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永樂大帝朱棣

第29章 十、內遷大寧都司——始料未及的遺患

永樂大帝朱棣 毛佩琦 4623 2018-03-16
朱棣奪取皇位對明朝政治的影響是深刻的,它同時也給明朝的北部邊防留下隱患。為了奪取和鞏固皇權,朱棣借助邊防力量,使之調頭向南,塞王的內遷、北京的經營都是為著鞏固統治和對付國內的反對勢力。朱棣的地位鞏固了,北部邊防卻空虛了。隨著國內秩序的穩定,朱棣把重點轉移到控制四夷的宏偉事業上來,為的是做一個超邁千古的蓋世雄王。然而,他的蒙古政策,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北部邊防困擾了明朝近兩百年。 明朝弘治年間的兵部尚書馬文昇說: 太祖高皇帝平一四海之後,以西北邊境與胡虜密邇,慮為邊患,故於甘州設立陝西行都司,寧夏設立五衛所,大同設立山西行都司,宣府設立萬金都司,古營州設立大寧都司,於遼東古襄平設立遼東都司,各統屬衛如臂指之相使,氣脈之相屬,以捍衛夷虜,又分封肅、慶、代、谷、寧、遼六王於甘州、寧夏、大同、宣府、大寧、遼東,凡百軍馬俱聽節制,以藩屏王室。若有寇賊侵犯,就命各王掛印充總兵征剿,各邊初無總兵鎮守巡撫官之設,彼時胡虜遠遁,邊方寧謐。

朱棣的即位,打破了北部邊防的這一格局。 朱棣以一隅之兵爭天下,必須先安定後方,鞏固地盤,並需要擴大自己的力量。安定後方,有兩點十分重要,一是號稱“善謀”、實力僅次於燕王的寧王朱權不要做梗;二是韃靼諸部不要乘機搗亂,如果能爭取他們加入自己的營壘則更好。 《明史》說: 成祖從燕王起靖難,患寧王躡其後,自永平攻大寧,入之。謀脅寧王,因厚賂三衛,說之來,成祖行,寧王餞諸郊,三衛從,一呼皆起,遂擁寧王西入關。成祖複選其三千人為奇兵作戰。天下既定,徙寧王南昌,徙行都司於保定,遂盡割大寧地畀三衛,以償前勞。 這裡講燕王“靖難”之後做了三件事:徙寧王南昌,徙行都司保定,割大寧之地。朱棣不惜削弱北部邊防以奪取和鞏固皇位,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沉重。

關於“盡割大寧之地畀三衛”,明人的記載是很多的。然而《實錄》、《明會典》等官書並無記載。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說:“靖難兵之起,三衛夷人從戰有功,故畀之(大寧之地),國史不書,莫可考焉。”茲舉私史數例: 鄭曉:《皇明四夷考》: 靖難初,首劫大寧兵及召兀良哈諸酋率部落從行有功,遂以大寧畀三衛,寧王移封南昌,徙行都司於保定為大寧都司。今三衛歲二貢,貢衛百人。 王世貞:《弇州史料前集》卷十八三衛志: 文皇從燕起靖難,使使以賂請,而兀良哈以騎來從戰有功,……文皇帝乃移王與其軍內地,而以其地畀兀良哈等,使仍為三衛,其官都督至指揮千百戶有差,約以為外藩,歲給牛具、種、布帛、酒食良厚。 嚴從簡:《殊域週諮錄》卷二十三:

靖難兵起,……盡拔大寧諸軍及兀良哈三衛胡騎,挾寧王入松亭關,趣援北平。永樂元年敕諭兀良哈部落曰:……今仍舊制。設大寧、福餘、朵顏三衛,俾爾等統處軍民,鎮守邊境……乃廢大寧鎮,空其地給賞三衛夷人,每歲朝貢以為東北外藩。 朱鷺:《建文書法擬》上: 建文元年十月,靖難兵以寧王權及大寧諸軍、兀良哈三衛胡騎入松亭關,趣援北平,大寧空。 (大寧既破……從官稍稍入城,陰結諸胡並思歸之士,瀕行寧王餞送郊外,伏兵擁寧王去,遂詔諸胡及護衛官校,皆從寧府畢發,而城為之空。其後,大寧棄與朵顏諸虜,而行都司遷保定。) 屠叔方:《建文朝野彙編》: 燕王靖難初,兀良哈騎兵先韃靼來助,遂棄大寧故地與之,以內邊為界。

