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永樂大帝朱棣

第28章 九、“五出漠北,三犂虜庭”

永樂大帝朱棣 毛佩琦 12802 2018-03-16
永樂八年二月,朱棣率五十萬大軍,深入漠北,破本雅失裡於斡難河畔,本雅失裡僅以七騎西逃。明軍復東向擊破阿魯台於興安嶺。阿魯台部眾潰散,以其家屬遠遁,明軍勝利了。 同年十二月癸巳,韃靼太師阿魯台遣平章脫忽歹等向明廷表示歸誠,且貢馬匹。朱棣並不以其曾經“逆命”便拒之。他命“宴勞之”,且賜彩幣襲衣。施又向阿魯台聲稱:“朕奉天命,為天下君,惟欲萬方之人咸得其所,凡有來者,皆厚撫之,初無遠近彼此之間。”只要不再“逆命”,朱棣仍然樂於接受。然而此次阿魯台的遣使“來朝”,另有他自己的目的。他向朱棣告恕,本雅失里西走瓦剌,並帶走了傳國玉璽。本雅失裡既然號稱可汗,傳國玉璽又是全蒙古統治權力的象徵,本雅失里西去,使得阿魯台再難於“挾天子以令諸侯”了。相反,瓦剌的勢力則會由於本雅失里和傳國玉璽得到加強,韃靼阿魯台所爭的正是統治全蒙古的宗主權。阿魯台企圖借朱棣之手為他復仇。他甚至聲稱“元代子孫已絕”,否定本雅失裡“元裔”的身份。其意蒙古已無合法的最高統治者了,無論本雅失裡還是馬哈木等,都無權號令蒙古各部,他又中傷瓦剌說:“瓦剌之人非有誠心歸附,彼如誠心歸附,當遂獻傳國之寶矣。”朱棣雖說:“朕未嘗重此寶也。”但對本雅失里和瓦剌的“逆命”必然不能置之不顧,阿魯台用各種方法向朱棣表示親近。永樂九年六月,他又遣國公忽魯禿來貢馬,十二月遣徹里帖木兒等來貢馬。朱棣自然不會虧待,他不僅厚賜來使,給予馬值,而且將洪武中俘入中原的阿魯台的同產兄阿力台及妹送歸。

這時,瓦剌的首領也並非坐視韃靼與明朝的關係向密切發展,他們同樣希望藉明廷之手打敗自己的仇敵。永樂八年,韃靼被明軍打敗,瓦剌不禁有點幸災樂禍。他們希望明軍能將韃靼勢力徹底消滅。永樂九年二月甲辰,瓦剌順寧王馬哈木等遣使馬哈麻等向明廷貢方物,藉機挑撥明廷與韃靼的關係。馬哈麻說:“本雅失里阿魯台敗走,此天亡之也。然此寇桀鶩,使復得志,則為害邊境。而西北諸國之使不敢南阿,願早圖之。”必欲置本雅失里阿魯台於死地而後快。為了達到目的,瓦剌盡量向明廷表示恭順,不斷遣使入朝。朱棣自然是“來者不拒,一律給予優禮厚賜”。 但是,韃靼被明軍打敗,瓦剌的勢力卻發展起來。永樂十年,馬哈木攻殺了本雅失裡,立其子答里巴為可汗,從而奪得了“正統”的名號。不過,瓦剌要稱霸蒙古還必須除掉韃靼這一障礙。永樂十年五月,瓦剌馬哈木等遣其知院答海兒等隨指揮觀保來到明廷。他們聲稱“既滅本雅失裡,得其傳國玉璽,欲遣使進獻”,但是“慮為阿魯所要,請天兵除之”。來使還恃強向明廷提出了一些要求:“脫脫不花之子,今在中國,請還之。”瓦剌部屬伯顏阿吉失裡等“多效勞力,請加賞齎”。甚至宣稱“瓦剌士馬整肅,請軍器”等等。瓦剌同樣想用傳國玉璽打動朱棣的心,誘使朱棣成為其複仇的工具。雖然朱棣說過“朕未嘗重此寶”,但由於玉璽畢竟是故元皇室所繫,是與明廷對抗的象徵,朱棣也不能有所考慮。朱棣說“此虜驕矣,狐鼠輩不足與較”,但心中的不快是顯然的。永樂十一年正月丙午,瓦剌順寧王馬哈木等又遣歹都孛羅台等來明廷貢馬。這次更是“表詞悖慢”,“多所請索”,向明廷提出“甘肅寧夏歸附韃靼多其所親,請給部屬”等許多要求,當時,明廷派赴瓦剌的敕使舍黑撤答等都在馬哈木處留而不還,朱棣對瓦剌的驕傲大為不滿,“遣其使者歸”,並“命中官海童等責敕條責其罪,且曰:'能悔過謝罪,待爾如初,不然,必舉兵討罪'”。

