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2·後漢興亡

第3章 2、王莽篡奪

本世紀中,腐敗透頂的西漢王朝政權,在下坡路上奔馳,終於被他的輔佐大臣王莽,全盤接收。劉邦的西漢王朝滅亡,王莽的新王朝建立。王莽是儒家學派的大儒,上台後刻意推行儒家學派最崇拜的古代政治制度,結果把全國搞得大亂,逼使包括匈奴在內的所有少數民族,與漢人為敵。新王朝僅十五年,便告覆滅。西漢王朝皇族苗裔劉秀,在混戰後統一全國,建立東漢王朝雖然羌民族構兵,西域脫幅,但東漢王朝仍保持相當程度的強大。 1、春季,正月,西漢王朝(首都長安)大司馬(三公之二)王莽(本年四十六歲),暗中命益州郡(雲南省晉寧縣東晉城鎮)發動邊境之外、自稱越裳部落的首領們,經過幾次翻譯,向西漢王朝呈獻一隻白野雞和兩隻黑野雞(越裳部落的精確位置,一直不清楚,只知道他們在現在的越南南部。而越南南部跟益州郡並不接壤。王莽在國內已享有高度聲譽,又用誰都不知道在何方但卻知道在很遠的越裳部落,烘託他的威望)。王莽向太皇太后王政君報告這項大事,王政君下詔:“用白野雞祭祀皇家祖廟(太廟)。”於是,政府官員們大肆歌頌王莽的功德,說:“像姬旦(周公)使周王朝獲得白野雞的祥瑞一樣,王莽也使西漢王朝獲得白野雞的祥瑞。姬旦活著的時候,就被稱為周公。聖明君王的法則是,臣屬有極大的功勳時,一定有極高的榮譽稱號。所以應擢升王莽當公爵,稱安漢公,並使他的采邑足額。”(王莽本是侯爵,侯爵有侯爵的采邑。既封公爵,公爵有公爵的采邑。)

王政君命宮廷秘書(尚書)討論,王莽上書說:“我跟孔光、王舜、甄豐、甄邯,共同決定迎立今上皇帝(劉箕子)的國策大計,只希望對他們四人的功勞,加以賞賜。我的些微貢獻,請不要列進去。”甄邯報告王政君,王政君下詔給王莽:“《尚書》說:'不偏心,不搞黨派,君王的道理,就是如此坦蕩。'你有安邦定國的功勳,不能因為你跟我是骨肉之親,故意使它埋沒,不可推辭。”但王莽堅決拒絕——不但再三拒絕,而且再四拒絕。當拒絕不能獲得批准時,他就宣稱有病,臥床不起,用以表示謙讓的決心。左右向王政君進言:“最好不要太勉強王莽,只賞賜孔光等就夠了;如此王莽才肯起床。”王政君同意。 二月二十八日,王政君下詔:“擢升太傅、博山侯孔光當太師。車騎將軍、安陽侯王舜當太保,分別增加采邑一萬戶人家。擢升左將軍、宮廷禁衛官司令(光祿勳)甄豐當少傅(皇家教師),封廣陽侯。以上三人,分別擔任'四輔'中的三輔(四輔:前疑、後丞、左輔、右弼。參考前一年九月)。封宮廷隨從(侍中)、御車總監(奉車都尉)甄邯當承陽侯。”

四人既然擔任高官,而王莽仍在稱病。於是文武百官再上奏章:“王莽雖然謙讓,可是國家對應該表揚的,一定還是要表揚,還是要及時的頒發獎勵,使功勳展示天下,不教文武百官跟全國人民失望。”王政君遂再下詔:“擢升大司馬(三公之二)、新都侯王莽當太傅(“太傅”“太師”“太保”,稱“上三公”,太師本來最為尊貴,王莽任太傅後,太傅最為尊貴),主持'四輔'事務,晉封公爵,稱'安漢公',采邑二萬八千戶。”(比“太師”“太保”多出一萬八千戶)於是王莽假裝更是惶恐,認為如果他再繼續臥病,官爵可能還要擢升,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局面,不得不勉強病癒,復行視事。但他僅接受“太傅”“安漢公”封號,而不接受采邑。呈遞奏章說:“我願意等到全國人民,每家都能過水準以上的生活之後,再接受封賞。”搖尾系統極力爭取,王政君再下詔:“你盼望等到每家都過水準以上的生活,我尊重你的意見;但對你的俸祿,將加兩倍付給;等到全國人民每家都過水準以上的生活時,大司徒(三公之一)、大司空(三公之三),再行奏報。”

王莽再度拒絕兩倍的俸祿,並且建議應該先行褒揚劉姓皇族官員。於是,王政君下令:封故東平王劉云(參考前五年)的兒子劉開明繼任東平王;封故東平(思)王(首府無鹽)劉宇(劉病已子)的孫子劉成都當中山王(首府盧奴),作為中山王劉興的後裔(劉興獨生子劉箕子已當皇帝);再封十任帝劉病已曾孫劉信等三十六人侯爵。交通部長(太僕)王惲等二十五人,全封關內侯(王惲因不順從傅太后之故,受到褒賞)。又下詔:凡親王、公爵、侯爵、關內侯,如果沒有嫡長子,卻有庶子生的孫輩,或有同母兄弟的兒子,都可以繼承爵位(西漢王朝制度,如果沒有嫡長子,就是“無子”,“無子”則封國撤除)。近親皇族,因為犯罪而被剔除家譜的,都恢復原來記載。中央總監級以上高級官員(比二千石)年老退休的,以俸祿的三分之一,作為退休金,直到死亡。對全國平民以及鰥夫(無妻)寡婦(無夫),照顧深厚,只要對人民有益的,無不實施。

王莽在全國官員跟人民都感謝歡悅之後,追求更強大的獨裁權力;知道太皇太后王政君年紀已老(王政君本年七十二歲),厭煩國家大事。於是,教唆高級官員再上奏章:“從前,地方政府官員,因為考績優良,一步一步升遷,最後升到部長(二千石)。而各州(部)州長(刺史)所推薦的優異官吏,事實上,他們的才能往往不能勝任他們的職務,為了特別慎重,並加強政府功能,這些人在任命之前,應由安漢公接見考察。太皇太后春秋已高,玉體重要,不應再去處理這類瑣碎事務。”王政君在引導下,下詔說:“從今以後,只有封爵這類大事,才奏報我。其他事項,則義給安漢公、四輔(孔光、王舜、甄豐、王莽),由他們裁決。全權州長(州牧)、部長級官員(二千石)以及優秀人才第一次任官時,應該召見的,一律直接晉謁安漢公,由安漢公(王莽)查核過去工作,詢問未來計劃,考察他是不是有能力擔當。”(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捩點,從此,大小官員的任命大權,不動聲色的輕輕滑入王莽之手。一旦掌握官員的任命大權,便等於掌握政府。)

王莽在接見這些官員時,態度謙和誠懇,一一長談,非常親切關懷,臨行再致送厚重的禮物。對不能迎合他旨意的人,就奏報王政君,予以免職。王莽的權力,遂逐漸跟皇帝相等。 2、西漢政府設立“羲和”一官,支領部長級年俸。 (“羲和”是伊祁放勳、姚重華時代的首席部長。稍後把“大司農”改稱“羲和”,再譯農林部長。這是王莽一連串復古行動的第二件事。) 3、夏季,五月一日,日食。大赦天下,命部長級(公卿)以下官員,推薦“敦厚”“直言”各一人。 4、王莽深怕西漢帝(十四任平帝)劉箕子的舅父——衛姓家族,奪取政權,遂報告王政君說:“從前,哀帝(十三任帝劉欣)坐上寶座,立刻忘恩負義,把他的親戚丁姓家族(母族)、傅姓家族(祖母族),擢升到權貴地位,使國家陷於混亂,幾乎傾覆了皇家祖廟。而今,皇上(劉箕子)入繼大宗(嫡子系統),當成帝(十二任帝劉驁)的兒子,應該特別強調宗法正統的大義,不能再顧私情。把前事作為鑑戒,為後代創立可以效法的楷模。”