談遷:《國榷》卷十七: 義旗初建,首下大寧,簡兀良哈三千騎為奇兵,立三千營,不忘其德,盡捐大寧地予之,割雄鎮以資伏莽。 此外,還有相當多的文章奏議均同此說。 在蒙古方面,記載此事的則有《蒙古黃金史綱》。 朱風、賈敬顏譯:《蒙古黃金史綱》: 永樂皇帝統帥自己少數護衛與山陽之六千兀者人,水濱之三萬女真人又黑城的漢人整兵來伐洪武皇帝之孫建文皇帝,捺銀印於頸而廢逐之。於是……永樂皇帝為君……號曰永樂大明。以擁立之功而賜與六千兀者人以三百大都。 這段話雖未確指以大寧地畀兀良哈之事,但卻有力地證明靖難時朱棣與兀良哈之間有過一筆政治交易。 日本和田清先生對以大寧畀三衛的說法表示懷疑。他認為此說是由於人們對建文帝的同情而將事實演義了。他說“三衛遠在北方的根據地,它既沒有被成祖收買的可能,也沒有脅從寧王的可能”。 “成祖不但沒有得到三衛的援助,反而曾為製馭三衛費盡心機”。而且成祖還說過“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以永遠無事矣”這樣的話。成祖棄大寧,有“徐圖他策”的打算。只因為他的死,重置大寧的志願才未得實現。

類似的說法在明朝時便已出現,或為和田清之說所本。陳仁錫在《皇明世法錄》中說: 論曰:三衛地界宣、遼,為薊門之肩背,自大寧失而宣遼隔絕,昔人有血脈雍滯,肩背拘孿之恨,豈不信哉!世多以文皇畀虜為口實,爰考永樂、宣德有剿捕之詔,有宣捷之敕,除惡務本,曷嘗不廑門庭之誠乎?且文皇帝嘗語大學士金幼孜曰:今守開平、興和、大寧,邊境可幸無事。當日無棄大寧之意甚明。大寧棄斯開平難守,開平棄斯古北可慮,胡馬雲擾,誰階之厲?初以三衛偵虜,亦略仿漢倚烏桓伺匈奴。或謂喜處之可因以為間,雖藩離失而耳目在,計非全拙。乃市賞無藝,至為東西虜攘臂掛藉,譬養鷹而絛紲去手,又如之奈何! 儘管陳仁錫做了這樣一番辯護,但仍不能否認大寧失於朱棣之手:“兀良哈從征有功,文廟嘉其績,秩以都督,寵以三衛,於是徙鎮入於薊南,而畀其地。”即以“養鷹而絛紲去手”而喻之,其中也不無批評之意,至少得以“不慎”、“決策失誤”歸咎之吧!勞堪則將大寧的丟失,歸於朱棣等過分相信兀良哈的“誠款”所致,“永樂宣德之間,但知兀良哈之誠款,開平之艱遠,東勝之丁口不立,甘心棄土,略不顧惜,非往事之恨乎?”明朝滅亡後,顧炎武曾到北京一帶考察山川利病,他同樣認為大寧是由于靖難而放棄。

不管怎樣,朱棣無法逃脫丟棄大寧的責任。 朱棣以塞王起家,對擁兵守塞的諸王的力量有深刻的認識,因而對之十分戒備。除燕王外,塞上之王以寧王朱權的勢力最大。同燕王一樣,寧王也有爭奪皇位的野心。朱棣做了皇帝,寧王就成了最危險的人物。寧王要求徙封內地,正中朱棣下懷。但寧王請蘇州、錢塘皆不獲准,終於徙封南昌。 《太宗實錄》載: 永樂元年二月己未,以大寧兵革之後,民物凋耗,改封寧王府於南昌。 三月壬午,改北平行都指揮使司為大寧都指揮使司,隸後軍都督府,設保定左、右、中、前、後五衛,隸大寧都司,調營所左屯衛於順義,右屯衛於薊州,中屯衛於平峪,前屯衛於香河,後屯衛於三河。設左、右、中、前、後五所,仍隸大寧都司。

如果不是有意放棄大寧,在內徙寧王之後完全可以保留原大寧都司衛所以戍守之,大寧都司遷於北京城南之保定,其衛所亦散置於北京周圍而於原大寧之地卻完全不設防,顯然是故意放棄大寧。與內徙寧王棄守大寧的同時,朱棣對兀良哈三衛則恩寵有加: 永樂元年五月乙未,敕兀良哈三衛官軍(按:三衛既已歸附,且從戰有功,故稱官軍),人等曰:朕嗣位之初,已嘗詔喻爾眾,……但有來朝者,悉授以官,俾仍居本地,歲時貢獻,經商貿易,一從所便。前阿哥歹、那海帖木兒、納哈出來寇廣寧,守臣擒送至京。朕矜其遠人,且各有父母妻子之思,曲宥其死,就令尚都等送還並諭爾知之。 不僅授官互市,而且為寇者亦曲宥之。固然,朱棣懷柔遠人的政策是一貫的,問題在於,為什麼明知兀良哈之不可靠,卻還要從大寧撤防呢?朱棣第三次北征,以兀良哈“黨逆”,曾回師擊之,為什麼不因而恢復在大寧的防禦設置呢?和田氏說:朱棣“出師未捷而崩於榆木川,重置大寧之志未得酬現”。我想,以朱棣“五出漠北,三犁虜庭”之威,以南征交阯、遠出外洋之盛,是完全有能力恢復大寧的,不必臨死再為之嗟嘆。他可以遠出漠北,邊防線大大向北推移,因此用不著在大寧再設防,大概可以說朱棣就根本沒有“重置大寧之志”!