與瓦剌相對應的是,韃靼竭力對明廷表示恭順。他們指出瓦剌的驕橫無理實欲與明廷抗衡。永樂十一年五月庚子,阿魯台遣撒答失裡等向明廷奏報:“馬哈木等弒其主,收傳國璽,又擅立答里巴為主。請發兵討之,願率所部為前鋒。”六月己酉,漠北卜顏不花等來朝,又說:“瓦剌馬哈木自弒主之後,驕傲無禮,欲與中國抗衡,其遣人來朝,皆非實意,盡所利金帛財物耳。比屢率兵往來塞下,邀遏貢使,致使漠北道阻,宜以兵除之。”據實錄記載,明廷文武群臣聽到卜顏不花等的奏報後,“皆言馬哈木等背恩負德,當舉兵誅”。朱棣則說:“人言夷狄豺狼,信不虛矣。伐之固宜,但勤兵於遠,非可易言,姑待之。如今秋不遣使謝罪,來春以兵討之未晚。”縱觀上述瓦剌的表現與韃靼來人的奏報,雖可看出瓦剌馬哈木等的驕態,可知瓦剌恃強弒主,但對明廷其實沒有冒犯,完全看不出非與誅討的理由。我們懷疑實錄所以如此寫,實為朱棣以後的輕舉興兵委婉開脫,“今秋若不遣使謝罪,來春以兵討之”頗帶有製造口實的雕鑿意味。退一步,即使不是為出兵製造口實,也是中了韃靼挑撥的伎倆。

朱棣對於恭順的臣服者是“來者不拒”的。阿魯台不僅一再遣使貢馬,而且還向明廷納上元朝中書省所授的印信。朱棣於永樂十一年七月封阿魯台為和寧王。詔書中說:“朕恭膺天命,奄有寰區,日照月臨之地,罔不順服。爾阿魯台,元之遺臣,能順天道,幡然來歸,奉表納印,願同內屬,爰加恩數,用錫褒揚。特封爾為特進光祿大夫太師和寧王,統為本處軍民,世守厥土。其永欽承用光寵命。”不久,和寧王阿魯台謝恩,又奏舉所部頭目二千九百六十二人,列其第,請授職事。朱棣分別授予都督、都指揮、指揮、千百戶、鎮撫之職。韃靼阿魯台在與瓦剌馬哈木等人的爭鬥中,急欲找到一個靠山,希望藉助明廷之力打敗對手。朱棣接待韃靼的來朝,封其為王,則可滿足他的虛榮心。韃靼的最終目的是誘使明廷出兵攻打瓦剌。他的目的終於達到了。永樂十二年阿魯台遣入奏“瓦剌將奧魯已渡飲馬河,至哈剌莽來,揚言襲己,因而欲窺開平興和大同”。朱棣決意親征。

關於朱棣對韃靼、瓦剌的政策,論者多稱讚他“以夷制夷”的妙策,說他認識到韃靼、瓦剌“分則易制,合則難圖”的道理。從上述朱棣對韃靼、瓦剌的關係處理上看,朱棣的妙策是安撫弱者,打擊強者,而且堅持“來者不拒,逆命必殲”的原則。 當時的朝廷是宗主,是各部族的保護人。明成祖朱棣調解他們之間的衝突也利用他們的矛盾。於是他封馬剌馬哈木等為王,又封韃靼阿魯台為王。別失八里欲襲瓦剌,朱棣則諭令別失八里“敦眭四鄰”,在韃靼聲稱將要受到瓦剌襲擊時,朱棣也從不坐視,甚至決定出兵。如果說,朱棣出兵是為了明朝自身的利益,那麼,他對形勢的判斷也不太準確。我們仔細考察,實錄所列瓦剌之罪是“表辭悖慢”、“多所請索”。瓦剌所爭的,首先當在於控制韃靼,稱霸蒙古,還難於“與中國抗衡”。瓦剌很難既攻擊韃靼又侵略明朝。從地理上看,飲馬河與開平、興和、大同相去甚遠。阿魯台說“揚言襲己,因而欲窺開平、興和、大同”,不過要挑撥明朝與瓦剌的關係,誘使朱棣出兵,代己當敵。阿魯台說“願率所部為先鋒”,也不過是虛晃一招。事實上,後來朱棣出兵瓦剌,阿魯台按兵不動,並未助戰,甚至朱棣率明軍旋師,路過阿魯台的家門,阿魯台竟然稱疾不朝,可見阿魯台的傲慢與狡詐。阿魯台並未把大明天子放在眼裡,在他看來,朱棣不過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對象。阿魯台不來朝見,朱棣無可奈何,為了自己下台,反向阿魯台致以慰問。朱棣豈不知阿魯台陽順陰逆?只是不便說破罷了。朱棣封阿魯台為和寧王,隨之出兵瓦剌,在這場政治遊戲中,韃靼、瓦剌也各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要和要打也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

清初史學家談遷在評論這段歷史時說: 夷狄相殘,中國之利。本雅失裡戕我使臣。至乾王略。今瓦剌馬哈木等乘其弱滅之,是代我洩憤也。韃靼阿魯台請複仇,仇不在我。馬哈木等又請徵阿魯台,兩置之,聽其爭長。敗則重困,勝亦力疲,因勢圖功,此卞莊子刺虎之奇也。乃封阿魯台,賈怨瓦剌,輕萬乘以先之!後阿魯之叵測,適足嗤於瓦剌也。 朱棣不僅未能“以夷制夷”,反而使自己處於被動地位。明人的一些著作,同樣批評朱棣說:“瓦剌馬哈木等聞朝廷封阿魯台為王,皆怨,朝貢不至。”他們認為瓦剌的逆命完全是由朱棣政策所造成的。這與我們前面分析朱棣封瓦剌馬哈木等為王,引起本雅失裡、阿魯台的不滿是意思相同。此時瓦剌立答里巴,也是以全蒙古可汗自居的。

