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諸葛亮成長之謎

第14章 諸葛亮交友三原則

諸葛亮成長之謎 韩春呜 3776 2018-03-16
對於諸葛亮來說,襄陽是他一生當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從襄陽走上劉備集團總參謀長的工作崗位,從襄陽獲取了“可安天下”的“臥龍”的職稱。還有一點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他從襄陽拉走了一大批人才,這批人作為諸葛亮年輕時的朋友,成為日後蜀國的重要領導幹部。比如龐統,是襄陽人吧,通過諸葛亮的推薦,擔任了劉備所轄三軍的副總參謀長。馬良、馬謖哥倆也是襄陽人,還有向朗、及其向朗的侄兒向寵、向充等,均入仕蜀漢。 諸葛亮在襄陽交朋友時注意了兩點,一個是廣交,二是有選擇的重點結交。廣交就是廣泛接觸。襄陽的八大家族,只要有機會接觸,就盡可能多接觸。在襄陽景升學院的師生當中,只要有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的人,也要盡可能的接觸,以便了解對方的觀點,了解對方的知識與才華,看之能否成為進一步深交的朋友。

對於社會的三教九流,如果可能,也是盡可能的接觸了解。與這些朋友喝個小酒,扯個閒篇,彈琴下棋,擺擺龍門陣,消磨一些時間,也是必要的。如在研究氣象學的時候,他就從農夫的經驗中,從鄉人的諺語中得到很多的啟示。 臥龍崗的鄰居,有不少成為了諸葛亮這樣性質的朋友。諸葛亮廣泛結交朋友以後,讓他可以較快地了解相當多的信息,掌握了眾多資訊的來源渠道。這就為他擴大在襄陽的活動空間創造了有利條件。 後來,諸葛亮在自己的著述中說,交朋友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集思廣益”。據說這條成語的形成就來自諸葛亮的語錄。而要“集思廣益”,則必須具備“集”與“廣”的條件。這個條件怎麼實現?就靠廣交朋友。 關於結交朋友問題,諸葛亮在他成名以後所寫的文章《論交》當中提到了。他講:“勢力之交,難以經遠,士之相交,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可見對交友方面的得與失,他是深有感觸的。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講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觀點,有共同語言的朋友群體。君子之交淡如水,則是講沒有厲害衝突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接觸。 廣交朋友是一般性的接觸和結交。即使算是朋友,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朋友。另一種朋友就是有選擇的重點結交的朋友,這一類朋友不說是志同道合,也是在某個領域有可以談論的話題,有可以討論的觀點,有可能對自己有所啟發有所教益的朋友。這種朋友就是談得來的朋友。 通過一段時間的交往,確認可以對自己有所幫助,可以取長補短,可以相互信任的朋友,就可以稱之為至交,鐵哥們了。 有人或許要問:諸葛亮在襄陽有沒有鐵哥們,他們都是誰呢? 諸葛亮在襄陽有意識地重點結交的朋友,或是說有選擇地經常往來的至交很少,或許是陽春白雪,和者蓋寡。諸葛亮在選擇至交時,範圍很窄,他的標準是,第一是有共同語言的朋友,第二是能夠彼此交流學問的朋友,第三是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幫助的朋友。

這樣結交朋友對不對?也應該一分為二地說。這樣的一個朋友群體,對諸葛亮的研究課題和他的知識層面的深入與擴展有很大的幫助。所謂“集思廣益”,就是在這個範圍內的集思與廣益。但另一方面的結果是,諸葛亮的那幾位朋友,跟他關係不錯的所謂至交,基本上沒有一個與他風雨同舟,同甘共苦,或者說都沒有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個問題,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諸葛亮在《與群下教》中談到自己在襄陽有4位至交:“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事於幼宰,每言則盡,後從事於偉度,數有諫止,與四子終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 從這我們應該可以看出這幾位應當就是諸葛亮當年的鐵哥們了。 先說崔州平吧。這是諸葛亮在襄陽最初結交的狹義層面上的朋友。諸葛亮講,通過與崔州平的交往,讓他受益匪淺,“屢聞得失”。然而,崔州平是諸葛亮當年研究經國之道的朋友當中,惟一一位沒有走上仕途的,也是諸葛亮多年之後,依然懷念的故交。

為什麼諸葛亮對崔州平交情如此之深呢? 《崔氏譜》載文:“州平,太尉烈子,鈞之弟也。”也就是說,崔州平的父親崔烈曾經官至太尉,太尉相當是東漢三軍總司令的職務。不用說,崔州平是高乾子弟。那麼,崔州平為何沒撈個一官半職,終生未出仕呢? 崔州平沒有走父親所走的仕途,原因在於他對官場感到厭惡,認為一輩子混在官場,遠不如隱居山林舒坦。生活在官宦家庭中的人,對當官的好處已經麻木,感受不到什麼好處,相反,對官場的蠅營狗苟,齷齪骯髒十分明了。難怪諸葛亮從崔州平的交流當中得到的是“屢聞得失”。 劉玄德三顧茅廬時,曾經在路上遇到崔州平。崔州平容貌軒昂,豐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面對誤以為自己是諸葛亮的劉備,自我介紹:“吾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從其穿著打扮和興趣愛好上,可以看出崔州平與諸葛亮有很多共同之處。