六月,派遣“四輔”之一的甄豐,帶著印信,前往中山國,封劉箕子的娘親衛姬當中山孝王后,封劉箕子的舅父衛寶、衛寶的老弟衛玄當關內侯。封劉箕子的三個妹妹當“君”。命他們留在中山國,不准前往首都長安。 西長安市政府(右扶風)行政官(功曹)申屠剛,被推薦“直言”,在試卷上說:“我聽說,姬誦(周王朝二任王成王)年幼,姬旦主持政府,採納民間賢才的意見,把權力分割,使君王的寵愛普及,一舉一動,都順應天地,再沒有錯誤和過失。然而,在政府中,姬奭(召公)還不愉快;在政府外,四個封國還製造謠言(李賢注引《尚書》:“姬旦既還政給天子,自己就應退休,不應仍留在政府,繼續擔任宰相,所以姬奭大不高興。”四國:管國、蔡國、霍國、殷國,他們懷疑姬旦可能對年紀尚幼的天子,有不利的行動)。而今,皇上剛剛脫離襁褓(本年劉箕子十歲),即位之後,骨肉竟被隔開,親戚也被斷絕,使恩情不能交流。同時,西漢王朝制度,雖然任命英才,但也依靠皇族,親疏交錯,互相牽制,堵塞不良企圖,目的在於使皇家祖廟平安、國家平安。所以,應該迅速派遣使節,徵召中山太后(劉箕子娘親衛姬)到首都長安,安頓到另外的宮殿,使他們母子時常相見。再徵召馮姓家族(劉箕子祖母娘家)、衛姓家族(劉箕子母親娘家)到首都長安,教他們擔任閒散的官職,得以親拿武器,在宮廷充當侍衛。這樣才能阻止災禍興起,對上可以保護國家,對下可以保護'四輔'。”王莽教王政君下詔:“申屠剛的言論,背叛儒家學派經典,有違大義。”免職,遣回故鄉。

5、五月二十日,封春秋時代魯國最後一任國君(三十七任項公)姬讎(前二七四年至前二四九年)的八世孫姬寬當褒魯侯,負責祖先姬旦的祭祀(前一〇八年,周王朝二任王成王姬誦,封姬旦的兒子姬伯禽當魯國國君)。再封褒成君孔霸的曾孫孔均當褒成侯,負責祖先孔丘的祭祀。 6、下詔(沒有說明是誰下的詔,可能是用太皇太后王政君名義,也可能是用皇帝劉箕子名義,但不管誰的名義,實質上都是王莽):“凡是已經判決苦刑確定的女子,准予釋放回家,但每月須繳三百錢,由政府代為僱人從事勞役(恩及女子,為的是推廣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恩德)。對於貞節的女子,每鄉核定一人,免除她家的差役。派遣農收顧問(大司農部丞)十三人,分別前往十三州,每州一人,鼓勵並指導人民種桑耕田。”

7、秋季,九月,赦天下徒刑囚犯。 1、春季,黃支國向西漢王朝進貢犀牛。黃支國在南中國海,距首都長安三萬里(在越南最南部,似比越裳部落更遠)。安漢公王莽想要炫耀他的威望盛德,所以先向黃支國致送厚重的賄賂,命他們派人前來進貢。 2、越巂郡(四川省西昌市)發現“黃龍”在長江中游泳。太師(上三公之二)孔光、大司徒(三公之一)馬宮等一致認為:“王莽的功德可以上比姬旦(周公),應該禀告皇家祖廟。”農林部長(大司農)孫寶說:“姬旦是最偉大的聖人,姬爽(召公)是最高貴的賢人,互相間還不能和睦,經過情形,記載在儒家經典上。但對二人的人格,並沒有傷害。而今,天下並沒有風調雨順,也沒有家給戶足。然而每逢遇到小小事情,政府中文武官員,異口同聲,意見竟然完全一致。我們讚美的,莫非是不應該讚美的東西?”這段話一出口,所有官員都被恐懼抓住,臉色全變。宮廷禁衛官司令(光祿勳)甄邯立即宣稱,奉到聖旨指示,停止討論。

這時候,正好孫寶派人去迎接娘親,而娘親在中途患病,住在弟弟家裡,命孫寶的妻子先到長安。宰相府執行官(司直)陳崇,立即彈劾孫寶對父母不孝。奏章交付三公,教孫寶當面解釋。孫寶說:“我年已七十,糊塗昏聵,不知道供養娘親,只知道供養妻子,應受到法律處罰。”(孫寶的悲憤跟急於求去的心情,躍然紙上。他知道任何答辯都沒有用,又知道即令留下來,禍事可能更大。)於是,孫寶被免職,壽終自己家宅。 3、西漢帝(十四任平帝)劉箕子(本年十一歲)改名劉衍(音kan。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登基後改名的君王,第一個是劉病已,改名劉詢。參考前六四年)。 4、三月二十一日,大司空(三公之三)王崇,為了避開王莽,稱病辭職。

5、夏季,四月十六日,擢升左將軍甄豐當大司空、右將軍孫建當左將軍、宮廷禁衛官司令甄邯當右將軍。 6、封代(孝)王(首府代縣)劉參玄孫的兒子劉如意當廣宗王(首府廣宗)、江都(易)王(首府廣陵)劉非的孫兒盱台侯劉宮當廣川王(首府信都)、廣川(惠)王劉越的曾孫劉倫當廣德王(首府廣德)。 又下詔恢復西漢王朝建立以來,喪失爵位的功臣後裔——週共(週共,是周勃的玄孫)等:侯爵、關內侯,共一百一十七人。 7、各郡各封國大旱災、大蝗災。青州(山東省北部)尤其嚴重,人民向四方流亡。王莽建議王政君:改穿素色而沒有花紋的僅服,減少御用飲食的數量,向天下表示對災民的關切,也表示皇家的節約。王莽遂乘機上疏,聲稱捐錢一百萬,獻田三十公頃(三千畝),交給農林部幫助貧苦民眾。王莽開端之後,高級官員都爭著效法,捐出田宅的共有二百三十人,按照人數,分配給貧苦民眾居住。又在首都長安,興建五個“裡”的平民住宅二百座,陸續分配給貧苦民眾。然後,王莽率領政府全體官員,奏報王政君:“國家有幸,蒙受陛下的恩澤,最近以來,風雨及時,甘露下降,靈芝出現,蓂莢生長(蓂莢,是一種傳說中奇異的樹。《白虎通》說:這種怪樹,從一日起,每天生一個莢,生到十五日,即行停止。從十六日起,每天掉落一莢,落到月底停止),朱草興旺,嘉禾茂盛。祥瑞的徵兆,一時並至。請陛下恢復君王正常的服裝跟正常的飲食供應。使我們做臣屬的能夠安心,盡力奉養。”王莽又教王政君下詔推辭。然而,每逢發生水災、旱災,王莽都一定不吃葷腥,只進素菜,左右報告王政君,王政君就頒下詔書給王莽:“聽說你只吃素菜,為人民憂心太深了。今年秋天的莊稼,幸而豐收,你應即時吃肉,為國家保重身體。” 8、六月,天際降下兩顆隕石,墜落鉅鹿(河北省平鄉縣)。 9、特級國務官(光祿大夫)楚國(首府彭城)人龔勝、中級國務官(太中大夫)琅邪(山東省諸城市)人邴漢,不能忍受王莽的獨裁,同時請求辭職。王莽教王政君下詔說:“我不能把官職勉強加到你們身上,你們可以依自己的意思去做,達到高齡。”