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殘陽如血·長征前後內幕大寫真

第22章 3、毛澤東的先生徐特立

徐特立進入中央蘇區時,已有50多歲。他中等偏矮的個子,頭髮斑白,有點禿頂,門牙脫落,戴一副老式眼鏡,走起路來有些搖搖晃晃。見到毛澤東時,毛澤東仔細地打量著自己年輕時的老師,用親切的湖南口音爽朗地說:“徐老呀,我們又碰到一塊來了!”徐特立風趣地說:“潤芝,我雖然頭髮白了,但我還是一個參加革命不久的新戰士,你可要讓我多為革命做點工作喲。” 當時,恰逢第一次反“圍剿”戰役取得勝利,紅軍俘虜了許多敵軍官兵,毛澤東和朱德就請徐特立去擔負教育俘虜的工作。 這給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有著豐富經驗的徐特立出了一個新課題。但他並沒有畏難。為了摸清這些俘虜兵的情況,以便對症下藥地進行引導教育,徐特立來到俘虜兵中間,逐一調查詢問。他態度和藹,耐心細緻,很快贏得俘虜們的信任,有什麼話都願跟他說。幾天下來,徐特立發現,這些人大部出身貧苦,為國民黨當兵打仗或出於謀生考慮,或出於強迫無奈,被俘後有的氣惱,有的悲觀,情緒相當低落。

徐特立當即把負責看守這些俘虜的同志都找來,告訴他們說:“這些俘虜兵原來都是窮苦人,只不過被國民黨欺騙愚弄了。對他們的教育不能簡單粗暴,要採取交朋友、談心和民主討論的方式,真誠坦率,平等相待,通過我們的熱情誠意去開導、啟發他們,使他們了解共產黨,信任共產黨。” 徐特立的教育方法很快取得了成效。不少俘虜兵原來沉默寡言,士氣消沉,經過一番和風細雨式的開導、啟發後,他們紛紛主動找徐特立和看守的同志談心,吐露自己的想法、認識,而徐特立總是笑咪咪地聽著,從來不厭煩。他抓住每一個機會一點一點地加以啟發、開導。 後來,這批俘虜大都成了“解放戰士”。離別之時,這些特殊的學員戀戀不捨,含淚和徐老告別。 第三次反“圍剿”戰役勝利後,中央革命根據地進入鞏固發展階段。 1931年初夏的一個夜晚,毛澤東找到富有辦學經驗的徐特立,圍繞著如何發展蘇區教育問題進行了徹夜的深談,並把發展蘇區教育的重任交給自己尊敬的老師。徐特立欣然接受了這一重任。為了製定切合蘇區實際及適應革命戰爭需要的教育措施,徐特立不辭辛勞,深入興國和於都等地,詳細調查,細心研究。很快地就掌握了蘇區群眾的文化狀況:百分九十以上的農民不識字,勞動婦女幾乎全是文盲。針對這種情況,徐特立認為發展蘇區教育首先要開展掃盲運動。為此,他親自起草掃盲運動方案,在興國辦了一個九十多人的訓練班、培養了一批掃盲骨幹。他還經常深入到各區鄉,指導和組織成立掃盲協會、識字委員會和識字小組,把農民群眾組織起來學文化,並規定每人識字三千就算脫盲。在徐特立的大力倡導下,蘇區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出現了“老公教老婆,兒子教父親,秘書教主席,馬伕教馬伕,夥伕教夥伕,識字的教不識字的”的掃盲局面,深得毛澤東的讚賞。

1931年11月,在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徐特立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並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員部副部長,主持中央政府教育部的工作。 憑藉多年的教育工作經驗,徐特立認為,在中央蘇區這樣經濟文化落後的地區,要普及人民教育,首先要培訓出一批人民教師。於是他親自抓了蘇區師範學校的建設。 1932年3月,徐特立在瑞金天后宮舉辦了師資培訓班。 這個師資訓練班的全部教學工作由徐特立一人承擔,一切教材由他一人動手編寫,一切課程由他一人講授,一切問題由他一人負責處理。他與學生同甘共苦,自己種菜、煮飯、搖鈴、掃地,參加熬硝鹽。 不久,這個師資班發展為列寧師範學校,先後為蘇區培養了六百多名教師,學員畢業後分派到各縣、區、鄉創辦列寧小學,使中央蘇區的教育事業如竟相開放的爛漫山花頑強地發展起來,“創造了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蹟”。

徐特立到蘇區之前已經名重教育界,受到人們尊敬。到蘇區時,他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但他仍然處處以普通戰士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生活樸素,廉潔奉公。當時,每創辦一所學校,都是千辛萬苦,白手起家。為了解決辦學所需要的經費,他帶頭節衣縮食,把自己極其微薄的伙食津貼拿來補充經費。自己則經常吃白菜、蘿蔔、辣椒之類,穿的是粗布衣服,與普通老百姓一樣。但在工作上,他卻是兢兢業業,誨人不倦。他當校長時,有的教員常把半截粉筆丟掉,他卻不聲不響地撿起來留給自己上課時用。在教學上,他言傳身教,耐心細緻,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他編寫的教材,把識字學文化與掌握革命常識相結合,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如列寧小學國語教材是新編:“天地間,人最靈。創造者,工農兵。男和女,都是人。一不平,大家鳴……”

在蘇區主持教育工作期間,徐特立處處提倡並堅持實事求是。他要求教育部的工作人員,做任何事情,都要先作調查,摸清情況,然後製訂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針和方法。他常告誡周圍的工作人員說:“不調查研究,不注意情況,不和群眾打成一片,即不能生活。幾座山,幾條路,幾家人,哪條路好走,哪些村子可住,都要調查,不然敵人打來就沒有辦法。” 他自己深入到各縣、區、鄉進行調查研究,進行面對面的指導,從不隨意發號施令;對於邊遠山區的工作,他就通過書信往來,在詳細了解情況後才發表自己的意見。 徐特立就是這樣一個處處以身示範、為人師表的革命楷模。謝覺哉曾賦詩頌揚他是:“孔子不足高,墨翟差可比。”徐特立不愧為中央蘇區教育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傑出的無產階級教育家。

紅軍長征時,徐特立以58歲的高齡,編在總衛生部的干部休養連,隨隊長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