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殘陽如血·長征前後內幕大寫真

第23章 4、紅色法官何叔衡

在中央蘇區,有一位老者,他年近花甲,稀疏的頭髮和濃密的鬍子襯托著一張威武、善良的臉,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滿著豐富情感。毛澤東說他是“感情一堆”,蕭三則稱他是一頭不辭辛苦的“牛”。在蘇區的群眾中則廣泛流傳著他執法嚴明,裁決準確的故事。他,就是我黨的創始人之一何叔衡。 1931年秋,正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的何叔衡根據黨的指示,經香港、廣東等地輾轉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中心瑞金。時值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成立,何叔衡被任命為中央政府工農檢察部部長,不久,又兼任內務部代理部長和最高法庭主席。面對一個個重大任務壓過來,何叔衡二話不說,一一愉快地接受下來。他說,有毛澤東領導,擔子再重也能干好。 在這眾多的工作中,何叔衡對工農檢察工作是特別細心和重視的。他召集全體工作人員開會,發動大家分頭下去摸底,檢察各種貪污浪費、違法亂紀、偷稅漏稅、失職瀆職的行為,調查落實各種檢舉、控告材料。他自己也背上隨身攜帶的三件寶:布袋子、手電筒和記事簿,深入到各縣、區、鄉進行調查研究。白天,他和群眾邊幹邊談;晚上,召集幹部群眾座談會,發動大家反映情況,檢舉揭髮乾部中存在的貪污腐化行為。

一次,各路人馬紛紛返回檢察部,匯報下基層調查的收穫。根據自己了解掌握的情況及工作人員的匯報,何叔衡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縣、區蘇維埃政府存在著命令主義、強迫主義作風的問題,有的干部存在吞沒公款、多吃多佔、貪污腐化現象。何叔衡認為,這些問題如不及時克服,將直接威脅蘇維埃政權的鞏固。於是,他隨即將這些情況向毛澤東、項英等領導作了匯報,引起了他們的高度注意。 1932年2月1日,人民委員會召開第八次常務會議。會上,何叔衡將了解到的情況作了全面匯報,有事實,有根據,並提議:中央政府要對那些執行上級命令和國家法律疏忽懈怠的現象和一切貪污腐化分子給予嚴厲打擊。 這項建議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贊同。接著,人民委員會發布第五號命令,要求各級政府對工作中存在的強迫命令問題及乾部中的貪污腐化現象進行一次嚴格的檢查,及時消除政府工作中的不良現象,並責成工農檢察部具體抓這項工作的督促、落實,處理檢查出來的各種問題。人民委員會的指令發出後,何叔衡又一次率領人馬深入各縣、區檢查落實。對那些初犯或情節不甚嚴重的,何叔衡盡力進行爭取教育,對那些不稱職的干部,堅決撤銷他們的職務,對貪污犯罪分子,予以嚴厲的打擊,使蘇維埃政權的威望進一步提高。

擔任臨時最高法庭主席的職務後,何叔衡的工作更加繁忙。但不管工作如何忙碌,他對經手的每一樁案件,總是先進行認真仔細的調查了解,在掌握各方面的情況後再根據法律法規裁決。同時,他也要求工作人員對所辦的每一個案子,盡量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執法嚴明,裁決準確。 當時,王明“左”傾錯誤路線已在中央蘇區逐漸貫徹,在“左”的肅反政策影響下,一些司法機關幹部認為,寧“左”勿右,多判重刑、死刑保險。 何叔衡對這種做法很不滿意。 一次,瑞金縣蘇維埃裁判部送來一份判決書請何叔衡審批。何叔衡接過判決書一看,“被告人朱多伸,瑞金壬田人……判決:朱多伸處以槍斃。” 對朱多伸這個人,何叔衡在壬田檢查工作時曾有過多次接觸並有所了解,知道他是一位參加過游擊隊,為革命立過功的老人,怎麼一下子會犯死罪呢?

何叔衡決心查個究竟。他背上袋子來到壬田進行調查核實。原來老朱頭雖然年紀不小,但心直口快,對看不慣的事喜歡指點批評,因此得罪了一些區幹部。這次他犯了一般刑事罪後,少數區幹部嫉恨在心,企圖報復,便判了他死刑。何叔衡了解到這些情況後,立即在縣蘇裁判部的判決書上寫下了“朱多伸一名由槍斃改為監禁二年”的批示。 其實,何叔衡心裡也很清楚,由於“左”傾政策的推行,加上宗派主義的影響,蘇區的亂殺錯殺的情況比較嚴重,他也沒辦法一一杜絕。但他拿定主意:只要自己當一天法官,就絕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 1932年7月7日,他在審批“江西省裁判部字第二號關於溫×、餘××等六犯併案分別判處”一案時,經過查閱案卷,發現判決書中所列的只是些偷牛偷魚的事,沒有其他反革命的罪證,便批示“不能判處死刑”。但是,對於真正反革命分子的處置,何叔衡認為決不能心慈手軟。同年秋,瑞金縣黃柏區的干部群眾,聯名揭發該縣縣委組織部部長陳景魁有嚴重問題。接到告發信後,何叔衡親自組織人員進行調查,結果證實陳確是一個混進革命隊伍,罪惡累累,民憤極大的惡霸地主、“民團”團長。這時,有一些領導出來說情,並拿出“某某領導講了不能殺陳部長”的話相挾。何叔衡非常氣憤,這樣的人不槍斃,人民不會答應。他毫不猶豫地排除種種阻力,將陳景魁依法逮捕,經公審後執行槍決,廣大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由於何叔衡在審案中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左”傾肅反政策進行過抵制,於是,“左”傾領導者便指責他為“右傾機會主義者”,犯了“政治上動搖”,“拿法律思想代替了嚴重的階級鬥爭”,“在肅反中沒有起積極作用”等錯誤,並於1932年冬發動了對他的批判。面對“左”傾錯誤的淫威,何叔衡毫不畏懼。他在批判會上公開聲稱:“在政治上我從來沒有動搖過。” 在以後的工作中,他依然堅持實事求是,依法辦事。 “左”傾領導者見批他不服,鬥他不改,終於在1933年冬撤掉了何叔衡全部領導職務。長征前夕,又沒有同意他隨軍出征。 紅軍長征以後,根據地很快便淪陷了。 1935年2月24日,何叔衡與翟秋白、鄧子恢一行從蘇區轉移到上杭縣水日鎮小徑村時,不幸被地主武裝包圍,突圍中,何叔衡壯烈犧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