賞賜優厚,遣送回鄉。 10、梅福(參考前一四年)看出王莽將來一定篡奪西漢王朝的政權,有一天,忽然拋棄妻子兒女失踪,不知道去什麼地方。後來,有人在會稽郡(江蘇省蘇州市)看見他,已改名換姓,在那裡看守城門。 柏楊曰: 梅福的行動很難理解,王莽篡奪政權也好,不篡奪政權也好,對一介平民的梅福而言,都沒有直接的災難,用不著先行逃命。如果為了保護他效忠西漢王朝的名節,那麼,到篡奪時再開溜也來得及,而且他又怎麼敢肯定王莽一定篡奪?如果太皇太后王政君本年就死,王莽的前途仍在未定之天。至於跑到會稽郡改名換姓看守城門,更不可思議。會稽既是大郡,城門更是交通要道。梅福曾當過南昌縣警察官(南昌尉),豈不是冒著隨時暴露身份的危險?而且僅只言語口音上的差異,便使他不能不特別引人注目,無法達到藏匿的目的。 我們猜測:梅福可能死於迄今都不知道的原因,或是受到謀殺,看守城門,不過“有人”故造謠言,只因王莽後來發動政變,傳統史學家遂加以政治性解釋,栽贓栽到王莽頭上。 11、秋季,九月三十日,日食。赦天下徒刑囚犯。 12、安漢公王莽派首都長安警備區偵察官(執金吾候)陳茂,說服江湖巨盜成重。成重率領同黨二百餘人,放下武器,投降自首。西漢政府分別遣送他們返回自己的家鄉。成重則安頓雲陽(陝西省淳化縣),賞賜給他公田跟房宅。 13、王莽想使姑媽王政君覺得她的威望和恩德,空前偉大,超過從前。於是,教唆匈奴汗國(王庭設蒙古國哈爾和林市)烏珠留若鞮單于(十八任)攣鞮囊知牙斯,把王昭君(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韓邪單于,參考前三三年)生的長女、須卜公主攣鞮雲(參考前三一年),送到西漢王朝侍奉王政君,對攣鞮雲的賞賜,異常厚重。 14、車師後國(首都務塗谷),有一條新的小道,可以直通玉門關(甘肅省敦煌市西北),比現有的大道要近得多(新道繞過白龍堆沙漠,可近一半路程)。西域總督(都護)所屬的戊己指揮官(戊己校尉)徐普,打算拓寬(戊己本是兩個單位,現在指揮官只有一人,不知是已經合併?或暫時兼代),車師後王姑句,認為他們正位置在西漢前往西域(新疆及中亞東部)北道(新疆天山山脈南麓)的要衝,如果再加上一條便捷的新路,僅只供應西漢來往的使節,就不勝負擔,所以不願徐普的願望實現。 徐普打算先行測量疆界,然後奏報中央政府。所以召見姑句到指揮部(戊己指揮部設高昌壁),要他證明新道確較舊道為近,姑句拒絕,徐普遂把姑句扣押。姑句的妻子股紫陬(音zou)對姑句說:“從前,車師前國(首都交河城)國王,被西漢西域總督府的軍政官(司馬)殺掉(對這件事無記載),而今你被囚禁這麼久,恐怕難逃一死,不如投降匈奴。”遂即發動突襲,救出姑句,率領部隊,闖出高昌壁,逃入匈奴。 (“高昌壁”第一次在史書上出現,到了四六〇年,闕伯週在此建立獨立政權,遂取名高昌王國。) 就在這件事的同時,婼羌國(新疆若羌縣東南阿爾金山南麓)去胡來王(即婼羌國王)唐兜,跟相鄰的赤水羌部落,不斷互相攻擊。唐兜挫敗,向中國西域總督(都護)但欽(但,姓)告急求救。但欽推託延誤,不能及時派出部隊。唐兜東投玉門關,玉門關拒絕收容。唐兜狼狽,怨恨但欽,只好率領他的妻子以及追隨他逃亡的民眾一千餘人,逃入匈奴。匈奴收容他們,安頓在左谷蠡王的牧地。 匈奴汗國把收容姑句、唐兜二人情形,報告西漢王朝。西漢政府皇家警衛指揮官(中郎將)韓隆等,出使匈奴,就收容反抗西漢王朝的叛徒一事,嚴厲責備。烏珠留若鞮單于攣鞮囊知牙斯恐慌,叩頭請求寬恕,捆綁姑句、唐兜,交付西漢使節。西漢政府命另一位皇家警衛指揮官王萌,在西域惡都奴山谷(今地不詳),等候接受俘虜。攣鞮囊知牙斯一面派人護送二人到惡都奴山谷,一面上奏章給西漢政府,陳述二人被迫逃亡理由,請求寬恕。西漢使節轉報,王莽拒絕,並下詔召集西域所有國王,在大家面前,誅殺姑句、唐兜示眾。於是頒布四項條例: 一、逃亡到匈奴的漢人; 二、逃亡到匈奴的烏孫王國人; 三、逃亡到匈奴的西域各國接受西漢王朝封爵的人; 四、逃亡到匈奴的烏桓部落人。 屬於上列四項條例之內的逃亡者,匈奴汗國都不可以接受。西漢政府再派皇家警衛指揮官王駿、王昌,副指揮官(副校尉)甄阜、王尋,前往匈奴;把這四項條件,裝到正式國書的封套之內,交給攣鞮囊知牙斯執行。並收回十任帝劉病已時代製定的約束詔令(當時約束是:長城以南屬西漢王朝,長城以北屬匈奴,雙方都不可以接受對方的叛徒。本年更明確的一一列出,代替當初協定。參考前五一年)。 這時,王莽已開始謀求儒家學派崇古復古理想的實現,正在發動一項“單名運動”(周王朝初葉,漢人都是一個字的名字,如姬發、姬旦、孔丘之類。中葉之後,兩個字的名字逐漸出現。這是對古代文化的一種反動,儒家學派遂痛心疾首。《春秋公羊傳》〈前五〇四年〉:“季孫斯、仲孫忌,率軍包圍運邑。這個仲孫忌,就是仲孫何忌。為什麼稱他仲孫忌,去掉'何'字?目的在譏刺他用兩個字作名字。人名用兩個字,不合禮教。”王莽是儒家學派的激進分子,他的崇古復古運動,從恢復單名著手)。遂教西漢使節把這項運動的精神,告訴攣鞮囊知牙斯(攣鞮囊知牙斯竟然用四個字作名,在王莽看來,更離經叛道)。建議他最好是上書西漢王朝,表示向慕西漢王朝的優美文化,改為一個字的單名。如果能夠這樣,西漢王朝將用豐厚的賞賜作為回報。攣鞮囊知牙斯不在乎單名不單名,但在乎金銀財寶,就上書說:“我有幸得以當西漢王朝的藩屬,樂於看到太平聖王的製度。我本名囊知牙斯,從今天起,改名知——攣鞮知。”王莽大為高興,報告王政君。派使節前往獎勵,賞賜無數。 15、王莽打算把女兒嫁給十一歲的西漢小皇帝劉箕子,使自己的權力更加鞏固。於是,上奏章說:“皇帝即位,已經三年,皇后還沒有確定,小老婆群(媵)也沒有建立。多少年來,國家最大的危機,在於皇帝無子。而皇帝無子,由於正妻的來路不正。我建議考察儒家學派的五經(《書經》《禮經》《春秋》),使'十二妻妾'的遴選,納入正軌(《春秋公羊傳》:古時天子一娶十二女。:天子娶十二女,封國國君娶九女,高級官員娶三女,知識分子娶二女)。應該調查商王朝皇族跟周王朝皇族、姬旦、孔丘以及侯爵們在首都長安的後裔,物色正妻(大老婆)所生的女兒。” 奏章交付主管單位,命調查後列出名冊呈報。主管單位知道他們應該怎麼辦,在呈上去的處女名冊中,王姓家族的女兒,差不多都列進去。王莽突然發現她的女兒有被擠掉的可能性,就改變策略。上書說:“我沒有高尚的品德,女兒又不成才,不應該跟其他賢惠的女子同時列入名冊。”