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鄧小平和世界風雲人物

第17章 “油印博士”和美國博士的握手——鄧小平和基辛(5)

鄧小平對基辛格說:“你是我會見的最多的外國朋友之一。”基辛格對鄧小平說:“你是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 鄧小平與基辛格的再次見面已經是3年後的事情了。 1979年1月,鄧小平應邀訪美。和尼克鬆一樣,基辛格自然也成為鄧小平訪美要會見的人物。在總統卡特舉行的盛大國宴上,鄧小平在宴會的答詞上說:“我們兩國曾在30年間處於相互隔絕和對立的狀態,現在這種不正常的局面終於過去了。在這個時刻我們特別懷念生前為實現中美關係正常化開闢道路的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我們也自然想到前總統尼克松先生和福特先生、基辛格博士、美國參眾兩院的許多議員先生和各界朋友所做的努力。” 鄧小平同樣沒有忘記這位為中美關係正常化作出努力的博士先生,稱讚其所做的巨大貢獻。

也就是在1979年的美國《時代》周刊第一期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說:“盛傳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曾稱鄧小平為'令人討厭的小個子',對此,基辛格矢口否認。上星期,在接受《時代》周刊採訪時,基辛格告訴記者他對鄧的印象:'很顯然,他非常能幹,具有超常的意志和魄力。對於政治,他極為精通並游刃有餘。當我1975年見到他時,鄧對外交事務還知之不多,但學得很快。總之,鄧是一個不可低估的人物,他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鄧小平在離開華盛頓之前的2月1日,也就是中美聯合公報發表的這天早晨,他與基辛格博士共進了早餐。後來鄧小平在西雅圖參觀訪問時,他們再次進行了會談。會談後,基辛格風趣地對記者們說:“我們同意使中國同我本人之間的關係正常化。”基辛格的話,引得哄堂大笑。

此後,基辛格多次訪問中國,每次都受到鄧小平的親切會見。 1982年9月30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剛召開不久,鄧小平會見了來訪的基辛格。 鄧小平告訴基辛格說:“我現在把自己放到顧問委員會裡面去了,是顧問委員會的主任,退到了二線,就是說讓一些比較年輕的人到第一線來。我退到二線這樣的事要早安排好。” 基辛格對鄧小平如此高風亮節的行為大加讚賞。他說:“我想,在社會主義國家只有中國的領導人這麼有遠見做出安排。”同時,基辛格還愉快地向鄧小平介紹了他所看到的中國的發展變化和在中國訪問的感受,興奮地告訴鄧小平說:“現在人們的思想更加豐富了。我注意到人們穿的衣著比過去好多了,消費品也比過去大大豐富了。”

鄧小平說:“我們最大的變化是農村。農民收入成倍、數倍的增長。我們'三中全會'制定的政策見效了。城市也有了變化,主要是人民的精神面貌變了,對社會主義建設的信心增強了,對黨和政府更信任了,這將對整個國家產生深遠影響。” 這樣的會談自然離不開中美關係問題。儘管基辛格已經不在白宮做事,但仍然為中美的友好事業努力著。鄧小平說:“這十年來,中美關係的發展總體上來說是好的,但近兩年發生了一些波折。就中國來說,無論是現在,還是今後,我們還是要保持這種政策的延續性。我們重視同美國發展關係,並且認為這種關係必須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才能向前發展。” 在談到國內情況時,鄧小平還回憶說:“實際上我1974年主持國務院的工作,1975年主持了黨和政府的工作。一年時間我就垮下來了。今天回顧這段歷史是很有意義的,就是這10年的波折啟發了我們。粉碎'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但'十一大'又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繼續過去的'左'的政策和思想,所以有兩年的徘徊。真正的轉折點是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大'肯定了'三中全會'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並將繼續加以貫徹。'十二大'的最大特點是人事安排體現了三中全會政策的連續性,包括對外政策。這項工作還沒有結束,解決幹部老化問題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要繼續做下去,但要有耐心。”

