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閃開,讓我歌唱八十年代

第16章 讓俺笑得最慘的六部電影

列舉讓你笑得最慘的片子,難度要遠遠大於說出那些讓你痛哭的電影,並且那些讓你發笑的電影多是你的早期體驗、幼年時的觀影經歷。 這實在是件有意思的發現:年輕時單純的快樂與憂愁,讓你那麼容易被喜劇片感染,而隨著人的長大,笑變成一件越來越難的事兒,這時最能引起你的情感共鳴的電影,是那些催人淚下的苦情片,而縱情開懷的大笑,已變得遙不可聞。 《上帝也瘋狂》 2003年7月份,俺在一家海外電影雜誌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看到了一則訃告——二十多年前因主演《上帝也瘋狂》兩集喜劇片而大受歡迎的非洲原住民演員歷蘇(N!Xau)去世了。 此前一個月,他被發現在家鄉納米比亞的一片田野上暴斃,經檢驗後確認他是在離家抬木頭時自然死亡,雖然真實年齡不詳,但普遍認為他享年約為五十九歲。

是的,我們不知道他的年齡,甚至他死亡的消息也是那麼不起眼。 誰會記住他呢?在拍電影前,他只是一個非洲獵人,基本沒有接觸過城市,接觸過的白人只有三個,更不用說攝影機了。 1980年,《上帝也瘋狂》一片選中他擔任主演,將文明人扔到部落裡的一個可樂瓶歸還給他們,讓全世界結結實實笑了一回,並獲得法國愷撒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989年,《上帝也瘋狂》開拍續集,他的片酬上升到八十萬美元。 但是,我相信許多中國觀眾會記得他,因為兩集《上帝也瘋狂》十年前曾在國內公映過,分別譯作《逃脫死亡》和《絕境逢生》。譯名儘管俗氣,電影卻著實精彩,講述的是發生在非洲大草原上土著人(他們的語言總像抗戰期間的更夫在敲梆子)和現代都市人之間的故事,各種笑料和包袱被抖得大巧不工,從容不迫,現代人像呆頭鵝一樣,總是被寵辱不驚的土著人搭救。兩片中均有女主角適當裸露胴體的養眼鏡頭,《逃脫死亡》一片中還有精彩的動物演出。有許多電影,所謂的“好看”只是口口相傳,往往讓你一邊誇一邊心裡還不服氣,而這套片子,看過的人儘管不多,但都是發自內心地笑著說好。

這是一部當年讓全中國人笑翻的片子。你要讓一個三十歲以上的中國人說出最逗樂的電影,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出這一部。 我是想念叨一下我的大學同學托托(這是他的筆名,來自《天堂電影院》中那個被電影滋養大的小孩)的事蹟了:前些年電視台播出了,畫面質量上乘,但新的配音讓人無法卒聽,他便想辦法找來1982年由上影厂尚華、於鼎配音的那個電影版本,用新版本的圖像和舊版本的聲音,一句話一句話地重新製作在一起,加上與其中音樂、音響天衣無縫的組合,個中辛苦不必細說,但他幹得樂在其中。那一年,我得到了一份奇特的生日禮物——“托托版”的VCD——他用Bate帶轉成VCD,再刻錄下來。 電影《不道德的交易》中,羅伯特·雷德福等一幫有錢人在參加慈善拍賣,當他們把價碼加到五萬元的時候,響起一個聲音:“一百萬元”,窮小子伍迪·哈里森從人群中走出來。全是掌聲,包括羅伯特·雷德福。當我看到這裡的時候,也為鼓掌的羅伯特·雷德福鼓了掌。他可以隨便拿出一百萬,但這一百萬是伍迪·哈里森的全部家當,而他是拿不出來的,但是他懂伍迪·哈里森。

托托就是把自己的所有都拿出來熱愛電影,對於喜歡電影的人來說,即使不是像他這樣,但至少也能懂得他。 《白頭神探》 許多電影中,男主角抱得美人歸,都讓你替那美女叫屈,直呼鮮花插在牛糞上。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白頭翁萊斯利·尼爾森,儘管每次他贏得芳心的美女那麼迷人,歲數又足以做他的孫女,但我都認為那是他理當得到的花紅——他的《白頭神探》系列以及《絕命錯殺令》、《非常凸務》、《太空凸槌》等,都能讓人笑得只恨自己肺活量太小。 據說這類片子專門有一種說法,叫“spoof comedy”,意即通過誇張的模仿來諷刺某些電影的喜劇片。這類片子也可視為影迷的段位測試題——看你博覽群影的程度有多深,像這幾年比較著名的《恐怖電影》系列,據說總共spoof了二十六部電影和五部電視劇,乖乖龍的東。