王政君認為她的侄兒誠心誠意,下詔說:“王姓家族的女兒,是我的娘家,不必考慮。”在意料之中,搖尾系統立即發動群眾攻勢。平民、儒家學派知識分子、中下級官員(郎吏),每天數千人之多,齊集到未央宮宮門,向政府請願,而部長級以上高級官員(公卿大夫),則紛紛前往宮廷秘書署(廷中),或也擠到宮門(省戶),一致要求:“安漢公(王莽)盛大功德,堂堂如此,而今遴選皇后,為什麼單獨剔除他的女兒?豈不違背天命,我們堅持由他的女兒當天下所有母親的榜樣!”王莽派他的秘書長(長史)以下官員,分別勸阻。可是,請願的和上書的,更風起雲湧,無法阻止。王政君不得已,批准部長級高官推薦王莽女兒的決定。王莽再請求:“應該擴大遴選範圍,包括原來名冊上所有的女兒。”部長級高官抗議說:“不可以遴選別家女兒,那將破壞正統。”王莽表示無可奈何,才奏報說:“請察看我的女兒!” 1、春季,西漢王朝(首都長安)太皇太后王政君,派長樂宮供應官(長樂少府)夏侯藩、皇族事務部長(宗正)劉宏、宮廷秘書長(尚書令)平晏,前往王莽家,對王莽的女兒,進行調查。回來後,向王政君奏報,說:“安漢公(王莽)的女兒,受到最好的教育,有美麗善良的容貌,非常適宜於承受天命,侍奉皇家祖廟香火。”太師(上三公之二)孔光、大司徒(三公之一)馬宮、大司空(三公之三)甄豐、左將軍孫建、首都長安警備區司令(執金吾)尹賞、代理祭祀部長(行太常事)中級國務官(太中大夫)劉秀(劉歆)以及卜卦官(太卜)、天文台長(太史令),都戴上鹿皮帽,穿上素色衣裳。依照儀式,共同卜卦,請求天神指示。然後,把卜卦的結果,奏報王政君,說:“這是'金''水'互相輔佐的吉兆,父母和睦喜悅的卦象。說明身體健康,子孫繁衍。”接著,用太牢(牛豬羊各一)祭告皇家祖廟。 主管機關奏報說:“依照前例,皇帝娶皇后時,聘禮是黃金二萬斤,折合錢二萬萬。”(呂雉制定:皇后聘禮黃金二百斤,馬十二匹。夫人聘禮黃金五十斤,馬四匹。但她自己卻破壞這項規定,在給兒子劉盈下聘禮時,用黃金二萬斤。)王莽再堅決表示辭讓,只願接受錢六千三百萬。而且又在其中撥出四千三百萬,分贈給被選入宮當小老婆(媵)的十一家以及王姓家族中九族以內的貧苦親屬。 2、夏季,安漢公王莽奏請並得到批准:關於車馬的限制和衣服穿著,全國官吏人民日常生活,喪葬送終、男婚女嫁以及奴隸婢女的買賣和待遇,田地房產的轉移,各種用具等等,分別訂定等級。 又設置祭祀五穀的神廟。又在各郡、各封國、各縣、各鄉、各村,設置教育官(學官)。 3、大司徒府執行官(大司徒司直)陳崇,命張敞(參考前七四年)的孫兒張竦,精心撰寫奏章,歌頌王莽的功德,說:“應該把公爵的采邑,擴大到跟姬旦(周公)當年的采邑一樣(周王朝把魯邑二百五十千米土地,封給姬旦)。公爵的嫡長子稱'公子',地位跟姬伯禽(姬旦之子,魯國第一任國君)一樣。賞賜的數量跟等級,完全相同。其他兒子,則跟姬旦的其他六個兒子一樣(姬伯禽的六個老弟,分別封到凡國、蔣國、邢國、茅國、胙國、祭國,擔任國君)。”王政君把奏章交給高級官員會商。高級官員們正在討論,而呂寬事件發生。 最初,王莽的長子王宇,不贊成老爹隔絕衛姓家族的措施,恐怕將來受到報復。就暗中跟衛寶(劉箕子的舅父)建立友誼,私通書信。教衛姬(劉箕子的娘親)上書謝恩,並攻擊丁姓家族(十三任哀帝劉欣母族)跟傅姓家族(劉欣祖母族)的罪惡。盼望因此項表態,而被召到首都長安,跟兒子(劉箕子)團聚。王莽報告太皇太后王政君,僅下詔賞賜衛姬,增加湯沐邑七千戶,卻沒有更進一步的反應。衛姬思念兒子,日夜哭泣,想見兒子一面,可是王莽卻只是增加她的采邑。王宇教她再次上書,直接要求前來京師(首都長安)探望。王莽拒絕。 王宇跟他的教師吳章以及妻子的哥哥呂寬,研究突破的方法。吳章認為,任何理論及言辭都不可能說服王莽,只有鬼神才可使王莽驚恐,然後吳章再乘勢推演,教王莽把政權讓給衛姓家族。計議已定,王宇命呂寬弄一罐鮮血,在夜間灑到王莽大門上;不料被守門人發覺。王莽遂逮捕王宇,羈押監獄,王宇服毒自殺。王宇的妻子呂焉,懷有身孕,在監獄中生產之後處決。 右將軍甄邯等報告王政君,王政君下詔褒揚王莽:“你居於姬旦的位置,輔佐像姬誦(周王朝二任王成王)這樣的幼主,而實施姬旦對管國國君(姬鮮)、蔡國國君(姬度)大義滅親的誅殺,不以骨肉私情,傷害君臣之間的大義,特予嘉勉。” 王莽遂下令屠殺衛姓家族,只留下衛姬一人。吳章腰斬後,在長安東市門,五馬分屍。 最初,吳章是當代著名的儒家學派學者,廣收學生,有千餘人之多。王莽認為那些學生全是惡人的黨徒,下令剝奪他們的政治權利,不准當官。學生們都隱瞞自己的身份,改投別的教師。平陵(陝西省咸陽市西平陵鄉)人云敞(雲,姓),在大司徒府當秘書(大司徒掾),上書自我彈劾,自稱是吳章的學生,把吳章的屍體抱回,買一口棺木收殮埋葬。首都長安稱道他的高義。 王莽抓住這個機會,擴大打擊面,用血腥手段,消滅潛在敵人。下令追究呂寬的黨羽,凡是在口供中出現的名字,一網打盡。包括十一任帝(元帝)劉奭的妹妹敬武長公主(名不詳),她一向跟丁姓家族、傅姓家族友善,而在王莽獨攬政權後,又時常批評王莽。紅陽侯王立,是王莽的親叔父;平阿侯王仁(王譚之子),性格剛直;王莽都用王政君的名義,頒下詔書,派使節看守,強迫他們自殺,然後報告王政君說:敬武長公主患急病死亡,王政君要親自前去祭吊(她們是姑嫂關係),王莽竭力勸阻,才罷。 大司徒甄豐派遣專人,乘坐政府驛馬車,前往各地誅殺衛姓家族黨羽,各郡各封國不順附王莽的英雄豪傑跟仍效忠西漢王朝政府的忠臣義士,統統被扣上“叛亂”罪名,一律處決。前任前將軍何武(參考前一年)、前任京畿總衛戍司令(司隸)鮑宣(參考前二年),以及王商(非王家班,參考前二五年)的兒子樂昌侯王安、前任左將軍辛慶忌(參考前一二年)的三個兒子:西憲保安司令(護羌校尉)辛通、函谷關(河南省新安縣)駐軍司令(函谷都尉)辛遵、水利總監(水衡都尉)辛茂以及南郡(湖北省江陵縣)郡長(太守)辛伯,全都處死。 (何武拒絕推薦王莽當大司馬。鮑宣以正直骨鯁,聞名於世。王商被王鳳陷害,吐血而死,王安更不附王家。辛慶忌本跟王鳳感情友善,王莽見他的三個兒子,都是人才,很想結交。但辛茂自以為是名臣的後裔,不附王莽,又對甄豐、甄邯十分冷淡。辛伯則是辛姓家族一員,也一併算進去。)短期間內,誅殺數百人,而且都是至親至賢,全國震驚。北海郡(山東省昌樂縣東南)人逢萌對朋友說:“三綱已絕(王莽殺親叔父,是不孝;殺親生兒子,是不慈;殺皇帝的祖姑母及正直人士,是對國家不忠),再不離開,大禍臨頭!”