然而,朱棣親征瓦剌,固亦有其利益所在。一個強大而逆命的瓦剌,是朱棣所不願看到的。朱棣能夠躬擐甲矢,不避霜露,深入漠北,擊走瓦剌,無疑要自示勇武無敵,以樹立個人威望,但它同時也可以使明朝北邊獲得安定,因而這次北征也有一定積極意義,值得肯定。 永樂十二年六月到八月,朱棣率領明軍與瓦剌經過一番激戰。永樂十三年正月,瓦剌馬哈木等遣人謝罪。自此後數年中,韃靼、瓦剌與明朝之間的關係進入一個相對平靜的時期。他們都與明廷保持了通使、通貢、稱臣的關係。韃靼、瓦剌之間的仇殺則如故。只要他們對朝廷不“逆命”,朱棣一概置之不問。這時明廷在三者之間實處於居高臨下的超然地位。瓦剌欲襲韃靼,先通報於朝廷。韃靼戰敗瓦剌,也向朝廷獻所俘人馬,朝廷則陛賞征戰有功者。韃靼被瓦剌戰敗,朝廷則加意撫綏“韃靼來歸者”。瓦剌為韃靼所敗,朝廷亦遣使慰問。韃靼朝貢有橫行於市者,朝廷則送阿魯台自治。這期間朱棣對韃靼、瓦剌的政策,真有“以不治治夷狄”之意,以逸待勞,坐收漁利,這種政策是較為成功的。

永樂十九年正月,阿魯台遣都督脫木兒等貢馬。脫木兒等至邊境“要劫商旅”,“虜自是驕蹇,朝貢不至”。韃靼再次與明朝鬧翻,於是,又有朱棣於永樂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的親征。關於這次親征的原因,明人鄭文彬認為是:“永樂十五年,馬哈木死,封其子脫歡為順寧王。阿魯台恚,遂叛,入寇興和。”阿魯台的背明,是由明廷引起的:“封阿魯台則瓦剌叛,封脫歡則阿魯台叛,亦其勢然也。”完全歸咎於明廷的措置失當。 朱棣欲做一位超邁千古、君主華夷的雄王。他對邊外臣民是“來者不拒”的,同時又是“逆命必殲”的。 “來者不拒”、“逆命必殲”,可以概括朱棣對韃靼、瓦剌的全部政策。朱棣並未試圖分治蒙古,“以夷治夷”,也並沒有什麼別的妙算,“來者不拒”、“逆命必殲”,如此而已。 “逆命必殲除之”,成為朱棣頑固堅持的信條。他執拗地要讓一切“逆命”者就範,而不問這要花多大代價,是否有必要。僅以阿魯台的“驕蹇”、“攜貳”、“所部侵略邊境”便一再勞師遠征。再永樂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兩次出塞,均未遇敵,更可以看出朱棣的一意孤行。

對於朱棣的政策,談遷評論說: 文皇始徵虜,不寢處阿魯台不置也。亡何,封阿魯台則徵瓦剌;又亡何,信瓦剌則徵阿魯台。十年之間乍臣乍叛,乍賞乍譴,在虎狼之虜不足責,而廟算互異,非所以昭威信於萬里之外也。若曰阿魯台侵略,則瓦剌之侵略亦見告矣。且遁在阿魯台,遷其罰於兀良哈,曰彼黨逆也……蓋鶩遠略,慕奇策,不欲虛其羈靮也。 朱棣哪裡騖到了遠略,慕到了奇策?一意孤行,死而後已! 至於“分則易制,合則難圖”這句話出自黃淮之口,並非指韃靼、瓦剌言。永樂九年閏十二月,阿魯台派人向明朝要求將吐蕃、女直作為自己的部屬:“請女直、吐蕃諸部屬其約束。”朱棣以問左右,多請許之。右春坊大學士黃淮獨不可,曰:“此屬分則易制。合則難圖矣。”上顧左右曰:“黃淮如立高岡,無遠不見。諸人如處平地,所見惟目前耳。”

那麼,朱棣率師北征的戰績,又是怎樣的呢? 明人稱頌朱棣北征的功業,極盡讚美之詞,所謂“五出漠北,三犁虜庭”,所謂“北清沙漠,南定交阯,其威德所加,不遠過漢高哉。”嘉靖時曾任兵部主事的袁■化(1502~1547)說:“文皇帝躬擐甲胄,張皇師徒,窮追遐討,深入漠北,以靖胡虜。妖氛殘孽,盪焉廓清,幾無孑遺。乘輿所至,蓋漢武唐宗所不到者。”他們都把朱棣北征的武功看做超過了漢唐。曾經隨駕參贊北征的楊榮等人,對北征的讚頌,更是無以復加了: 皇上以神武之資,繼志述事,旄鉞一麾,而龍沙萬里之外,罔有遺患,以為聖子神孫萬年無疆之業。其於古昔因循不究以蹈後艱者,霄壤不侔矣。聖德神功,巍然煥然,直與天地準。夫豈淺見薄識,所能形容萬一哉!然臣榮猥以非才,叨職翰墨,備員扈從於戎馬之間,親睹皇上,躬禦戎衣,以臨六軍,神謨廟算,機敏睿發,出奇料敵,變化若神。天戈所至,罔不披靡,是以掃除胡孽,易若拾芥,此致此萬世不拔之功業也。

