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一個真實的戴安娜

第26章 二、面對死亡

一個真實的戴安娜 苏菲 2721 2018-03-16
1991年長達5個月的時間裡,戴安娜一直默默照顧著她的朋友———艾滋病患者艾德里安·沃德·傑克遜,直至他在安靜、滿足的狀態中去世。 艾德里安精力充沛,極富魅力,是英國芭蕾舞團總裁、流行藝術協會主席及劇院博物館協會董事。 這位具有領袖氣質的人在80年代初發現自己血液檢測為HIV陽性,一時間他還難以接受這殘酷的現實。 他擔任了“艾滋病危機基金會”的副主席,在工作的過程,他全面了解了該病的真相。同時,他也認識了戴安娜。 1987年,他先向女友安吉拉·塞洛塔坦白實情。安吉拉曾是皇家芭蕾舞團演員,面對身患絕症的好友,安吉拉從容鎮靜,在兩個女兒的全力支持下,盡心盡力護理艾德里安。 1991年3月,為表彰艾德里安在藝術方面的貢獻,在白金漢宮為他舉行了“高級英帝國勳位爵士”授封儀式。那時,他的病一度很有起色,出席了該儀式。他當時身兼數職,既是皇家芭蕾舞團的理事,又是現代藝術協會主席,還是劇院博物館協會會長。

在為艾德里安舉行的慶賀舞會上,戴安娜和安吉拉相識了。在後來的日子,她們一起照看共同的朋友艾德里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1991年4月,艾德里安病情惡化,整日在自己的公寓中休養,安吉拉幾乎夜以繼日地守候著他。戴安娜定期前來看望,與安吉拉一起照顧朋友。有一次,戴安娜還帶上了威廉和亨利兩位小王子。她認為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必須培養他們面對真實生活的能力,這也包括面對死亡。 起初,安吉拉總是避開,讓戴安娜與艾德里安呆在房間。他倆一起談論他們的朋友,談論生活的各個方面。戴安娜經常給安吉拉送去一束鮮花或別的小禮物,她稱安吉拉為“安夫人”。 安吉拉回憶說:“艾德里安喜歡聽她講她的日常工作,她的社交生活。只要戴安娜在,他的屋裡就有笑聲。她對他高度理解,關懷備至。她就是這樣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只是散發香味的裝飾品。

她在時氣氛總是那麼歡樂,一種理解痛苦後大徹大悟的歡樂。 安吉拉還認為,那時你去看待死亡,已經不是悲傷的、沮喪的事,死亡只是人生偉大歷程的一段路。 由於戴安娜的出現,艾德里安的病情神奇地減輕了。而戴安娜,也從中獲得了一種生命的新體驗,痛苦後的平靜,大起大落後的笑看風雲。 在艾德里安病重期間,戴安娜如果不能去看望他,就一定打電話詢問他的病情。在她30歲生日那天,戴安娜戴著艾德里安送給她的一隻金手鐲,這是他倆深情厚意、休戚與共的象徵。她要陪伴艾德里安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她已下定了決心。 8月,他的病情開始惡化。醫生建議他轉到帕丁頓的聖·瑪麗醫院接受更有效的治療。 按計劃,戴安娜須與王室成員前往地中海度假,艾德里安對戴安娜說:“我會活著等你回來。”戴安娜揣著這句沉甸甸的活,牽牽掛掛地飛往意大利。

那個假期是如此的漫長。假期結束,一走下皇家噴氣式飛機的舷梯,她就驅車直奔聖·瑪麗醫院。安吉拉還清楚地記得:“突然,有人敲門,原來是戴安娜。我高興得一下子抱住了她,並立刻把她領到艾德里安床前。她還沒能來得及換衣服,仍穿著度假的那件T恤衫,臉也曬黑了。艾德里安看到她,真是高興極了。” 第二天,戴安娜帶著大包的美味食品前來探望,小威廉吃力地捧著一大捧清香的梔子花跟隨在後面。 艾德里安已經停止服用任何藥物,安靜地等候命運之神的召喚。 這正是戴安娜帶威廉來的原因之一,沉著而莊嚴的死亡,將是小威廉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在他們回家的路上,威廉對戴安娜說:“要是我在上課時,艾德里安不行了,你能不能告訴我,我要趕去看他。”