就把冠帽解下,掛到東都門上,回到故鄉,全家乘舟,渡過渤海,到遼東郡(遼寧省遼陽市)定居。 4、王莽徵召深明古禮的宮廷供應部長(少府)宗伯鳳(宗伯,複姓),在金鑾寶殿上講解“為人子者為人後”的大義。由王政君下令,部長級官員(公卿)、將軍、宮廷隨從(侍中)跟全體文武百官,都要參加聽講學習。目的在於教育十二歲的小皇帝劉箕子,並清除人民的不平議論。 在此之前,侘侯金日磾的兒子金賞、都成侯金安上的兒子金常,都因為沒有兒子,封爵撤除(不是沒有兒子,而是沒有嫡子)。王莽命金賞的曾孫金當、金安上的孫兒首都長安特別市長(京兆尹)金欽,分別繼承爵位。在金鑾寶殿上,金欽為金當請求,說:“金當應給他親爹、親爺建立祭廟(金當是金賞老弟金健的孫兒),而另外派封國國務官(大夫)主持伯祖父金賞的祭祀。”這時,甄邯正在旁邊,當著皇帝及文武百官,像被踩了尾巴一樣,號叫起來,彈劾說:“金欽誣衊祖先,不孝,犯大不敬之罪!”逮捕金欽,金欽在獄中自殺。 甄邯被認為是維護國家綱紀的聖賢,立場嚴正,不顧私情,忠孝雙全,增加采邑一千戶。改封金安上的曾孫金湯當都成侯。金湯受封之後,當天就不敢回家,用以顯示“為人後者為人子”的大義。 5、本年(三年),宮廷秘書長潁川郡(河南省禹州市)人鍾元,擔任司法部長(大理。前一年,把“廷尉”改作“大理”)。 當初,潁川郡長、陵陽(安徽省黃山市西北)人嚴詡,以對父母的孝順行為,聞名於世,才被推薦當官。性情善良,把秘書(掾)、辦事員(史)等屬官,都當做教師或朋友,遇到過錯,就關起門來,自我責備,從沒有大聲說過一句話。後來,全郡大亂(為什麼大亂,沒有交代明白。胡三省注:這是表示,僅僅依靠良好的品德無法治理國家),王莽派使節徵召嚴詡,郡政府官員好幾百人,設宴給嚴詡餞行,嚴詡匍匐地上大哭(古人席地而坐,所以俯到地上,不過彎一下腰),官員們說:“中央徵召您,是一件喜事,不應該這麼悲傷。”嚴詡說:“我為潁川人悲傷,豈是為我自己?我因為柔弱的緣故被調走,接我位置的人,一定剛猛。到時候,必然有人身死刀下,所以我才垂淚。” 柏楊曰: 官場人物,只有想到官,沒有想到民。只有想到上級,沒有想到下級。潁川郡的大亂原因不明,但有一件事卻是十分清楚的:受害的是民,而不是官。嚴詡所謂的潁川“人”,實際上指的是潁川“官”。他想的只是“官”的人頭將來可能落地,而看不見“民”的人頭早已落地。所以官逼民反之後,官仍然只想到官的利益。也只有想到官的利益的人,才是上級最欣賞的官,這是王莽徵召他的原因之一。這種陰暗面,使中國政治的腳步停滯。人民必須自己覺醒,才能使官場人物無所遁形。 嚴詡到了首都長安(陝西省西安市),王莽任命他當“美好風俗推行特派官”(美俗使者),調任隴西郡(甘肅省臨洮縣)郡長(太守)。 何並接任潁川郡長,何並到差後,逮捕鍾元的老弟鐘威,跟陽翟(潁川郡郡政府所在縣·河南省禹州市)輕生重義的豪傑趙季、李款,一齊誅殺,全郡戰栗。 1、春季,正月,西漢王朝(首都長安)皇帝(十四任平帝)劉箕子(本年十三歲)在首都長安郊外,祭祀一任帝(高祖)劉邦,使劉邦跟上天共享香火。再在皇家大會堂(明堂)祭祀五任帝(文帝)劉恆,使劉恆跟上帝共享香火。 2、改封殷紹嘉公當宋公、周承休公當鄭公(參考前八年)。 3、劉箕子下詔:“婦女除非本人犯法,不准囚禁。男子八十歲以上,七歲以下,除非被指控'大逆不道',或政府指名逮捕,不准囚禁。必須調查時,官員應到婦女或老幼所在的地方調查,不准傳喚到法庭。本詔書自即日起,成為法律。” 4、二月七日,劉箕子結婚。派大司徒(三公之一)馬宮、大司空(三公之三)甄豐等,帶著御用車轎跟皇家儀隊,前往安漢公王莽家,參見王莽的女兒(本年十二歲),呈上皇后印信,迎回未央宮。大赦天下。 5、派交通部長(太僕)王惲等八人當欽差大臣,各人再設立副欽差大臣,“持節”,分別出發,訪問全國各地,考察社會風俗。 6、夏季,太保(上三公之三)王舜等率領官員、人民等八千餘人,上書中央,一致要求:“請接受陳崇的建議(參考去年),重賞安漢公王莽。”奏章交給主管單位,主管單位奏報說:“增加王莽公爵的采邑,把召陵(河南省郾城縣東)、新息(河南省息縣)二縣跟黃郵聚(河南省新野縣東北)、新野(河南省新野縣)兩地的耕田,全都劃入。合併伊尹、姬旦(周公)的稱號(伊尹稱阿衡,姬旦稱冢宰),尊稱王莽為'宰衡',位在三公之上。三公上書給'宰衡',開頭要謙卑地說:'冒死陳述。'封王莽的母親當功顯君,封王莽的兩個兒子:王安當褒新侯、王臨當賞都侯。追加皇后聘禮三千七百萬錢,共合一萬萬錢,用以顯明盛大的典禮。由太皇太后王政君親自到金鑾寶殿發布詔書,安漢公(王莽)在前叩謝,二子在後叩謝,和從前姬旦的故事,一模一樣。”(胡三省注:周王朝二任王姬誦封姬伯禽當魯國國君時,老爹姬旦在前叩拜,當兒子的姬伯禽在後叩拜。) 王莽叩頭辭讓,呈遞“親啟密奏”(封事),說:“我願接受對我娘親的封號,但不敢接受對王安、王臨的封爵和采邑。”太師(上三公之二)孔光等據理力爭,說:“再大的獎賞,都不足以酬庸功勞,而謙恭退讓,是安漢公一向的節操;陛下絕不可批准他的請求。忠臣的氣節,有時應該屈服,使主上的大義,得以伸張。我們建議:派遣大司徒、大司空、'持節',代表皇上,徵安漢復行視事。並下令宮廷秘書署(尚書),拒絕接受安漢公任何辭職退讓的奏章。”王政君同意。王莽這才勉強恢復辦公,僅只減少召陵、黃郵聚、新野三地的封土而已。 王莽在所增加聘金的三千七百萬錢中,提出一千萬錢,送給王政君左右侍從人員。王莽雖已完全控制政府,權威無上,但他之諂媚取悅王政君,全都經過精密設計,無微不至。甚至對王政君手下那些鋪床疊被的婢女,都會找出理由,成千成萬的致送賄賂。又建議封王政君的姐妹君爵(女性侯爵),各有湯沐邑(老姐王君挾當廣恩君、王君力當廣惠君、王君弟當廣施君)。所以王政君聽到的,全是讚美王莽的聲音。 王莽知道,王政君雖是太皇太后,仍是一個女人,早已厭惡深宮中的封閉生活。王莽有計劃的用歡娛的節目,換取握在王政君手裡的殘餘權柄。於是,利用春夏秋冬四季,每季都請王政君到首都長安四郊遊逛,慰問孤兒寡婦、貞婦烈女。所到各縣,廣施恩惠,賞賜給人民金錢、綢緞、布匹、牛肉、豬肉跟各種美酒,年年都是如此。王政君身旁供給指使的小子(弄兒)有病,王莽都親自去探望。對王政君的手段,大致類此。 太保王舜奏稱:“全國人民聽到安漢公(王莽)拒絕接受公爵應有的采邑,更拒絕接受一萬錢的聘禮,都景慕嚮往這種昭然大義、身體力行的風度。蜀郡(四川省成都市)男子路建等,正在訴訟,十分慚愧,自行撤銷官司。