基辛格對鄧小平的意見表示同意。他還對鄧小平說:“我看到了你與意大利女記者法拉奇的談話。在世界上所有的領導人當中,你是惟一同法拉奇談話能取勝於她的人。” 鄧小平笑著問道:“她也同你談過?” 基辛格略帶自嘲地口氣說:“她把我完全'毀滅'了,我是受害者。我看了你們的那次談話,很受感動。” 三年後的1985年11月,基辛格和鄧小平這兩個老朋友又見面了。 1985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並取得了許多成果的一年。 一見面,鄧小平就說:“上次見面是1982年吧,差不多三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對你來說,三年沒關係,可是對我來說就珍貴了。” 基辛格說:“你現在看上去比我上次見到你時還要健康。”

鄧小平笑著回答說:“自然規律違背不了,我的秘決沒有別的,就是盡量少做事,讓別人去做。” 基辛格說:“我們相識已經有10年了,特別是過去6年中,你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鄧小平高興地說:“去年我們的步子快了一些,速度太高,影響到其他方面的平衡,經過今年大半年的調整,效果比預期的要好。改革是一個新事物,出點差錯不要緊。” 基辛格稱讚說:“像中國這樣大規模的改革,是任何人都沒有嘗試過的,世界上還沒有別的國家嘗試過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 “不說是一個偉大的試驗,但確實是一個重大的試驗。”鄧小平肯定地回答說。 基辛格接著說:“這是一個有歷史意義的事情,如果成功了,就將從哲學上同時向計劃經濟國家和市場經濟國家提出問題。”

鄧小平說:“我們的經驗是要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必須改革,這是惟一的道路。中華民族不是低能的民族,這一點是肯定的。但最終證明中國人行不行,還要看這10億人口怎麼做。中國落後許多年了,近幾年可以看到一些興旺的氣象。更早一點的時候,在1949年,黃面孔的中國人站起來了,但是真正的翻身還要兩代人的努力。” 基辛格被鄧小平的信念、魄力和愛國情懷所折服。 1987年9月,鄧小平和來北京訪問的基辛格又見面了。 這天是9月3日。基辛格一見面就說:“每次見到你,你都顯得年輕。” 鄧小平說:“你是我會見的最多的外國朋友之一。” 對此基辛格深有感觸。他深情地回憶說:“當你第一次率領代表團出席聯大特別會議時,美國專家都在猜測:鄧小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現在我們都十分清楚了。每次見到你時,你前一次談到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

鄧小平也愉快地說:“我訪美的時候,受到你的盛情款待,你是重新打開中美友好之門的人,中國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基辛格還跟鄧小平談到了他來中國前看到的各種關於中國國內形勢的報導,他還把來到中國後看到的情景與外面的報導進行了比較,請鄧小平對今後的中國國內形勢做出預測。鄧小平坦率地承認年初有些學生上街鬧事,要求全盤“西化”,中國政府迅速果斷地處理了問題。 針對國內形勢時,鄧小平跟基辛格說:“人民看得很清楚,現行政策使所有的人都得益。人民的擁護,人民的讚成,這是保證我們能有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一心一意搞建設的基礎。我們現在進行的改革開放是新事物,沒有前人的經驗,也沒有外國的經驗。某些方面不一定搞得那麼準。所以'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幾十年內,在某個時候作些調整還會有。我們現在加快步伐,在加快中有時也要作些調整。”

鄧小平還指出:“政治體制改革比經濟體制改革更複雜。每一個措施都要涉及千千萬萬人的利益。所以,政治體制改革的步子要更穩。必須是有領導、有秩序、自上而下地進行。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力求我們國家的政策和實行這些政策的步驟、方法合乎我們自己的實際,力求及時總結經驗,有錯就改。” 鄧小平還讚揚基辛格倡議建立了“美國—中國協會”。他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織,它的目標是明確的,相信它會為推動中美友誼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基辛格說:“成立美中協會的目的是促進美中友好,推動美中關係的不斷發展,鼓勵美商到中國投資,美中友好關係符合我們兩國的利益。我感到特別自豪的是,自從中美關係的大門打開以來,美國歷屆總統,包括共和黨的總統和民主黨的總統都在朝這個方面繼續努力。因此,我可以說,美中關係是一種永久性的關係。”

