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李連杰傳

第4章 第二章棄武從影武林霸主成明星

李連杰傳 廖小东 9364 2018-03-16
1982年,年僅19歲的李連杰被著名武俠電影導演張鑫炎看好,出演電影《少林寺》中的男主角覺遠和尚。影片轟動影壇,被譽為武俠電影中的經典之作,李連杰也因此一炮而紅。這部影片也奠定了其日後成為功夫巨星基礎。 1974年,李連杰11歲。這一年,全國武術比賽在西安舉行。這是武術界的一樁大事,誰能憑武功摘取這顆冠軍明珠,誰就能成為“天下第一高手”。 當時,北京武術隊出國訪問去了,怎麼確定參賽人選,頗讓體校領導為難,吳彬見人選遲遲不定,於是向領導推薦了李連杰,說這小子雖然年紀小,但可擔大任。武術隊的領導想了想說:“雖然他的表現一向不錯,但他必竟是一個小孩子,武術比的是力量與技巧。他的技巧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力量感就不足了,年紀太小嘛。”

吳彬教練不死心,說:“這二年小老虎他大了,你可以看看他的武藝,與以前大有不同。” 在吳彬的請求下,體校領導看了李連杰的表演,果然,李連杰的武藝跟以前比有所不同,該輕的地方輕靈飄逸,該重的地方勢大力猛,李連杰演練了一套拳法與一套劍法,領導看後很滿意,准許他趕赴西安參賽。由於他年齡小,被列入少年組比賽的秩序冊。 來到西安之後,也許是在路上著涼了,也許是水士不服,這只一向虎虎生風的小老虎竟然病倒了,躺在床上發高燒,隊醫量了量他的體溫,三十九度。隊醫說:“你好好休息吧。” “休息?”李連杰掙扎著爬起來,說:“那明天的比賽怎麼辦?” “你這個樣子怎麼比賽,你一上場就得昏倒。” 醫生的話讓小連杰陷入了苦悶之中,躺在病床上,他想起臨走前哥哥姐姐們的話,他的大哥哥說:“小老虎,你這次去可是代表首都八百萬人民參賽,可不能給首都人丟臉。”

小哥哥馬上接著說:“對呀對呀,你可以給小哥哥丟臉但不能丟了街坊鄰居的臉,他們都是首都人民呢。” 大姐姐也說:“等你凱旋回來,姐姐給你包餃子吃。” 哥哥姐姐的話一句句在他的心頭想起,使他深受鼓舞,他發誓決不能成一個孬種,要勇敢地站起來。 此時,最揪心的莫過於吳彬教練,推薦李連杰來是他的主意,如今李連杰病成這樣,領導雖然不會說,但會怎麼想。他來到李連杰的病房,握住他的手說:“小老虎,你要勇敢地站起來,不能老虎成病貓,讓人看不起。” 看著教練殷切的目光,李連杰點點頭。 比賽前夜,武術隊的領導來到他的房間,問:“小老虎,你這個樣子覺得自己能不能參賽?” 李連杰霍地起身,響亮地說:“我能!”