太子少師姚廣孝說: 曾未及月,即抵虜境,群凶嗷嗷,無所逃命。摟其窟穴,盡其醜類,所獲馬駝牛羊,不計其數。掃淨朔漠,洗清草野,士卒卷申,兵不血刃。誠為王者之師,自古所無有也。 ……頌曰……北南一覽,盡歸王化,大無外兮。神功烈烈,聖德巍巍,與天齊兮。紀諸史冊,刻之金石,昭萬世兮。 永樂北征的武功到底怎樣?是否由於朱棣北征給子孫留下了“萬年無疆之業”?這些都值得仔細分析。先說具體的戰功。明人記載征戰,對於戰功詳而復詳。一示天子以不欺,二以為紀功行賞之憑據,三藉以考察敵我力量之消長。比如洪武年間幾次北征戰果的記載: 洪武三年,四月丙寅,大將軍徐達等率師出安定駐瀋兒峪口,與王保保隔深溝而壘,日數交戰。 ……大敗保保兵於川北亂家間,擒元郯王、文濟王及其國公閻思孝、平章韓札兒虎、林赤、嚴奉先、李景昌、察罕不花等官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將校士卒八萬四千五百餘人,獲馬萬五千二百八十餘匹,橐駝騾驢雜畜稱是,保保僅與其妻子數人從古城北遁去。洪武二十年五月,馮勝徵納哈出,得所部二十餘萬人,牛羊馬駝輜重亙百餘里。還至亦迷河,複收其殘卒二萬餘,車馬五萬。 洪武二十一年,大將軍藍玉、副將軍唐勝宗、郭英討北虜,虜主數十騎遁去,追獲其次子、妃子六十四人,故太子公主等五十九人,又追獲吳王、代王及平章二千九百九十四人,軍士男女七萬七千餘口,得寶璽圖書牌面一百四十九,宣敕照會三千三百九十道,金印一,銀印三,馬四萬七千匹,拖四千八百四頭,牛羊一十萬二千四百五十二頭,車三千餘兩。聚虜兵甲焚之。 現在,再來看看關於朱棣北征的記載,以比較之。 第一次北征,永樂八年徵韃靼。 金幼孜;《北征錄》: 五月初八日,胡騎都指揮款台獲虜一人。 五月初十日,是日哨馬獲胡寇數人及羊馬輜重送至大營。 六月初九日,見虜出沒山谷中……上麾宿衛摧敗之。虜勢披靡。追奔不十餘里。 六月十一日,上先將輕騎窮追虜潰散者……午,始行入山谷中,漸見虜棄輜重,時次長秀川,而輜重彌望。 六月十二日,髮長秀川東南行,虜棄牛羊狗馬滿山谷。 六月十三日,午,次廣漠戍,歸大營。上逐虜於山谷間。復大敗之。 六月十四日,發廣漠戍,……餘虜尚出沒來窺我後。上按兵河曲,佯以數人載輜重於後以誘之。 ……生擒數人。餘皆死,虜由是遂絕。 《明太宗實錄》卷一百○四: 五月己卯,車駕至斡難河……首虜本雅失裡蒼黃窮迫,以七騎渡河遁去,俘獲男女輜重孽畜。 辛巳,諸將以所俘把禿帖木兒等男婦百餘人來見。 ……自是降附者眾。 (按,此降附者為家屬百姓) 癸未,車駕次清塵河,指揮萬忠獲虜四人至。 丙戌,下班師詔。 六月甲辰,阿魯台聚眾山谷中……上躬率精騎千餘,徑至虜陣,……阿魯台失色墮馬,虜死者枕籍……策馬走,我師乘之,追奔百餘里。虜眾潰散。阿魯台以其家屬遠遁。 丙午,至長秀川,虜棄輜重牛羊雜畜滿山谷及河之兩旁,連延百餘里,(都督冀)中等收其牛羊雜畜,焚其輜重。 丁未,上追及虜於回曲津,……我師奮進,大敗之。斬其名王以下百數十人。 己酉,虜見大軍渡河,果貪所載物,竟趨而至……遂生擒數十人,餘盡死。自是軍行,虜無敢窺於後者。 鄭曉:《今言》: 五月戊寅,上至兀吉兒札,虜遁去。明日,追至斡難河,虜拒戰。上登山布陣,麾先鋒逆擊敗虜,本雅失里以七騎渡河遁去。壬午,駐五原峰。丙戌,次飲馬河,諭皇大子,遂下詔班師。 王世貞:《弇州史料前集》卷四: 上率諸將追之,至斡難河及虜,……本雅失里以七騎遁去,俘獲輜重孽畜無算。時阿魯台東奔,复追至飛雲壑……虜眾潰敗。復以精騎造至長秀川。命都督冀中等盡收其牛羊雜畜,焚其輜重。复追至回曲津,大破之,斬其名王以下百數十人乃還。至廣漠鎮渡河。伏兵破其追者,斬獲又千餘,始班師。 這次北征,是朱棣五次出塞中戰果最大的一次。但官書以至於野史,均於戰果語焉不詳。天子親征,舉國企望,朱棣更欲以此留美名於後世,一出塞便急於勒銘刻石。如果朱棣北征戰果可觀,一定會詳述以誇示天下。不幸的是,北征戰果寥寥。模棱的數字,茫然的記載,顯係史官有意掩飾之。