鄧小平和基辛格博士有記載的最後一次見面,是在1989年的11月10日。 此前的11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十三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關於同意鄧小平同志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決定》和《關於調整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的決定》。 11月9日,鄧小平會見出席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的全體同志,說:“感謝同志們的理解和支持,全會接受了我的退休的請求。衷心地感謝全會,衷心地感謝同志們。” 第二天,鄧小平就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這位美國政府的前國務卿,成為鄧小平退休後接見的第一個外國客人。而當時中美關係正面臨著嚴重的危機。 這天,鄧小平身穿深灰色的中山裝,神采奕奕。基辛格一走進會見大廳,鄧小平就迎上去和他熱情握手。鄧小平當著幾十名記者們的面,對基辛格說:“博士,你好。咱們是朋友之間的見面。你大概知道,我已經退下來了。中國需要建立一個廢除領導職務終身製的製度,中國現在很穩定,我也很放心。”

基辛格說:“你看起來精神很好,今後你在中國的發展中仍起著巨大的作用,正像你在過去所起的作用那樣。你是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 聽到基辛格說他是“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笑了,說:“我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在需要的時候,我還要盡一個普通公民和黨員的義務。你現在不當國務卿了,不也還在為國際事務奔忙嗎。”。 當基辛格問鄧小平中國將如何確保改革開放持續到下一個十年的問題時,鄧小平回答說:“可以肯定地說,誰要走回頭路,誰就要垮台。十年改革開放,雖然出了些毛病,現在需要進行治理整頓,但成就是很顯著的。我們前進了一大步,使中國上了一個台階。這一切來之不易。實踐證明了我們的方針政策是正確的。加強中央的權力是對的,但並不等於改變過去實行的改革開放以及權力下放等措施。” 基辛格看著鄧小平這個可愛的中國老人,說:“你是做的比說的多的少數幾位政治家之一,你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後來,基辛格在同一位外國政治家的談話中對鄧小平作過這樣的評價:鄧小平是中國推行改革的領袖。他著手共產黨領袖從未搞過的改革,解放了農村經濟,把糧食進口國變成糧食富餘國。作為老一代的革命家,不允許共產黨的地位下降,並且要將經濟改革搞下去。 作為鄧小平會見最多的外國人之一,基辛格博士對鄧小平的評價應該說是實事求是的。而鄧小平這個18歲時在法國投身中國革命,並很快成為“少共”的積極分子的中國青年,在法國承擔的第一件革命工作就是為機關刊物《少年》刻蠟版工作。那時他白天在工廠做工,晚上刻蠟版,幹起工作來渾身是勁,並因此贏得了一個“油印博士”的稱號。用鄧小平自己的話說:“我從來就未受過其他思想的侵入,一直就是相信共產主義的。”而正是為了中美關係的正常化和友好事業,促進世界和平,這個戴“油印博士”帽的職業革命家和基辛格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並以其求實的品格贏得了美國博士的尊敬。 值得我們注意研究的是,鄧小平在1989年退休前後,分別在10月31日和11月10日會見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尼克松和基辛格。一個是鄧小平退休前會見的最後一個外國客人,一個是鄧小平退休後會見的第一個外國客人,這一前一後是不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出於人為的安排,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我們可以想到的,那就是這次會見中在談到中美關係問題時,鄧小平對基辛格所說的:“中美合作的基礎是有的。那種按社會制度決定國與國關係的時代過去了。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完全可以和平共處,發展友誼,找到共同的利益。中美之間肯定能找到共同利益。” 作為中美關係之船“起航”的“領航人”,鄧小平在世界和平發展史上刻下了他不朽的名字。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