領導見李連杰病了還精神十足,高興地拍拍他的頭,說:“真是一隻小老虎,那就去跟他們比一比吧!” 領導探望完李連杰,把吳彬與隊醫叫出來,對他們說:“反正現在也沒有更好的選手了,就讓上吧,上場之前,給他打一瓶點滴,這樣精神好一些。” 第二天一早,隊醫就給李連杰打點滴,完後,李連杰喝了一碗稀飯,就來到了西安萬人體育館。到賽場後,隊醫為了防止他的手上打點滴的針口由於震動出現問題,在針口處給他粘上一層膠布。 不一會兒,“當”的一聲鐘響。主持人念:“現在18號選手李正東準備上場。”小連杰於是換上比賽用的表演裝,那是一套土黃色的衣服。 吳彬教練拍了拍他的肩頭,說:“小老虎,就像平常一樣表演。” 就這樣,粘著膠布的李連杰站到了賽場上,一站在賽場上,面對著四周黑壓壓的人群,李連杰就忘記了病痛,精神百倍,充滿稚氣的臉上露出武者的剛陽之氣,渾然沒有病者的萎靡之狀。

在比賽台中央,李連杰長喘了一口氣,然後雙手抱拳向四方的觀眾致謝後,“呼”地一聲,拉開了少林長拳的架勢。之後,起勢、出拳、踢腿、再出拳、再踢腿……在表演動作的過程中,還伴隨著他發出的嘯聲。 觀眾的眼睛都直了,誰都不會相信一個11歲的少年會打出這般絕妙精彩的少林拳:整個拳法古雅、靈秀、雄渾、剛健、奔放,虎虎生威,自有一股與生俱來的霸氣。 一個漂亮的收勢動作之後,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有些觀眾竟瘋狂地跳起來,吳彬教練在台下也激動得哭了。李連杰以精妙絕倫的武藝與抱病參賽的頑強毅力感動了評委,一致給他評定為高分。剛滿11歲的李連杰摘取了全國武術比賽少年組的桂冠,之後,又得到了少年組全能第一名。

接著他又和隊友們共同奮鬥,又使北京隊榮獲團體第一名。北京武術隊凱旋而歸,在這次比賽中,李連杰可謂是功勳卓著。 回到武術隊後,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成為了光芒四射的武術新星。 李連杰為什麼能夠得少年組第一名,當時的《武林》雜誌是這樣分析的: 李正東武術動作的特點是:速度快、動作準、力度大、彈跳好、節奏明、姿勢美。一個套路五六十個動作,他能在80秒鐘內一氣呵成,招招乾淨利落,節奏鮮明。他騰空、跳躍的爆發力非常驚人,騰空時持續的時間長,一般的武術參賽者打一個“旋風腳”都感到吃力,他可以連續打上兩個,而且動作十分漂亮。能有這般功夫,與他平時在教練的指導下,注重磨練基本功有很大關係。他的技術紮實、全面,刀、槍、棍、劍、拳腳對練都頗具功夫,其中尤以刀、拳最精,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除此之外,李正東的武術動作還有創新的成分。 刀術中的“翻腰劈刀”是易學難精的一招。他為了獨樹一幟,便在劈刀過程中加了個“腕花”,但是,剛開始試驗的時候效果並不太理想,給人不穩定的感覺,他就改立轉體為橫轉體,並在轉體後又加個“腕花”,這不僅加大了動作幅度,也增加了美感,便“翻腰劈刀”一展新姿,大受觀眾歡迎。 1975年全國運動會,年僅12歲的李連杰竟參加成年組比賽,比賽之前,體校的領導說,李連杰這次能拿一個獎牌就算了不起了。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力敗群雄,以最好的成績坐上了全能冠軍的寶座,讓一幫成年武林高手目瞪口呆、心服口服。 此後,他參加了每一屆的全國武術比賽,第一次比賽都要榮獲全國武術比賽全能冠軍。當時的一些武林人士感到與李連杰生在同一個時代,真是人生的不幸。

1979年第四屆全運會前,李連杰因連續出訪表演,雙腿膝蓋脛骨出隆,後筋錯位,一做動作便痛若刀割,但李連杰仍決意參賽,以驚人的拼勁和韌性精神參加比賽,一口氣奪得六個項目的5塊金牌,再次蟬聯全能冠軍。他的毅力讓同行們流下了感動不已。 從1974年到1979年,李連杰五次獲全國武術比賽的冠軍,這真是打遍天下無故手的一代武林大師。北京市體委授予他特等功,評他為“勇攀高峰的突擊手”。頓時,人們驚呼,北京出了個武術天才! 李連杰屢奪全國武術比賽冠軍,引起了政府的注意。黨與政府有許多民間或官方的文化交流活動。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很受外國人的喜歡,政府見李連杰擁有一身精湛的武藝,於是選他去參與文化交流。李連杰17歲以前,頻繁地到北美、南美、非洲、歐洲、東南亞等地巡迴表演。

在美國時候,當時的尼克松總統觀看了他的表演,表演結束後,尼克松問他:“你有這麼好的功夫,長大後想成為保鏢嗎?” 李連杰靦腆地回答說:“我不想去保護一個人,我想保護億萬中國人。” 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說:“小孩,當你長大後你應成為外交家而不是保鏢。” 現在,李連杰成為了一代巨星,演的功夫電影遍及世界各地,傳遞著華人的英雄形象,比一些外交家作的工作還要好。 隨著見識的增長與對世界認識的加深,李連杰的自我意識開始甦醒,開始對這相世界進行質疑,他產生了兩個困惑。 一是母親與領導的話都是對的嗎?平時報紙雜誌說的話都是對的嗎? 在出國之前,李連杰對於母親與領導的話惟命是從,母親叫他練好武術,體校的領導勉勵他用武術光大中華的傳統文化,他就老老實實按著他們的話來做。遊歷了幾十個國家之後,他對對於這一切,他想,自己這樣倒底為了什麼呢?他們的說法是對的嗎?