隨著你對喜劇片的免疫力的提高,一部事先聲明是搞笑片的電影很難讓你發出笑聲,而往往是那些不先入為主的其他類型的片子讓你忍俊不禁,不如印第安納·瓊斯三部曲,儘管分類表上說這是探險動作片,但許多人從中得到的笑聲,比撓你胳肢窩的喜劇片還多。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像我一樣將當作搞笑片來看,反正我是結結實實被逗笑了,從龐大的施瓦辛格牽著一條嬌小的寵物狗走在風雨中,到最後恐怖頭子掛在炸彈上的死法,我的笑聲一直就沒有斷過。當然最牛逼的還是那一幕:幾頭壞蛋坐在汽車裡,經過不斷的調整姿勢,終於讓搭在斷橋上的汽車穩下來,幾位大爺展顏一笑,這時,一隻鸛鳥落在了車頭……還有一部喜劇片叫《四仔旅行團》中也有這一幕:一輛汽車在一座破木橋上好不容易穩住,結果橋旁邊一哥們準確地往上面吐了一口痰……

《辦公室的故事》 不知道為什麼,所謂“英國式”幽默讓我根本幽默不起來——如果英國式幽默指的是《憨豆先生》和《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的話。相反,我最認同的是偉大的俄羅斯民族的幽默,尤以梁贊諾夫同志的喜劇片為最,如《戰地浪漫曲》、《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命運的捉弄》等,其中的對白已經成為一些影迷炫耀記憶力的考題。在那個年代,有蘇聯的電影可看,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奇怪的是,寫作此文時,我腦海中浮現的倒不是“你說我乾巴巴的?”“不,您濕漉漉的。”這樣的台詞,而是另一部《意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中的那頭獅子——它在深夜追趕幾個偷走珠寶的人,那幾頭人慌不擇路,而這位獅子,卻乖乖地在紅燈前面停下。

八十年代末期有四部根據王朔的小說拍攝的電影:、《大喘氣》、《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以及這部讓電影院的笑聲始終沒有停息的(許多人不得不為此多看好幾遍以聽清其中的台詞),不過片中時裝表演一段移植的是徐星小說《無主題變奏》中的情節。王朔的電影后來又有了《無人喝彩》、等等,但我堅持認為《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的而不是王朔的,有人同意我的說法嗎? 許多人會因為這部電影記住葛優、梁天、張國立,事實上真正牛逼的是導演米家山。該片惟一的遺憾也發生在他身上——起用了他當時妻子潘虹飾演丁小魯,她的演技與這部片子是那麼不搭調——使得該片只差一步成不朽。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的笑聲猶在耳畔,我們卻已身處在一個新的世紀,新的年齡,新的世道。

記憶中最酷的六句台詞(1) “你會成功的,但你與誰分享呢?” 此語出自一部中法合拍影片《花轎淚》(國內公映時改名為《閨閣情怨》),講述旅法女鋼琴家周勤麗的生平。老年鋼琴家由秦怡飾演,非常夠老。演青年鋼琴家的演員叫屠潔青,非常夠好,在影壇驚鴻一現,然後再也沒有踪影。年輕時的她自命不凡,天生反叛,與她認為庸俗軟弱的父親決裂。父親(姜文飾演)就對她說了這麼一句話,可惜她沒聽進去,一走了之,相隔參商,幾十年後才又撿起父女親情。 之所以想起這句話,是因為俺剛與兩個老哥們分享了許多心情,當年形影不離的哥仨,如今有人風塵困頓,有人無限風光,卻都發現,哪怕不要成功沒有榮耀,只要有人與你相互拍著對方的毛腿,絮叨著什麼,就是好的。年輕的時候,往前奔得太急,忽略了許多東西,“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如今好了,老了。

“我愛你。” “我知道。” 《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中,哈里森·福特飾演的“千年隼號”宇宙飛船船長韓素羅被敵人抓住,要被做成碳化固體來把他囚禁。他與莉亞公主從第一集開始就一直脈脈含情間,卻都盈盈不得語。如今生離死別,莉亞公主忍不住說出“我愛你”,老韓卻極酷地扯了一下嘴唇,說“我知道”。據說喬治·盧卡斯原來的劇本中,他的答話是俗套的“我也愛你”,但被哈福靈機一動,改成了這個,頓時成為不朽。愛一個人是美好的,更美好的是愛他,並且他知道,就像《鼓手》中張國榮與周秀蘭的順勢一吻,《暗戰》中蒙嘉慧往劉德華肩頭的輕輕一靠。 而《星球大戰:克隆人的進攻》一片的一大主題是禁忌的愛情。阿米達拉一直對安納金的愛意若即若離,直到兩人在創世星被擒,要送到鬥獸場送死,進場前阿米達拉突然說:“自從你回到我身邊,我的心便一天天死去。”俺看到這裡,心為之一顫。她一直說承認愛情就得生活在謊言中,其實不承認愛情又何嘗不是在謊言中沉淪?好在生死關頭她終於承認了,然後兩人擁吻著進入鬥獸場,陽光滿眼,愛情與勇氣如水般將死亡淹沒。約翰·威廉姆斯為本片所做的音樂有一兩段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柔美,以配合這段重壓下更加淒美的愛情。