即令是周王朝姬昌(文王)感動虞國國君和芮國國君(公元前十二世紀商王朝末年,虞國國君跟芮國國君,互相爭奪田地,久不能解決。聽說周部落酋長姬昌有極高的品德,一同前往拜訪,請求仲裁。可是進入周部落境內後,發現耕田的農夫在田邊相讓,走路的行人在道上相讓,不禁汗顏,互相說:“我們真是小人,沒有臉到君子的門庭。”遂自行和解),也不過如此。應該宣布天下,使全國都知道這件事。” 太師孔光發現政治氣氛詭異,越來越恐懼,聲稱有病,堅決辭職。王政君下詔:“太師(孔光)不必再到金鑾殿上參加朝會,只要每隔十天入宮一次就可以了。宮廷當為你準備几案手杖跟十七種食物,等處理大事完畢之後再回家。太師府的官員,仍然維持原狀。” 7、王莽奏准:設立皇家大會堂(明堂)、國立大學(辟雍)、御用天文台(靈臺)。興建宿捨一萬棟,召請儒家學派學者居住,制度龐大而隆重。再設立《樂經》研究所,增加研究官(《樂經》博士)名額,每一種經典,研究官(博士)都增加到五人。王莽又徵求:只要能精通儒家學派六經中的一經,而又收過十一個學生以上的人,凡是藏有散落不全的《禮經》或其他古書,以及天文、神秘預言書(圖讖)、音樂、曆法、兵法、周王朝中期用大篆古文寫的史書等等,或能了解其中意義的,一律乘坐政府驛馬車,前來首都長安。 王莽設下陰謀,禮聘天下各種有才幹、有奇異能力的人士,集中首都長安,多達一千餘人。教他們把所知道的寫下來,準備指出其中謬誤,消滅異端,使思想統一。 8、王莽徵求治理黃河的水利工程師,有一百餘位專家應徵。各人的主張,並不相同。長水外籍兵團指揮官(長水校尉)平陵(陝西省咸陽市西平陵鄉)人關並,認為:“黃河經常潰決的地點,總在平原郡(山東省平原縣)、東郡(河南省濮陽市西南)左右,那一帶地勢下陷,土質鬆軟。據說,姒文命(禹)治理黃河時,特別把這一帶低凹地區空出來,作為調節。水大時,流到那裡聚成一個小湖,水小時,自會乾涸。雖然時代有變,此法不變。上古往事,難以考察。考察秦王朝以及西漢王朝近事,黃河在古曹國(山東省定陶縣)、古衛國(河南省淇縣)決口,南北相距不過一百八十里。我建議把這一帶騰空,不再興建官舍、農莊、耕田。”監察官(御史)臨淮(江蘇省泗洪縣南)人韓牧認為:“《書經·禹貢》九條河流的記載(參考前一七年註),我們應大略的在故道上挖掘,即令不能發現九條河流的全部,能發現四五條,也有禆益。”司空府秘書(大司空掾)王橫進言,說:“黃河注入渤海的出口,比韓牧主張挖掘地帶的地勢要高得多。過去,遇到連綿大雨,東北風起,海水倒灌,黃河向西南倒流,氾濫數百里。古九河的故道,早就被海水吞沒。姒文命當初治理黃河,本來是要順著西山(太行山),流向東北。《週譜》說:'前六〇二年,黃河改道'說明今天的黃河,並非姒文命當年挖掘的故河道。又查,秦王國滅魏王國時(參考前二二五年),決開黃河堤岸,用河水灌入魏王國首都大樑(河南省開封市),決口擴大,無法堵塞。所以,我的建議是:把平地人民全部遷移,用人工開鑿決口,使河水順著西山居高臨下,向東北注入渤海,才能避免水患。”大司空府另一位秘書沛郡(安徽省淮北市)人桓譚,參加這項討論,向少傅(皇家教師)甄豐說:“這些建議中,一定有一個是對的。只要詳細考察,便可以發現。計劃既定而後行動,費用不過數億萬,而且還可以使一些無業遊民,找到工作。他們遊手好閒,跟使他們參與勞動,同樣都需要那麼多糧食和衣服;轉而由國家供應,對政府和人民,都有好處。這項偉大工程,上可以繼承姒文命的大業,下可以為人民除害。” 然而,王莽追求的只是虛浮的空話,博取眼前看得見的一點政治利益,無意於國家建設。
9、文武百官奏稱:“從前,姬旦攝政七年,國家的製度才釐定妥當。而今,安漢公輔政,不過四年,而實際上負責,不過兩年,卻大都完成。所以,應該把'宰衡'的地位,提高到侯爵親王之上(原來僅在“三公”之上)。”劉箕子下詔說:“照準。”同時下詔研究“九錫法”(“錫”和“賜”在古代相通。既然相通,為什麼不用“九賜”而用“九錫”?因為必須用“九錫”而再去解釋跟“九賜”相通,才能展示學問,以增加它的神秘性和嚴肅性。九錫:一、賜車馬,二、賜衣服,三、賜樂章,四、賜朱紅色大門,五、賜斜坡台階,六、賜武裝衛士一百人,七、賜武器,八、賜大旗斧鉞,九、賜祭祀用的美酒。《禮緯·含文嘉》宋均注:“封國國君有高尚的品德,當增加他的采邑。再建立大功時,則加九賜:進退有節,行步有度,賜給車馬代步。言成文章,行成法則,賜給衣服,表彰善行。長於教育,心懷仁愛,賜給樂章去教化人民。家宅整潔,戶內嚴謹,賜給朱紅大門,使他與眾不同。動作合禮,行為有節,賜給他斜坡台階,使他保持體力。勇敢正直,仗義執言,賜給他武裝衛士保護安全。良心慈悲,擇善固執,賜給他武器弓箭,使他得以代表中央討伐叛逆。剛烈威武,立志保衛皇家,賜給他斧鉞,使他得以專斷誅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賜給他美酒,使他得以祭祀祖先。”“九錫”沒有實質意義,但能造成一種與眾不同的飛越形象。王莽之後,強梁高官要篡奪政權時,總要先玩這套把戲,教那位即將被誅殺或即將被罷黜的倒霉皇帝,先加給自己“九錫”。所以當“九錫”出現之日,也就是舊王朝結束,新王朝登場之時)。 10、王莽奏請:十任帝(宣帝)劉病已祭廟應定名中宗、十一任帝(元帝)劉奭祭廟應定名高宗。再奏請:廢棄劉病已的老爹劉進(史皇孫)祭廟(孝宣皇考廟),撤銷南陵(五任帝劉恆娘親薄太后墳)、雲陵(八任帝劉弗陵娘親趙鉤弋墓),改成兩個普通縣。劉箕子下詔批准。 11、王莽自以為他的德威,北方已經感化匈奴汗國(匈奴烏珠留若鞮單于攣鞮囊知牙斯,改成單名攣鞮知),東方已到達大海(東夷進貢珍寶),南方則有黃支國(越南最南部)進貢犀牛。只有西方,還沒有特別表現,於是派皇家警衛指揮官(中郎將)平憲等,攜帶大量金銀財寶,前往羌中(青海省東北部)引誘西羌部落,教他們呈獻土地,歸附西漢王朝。任務完成後,平憲等奏報,說:“西羌諸部落首領良願等,約一萬二千人,願意做西漢王朝的臣屬,特地呈獻鮮水海(青海湖)、允谷(應在青海湖附近)、鹽池(青海湖東北爾海),該地平原茂草,情願讓給中原人居住耕種。他們自動自發的退到附近山嶺險要地帶,作為西漢王朝屏障。問他們這樣做的用意何在,回答說:'太皇太后(王政君)至聖至明,安漢公王莽大仁大義。天下太平,五穀豐收,有的稻禾長達一丈有餘,有的一個粟米稈上,能結出三穗。甚至有的並沒有播種,卻照樣生長。而蠶不必吃桑葉,就可以吐絲成繭。甘露從天而降,甜水自地下湧出。