用李連杰自己的話來說是,“我代表中國到過很多國家表演,看到很多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的環境,所以在我11歲以後的路上,我不大相信大人說的話,起碼我不百分之百相信,因為大家告訴我的一定是這樣的。可我看到的不一定是這樣的。” 這裡有一個很深層的問題,是國與國之間意識形態的差別問題,因為當時中國尚未開放,對於歐美的一些文化持反對態度,對外國先進的工業文明持輕視的態度。最典型的是文革中的一句著名口號“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然而,李連杰在歐美拉看到資本主義的一些苗確實不錯,他想不通為什麼要反對這些苗呢?他們的話是對還是錯? 第二個困惑是成為了全國的武術冠軍後,下一步怎麼走呢? 李連杰的這種心理與《臥虎藏龍》中俠女玉嬌龍的心理如出一轍,《臥虎藏龍》中有一句台詞很好的表現了玉嬌龍成為武林高手之後的心理,她說:“我超過了你之後,我就好像走到了一個沒有邊的世界,我不知道世界的邊緣在那裡。”

李連杰成為五屆全能武術冠軍後也是如此,他回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會客廳》欄目中說:“在我第五次拿冠軍之前,我就想說,不行,這(冠軍)不是我一生要追求的東西,因為我已經證明了我五年當中的冠軍,我能證明到什麼時候,我能證明到10年嗎?不可能,20年嗎?不可能,你總有老的時候,總有改變的時候。”最後,李連杰說:“我應當改變,應當轉行。” 盛名之下,李連杰深深地為自己以後的出路苦惱,自己要到那裡去呢?他又很是茫然。 正在李連杰苦惱不已的時候,命運給他帶來了轉機,《少林寺》導演張鑫炎找到了李連杰。 張鑫炎這個名字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由他擔任導演的《少林寺》卻是中國武俠電影史上不朽的經典,開創了武俠電影的一個新時代。 《少林寺》一片的誕生頗費了一番曲折。 70年代末,在熱愛武術的廖承志同志的倡議下,電影界決定籌拍兩部反映中華武術精髓的影片《少林寺》與《太極拳》,後因過於突出京劇風格而被叫停。香港的銀都公司得知消息後,認為這是一個好題材,馬上接過拍攝權,重新打造這兩部電影。銀都公司將《少林寺》一片交結張鑫炎導演。 電影《少林寺》講的是:隋朝末年,小虎的父親被奸臣大將王仁則殘酷殺害,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曇宗救出。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習武少林,並落髮為沙彌,法號覺遠。一日,李世民被王仁則兵馬圍困,覺遠等施計解救。王誣之通敵謀反,準備滅掉少林。眾僧浴血奮戰,曇宗戰死。李世民率兵返回,王兵譁變,王仁則被覺遠手刃。為繼承曇宗遺志,覺遠受戒為僧,兼負武林統領。唐大宗諭立僧兵,並立碑表彰眾僧義勇。自此,少林習武風盛,名傳四海。 《少林寺》一片是根據少林寺中流傳已久的故事——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傳說改編的。 資金籌好後,張鑫炎帶著人馬來到河南選景,一連挑選演員,河南沒有找到什麼武術人才,張鑫炎於是來到山東濟南,此時,山東濟南正在舉辦一次武術比賽,全國各路高手雲集,張鑫炎在山東挑選中了山東的於海、劉懷良、杜傳揚、於承惠、孫建魁、崔志強;湖南的潘清福、陝西的尋峰、浙江的胡堅強、計春華、方平;還有北京的王珏、王群,都是武功高手,冠軍人選。 