談遷說:“上不勝丘福之忿,慷慨臨戎,出塞千里。觀其走可汗,敗太師,所俘斬史不著其數,則鹵獲亦甚微矣。異時馮勝、藍玉之功,於衛、霍有加焉。文皇躬秉黃鉞,未曾當其百一,故屢駕而未已也。” 還有,在獲得這種擄獲甚微的勝利之後,明軍班師途中曾兩次受到韃靼人的追擊,這也說明韃靼所遭的挫折並不嚴重,還有還手之力。 明軍此次的勝利,說來也有幾分僥倖。明軍北出,正值韃靼內部分裂,相互廝殺之後。 《實錄》載:“本雅失裡聞大軍出塞,甚恐,欲同阿魯台西走。阿魯台不從,眾遂亂,互相賊殺。本雅失裡已西奔,阿魯台東奔,餘部落亦離散。”與之相對照,明朝北征的軍隊則有五十萬之多,“大閱時,軍陣東西綿亙數十里,師徒甚盛。戈甲旗旄,輝耀蔽日,鐵騎騰躍,鉦鼓■震。”雙方形勢如此,更加暗淡了明軍勝利的光彩。 再有,此役並未將韃靼阿魯台製服。永樂九年十二月,阿魯台確實“遣使來款”了。但是: 阿魯台遣使納款,且請得部署女直吐蕃諸部。 阿魯台歸款,請得役屬吐番諸部,求朝廷刻金作誓詞,磨其金酒中,飲諸酋長以盟。 這些記載雖然說是“納款”是“乞”、“請”,但乞請的內容卻不一般。當時,女直、吐蕃諸部均向明朝稱臣,其官員亦為朝廷所任命。阿魯台要求部署女直、吐蕃諸部,對明朝無異於蠻橫要挾。明朝雖未答應他的要求,但對阿魯台的無理態度亦無可奈何。另外,前文已述,朱棣北征瓦剌路經韃靼境內,作為接受朝廷封號的和寧王阿魯台,竟然稱疾不朝見朱棣。這些都說明明廷的武力並未使阿魯台誠心臣服,阿魯台有恃無恐。 第二次北征,永樂十二月徵瓦剌。 金幼孜:《北征後錄》: 六月初七日,次忽蘭忽失溫,賊首答里巴同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掃境來戰……未交鋒,火銃竊發,精銳者復奮發向前力戰,無不一當百。寇大敗,人馬死傷者無算,寇皆號而往,宵遁至土剌河。 《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二十五: 六月甲辰,駐蹕雙泉海,即撒里怯兒之地。前鋒都督劉江等兵至康哈里孩,遇虜與戰,斬虜數十人馳報。 戊申,駐蹕忽闌忽失溫。是日,虜寇答里巴、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等率眾逆我師……上麾安遠侯柳升等發神機銃炮,斃賊數百人,親率鐵騎擊之。虜敗而卻。武安侯鄭亨等追擊,亨中流矢退。寧陽侯陳懋、成山侯王通等率兵攻虜之右。虜不為動。都督朱崇、指揮呂興等直前薄虜,連發神機銃炮,寇死者無算。豐城侯李彬、都督譚青、馬聚攻其左。虜盡死鬥。聚被創,都指揮滿都力戰死。上遙見之,率鐵騎馳擊,虜大敗,殺其王子十餘人,斬虜首數千級。餘眾敗走。大軍乘勝追之,至土剌河,生擒數個人。馬哈木、太平等脫身遠遁。會日暮未收兵……上曰:“……必盡殲乃已。”皇太孫對曰:“……請不須窮追,宜及時班師。”上從之。 陳仁錫:《皇明世法錄》: 六月,至撒里卻兒地。馬哈木及虜酋太平把禿孛羅等率眾逆戰,上麾諸將擊敗之,虜死數百人,追至土剌河,復大敗之,殺其酋長十餘人。馬哈木北遁去,遂班師還。 宋端儀:《立齋閒錄》卷三: 六月初,至忽蘭忽失溫。答里巴等掃境來拒,可三萬餘人。須臾再戰,皆退卻,寇大敗,人馬死傷無算。遁至(土)剌河。後遇寇則擊走之。 王世貞:《弇州史料前集》卷十四: 十二年北征……虜奮來戰。上麾安遠侯柳升等以神機砲斃賊數百人。上率鐵騎乘之,虜敗卻。武安侯鄭亨追擊之,中流矢退。寧陽侯陳懋、成山侯王通率兵攻其右,不動。豐城侯李彬、都督譚青、馬聚攻其左、虜盡死鬥,被創,都指揮滿都力戰死。上遙見之,率鐵騎馳擊,虜大敗,殺其王子十餘人,斬首千餘級,餘眾俱走。大軍乘勝追擊之……蓋是時雖勝,所殺傷相當,幾危而復攻,班師之令所以急下也。 這一仗,明軍以“五十萬眾”征討“掃境”不過“可三萬餘人”的瓦剌,其勢相懸。然而明軍打得十分艱苦,雙方“殺傷相當”,如果不是“班師之令”“急下”,其勝負將不知何如。但是,明軍的班師詔卻恬然曰:“兵刃才交,如摧枯朽。”