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曹操大傳

第48章 第六章風起雲湧軍閥重開戰(7)

曹操大傳 王义祥 2284 2018-03-16
劉表打敗了袁術的同盟軍孫堅這一頭,就等於袁紹打了一個勝仗。袁紹仗著劉表牽制著袁術,不必再擔心袁術去幫助公孫瓚了。因此,當天氣轉暖,袁紹和公孫瓚各自正式展開軍事行動的時候,袁紹就一門心思,親自率領軍隊去對付公孫瓚了。軍隊到了河北省威縣北面的界橋以南二十里,就跟公孫瓚的軍隊碰上了。 公孫瓚親率三万精兵往南進發,來勢很猛。袁紹派他的部將麴義為先鋒,另外兩員大將顏良和文丑在後面接應。先鋒麴義先用少數兵力去試探一下,只帶著八百名弓箭手上去對付公孫瓚的軍隊。而公孫瓚在這里布防了三萬強兵,因此對麴義的八百人根本不放在眼裡。 鎮守界橋的嚴綱帶著一隊騎兵過了界橋,往前一望,只有這麼一點兒敵人,立即下令進攻,猶如餓狼撲食一般直衝過去。麴義的八百名精兵拿著盾牌護著身子,蹲在地上紋絲不動,好像海灘上一大群蛤蜊躲著風暴似的。嚴綱的騎兵過來了,越來越近,不到兩百步了,只有一百多步了,不到一百步了!突然蹲伏的精兵一躍而起,一聲震喊,如同霹靂。與此同時,密箭如同暴雨一般直射過來。嚴綱的前頭兵馬多被射中,負箭倒地,在後面的兵馬便急忙退縮。麴義乘機猛打猛衝,直撲上去,正碰上嚴綱,兩個都是大將,在馬上一來一往地戰了十幾個回合。麴義佔了上風,瞅准機會,掄圓了大刀,將嚴綱劈落馬下,嚴綱的敗兵只好往界橋急退。

這時袁紹手下的另外兩員猛將顏良和文丑,他二人一見先鋒麴義取勝,便飛馬趕來,衝到界橋。公孫瓚的兵馬紛紛恐慌,擠著過橋,擠不上橋的就在南岸沿著河道逃奔。 顏良、文丑追過了橋,直抵公孫瓚大營,但是瞧見軍營整肅,並無一種慌亂跡象,就勒馬止步了,不敢冒昧深入,以免中計。但二人砍倒營門口一面旗子,並耀武揚威地在營門口繞了兩圈。 界橋勝利的消息,早有兵士向袁紹報告。袁紹一聽大喜,沒料到一交手就獲勝,便下令兵士就地休息,自己帶了百來名衛兵和幾十個弓箭手,毫無顧忌地走出大營來了。他和謀士田豐一面聊天,一面信步走著。他仰望天空,哈哈大笑道:“公孫瓚竟是無能之輩啊!” 笑聲還沒過去,沒料到公孫瓚的兩千多名沿著河道跑的騎兵趕到了,他們一見袁紹的這一小股軍士,便一擁而上,圍了個好幾層。同時,紛紛用箭射擊。

袁紹一驚,幾乎跌倒,田豐趕緊扶了他,迅疾進到旁邊一處短牆裡面去躲避。袁紹驚魂一定,一邊看著他的衛兵和弓箭手,一邊摘下自己的頭盔,狠狠地往地上一摔,嚷道,“大丈夫應當戰死,豈能貪生躲於牆後?”說著,就拉過弓箭來,向公孫瓚的圍兵反射。其他弓箭手也跟著放箭,一百多名衛兵則拿著長戟拼命抵抗。 其實這是袁紹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勇猛,因為已被團團圍住了,無論怎樣掩護他,他也是逃不出去的,唯一隻有鼓動士兵勇戰,或許還有生還的機會。 果然,公孫瓚的兵一是並不知道被圍在裡頭的人有袁紹;二是袁紹兵士大力抵抗,他們一時也佔不了好大便宜,加之被沖敗逃到這兒來的,士氣已經受挫,已無堅韌的戰鬥力;三則是見袁紹部將麴義這時已從遠處奔這裡來了,於是,這兩千多騎兵也就趕快離去了。

袁紹虛驚一場,已是大汗淋漓。一行人才過來護著他,回到了大營中去。 幾天后,公孫瓚整休部隊之後,又出來攻打袁紹,但這一次,他仍然是大敗而回。公孫瓚仰天長嘆道:“天不助我也!”然後率兵退到薊城。從此以後,他不再親自出來跟袁紹作戰了。 袁紹打退了公孫瓚,冀州的地盤拿定了,袁紹在冀州的統治權,從此穩固下來。 兗州刺史劉岱與袁紹及公孫瓚都有交往,公孫瓚與袁紹對峙期間,一再要求劉岱表明立場。由於公孫瓚軍勢旺盛,劉岱遲疑不能決。他聽說東郡人程昱頗富智謀,便前往求教。 程昱聽了,說道:“公孫瓚遠在北方,而袁紹就在鄰近。想依遠方的朋友幫忙,絕不若近鄰來得可靠。何況公孫瓚軍勢雖強,但絕非袁紹的對手。”

劉岱沉思而回,決定暫不動作。 果然,沒多久,公孫瓚被擊潰的消息傳來,劉岱才完全信服程昱的議論,便和袁紹建立了軍事同盟。 經過一陣子的混亂及整合,袁紹已雄踞冀州,公孫瓚勉強守住幽州南部,并州及司隸區則由董卓軍團控制,兗州及豫州眾軍團雜處,袁紹掌握豫州大部分地區及揚州北部,荊州在劉表大力整合下,也漸趨穩定。另外,陶謙在徐州、劉焉在益州、張魯在漢中,也逐漸形成獨立的勢力。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整個中國又陷入群雄並起,軍閥割據的局面。 不停的戰亂,使立國根本的農村經濟幾乎完全破產,受苦受難最多的,自然是老百姓。一向同情民間疾苦的曹操,面對老百姓遭受戰禍的悲慘景象,心裡非常悲憤,譜出了詩歌《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 初期令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力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在北方。 衣甲生蟣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曹操在詩中寫道:“關東地區的義士們,共同興兵討伐殘暴擅權的董卓政權。初期各路軍馬在盟津會師,目的是重建漢室的江山。軍隊雖已令齊,卻各懷鬼胎,躊躇不行,沒有人肯領頭帶動。為了爭權奪利,原有的同志們反目成仇,互相火併。” 曹操在詩中指出:“聯盟軍主席的袁氏兄弟,心誌上都起了變化。弟弟袁術在淮南壽春陰謀稱帝,做哥哥的袁紹則在北方刻製金璽,準備擁劉虞稱帝,建立新政權。由於連年征戰不停,戰士們連解開戰甲的時間也沒有,身上更長滿了蝨子。在戰禍中,不少百姓生命遭受剝奪,滿山遍野堆滿白骨,千里之地都聽不到雞啼聲。倖存的人民,百不餘一,淒慘的情景,令人悲痛萬分,柔腸可斷。”

確實,在漢末群雄中,曹操是少數較同情“民間疾苦”的軍事領袖。說也奇怪,曹操一生的事業成長,和起義的黨人有著不可解的機緣。他似乎也是漢末群雄中,最善於處理起義的領袖。曹操關心、同情,以及努力解決起義事件的熱情,也使他的事業由危機中起死回生。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