但是,張鑫炎發現這些人都不適合演主角覺遠,覺遠是一名2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且是一個很有朝氣,很活潑的年輕人。現在的這些人感覺都不對。 主角一事讓導演張鑫炎傷透了腦筋,後來,有助手拿李連杰70年代末在香港表演武術時的畫報給他看,張鑫炎馬上想起這個小伙子。當時,中國武術代表團出訪各國,在訪美經過香港時,中國武術代表團曾在香港的新光劇院向觀眾表演。李連杰承擔主要的表演任務,他的套路多,表演時間長。他紮實的武功根底,靈活的身手,讓在座觀眾賞心悅目。他每表演完一個武術套路都微笑著向觀眾致謝,那張天真稚氣的孩子臉,笑起來特別開朗,很投觀眾的緣。 武術團表演完後,張鑫炎還與李連杰的教練吳彬接觸過,兩人頗為投緣,交流過許多想法。 張鑫炎馬上飛赴北京,在體校,張鑫炎再次見到了武術冠軍李連杰,幾年不見,李連杰長高長大了,越發清秀而帥氣。張鑫炎看後,滿心歡喜,吳彬教練傳話,讓他來試鏡。 李連杰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有些不相信,他忐忑不安的來到試鏡的地方。表演了一套武術動作,鏡頭前的李連杰,舉手投足都顯示出明星的氣質,張鑫炎馬上拍板讓他來演主角。 1980年5月,中國的改革開放剛剛開始,武俠巨片《少林寺》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實地開拍了。整部影片投資120萬元,這個數目在現在只能算作是小成本投資,但是,在那時卻是巨制,當時一個人的工資一月才十幾塊錢,一斤豬肉才5毛錢。 進入劇組之後,李連杰與一班武術隊員每天拿一元錢的拍攝津貼,起早貪黑地拍戲,每天一元就是李連杰第一部影片的片酬,這與現在一天幾十萬的片酬相比,真是天壤之別。雖然工資低,但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李連杰非常認真、刻苦,凡是不會的動作,他爭分奪秒地學;凡是需要反复的動作,他做得一次比一次認真。 那一段時間,李連杰隨著電影場景的轉換,轉戰大江南北,夏至雄偉秀麗的嵩山,少林寺中的塔林;秋赴蕭瑟的蘆葦溝,黃葉滿地的大樹林;冬戰渾濁苦澀的黃河水,荒無人煙的大沙灘,這些自然景觀,不但使影片中的打斗場面顯得自然逼真,驚心動魄,還讓觀眾們領略了我國古老文化和大好山河。 “要練武,莫怕苦”;“要練功,莫放鬆。”這是影片中覺遠和尚常說的口頭禪,強調韌性與刻苦。這種精神,李連杰在拍片時表現得尤為突出。在一次練習對打中,對方失手,一槍刺來擦破了他的額頭,鮮血直流,別人嚇慌了,他卻若無其事,叫隨隊醫生縫了幾針後,又參加拍攝練習。 80年的冬天,《少林寺》劇組移師黃河兩岸,李連杰拍在黃河水中與敵人作戰的場面中,正值寒流來襲,河面上刮起陣陣北風,冷得人瑟瑟發抖,李連杰與於承惠拍對打的場面,導演要求表現出夏天的感覺,夏天作戰肯定汗水泠泠,為了達到這種感覺,劇務澆了一盆冷水到他們兩人身上,弄得一身透濕,然後開拍。當時,李連杰與於承惠也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由於運動,兩人不僅感覺不到冷,反而冒出的熱氣把衣服都蒸乾了,劇務見狀,又澆完一盆水濕身後,兩人又打起來,烘乾後,又澆濕......如此濕了又乾,乾了又濕地一共拍了四天。 李連杰回憶當時之所以如此時說:“我當時覺得自己戲多任務重,不能因為自己耽誤了影片的進程,所以再苦再累,也不要求休息。”