這個進場是俺見過的最蕩氣迴腸的電影場景之一。極眾與極寡、極強與極弱、極醜陋與極美麗、極暴力與極溫情、極生與極死,我喜歡這種落差很大的對比。 “你這麼愛他,那他一定有許多優點了?” “不。他愛我,只有這一條。” “那未免太少了。” “所以可貴。” 這是根據俄羅斯另一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話劇《大雷雨》拍攝成的影片《沒有嫁妝的新娘》中的幾句對白。美麗的窮女孩拉麗薩嫁給一個小公務員,惹得對她垂涎的貴族老爺非常鬱悶,貴族就跟她進行了這樣幾句對話。說得挺感人,也朗朗上口,話鋒尖銳。但生活畢竟不是幾句解氣的話就能夠應付的,最後的結局是這樣的:拉麗薩成了一個商人的小妾,並慘死在爭風吃醋的火併中。我忽然發現寫這個帖子是如此虛妄,愛情居然敵不過日子。玫瑰需要金錢灌溉,並被金錢毀滅。

“是的,我'一度'對她動了心。” “'一度'?” “三十七億分之一秒。” “哦。” “可您知道嗎?三十七億分之一秒,對一個電腦人而言,這已經是地久天長。” 這段對話出自系列電影中的一集《First Contect》(有譯作《星空第一擊》),“企業號”的電腦人“數據”(這個一直夢想擁有人類感情的機器人也是該劇中家喻戶曉的角色之一)在機器人女王死了之後,感到一絲難過,然後與船長進行了這樣一番對話。如果愛因斯坦在世,會從中發現相對論的真諦;如果歌德還活著,也就不用為女人的歡聚和離棄而神傷。寫到這裡,我的臉一下子僵住,心突然像被刺了一下,也就三十七分之一秒的時間,比地久天長差一億倍。 “斯大林得知卓婭被殘酷處死的消息後,對西方面軍部隊發出命令,遇到第332步兵團的德國官兵,就地槍斃,絕不接受他們的投降!” 蘇聯電影《莫斯科保衛戰》長達五六個小時,重複的戰爭場面看得人昏昏欲睡,但每次演到這裡,女英雄卓婭被處死在絞刑架上,蒼茫落日中,激憤的旁白這樣念道,然後便是全電影院的掌聲雷鳴。 在蘇聯浩大的戰爭電影中,斯大林留下了許多擲地有聲的語言,像他對蘇聯人民這樣鼓勁:“好吧,既然德國人想得到殲滅戰,那他們就一定能得到殲滅戰。”他拒絕將被德軍俘虜的兒子交換回來時這樣說:“我不會用一個士兵來交換一個元帥。”但是,如果了解了歷史的真相,你便會不喜歡他。 蘇德戰爭前,在斯大林發起的肅反中(就是讓保爾·柯察金無比興奮又投入的那場運動),五個蘇聯元帥中有三個被誣陷為“人民的敵人”而遭處決,16位司令員中的14人、67位軍團長中的60人、199位師長中的136人、全部副國防人民委員(11人)、最高軍事委員會80人中的75位都被槍斃了。另外還有三萬多名團級軍官被處死。希特勒高興地說:“他們沒有好的統帥”,然後發動戰爭,然後是蘇軍衛國戰爭初期的大潰敗。 但這些電影畢竟還是我們的童年烙印。那個年代,我們沒有任何渠道知道上面這些信息,所以我們由衷地相信電影中的一切都是真的,並相信了那麼多年。 如今重溫這些電影,還能看到什麼呢?看蘇聯人民吧。他們鋼鐵般的戰鬥意志、農民似的敦實和善良、博大的幽默感、憂傷的戰地浪漫曲……臟屋子裡住著的高貴用戶。 “海明威說:'這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們為之奮鬥。'——我相信後半句。” 大衛·芬查的《七宗罪》是一部讓人很絕望的影片。片子臨了,摩根·弗里曼飾演的老警察看七宗罪一一兌現,不管好人還是壞人,都不可避免地墮入靈魂的深淵,於是老弗里曼冒出這麼一句,影片到此結束。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