進而放眼看去,無論是明人陳仁錫等,還是日本人和田清氏,都忽略了一個前提,即朱棣是以普天下之主自居的。他自認為四海一家,無分內外,兀良哈與任何異族異類一樣都是他的臣民,對於那些殊方遠夷朱棣尚可不分彼此,厚往薄來,對於有功靖難的兀良哈格外眷顧就十分自然了。朱棣自己並不認為是放棄了大寧,因而也便無須有“重置大寧之志”。問題在於,朱棣的這一四海一家的宏偉構想,在國力強盛、君主有為之時尚可維持一定局面,而一旦國力削弱,主暗臣庸,非只“天下一家”不可能實現,就連近在咫尺的邊陲之地也難於控制了。歷史事實已經證明朱棣好大喜功,大而無當反不及朱元璋的穩紮穩打來得可靠。 在蒙古地區脫離中原政權的控制時期,大寧是明朝邊防的戰略要地。顧炎武說:“大寧居遵化之北一百里,沿山海以逮獨石,一牆之外皆其地。獨石、山海離京師皆七百里,與大寧正相等。國初建谷、寧、遼三王,與代朔若運雉,以屏藩東北,其為計深矣!”其時,大寧與宣府、遼東並列為第一道防線,朱元璋又命徐達西自古北,東至山海修關隘一道,為第二道防線。因此,控制大寧,對於製馭兀良哈、女真,遏止韃靼東進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經營大寧,朱元璋曾花費一番苦心。洪武二十年,為了對付納哈出,朱元璋下令築大寧、寬河、會州,富國四城,並駐兵防守,隨之,設大寧都指揮使司及大寧中、左、右三衛,並以木榆、會州、新城等衛隸之。洪武二十四年,寧王就藩大寧,又增置衛所十餘處。朱元璋甚至在大寧衛設立儒學,教授武官子弟,設教授訓導,“仍選識達達字者教習達達書”,並“頒經書,以廣文教”。這些,在朱棣下令拔大寧於保定後,全被取消了,大寧“遂為空城”。朱元璋的心血,被朱棣做皇帝的野心和大而無當的規劃淹沒了。 兀良哈三衛設於洪武二十二年,而“久之皆叛去”。靖難之役後,朱棣雖加意攏絡,“欲使受國恩,永為外藩,共享太平之盛”。但兀良哈三衛“當成祖之世已煩駕馭”,不時剽掠邊地屯堡,甚至與本雅失里合謀寇邊。因此,放大寧雖貽患後世,但永樂年間就已顯出禍端。

大寧之棄,使遼東到宣府的防禦線被切斷了。而且,大寧既棄,開原逼塞不可居,不得不將韓王朱松改封平涼。再加上東勝諸衛遷於內地,開平遷於獨石,北邊第一道防線完全崩潰,只有靠近北京的第二道防線可守。自是“諸夷列我險阻,闖我門庭,要我官員,殘我吏民”,“畿輔之間騷然多事矣”。永樂以後的邊患,不少與兀良哈有關,加之國都遷於北京,其威脅益顯嚴重。後人對此批評甚多! 正統己巳,嘉靖庚戌,諸敵犯內,皆從此(指大寧)至,則(兀良哈)陽順陰逆,亦臥榻鼾睡故也。 泰宁、福餘常與東虜合,而朵顏常與西虜合。弱則乞賞,強則要挾。少則鼠竊狗偷,眾則稱兵入犯。或聯姻於西虜而藉其勢,或鄉導於東虜而假其聲……使我薊邊疲於奔命,此賊寔為之耳。 明朝許多有識之士,看到這種局面潛伏著更大的危險,有練兵振武之謀,有恢復大寧之議。大學士丘濬指出:“京師東北藩離單薄之甚,異時卒有外患,未必不出於此。”明末東北邊警頻仍,完全證明了丘濬的這一預見。 此外,在內遷遼王的同時,朱棣又將谷王從宣府、遼王從廣寧內遷。塞王內遷,固然解除了諸王對皇位可能構成的威脅,但也大大削弱了北邊的防衛力量。這樣,就形成了國都靠近前線,天子坐鎮守邊的局面。儘管朱棣雄心勃勃,長驅遠駕,揚威塞外,但留給後世的卻是北部邊防退縮的格局。 朱棣的措置失當留於後世,極大地影響了明朝政權的穩固。明末清初,不少人追究明朝滅亡的責任,都不免要歸罪於朱棣。傅維鱗說:“太宗定鼎幽燕,居外馭內,南面以臨海宇。獨迫在邊陲,則守禦為艱。然而大寧之內徙三衛之外向,獨石之孤懸,東勝之淪沒,撫今追昔,寧無嘆慨!而況於數千里嚴疆,一旦波沉陸海,則明季邊臣之偷玩,有不忍言者。而跡其始境,寧不罪有所歸哉!”讓朱棣承擔一定罪責是不冤枉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