劇組的人對他的敬業精神十分佩服,稱他為“拼命三郎”。 影片拍完後,李連杰不凡的身手在這部片中得到了全面的體現,練長槍,他曲步行走,突然拔地騰空弓步扎槍,然後落地接槍;比刀法,他魚躍龍門,刀走偏鋒,刀法閃爍著逼人的光芒。這些高難動作他一氣呵成,給人以大氣磅薄,乾淨利落的感覺。 影片公映後,導演張鑫炎對李連杰的評價相當高。說:“他(李連杰)除了形象好,身手了得,還給人清新、純潔的感覺。一般的武夫大都魯莽,帶江湖氣,而他武藝高強,卻無粗俗之舉;仗義行事,又無江湖之氣;勇敢堅毅,並無兇刁之貌。他氣質純樸,英武逼人,不是那種頭腦簡單的赳赳武夫,而是藝高膽大的帥哥。所以,李連杰以功夫真、演技好、氣質純深得觀眾的喜愛。” 《少林寺》的拍攝一反舊武打片的花架式表演與鏡頭技巧的賣弄,讓觀眾真正欣賞到了中國武術的真功夫,影片放映後在國內掀起一股強勁的武功熱和李連杰熱。李連杰成為了青少年心中的英雄,他們紛紛來到少林寺拜師學藝,走上了武術道路。李連杰的成功也讓許多青少年做起了功夫明星夢,當時的報紙刊登了許多青少年不上學,偷偷溜出家門,上嵩山學武的新聞。 因為《少林寺》一片的熱播,少林寺也從一個清靜之地變成一個門庭若市的地方,來參觀、遊覽的人絡繹不絕。因旅遊熱潮,嵩山腳下新建了一個小城鎮,專門接待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 那時候,全國的城市與鄉鎮都傳唱著少林寺的主題歌《牧羊曲》,街頭與巷尾的收錄機都飄出“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的聲音。李連杰一個黑虎掏心動作的畫報掛在個體戶的小攤上,貼在青年男女的牆壁上,塞在小孩的書包裡。 媒體評論說,光頭和尚覺遠的形像已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印記。 《少林寺》不僅在大陸取得了成功,在境外上映後,也轟動影壇,打破當時華語影片在國外的賣座記錄,僅在香港的票房就達到1600多萬,在那個時代,這簡直是天文數字。各界人士紛紛讚譽:中國武術開創了真功夫電影的先河,真功夫仍在中國。 近年,少林寺前樹了一幢影片《少林寺》中李連杰練武雕像,以紀念《少林寺》和李連杰為少林寺帶來的巨大知名度和影響力。 李連杰在拍少林寺的時候,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少林寺》嵩山開機之後,一天,他早上起來練武,少林寺的方丈也走出寺門散步,他看了一眼李連杰,然後對他說:“小施主是《少林寺》的演員嗎?” 李連杰見是方丈,停下來施禮,說:“我演《少林寺》主角覺遠。” 方丈又仔細地看了他一眼,說:“小施主是有佛緣的。” 然後,方丈就走了,李連杰當時年紀小,不懂佛緣是什麼意思,他回來問其它的人,說:“剛才少林寺的方丈看了我一眼,就我有佛緣,這什麼意思呀?” 其它的人聽了,笑了起來,說:“就是你命中註定與佛有緣,最後要皈依佛門,成為佛家弟子,簡單地說就是要當和尚。” 李連杰聽後,也笑笑說:“真的嗎,命中註定的事怎麼能違反呢?明天我就當和尚去。” 這事被導演張鑫炎聽到了,他嚇了一跳,忙把李連杰召過來說:“你男主角,怎麼能去當和尚呢?” 李連杰見導演急了,說:“我是跟他們開玩笑的,我不想當和尚。” 張鑫炎這才放心下來。 不過,命運也許真的有註定的成分在內,李連杰最後還是皈依了佛門,據說是受了好友陳嵐的影響。陳嵐是香港中國星電影公司總裁向華強的夫人,是一個佛家弟子。