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

第19章 二奕山的“靖逆”

奕山是康熙帝第十四子允禵的四世孫。在康熙朝的立儲紛爭中,身為撫遠大將軍的允禵,本是最有力的皇位競爭者。雍正帝在迷霧中繼位後,長期監禁允禵。允禵之子,奕山的曾祖父弘春,亦為此而受迫害。 經雍、乾、嘉三朝之後,百年前祖上的恩恩怨怨已經消褪色彩。自道光帝繼位後,奕山頗得寵信,1821年以四品宗室充三等侍衛,歷二等侍衛、頭等侍衛、御前侍衛、伊犁領隊大臣、塔爾巴哈台領隊大臣、伊犁參贊大臣,遷至伊犁將軍。期間曾參加過平定張格爾一役。 1840年4月,道光帝召其回京,任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等職。按照清朝的官位品秩,武職的領侍衛內大臣相當於文職的內閣大學士,為最高一級。然而,更重要的是,奕山久任內廷職位,平時見到皇帝的機會比較多,這又是一般官員不可企及的。

1841年1月30日,道光帝授奕山為靖逆將軍,從湘、贛、鄂、桂、滇、黔、蜀七省調集大軍,命其統率南下征戰。這對奕山說來,正是一個機會,祖上的種種不平事,可由他這位子孫的戈馬武功來洗雪。 奕山受命後,面聆聖訓,於2月2日領受了禦賞的“大緞袍褂料各二件”,隨後組成了由御前侍衛、京營武弁、部院司員共35人的參謀班子。在嘈嘈嚷嚷中操持了兩週後,奕山一行於2月16日,浩浩蕩盪,離京南下。 前方的軍情如此急迫,而主帥的準備似過於悠閒。當時任北京俄國東正教教士團監護官的俄國外交官柳比莫夫(此人後任俄國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司長),目睹這一出征場面,給國內的報告中寫道: 來說,他與將軍一起出發,也帶了約10人。有的人拿弓,有的拿箭,有的拿床墊、枕頭,等等。我國如有人接到命令要出發,騎上馬就走,而這裡不是這樣,你等著聽童話吧,事情得慢慢做。譬如說,將軍打算到前線去20天,而抬他就得抬30天,這還是因為按照最高命令,一晝夜必須走兩站路程。

不過,在這位俄國間諜眼中極其荒唐的現象,在“天朝”恰是無人訾議的正常情景。 奕山出征了。他是繼林則徐、琦善之後,第3位由京赴粵的大員。而從今天的知識來看,道光帝賦予他的使命,“剿捦逆夷”,如同他的兩位前任,仍是無法完成的。 他是否也走上了與前任相同的道路? 從清代檔案來看,奕山未出京前,道光帝就發給他3道諭旨;從奕山的奏摺來看,他在途中至少收到了6道諭旨。檢視這些諭旨,除通報廣東、浙江的軍情外,無非是催其加速前進,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字樣為,“一意進剿”,“星夜兼程”。 儘管道光帝催得很緊,但奕山趕路的速度並不快。據《廣東軍務折檔》,他於2月26日到山東東平,3月17日到安徽宿松,28日到江西泰和,4月3日方進入廣東境內。又據其自稱,行程不快是沿途大雨,路上泥濘。而他一入廣東,反在韶州(今韶關)停了下來,理由為:一、得知英軍已逼近廣州,放言等他到達後“即求定局”,而此時各路援兵未到,火砲未齊,速到廣州,反會被英軍所困。二、等候新任兩廣總督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