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拿破崙傳

第10章 第一卷第六章-2

拿破崙傳 弗兰克·麦克林恩 12630 2018-03-16
阿斯佩恩—埃斯林一戰是拿破崙自統兵作戰以來第一次慘敗,法軍死亡7000人,29753人負傷和被俘。從維也納逃出的奧國王室和政府欣喜若狂,準備返回首都。德意志各地的反法運動也乘勢發展起來:席爾少校帶領自己的驃騎兵團從柏林出擊;德恩貝格上校帶領幾百農民向卡塞爾進軍;一個退休軍官試圖發動馬爾堡起義;奧地利軍隊佔領了薩克森,拿破崙的附庸薩克森國王逃走了;提羅爾的農民在群山之中展開了類似西班牙的游擊戰爭。整個德意志因拿破崙的失敗而騷動起來,構成了對拿破崙帝國的重大威脅。 失敗中的拿破崙沒有失去冷靜態度和勇敢精神。在羅堡島的軍事會議上,拿破崙堅決反對退出羅堡島的主張。他認為如果退出要地,則可能前功盡棄。他決定堅守羅堡島,加強防禦,徵調援兵,伺機渡河再戰。

這時,羅堡島上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即拉納元帥的去世。拉納元帥是拿破崙唯一能與之肺腑相見無話不談的人。在拉納瀕臨死亡的八天裡,拿破崙每天都來看他,每次離去都心如刀絞。拉納知道自己傷勢嚴重,已無生還的希望,他強撐起精神,與拿破崙進行了一次長談。他首先回顧了自己跟隨皇帝所完成的業績,然後用堅定的嗓音高聲說道:“我跟您說這些話,不是想讓您為我的家庭費心。無需由我來把妻子兒女託付給您,因為我為您而捐軀,您的榮譽會命令您保護他們的。我最後要向您說些充滿友情的逆耳話,我並不害怕您會因此而改變對他們的態度。您剛剛做了一件很大的錯事,儘管這個錯誤奪走了您的最好朋友,您仍然不會改過,因為你欲壑難填。這種慾望會使您失敗的;您毫不留情地無謂地犧牲那些最能為您效勞的人,他們死去時,您毫無惋惜之情。您被阿諛獻媚者包圍;我看不到哪一個朋友能向您直言相諫。人們將背叛您,遺棄您;盡快結束這場戰爭吧。這是民意和眾望,您的力量永遠也不會超過現在;但您可以更孚眾望,受人愛戴。原諒一位瀕死者的這番直言……這位瀕死者愛戴您……”

在結束這番話時,元帥向皇帝伸過手,皇帝緊緊地把他摟在懷裡,默默地流著眼淚。 1809年5月31日清晨5點,拉納終於與世長辭,享年僅40歲。 拉納之死雖讓拿破崙痛苦不已,可並沒有動搖他要把戰爭打下去的決心,此時縈繞於他腦際的只有戰爭,他要用戰爭為自己增添榮譽和權力。他命令法軍加緊在羅堡島環築工事。 為了防止奧軍進攻,島上配備了攻城炮100餘門。接著大力修復和加固羅堡島與右岸的橋樑。在修復橋樑的三天裡,拿破崙每天夜晚冒著風雨親臨現場視察、督修,以鼓舞低落的士氣。鑑於上次的教訓,法軍在浮橋上設立木柵,並以輕舟作哨艇巡邏,防止奧軍藉水勢流放重物沖毀橋樑。島上還籌集了舟橋、浮橋等渡河器材,以應急需。為了表明堅守羅堡島的決心,法軍將此島改名為"拿破崙島"。與此同時,拿破崙下急令調動駐意大利法軍赴奧增援。