有一次,李連杰與陳嵐坐飛機遇到颱風,全機上的人都嚇得魂飛魄散,只有向太太若無其事的樣子,李連杰很是吃驚,問:“你現在怎麼不怕呢?” 向太太說:“如果你不相信輪迴,笑死總比嚇死好。” 向太太豁達看待生死,引發了李連杰對佛法的興趣。後來,李連杰跟隨羅貢桑仁波切學佛法,最終成為佛家弟子。追根朔源,他最初與佛結緣是少林寺方丈給他的一句謁語。 香港的演藝圈中其實有許多佛門信徒,劉德華、關之琳與曾志偉等都是。 《少林寺》的成功讓李連杰一夜成名,那一年他還成了為中國青年突擊手,所有的光環都聚焦在他的身上同,他開始驕傲自負起來。 多年以後,他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的時候,談了自己當時心態的變化。 主持人:“《少林寺》的成功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變化? 李連杰:“大多數年青人,在成功時面對光環,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我當時也是如此,雖然表現上很謙虛,但是心底里很驕傲自大,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事實上,這種光環應該來自群體。我明白這個道理是在拍《黃飛鴻》後開始的。 《少林寺》的成功對我當時的影響十分大,一部電影就使得你在全中國,大部分的老百姓都能夠知道你是誰,這個是在一夜之間就有很多的光環,就有很多的誘惑。比如說一張支票,上百萬,希望你拍電影。 盛名之下,他也開始每天煩惱,這時,他希望自己拍一片更好更火的影片。但是,在當時的中國國情下,拍攝電影有很多限制,因此他拍的幾部電影都沒有超越《少林寺》,這樣的結果讓他心焦,總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浪費青春,每天都處於痛苦之中。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少林寺》帶來的成功感漸行漸遠,他的人氣也由盛轉衰,這個時候,這讓李連杰有大勢已去的感覺。 此後的幾年,李連杰不但因為拍出的電影難以超越《少林寺》而煩惱,單位的一些做法也讓他煩惱,而且寒心。 拍完《少林寺》後,在《少林寺》沒有公演的時候,一場厄運也隨之而來,因為拍電影長期受傷,又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李連杰傷痕累累,回到體校之後,在一次訓練中,李連杰的腿斷了,十分嚴重,內側韌帶、十字韌帶、半頁板全部碎了,手術做了七個半小時。 手術完後十幾天,醫生來病房探視他的時候,對他說:“我能夠幫你做到的是你可以能正常走路。” 聽到這一句話,李連杰猶如挨了當頭一棒,素來很堅強的他馬上落淚,哭了很久,想著自己的一生就這樣廢了,所有夢想都將成為泡影,不由地黯然失色。 第二天,李連杰問醫生,說:“如果我再運動的時候,後果是什麼?” 醫生說:“再斷,再手術。” 李連杰不服氣地說:“再做呢?” 醫生說:“再斷,如果你斷得太厲害了,筋就接不過來了,你走路就會跪倒。” 醫生的話再度讓他陷於絕望之中。他如同殭屍一樣躺在床上,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自己以後怎麼辦? 就在他躺在病床上的時候,《少林寺》風靡全國。李連杰鬥爭了很久,決定寧願再去做第二個手術,也要運動,也要拍武打片,就這樣,他咬著牙走下來了。