8月19日星期一,艾德里安徘徊於死亡的邊緣,護士們叫醒正在打盹的安吉拉,讓她通知戴安娜。戴安娜當時正與王室成員在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相聚,她臨走前曾再三叮囑,有什麼情況一定通知她。 此時,從巴爾莫勒爾到倫敦的最後一班航班業已起飛,戴安娜想租一架私人飛機,但又一時找不到,於是她決定帶著警衛連夜開車600英里趕回倫敦。經過一夜長途跋涉,戴安娜於次日凌晨4時趕到醫院。她不顧旅途勞頓,坐在艾德里安床邊,一隻手握著他的手,另一隻手不停地撫摸著他的額頭,守護了幾個小時。 星期二、星期三都是如此。 星期三上午,實在支撐不住了的戴安娜在走廊上打了個盹。不遠的急救病房鈴響了起來,一位婦女因心髒病去世,戴安娜又過去安慰那些心煩意亂的病人家屬。

星期四,消息洩露,大批的記者圍守在門外等候戴安娜。 8月23日上午,艾德里安去世。 戴安娜陪安吉拉一起念完了主禱文後,體貼地先行走開,她想讓這對摯友單獨相處他們的最後時刻。 隨後,戴安娜為安吉拉鋪床,堅持讓她睡上一覺。 當疲憊的安吉拉入睡時,戴安娜暗自思忖,目前最好讓她到法國去,與在那裡度假的家人團聚。她為她整理好箱子,打電話給正在蒙彼利埃的安吉拉的丈夫,告訴他一俟安吉拉醒來,就乘飛機赴法國與她相會。 一切安排妥當,戴安娜鬆了一口氣,到樓上的嬰兒室看了看,威廉和亨利都是在這兒出生的。 經歷過死,才懂得了生。生命的美好,在這肅穆的死亡中更顯珍貴。 生與死的思考中,人往往能很快找出生命中哪些是外在的,哪些是內在的必要的。她這一次不再請求女王的批准,隻身離開了巴爾莫勒爾。儘管王室不會欣賞戴安娜的所作所為,戴安娜也不再乞求他們任何一點贊同的表示。她站在了她自己的路上,前所未有的充實。她沒有辜負朋友對她的信任,實踐了自己的諾言。

經歷了朋友的死亡,戴安娜才會更加懂得了愛,懂得了怎麼去愛。她曾經幻想一個寬容她溫暖她的丈夫,但在愛的荒漠中她只有絕望與自殺。求而不得的悲哀,一直噩夢般縈繞著她。時過境遷,她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用無限的同情體貼人、照顧人的時候,她終於找到愛的幸福。愛的幸福,不在於得到,而在於給予。 從前的她是沙漠中焦渴的旅人,而今,她已經化身為一眼愛的甘泉,每一滴水珠裡都有她快樂的歌唱。 戴安娜對於艾滋病人的關心,並不是從朋友艾德里安開始的。 1987年,艾滋病恐慌遍及世界,人們都認為,即使與艾滋病人作最普通的接觸也會危及自身。艾滋病人的孤立、痛苦和迷惘,在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費城故事》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是戴安娜沒有這樣認為。就在那一年,戴安娜去訪問倫敦一家醫院,並看望正在接受治療的艾滋病病人。當隨行者盡力調整自己與患者的距離時,他們卻突然發現威爾士王妃從容地伸出手,並與一個艾滋病患者緊緊相握。 1993年,戴安娜在尼泊爾訪問時,也曾經與痲瘋病人握手。她用自己的行動說明,痲瘋病人也是人,應該友好地對待。那些扭曲的手指後面,仍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一方面,戴安娜身體力行,為了幫助更多人,喚呼人們改變自己的偏見而不顧及公眾的評論。私下里,躲開鏡頭的追踪,她仍然在默默地奉獻著。 戴安娜常常去倫敦的艾滋病收容所幫忙,為患者準備午餐是她經常乾的活之一。她做這些是出於真心,並不是為迎合什麼。每次,她都是一個人悄悄地來,卻從不在任何公共布施的時刻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