拿破崙在維也納和羅堡島兩地間來回奔波著,他一面重新部署軍隊和製定以後的作戰計劃,一面仔細閱讀著從他龐大帝國的各個地方送來的報告。他獲悉教皇庇護七世和紅衣主教都在宣傳埃斯林一戰是上帝對世界壓迫者、暴君、迫害教會者的懲罰時,怒火中燒,他牢牢地記住了教皇的一切行為。 6月中旬,法軍得到了休息和增援,在羅堡島、維也納附近已集結了17萬人的兵力和584門大砲,拿破崙決定發動攻勢。但在決戰前,拿破崙覺得有必要解決一下教皇的問題。他宣布羅馬城和教皇領地完全併入法蘭西帝國。於是,羅馬被法軍佔領,教皇掌握了將近1500年的所有一切全失去了,教皇本人也被解往法國南部的薩沃納監禁起來。 制服了教皇之後,拿破崙立即著手進行最後的軍事準備工作。此時的查理大公也在整頓部隊,調集兵力,準備等法軍再次渡河時轉取攻勢。查理大公精心選擇了防禦陣地。奧軍左翼從瓦格拉姆向東南延伸,在大約7公里的地段上部署了三個軍和大部分騎兵。奧軍右翼也以瓦格拉姆為起點,沿高地向西南延伸,一直伸到多瑙河岸邊,其正面約13公里,部署了4個軍。同時,查理大公還派出了部分兵力前進到阿斯佩恩地區,佔領前哨陣地。查理大公之所以如此部署,其目的是想依托高地與河流,構成一個形同聚能罩的弧形防線,等待法國主動來攻。一旦法軍落入他的弧形防線,他就可以揮動大軍,從兩翼向法軍側後出擊,將敵軍殲滅。可是,如此部署產生了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平分了兵力,留不出可供急用的預備隊。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查理大公急令其弟弟約翰大公盡快趕到戰場參加戰鬥。當時,約翰大公率領15000人駐守在維也納以東的布拉迪斯拉發,離戰場約有三天的行程。這時,查理大公還有一個判斷錯誤,即認為法軍仍像上次那樣,從羅堡島上北渡多瑙河,因此,他把奧軍的主要防禦方向仍定在阿斯佩恩。

然而,久經戰陣的拿破崙是不會按查理大公的設想去採取行動的。這位歐洲傑出的統帥在作戰中早已形成了一條堅定不移的原則,即決不做敵人可能料到的事情。為了使10萬大軍秘密而迅速地渡過河去,並且在敵人預料不到的地點打擊敵人,拿破崙與馬塞納元帥換上士兵服裝,沿著羅堡島進行仔細的勘察。他們親自查看了多瑙河的河床、流速、沿岸地形,以及敵人部署等情況,為選擇渡河地點費盡了心機。最後,拿破崙決定將渡河地點選在下游,即離上次渡河點約4公里的地方。 拿破崙提出了新的計劃:以一部分兵力在阿斯佩恩和埃斯林正面進行佯攻,把奧軍主力吸引到這個方向,而以主力在新選的渡口渡河。 6月30日黃昏,拿破崙下令馬塞納的一個師在阿斯佩恩正面的浮橋舊址開始渡河,進行佯攻,佯攻行動進展順利,法軍幾乎沒遇到抵抗就渡過了多瑙河。隨後,大張聲勢地在此地架設浮橋,開闢渡口。駐守阿斯佩恩前哨陣地的奧軍沒有積極進行反擊,只是不斷加固工事,因為他們遵照查理大公的計劃,要把法軍引誘到奧軍的弧形防線內,使其落入陷阱。

7月4日夜,法軍決定渡河。 21時,羅堡島砲台萬炮齊發,烏迪諾軍和馬塞納軍各約15000人,先後由羅堡島東南乘船渡至左岸,搶占陣地,趕架6座浮橋。這天夜裡,電閃雷鳴,風雨交加,法軍頂著風雨架橋,甚為困難。然而,也正是這惡劣天氣幫了法軍的大忙,奧軍怎麼也沒料到法軍會選擇如此惡劣的天氣渡河,因而沒有嚴加防範。法軍偷渡成功。翌日拂曉,達武第三軍團和第二、三、四軍團的大部騎兵均已渡河。奧將羅爾多前衛軍團雖在此地有所設防,但兵力分散,工事也不如阿斯佩恩一帶堅固。面對從天而降的法軍,驚慌失措,打了幾個回合,便倉皇退卻。兩個小時後,即5日8時,法軍有9萬人渡過了河。 查理大公得知法軍渡河和羅爾多戰敗的消息,非常震驚。這時他的左翼已面臨渡河法軍的嚴重威脅,他本想率主力馳援左翼,可考慮到若傾主力離陣地攻擊前進,恐無勝算,不易壓退法軍;即使將法軍壓退到橋頭,奧軍也將受羅堡島炮火轟擊,蒙受損失。考慮再三,他決定主力仍在原陣取守勢防禦,按原計劃誘使法軍繼續接近,以便將其拖入陷阱。