從《少林寺》以後,李連杰拍每一部電影,腳上都要纏著繃帶拍戲,每一部戲都要咬著牙去做,此後的20多年電影生涯中,他一直這樣堅持下來。 同在此時,單位見李連杰不能做運動員之後,將他簽給了香港的一家電影公司,讓他幫單位上掙錢,時間為五年。李連杰對單位的這種做法表示反對,但在當時的體制下,李連杰反對也沒有用,這讓李連杰心裡十分惱火。 李連杰的惱火是有原因的。 《少林寺》一片成功之後,有香港片商來到李連杰的病床前,請他主演武打電影,並開出了三百萬一部影片的天價,80年代初,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當時有一萬元的人都是人人羨慕,何況三百萬就擺在一位十九歲的年青人面前,怎能不動心。但是,體校不允許他私人與片商簽約。面對著這種局面,李連杰不知如何是好,李連杰的家人也不知如何是好。 李連杰回憶當時的心情時說: 三百萬一部電影,對於一個19歲的孩子,在80年代我們的工資還是幾十塊的時候,有三百萬的一張支票真是非常誘惑的,而且在我這種從小非常困難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是非常大的誘惑,但是不能拿,因為你屬於國家,你屬於單位,你要回到原單位去,你不能擅自自己去做事。拍《少林寺》是每天一塊錢工資,拍第二部戲是每天兩塊錢工資。 李連杰感到很痛苦但又毫無辦法,就這樣,在一種混混沌沌的情況下,從1980年到1988年,整整八年的時間,他只拍了包括《少林寺》在內的四部電影,片酬從一塊錢到兩塊錢,到三塊錢。然而,每拍一部電影,單位則有五萬塊錢的收入。李連杰感到十分不公平。 這八年中,對李連杰的心靈來說是一種煎熬,他在接受央視的採訪時說道: 片酬工資從一塊錢漲到三塊錢,跟所有年輕人一樣的懷才不遇,你有能力,你應當有機會,給你舞台去發揮,但是沒有,你完全沒有控制自己命運的權利,展示不出來。我覺得青春在年少,我不知道人生有多少個八年要這樣浪費,而且沒有選擇,只能等待。 1988年以前我就是這樣過來的。 就在李連杰的用頑強的精神拍片的時候,1986年,又一場厄運降臨到他的身上,因為長年情緒不佳,拍電影又經常受傷。 23歲的李連杰突然身患重疾,躺在床上如殭屍一般不能動彈,數月不能進食,僅靠營養液維持生命。許多醫生聚集在一起,也診不出個結果。那時他看著醫院外的黃昏落日,想著生命將不久於人世了,所有夢想都將成為泡影,這次病變使他明白了人世中許多事的意義和價值,也為他以後遁入佛門埋下伏筆。 也許命不該絕,經人介紹,李連杰的家人在北京找到了一個叫趙學群的人為他診治。趙醫生是一位高明的醫生,她聽完李連杰的講述後,馬上講出了他的病因:長期拍戲勞累過度,胃部移位,壓住毛細血管,因移動的位置太輕微,所以照X光也看不出來。 診斷之後,趙醫生給李連杰按摩背部,她隨意地揉搓幾下,李連杰頓覺舒暢。第二天同樣的方法按摩背部,竟吐出了大量淤積的血水,非常神奇,幾次按摩治療後,腹痛很快就好了。 出院的時候,醫生告誡李連杰說:“你最好結束所有的運動,包括電影,否則隨時會出事。” 李連杰一听就傻了,自己可以不怕苦,不怕難,就怕不能再運動,再拍片,如果不能動,這一生不等於完了。 怎麼辦?趙醫生既治好了他的病,她的一句話又讓他有了心病,身為全國武術冠軍,自己能不運動嗎?電影事業才開始幾年,自己能放棄嗎? 李連杰的事業開始進入了低谷,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也不知道自己要走那一條路,到哪裡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