李時勉所上之《平胡頌》更是張皇其詞:“師至撒里卻兒之地,虜來迎戰,追至土剌河。虜酋悉眾來拒,我師奮擊,又大敗之。狼奔豕駭,錯莫失措。棄弓捐矢,號呼奔竄。”但涉及到具體戰果,也只得含糊其詞:“遂殺其名王以下數十人,斬馘甚眾,餘虜遁去。”明軍於八月初一日還師至北京,閏九月就有“馬哈木欲掠甘肅”的消息,亦可證瓦剌的實力並未受到多少損失,也並未因此役而斂戈。這次徵瓦剌與上次徵韃靼同樣未能達到預期目的。 不僅如此,這兩次北征還使明朝“軍馬儲蓄十喪八九”,“內外俱疲”,損失是巨大的。 第三次北征,永樂二十年徵韃靼。 《明太宗實錄》卷二百五十: 八月辛丑,以班師,……頒詔天下……以七月四日師抵闊欒海之北,醜虜阿魯台聞風震懾,棄其輜重牛羊馬駝逃命遠遁。遂移兵剿捕其黨兀良哈之寇,東行至屈裂兒河,遇寇迎敵,親率前鋒摧敗之。抵其巢穴,殺首賊數十人,斬馘其餘黨無算,獲其部落人口,焚其輜重,盡收其孳畜,綏撫降附,即日班師。 王世貞:《弇州史料前集》卷四: 上北征阿魯台,次殺胡原。阿魯台與家屬北遁。大兵盡收其牛羊駝馬,焚其輜重。移師徵兀良哈。至屈裂河,虜數万驅牛馬車輛西奔,陷大澤中,倉猝逆戰。上率前鋒,中之,斬首數百,追奔至河……寇數百人突而右走,盡獲之。又麾兵繞出其左三十餘里。神機弩伏林中邀之。寇遂大潰,死傷不可勝計,追奔三十餘里,抵其巢穴,斬首數十餘,生獲其黨伯兒克等,盡收其人口牛羊馬駝,焚其輜重、兵器,其餘黨未降者赦之。复追獲其男女千餘。尋兩敗其追兵。諸將搗其別部者復大敗之,斬首數千級,盡收其人口孳畜。按,是舉最為得志,而阿魯台竟遁去,未伏誅也。 陳仁錫:《皇明世法錄》卷十六: 三月,阿魯台寇興和,殺守將王煥,上乃出師次雞嗚山,虜聞之夜遁……七月,次殺胡原。前鋒獲虜諜者言,阿魯台棄其駝馬牛羊輜重於闊泊海之側,與家屬遠遁。乃盡燔其輜重,收所棄孳畜,班師還。詔諸將曰:“所以翼阿魯台為逆者,兀良哈之寇也。當還師擊之。上麾兵追擊斬首數百級,餘眾潰走。复追抵其巢穴,擒斬虜酋數十人,盡收其牛羊駝馬十餘萬而還。 此次戰役的親歷者禮部郎中孫原貞記載當時情況說: 時和寧王、瓦剌、兀良哈三部落之眾,不相統一,彼此疑畏,各先遠避,保其種類。是以天兵如入無人之境,直至黑松林以北。但俘其老弱,並獲其馬牛羊以歸。 《實錄》等幾種記載,多含混誇張之詞,但總之都說這次出征的主要目的並未達到。阿魯台遠遁,明軍未能與之交鋒,回師擊兀良哈,亦僅俘其老弱。本為伏虎,卻以擒兔搪塞,總算不枉出塞一場,也算給朱棣掙了點面子。王世貞說“是舉最為得志”,然後接著又說“阿魯台竟遁去,未伏誅”。是得志呢?還是不得志呢?王世貞的“微言大義”是很清楚的。 以上就是所謂“三犁虜庭”了。 至於以後兩次北征,均是“無功而還”。 《明史·夏原吉傳》說:“已,复連歲出塞,皆不見敵。” 第四次北征,永樂二十一年徵韃靼:“六師深入,寇已遠遁。帝方恥無功,見其(也先土幹)來歸,大喜。賜姓名,封忠勇王。”也先土乾之歸,使出師而不遇敵的朱棣喜出望外,此事可聊掩朱棣勞師無功之恥,因此朱棣禮遇也先土幹甚隆。然而,也先土幹的歸附並無補於對阿魯台的控制。王世貞在記載也先土幹的歸附時,同時點出也先土幹是“別部酋長”,即並非阿魯台所部,又是一番春秋筆法。 第五次北征,永樂二十二年徵韃靼,仍不見敵。 “車駕次天馬峰,復行數十里,寧陽侯陳懋等遣人奏:臣等已至答蘭納木兒河,彌望荒鹿野草,虜只影不見,車轍馬跡皆漫滅,疑其遁已久。”“英國公張輔等分索山谷週回三百餘里,無一人一騎之跡。” 這時朱棣本人也感到北征沒有什麼希望了。五月甲申,大軍在開平,朱棣召楊榮、金幼孜至幄中,諭之曰:“朕昨夜三鼓夢有若世所書之神人者,告朕曰'上帝好生',如是者再。此何祥也?豈天屬意此寇部屬乎?”朱棣簡直以為是有上帝在暗中保護韃靼人。今人黃雲眉先生說:“假夢神人告語,知成祖鑑王師四出之徒勞,犁庭之願於是乎弛矣。”甚是。 這年六月甲子,朱棣死在班師途中的榆木川。 “五出漠北”就這樣結束了。 朱棣好大喜功,欲效古名王標榜於後世,第一次出塞尚未遇敵,就忙於勒石刻銘以誇示天下。玄石坡銘曰:“維日月明,維天地壽,元石勒銘,與之悠久。”