滅”的時候,曾山率領的第一路部隊也面臨著十分危險的局面。樹陂會議以後,曾山率部準備從楊洲壩上下湖向東固轉移,但由於國民黨軍集中兵力圍追阻截,部隊無處立足,不得不經東折西回,於1935年2月才轉入興國縣,與中共公萬興特委書記胡海為首的三縣游擊隊會合,在公略、萬泰、興國一帶進行游擊活動。 1935年2月下旬,曾山、胡海部隊在興國齊汾又與輾轉前來的楊贛特委書記羅孟文率領的紅軍獨立十三團會師。之後,由曾山主持召開了省委擴大會議,討論了幾個月來的游擊戰爭形勢,並決定組織突圍向南移動,經過楊贛地區,與李樂天、楊尚奎領導的贛粵邊游擊隊會合。 為向南轉移,曾山、胡海、羅孟文組織部隊突圍,按計劃進行鬥爭。當時正值雨季,氣候十分惡劣。加上路途不熟悉,突圍了多次,都被敵軍封鎖線擋了回來。於是,曾山、胡海、羅孟文不得不率部分頭行動。 3月上旬,胡海所部突圍未成,在興國橋頭崗被圍,部隊被沖散。當時,胡海和身邊的幾個同志隱蔽在山洞中,一直堅持到天黑。敵人也不敢貿然搜山,胡海他們便藉著夜色攀懸崖摸出了包圍圈脫險。之後,到雪溪迳村岳母家暫時隱蔽。 3月6日,叛徒周世祥出賣了胡海,胡海在岳母家被捕。 3月底,胡海被傳解囚禁到南昌軍法處第一監獄。在獄中,胡海受多次審訊,毫不屈服。 6月15日,敵人氣急敗壞,便槍殺了35歲的胡海。方志敏烈士遺稿《記胡海、婁夢俠、謝名仁三同志的死》一文,對胡海在獄中的情形作了記錄:“……他是矮小的人,滿面的麻子。他自入獄後,即患腸炎症,臥在櫳門外竹床上有二十余天。他因這一場重病,黃瘦得不像人相。……我隔著櫳塞子與他談了十幾句話。他表示願意堅決就死。……接著婁同志(婁夢俠)死難的第二天,我才起床,就看到八個衛兵,手持著槍,都上了刺刀,知道法西斯又要殺人了。……後聽到叫胡海同志的名字,知道是他臨難的日子了!……一刻鐘之後,他們就被敵人的槍彈,斷送了性命!” 4月上旬,中共楊贛特委書記羅孟文率部往興國突圍到老營盤,最後在龍頭山被層層包圍。在戰鬥中,羅孟文腿部受傷,不能行走,但他們帶傷指揮作戰。後特委決定羅孟文離隊養傷,等傷癒後再隨部隊行動。羅孟文執意不允,最後經會議表決,才不得不離隊到茶蕪崗珊坑謝山下的吳才生家中養傷。不久部隊即被打散。羅孟文在群眾掩護下,潛出楊贛蘇區,化妝到泰和縣馬家洲一帶埋伏,一面種田,打長工,做短工,一面利用一切機會,聯絡失散的蘇區幹部,開展地下鬥爭。 5月,曾山所部突圍到新乾後,被國民黨軍包圍,部隊被沖垮。經過艱苦的戰鬥和周旋,曾山只同一名游擊隊員衝出重圍,最後在群眾掩護下,經過家鄉吉安,潛往南昌,轉赴上海,找到了黨組織。後經陳雲批准,他被送到莫斯科,進入列寧學院學習。 至此,江西省委停止活動,歷時七個月的江西蘇區游擊戰爭歸於失敗。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