鳳凰都飛到首都朝拜,神雀也雲集京師。四年以來(從王莽當權算起),西羌人民毫無痛苦,所以願意歸附。'政府應該把握時機作業,設置移民區(屬國)保護。” 奏章交付王莽,王莽上奏,說:“我國已有東海郡(山東省郯城縣)、南海郡(廣東省廣州市)、北海郡(山東省昌樂縣東南),請接受良願所獻土地,設置西海郡。全國分為十二州,以符合古代地理規劃。”批准。 冬季,設置西海郡(郡政府設青海省海晏縣)。同時修訂法律,增加五十條,罪犯們都放逐到西海郡。成千上萬人被驅逐到荒涼的青海湖畔。這時候,人們開始對王莽怨恨。 12、梁王(首府睢陽)劉立,被控跟衛姓家族勾結,封國撤除,放逐到南鄭(陝西省漢中市)。劉立自殺。 13、西漢政府把首都長安市,分割為“前煇光”“後丞烈”二郡(前煇光郡管轄長安南部諸縣,後丞烈郡管轄長安北部諸縣)。更改三公、部長、國務官(大夫)、八十一種中央級官稱和等級以及十二州州名。更改各郡、各封國的管轄區域,或取消、或變更、或新設立,花樣百出,全國沸騰。一向平靜的政府,開始多事,既煩瑣而又多變,官吏記不勝記。 1、春季,正月,西漢王朝(首都長安)皇帝(十四任平帝)劉箕子(本年十四歲)在皇家大會堂(明堂)向皇家祖先,作三年一次的總祭(祫祭)。陪祭的親王二十八人,侯爵一百二十人,皇家子弟九百餘人。典禮既畢,已有封爵的增加采邑,沒有封爵的加封爵位,已當官的賞賜金銀綢緞,已有俸祿的提高俸祿,沒有當官的任命當官。 (景觀可以想像,對王莽一片歌功頌德。) 2、安漢公王莽再奏請:恢復首都長安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大典。三十餘年間,祭祀天地之禮,變更五次。 (胡三省注:一、前三二年,撤除甘泉天神壇及汾陰后土神廟,設立長安南北郊天地大祭。二、前一四年,恢復甘泉天神壇及汾陰后土神廟,取消長安南北郊天地大祭。三、前七年,劉驁逝世,再撤除甘泉天神壇及汾陰后土神廟,恢復長安南北郊天地大祭。四、前四年,恢復甘泉天神壇及汾陰后土神廟,撤除長安南北郊天地大祭。五、本年,再恢復長安南北郊天地大祭。) 3、劉箕子下詔(王莽詔):“自從西漢王朝建立迄今,皇家子弟已有十餘萬人。各郡各封國,應設置皇族教師(宗師),負責管理教導。” 4、夏季,四月一日,太師(上三公之二)、博山(簡烈)侯孔光逝世。賞賜的葬禮極為豐厚,僅參加典禮的車輛,就有一萬多輛。 *班固曰: 自從七任帝劉徹興學以來,公孫弘以儒家學派鉅子,擔任宰相。之後,蔡義、韋賢、韋玄成、匡衡、張禹、翟方進、孔光、平當、馬宮,以及平當的兒子平晏、平咸,都以儒家學派鉅子的身份,居於宰相高位,穿著儒家的衣服,戴著儒家的帽子,傳播先王的言語,風範溫柔敦厚。然而,他們無不全力從事於保護自己的俸祿跟官位,被人諷刺為諂媚拍馬。我們如果用古人的標準衡量,他們怎麼能夠勝任宰相的職務? 柏楊曰: 儒家學派知識分子最大的特徵是明哲保身,所以大多數都避讒畏譏,膽小如鼠。但在官場上,他們卻精於搖旗吶喊,為當權分子製造迫害人民的理論根據。骨鯁的也只不過遠遠躲開,唯恐大廈倒塌,被碎瓦擊中。在班固列舉的宰相群中,逐個檢查,簡直沒有一個不是在那裡混世。尤其孔光,這位王嘉臨刑前還肯定的賢才忠良,事實上不過是一個賣友求榮的老滑頭。 正因為曲學媚世、持祿固位的人太多,野心家受到鼓舞,才打算騎到人民頭上與天公比高。 劉箕子任命馬宮當太師(上三公之二)。 5、全國官員和人民,因為王莽拒絕接受新野(河南省新野縣)采邑(參考去年),紛紛上書抗議,前後有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以及現有的親王、侯爵、皇族代表,一致叩頭要求:“請對安漢公(王莽)的賞賜,採取積極行動。”於是,王莽再上書陳情:“對於全國官民有關這方面的奏章,請不要接受,使臣王莽得以專心製作禮儀和樂章。等到製作完成,唯一的願望是准予辭職,返回故鄉,讓出賢能人才上進的道路。”右將軍甄邯等,奏報王政君,王政君下詔給王莽,說:“你每次晉見,都流著眼淚,叩頭陳情,堅決拒絕獎賞。如果一定要獎賞,你就辭職。現在禮樂制度,正在進行,這件大事,全靠你決定,所以仍請你專心工作。等候工作完成,有關官員呈報之後,再研究大家從前的建議。但關於'九錫禮儀',仍要迅速制定奏報。” 6、五月,西漢政府正式加賜王莽“九錫”,王莽叩頭再叩頭,接受下列九項物件:遮蔽膝蓋用的彩綢(綠韨)、龍帽(袞冕)、龍袍(衣裳)、刀柄裝飾璧玉的佩刀(瑒琫)、刀鞘裝飾璧玉的佩刀(瑒珌)、鞋尖上翹的御鞋(句履。朝鮮半島民間迄今仍穿這種樣子的鞋)、皇帝專用的御車(鸞路)、四匹駿馬(乘馬)、有九個尾梢的龍旗(龍旂九旒)。王莽同時接受:皮帽(皮弁)、白袍(素積)、作戰指揮車(戎路)、四匹駿馬(乘馬);紅色弓箭(彤弓矢)、黑色弓箭(盧弓矢);大門外左邊豎立赤色巨斧(朱鉞)、右邊豎立金色巨斧(金戚);鎧甲、頭盔各一頂;美酒兩壇(秬鬯二卣)、璧玉酒壺兩個(圭瓚),作為最高官位(九命)信物的青色玉珪(像“介”字形狀的上尖下方寶石)兩個,特准修建朱紅色大門和台階(納陛);設置宗族官、祭祀官、占卜官、天文官,武裝衛士三百人。 (王莽接受的東西,超過“九錫”太多。“九錫”已不能作機械解釋,而王莽所擬定的這項製度,也並不完全跟古代相符。然而,用和平手段轉移政權時,只要邁過“九錫”一關,就大局已定。) 7、去年(四年)派出王惲等八人,分赴各地考察民間風俗,任務完成,返回首都長安。宣稱:“全國風俗全都美好。”並假造各郡各封國鄉土氣息的民歌童謠,歌頌王莽的功德,共達三萬餘言。 (一世紀時,中國寫字仍以刀刻的竹簡為主,三萬餘言是一個龐大的巨著,可以跟二十世紀的三千萬言媲美。) 閏四月四日,劉箕子下詔(王莽詔):命首席部長(羲和)劉秀(劉歆)等四人,負責興建皇家大會堂和國立大學(辟雍),使西漢王朝的土木工程,跟周王朝姬昌(文王)興建御用天文台(靈臺)、姬旦(周公)興建洛陽城,互相符合。交通部長(太僕)王惲等八人,周遊全國,考察風俗,宣揚中央政府的恩德教化,天下同聲讚揚。劉秀等四人跟王惲等八人,全封侯爵(劉秀封紅休侯、平晏封防鄉侯、孔永封寧鄉候、孫遷封定鄉侯、王惲封常鄉候、閻遷封望鄉侯、陳崇封南鄉侯、李翕封邑鄉侯、郝黨封亭鄉侯、謝殷封章鄉侯、逯普封蒙鄉侯、陳鳳封盧鄉侯)。 當時,只有廣平國(首府廣平)宰相班稚,不肯奏報祥瑞跟民歌童謠;琅邪(山東省諸城市)郡長(太守)公孫閎,在郡政府公開陳訴民間災害貧苦。