擒胡山勒銘曰:“瀚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胡塵,永清沙漠。”廣武鎮勒銘曰:“於鑠六師,用殲醜虜,山高水清,永彰我武。”氣勢何等雄壯!但是,朱棣殫盡畢生精力,其志竟未得伸。王世貞感嘆朱棣北征是“遠慕雄略而近遺廟算”。說他“披堅馳輕,冒犯霜露,以媒叵測。北望而抱遺弓之痛,至今猶若新矣”。真是千古遺恨。朱棣麾數十萬大軍,竭全天下之人力,頻年出師,“竟不能貽數年之安”。朱棣遠遠沒能解決蒙古問題。不僅在永樂以後明朝仍然受到韃靼、瓦剌的騷擾,就是在永樂時期,這種騷擾也未能完全解除。 史稱朱棣“善戰”,實也有可議之處。第一,朱棣為燕王時,曾與秦王、晉王同時出塞,其時燕王雖有功,但秦、晉二王亦非敗北,而是未遇敵。只是在秦、晉二王死後,燕王始得脫穎而出。第二,《明太祖實錄》經過永樂朝兩度重修,其用意之一便是貶抑諸王而抬高朱棣,凡記燕王之事多誇飾之詞。而野史如《吾學編》、方志如《雍大記》,則皆言秦王“嚴毅英武”,晉王“聰明英銳”,於其事功亦有記述。第三,靖難之役時,朝廷元戎宿將早被朱元璋收拾乾淨,朱棣久駐塞上,擁有重兵,又有長期的統兵經驗,而三年所得唯北平三府,其間圍濟南久不下,東昌之役、白溝河之役幾潰不成軍,後以中官為內奸武臣多臨陣叛降才輕易取勝。第四,朱棣即位後,數次麾師出塞,既不顧遠離根據地,又不考慮饋運之艱難,而每出師又對敵情茫然不知,進入敵境才想起偵察。永樂二十二年出塞,“獲虜諜者”,方知“虜去秋聞朝廷出兵,挾其屬以遁,及冬大雪丈餘,孳畜多死,部曲離散。比聞大軍且至,复遁往答蘭納木兒河,趨荒漠以避”。決策既不高明,指揮亦欠周詳。第五,朱棣剛愎自用,左右唯承命而已,“諸元侯銳士,徒知凜畏”,謀議畜朒。朱棣又不願諸將分其功,宿將何福從征,僅以“數違節度”,遭嫌自經。 “功冠交南”的張輔,被朱棣“亟借而北”,出塞從征,但僅令其“俾之督運”而不預軍政。因而,難說朱棣是位好的軍事統帥。相反,朱棣所徵之敵又具有許多優勢:“馳突,北虜之所便宜。沙漠,斥堠之所不及。”內地軍士“夏往有暑渴之虞,冬進有寒僕之患,樵蘇稱後,或虞於糧,邏堠暫弛,每至於失道”。因而,“今以數万之眾,逡巡於瀉鹵不毛之地,始則求戰之無期,終則入塞之途遠。隱柳伏荻,戒心日警,鳴笳銼鏑,車變不常。而欲以有限之食,垂竭之力,群既困之敵,為盡殲之舉乎?”蒙人逐水草而居,能戰而戰,不戰則走,成敗之數,早已決定了。 以朱棣的胸懷,是要做全天下之主的。他的徵交阯、下西洋、出西域等等,均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唯獨北征蒙古,為之留下了終生遺憾。壘土九仞,功虧一簣。每讀史至此,常為惜之。朱棣憚畢生精力解決蒙古問題。韃靼的阿魯台、瓦剌的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儘管乍臣乍叛,但還是接受了明朝的封號,號稱蒙古可汗的,不論是鬼力赤,也不論是本雅失裡、答里巴卻一直與明廷處於對抗姿態。扎奇斯欽的文章已經指出這一點。既然是這樣,不管御用文人怎樣吹噓朱棣北征“廓清妖氛”,“幾無孑遺”,朱棣都十分清楚蒙古的不臣之心。什麼和寧王、順寧王,名義雖好聽,實際並不可靠。永樂二十年,朱棣北征經過李陵城,發現了一通元朝留下的李陵台驛令謝某德政碑。碑陰刻有達魯花赤等名氏。朱棣深以此為慮。他說:“碑有蒙古名,異日且以為己地,啟爭端。”命隨行的侍讀王英往擊碎之。這說明朱棣完全清楚蒙古人並未誠心臣服,而且,對其將來能否臣服也心中無數。他似乎已預感到蒙古將會成為子孫之患。 永樂北征對蒙漢雙方的破壞是巨大的,它使蒙古地區的社會經濟生活無法正常進行。數十萬大軍深入漠北,勢必使其老幼男婦無不投入戰爭。明軍每入其境,不但“斬其名王”,而且“虜其男婦”。如前所舉,永樂八年北征,明軍至長秀川,韃靼“棄輜重牛羊雜畜滿山谷及河之兩旁,連延百餘里”,“輜重彌望”,“棄牛羊狗馬滿山谷”,明軍則“收其牛羊雜畜,焚其輜重”。