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

第21章 第五章東南壁壘的傾塌

知道歷史結論的後人,有幸看到這麼一個有趣的現象:1841年初,當琦善在交涉中的懦怯激起身居京師的道光帝的不滿,聖旨中疊受訓斥時,遠在倫敦的英國外相巴麥尊,也正在為義律的低姿態外交而光火,訓令中狠狠批責。琦善因英軍強佔香港而革職抄家鎖京,而英軍此舉的所謂依據——並不能成立的《初步協定》,也使得義律丟官卸職。如果不計較廣州至北京、澳門至倫敦的地理因素而造成的通信時間的差異,那麼,可以說,琦善和義律是因同一原因、在同一時間分別被各自背後的主子罷免的。若非倫敦比北京更遠,楊芳和奕山面前的對手,就不再是這位義律,而是新任全權代表璞鼎查(Henry Pottinger)。 璞鼎查,愛爾蘭人,生於1789年。 14歲去國,赴印度。 15歲參加東印度公司的陸軍,兩年後獲少尉軍銜。他一生最具新聞價值的事件是,1810年,他志願調查印度與波斯的邊境地區(即今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的交界地區),喬裝為當地土著的馬販子,行程2500餘公里。此後,他名聲大振,升遷機會頻頻招手。 1840年,他結束長達37年的海外生涯,回到童年時所生活的英國,受封爵士、位居東印度公司的陸軍少將。

至遲在1841年4月初,巴麥尊就決計換馬了。復活節的到來給義律多留了幾天的機會。 4月30日,英國內閣開會,決定召回義律,而從印度回國不久的璞鼎查,再次被派往遠東,接替全權代表一職。巴麥尊顯然頗看重璞鼎查在東方的經驗、手腕和勇氣,相信為英國權益找到了一位“能手”。 1841年5月31日,璞鼎查收到巴麥尊的最後一份訓令。 6月5日,他離開倫敦,搭船入地中海,由陸路過蘇伊士(當時運河尚未開鑿),於7月7日到達孟買。他在孟買待了10天,與印度當局協調侵華事宜,再於7月17日出發,8月10日到達澳門。與他同船到達的,還有新任遠征軍海軍司令、東印度艦隊總司令海軍少將巴加(William Parker)。

從倫敦到澳門,璞鼎查在途中僅用了67天。這一破紀錄的速度,使當時在華的商船主們大為吃驚。很可能義律也在吃驚的人群之中,因為,5月3日發出的召其回國的指令,8月8日才到達他的手中,而兩天后繼任者便站在他的面前了。 璞鼎查的快速到達,表明了英國此時在輪船技術、地理知識和殖民體系諸方面的進展。這比起林則徐由北京到廣州花費61天,琦善的56天,奕山的57天,多不了幾天。若除去璞鼎查在孟買停留的10天,反是英方更快。科學縮短了空間的距離。東、西兩個大國越來越近。清朝今後將會越來越快、越來越強地承受到西方的壓迫。 然而,璞鼎查此後展開的軍事行動,速度更快,顯示出與義律迥然不同的風格。 義律的罷斥,是英國政府認為他沒有照章辦事,璞鼎查接任此職,亦接手了英國政府先前的各項訓令。除此之外,巴麥尊還特別指示:

一、英軍重新佔領舟山。 二、不在廣東進行交涉,談判地點應在舟山或天津。 三、交涉對象應是中國皇帝畀以全權的代表。 四、賠款總額(鴉片、商欠、軍費)不低於300萬英鎊(約合銀元1200萬)。 五、勸說清政府允許鴉片貿易合法化。 根據上述訓令的原則,璞鼎查不應在廣州多作停留,而應迅速移師北上,將戰火燃及北方。 1841年8月12日,璞鼎查在其到達的兩天后,召開軍事會議,決定了北上的軍事行動計劃。 8月21日,英軍除留一部佔領香港外,主力向北開進。 8月22日,璞鼎查本人亦搭上了北攻的戰艦。 英軍此番的第一個目標,仍是義律策劃已久,終未如願的廈門。 英軍開始了新的軍事行動,清廷仍是蒙在鼓裡。因為,奕山再次行騙。

1841年8月10日,璞鼎查在其到達的當天,向兩廣總督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