最高監察長(御史大夫)甄豐,派出專使,前往兩地,挑動官員人民,上書彈劾說:“公孫閎偽造災害的消息,班稚拒絕反映上天的祥瑞。二人嫉妒痛恨皇家的聖政,都屬大逆不道。”班稚,是班婕妤的老弟(參考前十八年)。王政君說:“不宣揚美德,應該跟偽造災害消息,分開處罰。而且班稚是宮廷姬妾的家人,我不忍心。” 於是,逮捕公孫閎入獄,誅殺。班稚恐懼,上書陳述自己世受國恩,請求恕罪,願繳回封國宰相印信(辭職),到首都長安當延陵(十二任成帝劉驁墓·陝西省咸陽市北四千米)管理員;王政君批准。 8、王莽又奏報說:現在全國一派昇平,商品價格,童叟無欺,從不討價還價。司法機關沒有訴訟,監獄裡沒有囚犯。鄉村縣城,沒有盜賊。郊野更沒有挨餓的人民,家給戶足。道路遺失的東西,沒有人撿。而男女區分嚴格,連走路都不混雜在一起。所有刑罰,都應廢除。萬一有人犯法,則用“象刑”處理。 (《書經·大傳》:黃帝王朝六任帝伊祁放勳、七任帝姚重華時,使用“象刑”:最重的“象刑”是使犯人穿土黃色不縫邊的衣服。中等“象刑”穿上草鞋。最輕的“象刑”用黑布包頭。是一種象徵性的刑罰,表示一片和睦,沒有人犯罪。) 9、王莽報復前任帝(十三任哀帝)劉欣的祖母傅太后跟娘親丁姬,奏稱:“定陶共王劉康的母親傅太后、前任帝(十三任哀帝劉欣)的娘親丁姬,不遵守藩臣姬妾的規矩,墳墓竟然跟元帝(十一任帝劉爽)一般高,而且身懷'皇太太后'(傅太后)、'帝太后'(丁姬)的御璽,一塊埋葬。我建議發掘定陶共王劉康娘親(傅太后)跟丁姬的墳墓,取回玉璽。然後把定陶共王劉康娘親的屍體,運回她的定陶國(首府定陶),安葬在兒子(劉康)的墓園。”王政君認為,這都是過去的事了,不必重提。但王莽堅持,王政君只好下令:用傅太后原來的棺木改葬。王莽再奏稱:“定陶共王劉康的娘親跟丁姬的棺材,都是最名貴的梓木,而且屍體上還穿著金縷玉衣,這都不是一個藩臣姬妾應該享有的。我請求用普通棺材代替,剝去金縷玉衣。丁姬應埋葬在小老婆群墳墓之旁。”王政君批准。 政府文武官員都順著風向,捐出金錢財寶。各家都派遣子弟以及儒家學派的學者、四方鄰國旅居西漢的人士,總共動員了十餘萬人,拿著鋤頭、籮筐等工具,開始挖掘傅太后跟丁姬墳墓。二十天左右,兩座墳墓,全被剷平。王莽又用荊棘把原地圍繞一圈,作為世人的鑑戒。 王莽又下令撤除共皇祭廟(劉康祭廟)。追查當初提議人泠褒、段猶(參考前六年),全都放逐合浦郡(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東北)。 徵召師丹乘政府驛馬車來首都長安(前六年,泠褒、段猶提議時,師丹當大司空,因反對而被免職,撤銷封爵),封關內侯,恢復他原來高樂侯的采邑。數月後,改封義陽侯。月餘,師丹逝世。 10、最初,十三任帝(哀帝)劉欣時,馬宮當宮廷禁衛官司令(光祿勳)跟宰相(丞相)、監察官(御史),在會議中決定傅太后的綽號是:孝元傅皇后。現在,王莽追溯以往,誅殺從前所有參與的人,馬宮跟王莽私交篤厚,所以血案株連,單獨漏過馬宮。但馬宮慚愧恐懼,不能自安,於是上書說:“從前,在討論定陶共王娘親諡號時,我承仰上級意旨,附和別人意見,違背儒家學派經典,堅持荒謬的學說,迷惑主上。對一個臣僚而言,我並沒有盡到忠心。雖然幸運的准許我改過自新,但已沒有顏面再看到宮門金殿,也沒有心情再居住官府,更沒有資格擁有封爵采邑,請准許我繳回太師(上三公之二)、大司徒以及扶德侯的印信,讓出賢能人才上進之路。” 八月二十日,王莽用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名義,下詔給馬宮,說:“'四輔'的職務,是國家的命脈。三公的責任,好像鼎的三腳,支持君王。不堅守原則,就無法居於高位。閣下的陳述,不掩飾自己的過失,至為誠懇,我十分尊敬。現在,仍保留你的封爵和采邑,僅準繳回太師、大司徒印信,以侯爵身份,返回家宅。” 11、王莽認為他的皇后女兒是一個多子的體形,而本年正十四歲,初有月經,於是開鑿“子午道”(法術書上,“子”指北方,“午”指南方),從杜陵(陝西省西安市東南)開始,橫穿南山(秦嶺),直到漢中郡(陝西省安康市)。 12、泉陵侯劉慶上書說:“周王朝二任王(成王)姬誦年紀幼小,姬旦攝政。而今,皇上(劉箕子)尚未成年,應請安漢公代理天子,主持政府,像姬旦當年。”政府官員異口同聲說:“應該批准劉慶的建議。” 13、本年(五年),小皇帝劉箕子的身體日漸茁壯。因娘親衛姬不能前來京師以及舅父家全被屠殺的緣故,對王莽含恨在心。王莽了解他面對的危機。 冬季,十二月,臘日大祭(臘日,冬至後第三個戌日,俗稱“小歲”,子女拜賀父母,臣僚拜賀君王),王莽向劉箕子呈獻椒酒(把胡椒放到酒中,據說可以驅逐邪鬼),而在椒酒中下毒。劉箕子毒發,在床上輾轉呼號。王莽立刻撰寫禱文,向天神(泰畤)祈求,願用自己的生命,代替皇帝一死。祈求後把禱文鎖入金櫃,放到金鑾前殿,下令知道此事的官員,不可洩露。 (周王朝一任王姬發有病,姬旦撰寫禱文,願代替姬發一死,把禱文藏到金線織成的書櫃之中,並寫《金縢》一文,敘述這件事的始末經過。後來有人陷害姬旦,姬發在金櫃中發現這些文件,誤會才告冰解。這件事十分古怪,依傳統習慣,必須把禱文焚燒,才能上達天庭,鎖到書櫃之中,除了存心要讓人發覺外,別無他用。姬發何至如此之呆?王莽卻企圖用這個小動作,欺騙天下,邪惡的人總是認為別人都是呆瓜。) 十二月丙午日(十二月辛酉朔,沒有丙午),劉箕子在未央宮逝世(十四歲);大赦天下。王莽命年俸六百石以上的官員,一律服喪三年。又奏報王政君,尊稱十二任帝(成帝)劉驁祭廟為統宗,剛斷氣的皇帝(平帝)劉箕子祭廟為元宗。收殮劉箕子,戴上成人冠帽(劉箕子還未成年),埋葬康陵(陝西省咸陽市北七千米)。 班固曰: 劉箕子在位時,由王莽發號施令,褒揚善行,宣揚功德,用來展示他的威嚴尊貴。僅只從文件上考察,甚至連很遠的各個蠻夷部落,沒有一個不歸附臣服。祥瑞紛起,歌頌的聲音充滿耳鼓。然而,事實上,上有天象的變異,下有沸騰的民怨,王莽也無法掩飾。 柏楊曰: 中國歷史上,劉箕子是第一個被毒死的君王。但在所謂正史上,卻看不出這項記載。 《漢書》只有一句:“冬十二月丙午,崩於未央宮。”錢大昭註說:“劉箕子被王莽鴆殺,所以不寫出'殺'字,原因是,《春秋》諱內部大惡之意。”“諱”在這裡又發出威力。不知道究竟為誰而“諱”?如果是為劉箕子諱,劉箕子被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