又如永樂二十二年北征,韃靼“去秋聞朝廷出兵,挾其屬以遁。及冬大雪丈餘,部曲離散,比聞大軍且至……复趨荒漠以避”。北征給蒙古地區經濟造成的後果可想而知。 北征給明朝造成的最大問題是“財力大窘”。第一次北征時,就遇到糧餉不足。清遠侯王友率軍運餉不至,“軍士乏食,多餓死者”,朱棣不得不“久素食”,“命以所獲牛羊悉分諸將給軍食”,甚至“供具減半”。第五次北征,“士卒飢凍,饋運不濟,死亡十二三”,楊榮“請以供御之餘給軍,而令軍中有餘者得相貸,入塞官為倍償”,才勉強渡過難關。 永樂北征,第一、二兩次用兵均達五十萬,第四次三十萬,其他兩次亦在數十萬之數。為了供給這樣龐大的軍隊,幾乎需要動員全國的力量。以永樂二十二年北征為例,為供軍餉,天下府庫,搜索殆遍,“查勘兩京及天下庫府藏遞年出納之數”,“點勘南京並直隸衛府州系食糧遞年出納之數”,令督山西、山東、河南三布政司,直隸、應天、鎮江、廬州、淮安、順天、保定、順德、廣平、真定、大名、永平、河間十三府,滁、和、徐三州有司造車,丁壯挽運。共用驢三十四萬頭,車十一萬七千五百七十三輛,挽車民丁二十三萬五千一百四十六人,運糧凡三十七萬石。永樂二十一年北征,命河南、山東、山西民丁隨軍供饋餉,“郡邑各遣官率之,憚行者往往為規避計”。由於道路險遠,地凍天寒,不少民夫在運糧中凍傷手足或疾病而死。 朱棣好大喜功,徵安南,下西洋,營建北京宮殿陵墓,再加上一再出塞親征,國家早已被弄得入不敷出、疲憊不堪了。因此洪熙、宣德以後不斷有人對永樂弊政提出批評。範濟謁闕上書,希望“毋以征討夷狄為意,毋以忿忿不平為念。棄沙漠不毛之地,憫華夏禮義之民。俾婦不霜,老不獨,盡力於田蠶,貢賦於上國。邊塞無傷痍之苦,閭里絕呻吟之聲”。朱棣一死,他們把壓在心底的話一下抖了出來。 民間對朱棣的黷武,也表現出種種不滿。明朝政府是獎勵生育的。丁多可以打仗,可以服役,可以供賦。因而明廷對“一產三男”之家給予格外優待。但是,永樂時期,由於兵役不止,勞作不休,民間甚至不希望多生男子:“京師愚民有厭多男子,生則棄之不育者。”這是多麼悲慘的現象。唐人哀嘆:“信是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殆與之同心。和御用文人歌頌朱棣武功相反,一些邊塞詩反映出民間厭惡戰爭的情緒:“曾逐嫖姚出漢關,故鄉寧負老來還!到家莫恨無金印,數畝青山夢亦閒。”“無家亦歸去,勝作異鄉塵。”“多少還家夢,中原有弟兄。” 明朝軍隊總數,洪武時期為一百五十萬到一百七十萬人,到永樂時期膨脹到三百一十萬人之多。洪武時王淑英上疏,已哀嘆兵過多,造成“賦斂之難平”,“儲蓄之未豐”,永樂時軍費負擔可想而知。龐大的軍事開支和無止境的揮霍,都來源於軍民的血汗。以屯軍而論,宣德初年龔翊上言說,“官軍屯田,子粒繁重”,田土所出“除工費及本力外,抵官數常恐不足,已周歲月糧,夫復何望?忽遇欠歲,尤更狼狽,是以凍餒交迫。強者取於觸法為非,弱者甘為溝瘠以死”。以民間而論,永樂二十年八月戶部尚書郭資言:“天下郡縣所上永樂十七至十九年實徵之數,分豁本色折色……率未完。”洪熙元年四川雙流知縣孔諒言,“貢賦應納稅糧外,復有買辦、採辦等事”,“致有吏曹交通攪納,巧立辨驗折耗之名,科取數倍,姦弊百端,重為民害”。百姓由於軍費而造成的沉重負擔是極為嚴重的。因而,朱棣的一再北征如前文所述遭到了眾多大臣如方賓、夏原吉的激烈反對。另外,朱棣的頻年出師也遭到了鄰邦的批評和恥笑。比如,第一次北征的消息傳到朝鮮,其君臣有如下這樣一段對話: 廷顯啟於上曰:“帝欲以二月十五日親征韃靼,抄諸路軍,諸路城子,男無餘丁,老弱婦女亦不得出於城外。禁兵侍衛而立食,外卒牽車而轉輸。” 上問:“達達先來侵歟?帝欲先往徵乎?” 廷顯言:“達達之來侵,臣等未之聞也。但聞沂國公率禁兵見敗於賊,故帝欲雪其恥,將往徵之。” 上曰:“彼來侵我,不得已而應之可也。若我先勞民而往徵於窮荒之地,可乎?不勝則為天下笑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