劉備一看遇到世外高人了,哪能輕易放過? “乞即席地權坐,請教一言。”崔州平也不客氣,針對劉備欲求安邦定國之策,高談闊論:“公以定亂為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不易為,徒費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乎?” 大概是看破紅塵。當劉備邀請崔州平同至新野時,他表示“愚性頗樂閒散,無意功名久矣。”崔州平不欣賞政界的風光,而是嚮往道家的山林,嚮往天地人合一,甘願將自己融入大自然。

後來,即使是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徐庶、石廣元、孟公威歸附曹操之後,他仍然恬淡隱居,不肯拋頭露面,因而史籍中沒有留下他的一點痕跡,竟然不知所終。諸葛亮對他高遠的見識,正直耿介的人品十分欽佩,多年以後還經常談起,念念不忘。 諸葛亮在襄陽所結交的四君子當中,除崔州平以外,其他三位都步入政界,不過,沒有一位與諸葛亮同事,也沒有與諸葛亮成為盟友,而是投奔了與諸葛亮對壘的曹操帳下,可謂人各有志,不能強求。同學,學友未必就是志同道合者。 就說石廣元吧,名韜,字廣元。據《魏略》講,建安十三年,曹操佔領荊州後,他與徐庶一起來到北方,“至黃初中,韜歷仕郡守、典農校尉”。諸葛亮眼光不錯,在隆中時就預見石廣元可官至郡守,即太守。同時,也說明當時的魏國在幹部管理上,還是量才使用的;在考察幹部的德才上,是公允的,跑官、買官的人大約不會很多。

《魏略》一文中特意談到:“太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才如此,歎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真不知道諸葛亮是怎麼想的,你沒出山就給人家定了前程,現在怎麼又感嘆人家沒有高升和重用呢? 他就不想一想,人家魏國的吏部尚書是吃乾飯的嗎?檔案上肯定寫得清清楚楚,曾經與蜀國的丞相是鐵哥們。就這一條人家能被重用嗎?不說受了諸葛亮的牽連,也是清楚石廣元的才學當在諸葛亮之下,若讓石廣元與諸葛亮分庭抗禮,那還不讓魏國吃敗仗啊。 再看孟公威,名建,字公威。據《三國志》記載:“恢卒後,汝南孟建為涼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東將軍。”《魏略》雲:“建字公威,少與諸葛亮俱遊學。亮後出祁山,答司馬宣王書,使杜子緒宣意於公威也。”這說明,諸葛亮唯恐魏國的將領不知道孟公威與自己曾經是鐵哥們。如果從為官看,孟公威在涼州刺史的崗位上乾得不錯,有點口碑,因而升至征東將軍,大約屬於省軍級幹部。其官運要比徐庶和石廣元強一些。

最後說一說徐庶徐元直。諸葛亮在四位少年朋友中,對徐庶尤其看重,評價甚高。他在成名之後多次提到徐庶,並在談交友的時候講,“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可見徐元直對諸葛亮的幫助最大。 徐庶為人俠肝義膽,是四個人當中最夠哥們的一位,是他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為諸葛亮出山甘做鋪路石。這麼一位德才兼備的好乾部,難道僅僅因為母親成為曹操的人質就投降了嗎?讓我們看一看徐庶的履歷表吧。 徐庶出生於漢靈帝建寧年間(公元168年——172年)。徐庶自幼習武,喜歡打抱不平,且嫉惡如仇,行俠仗義,因而有“少年俠士”的名聲。 漢獻帝初平年間(公元190——193年),中原大地軍閥混戰,天下大亂。徐庶與同鄉石韜為避戰亂,舉家南遷到襄陽。徐庶結識了客居此地的崔州平、孟公威和諸葛亮、龐統等人,成為關係密切的朋友。在與諸葛亮的交往中,徐庶被諸葛亮淵博的學識和清晰透徹的見解所折服。

諸葛亮為了引起社會關注,不但“抱膝長嘯”,還以管仲、樂毅自詡,很多人聞言認為諸葛亮不知天高地厚,太狂妄了。而徐庶卻對世人講:“我看諸葛亮不是狂妄,而是有些謙虛呢。若論諸葛亮的才學本領,和管、樂相比,一點不遜色。” 徐庶學業有成以後,也面臨一個選擇工作單位的問題。因為客居荊州的首府襄陽,首選的工作單位,自然是管理荊州地區的最高權力部門。荊州牧劉表對徐庶也有耳聞,專門寫信給徐庶,表示願意聘請徐庶出仕。徐庶在荊州政府大院觀察了幾天,覺得劉表不是自己理想當中的領導,便留下一封辭職書走人了。 徐庶去了哪兒?他到了司馬徽的水鏡山莊,讓司馬徽給他推薦個好領導。在司馬徽的建議下,他前往新野,投奔了劉備。徐庶卓越的軍事才能,令劉備大喜過望,盛讚他有王佐之才。徐庶極力謙讓,在因曹操挾持了母親而不得不去往曹營後,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說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稱自己的才學遠遠無法同諸葛亮相比,得其則能安天下。在中羅貫中先生對這一段進行了非常精彩的描寫。

按照《魏略》說法,太和年間(魏明帝曹叡年號,公元227年-233年),徐庶還在世,後數年病卒,有碑在彭城為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