法軍順利渡河,漸次前進,分左中右三路成扇狀展開。傍晚6時左右,法右翼部隊終於推進到了奧軍防禦陣地前沿。有人向拿破崙建議,由於天色快黑,應待第二天再發起攻擊。 可拿破崙認為約翰大公的15000名奧軍隨時都可能前來增援,應不失時機馬上發起攻擊。於是,法軍倉促發起攻擊,可進展不大,且傷亡慘重。最後,貝爾納多特軍中的薩克森師首先堅持不住,向後潰退。他們一潰退,立即使側翼的達武軍和烏迪諾軍暴露無遺,拿破崙見一下難以取勝,再加上天色已完全昏暗,不得不下令停止攻擊。 經過這一天幾個小時的戰鬥,奧軍頑強地堅守陣地,並使法軍蒙受極大損失,查理大公心中竊喜,以為拿破崙又要重蹈阿斯佩恩和埃斯林戰役的覆轍。

7月6日拂曉,雙方激戰重新開始。拿破崙命法軍再次向奧軍左翼發起猛攻,結果又敗下陣來。拿破崙親臨戰場觀察,發現奧軍兩翼力量較強,且造成了有利之勢,但正面過廣,中央稍形薄弱,於是,他立即改變作戰計劃,不以主力攻擊奧軍左翼,而將所有兵力調向敵中央部位瓦格拉姆,實施中央突破。為使進攻瓦格拉姆的部隊沒有後顧之憂,拿破崙命達武軍繼續進攻奧軍左翼防線,以牽制奧軍。若有進展,則從右側向瓦格拉姆發展進攻,配合主力行動,對敵形成鉗形攻擊態勢。 1809年7月6日上午,法軍進攻瓦格拉姆的號角吹響了。數百門大砲一起開火,猛轟奧軍中央陣地。各軍團在砲火的掩護下奮勇前進。這時,達武軍已突入敵軍左翼陣地,並開始向瓦格拉姆方向進擊。左翼奧軍頑強抵抗,終因傷亡過重,放棄陣地潰逃。左翼潰敗使得中央奧軍處於不利狀態,法軍中央和右翼部隊乘勢猛攻。中央麥克唐納軍團的26營人排成每邊長達一公里的方陣,率先向敵軍中央陣地席捲而去。儘管損失重大,最終還是突破了奧軍中心,後面的部隊隨之而來。奧軍被迫全線後退。下午4時,查理大公得知他望眼欲穿的援軍即他弟弟約翰大公的部隊還在十多公里之外,不覺大失所望。至此,他那用弧形防線圍殲法軍的計劃已基本失敗,他雖把法軍已誘進他的網裡,但他已沒有力量拉起網來,反倒讓法軍打穿了網底。傍晚時分,查理大公見取勝無望,便下令全線撤退。奧軍有秩序地撤出戰場,留給法軍的戰利品只不過是9門火砲和一面軍旗。

瓦格拉姆一戰,奧軍死傷32000餘人,被俘7500餘人,其損失不亞於奧斯特里茨戰役。然而,法軍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其高昂的,法軍損失了27000人。麥克唐納因在這次戰鬥中表現突出,榮獲殊榮,拿破崙在戰場上授給他元帥節杖。 此後整整一個星期內,法軍都在繼續追擊退卻中的奧軍。 7月11日,奧皇弗蘭西斯派出使者,請求休戰,拿破崙欣然同意,但提出了苛刻條件:凡是法軍在休戰時刻已經到達的地方,哪怕只有幾名法軍到達,奧軍都要撤走,而且在最後和約簽訂之前,這些奧軍應留在法軍手裡作為人質。奧皇不得不對這些條件表示同意。 談判開始了,洩了氣的奧皇準備忍受一切。他現在開始咒罵那些促使他進行這場戰爭的人。他清楚地記得在瓦格拉姆戰鬥之前拿破崙是怎樣懲罰教皇的,那麼瓦格拉姆戰鬥之後的奧地利又將是什麼命運呢?他實在不敢想下去。

雙方在肖恩布魯恩宮開始訂約談判。拿破崙開出的條件是:奧地利必須割讓一部分土地給法蘭西帝國,割讓另一部分土地給華沙大公國和俄國,同時付出13400萬法郎的戰爭賠款,將軍隊的人數限制在15萬人以內,繼續執行抵制英國商品的大陸封鎖政策。奧地利不甘心作出如此巨大的犧牲,他們與拿破崙討價還價,反复懇求放寬一點條件,但勝利者毫不讓步。談判一直拖延下去,奧國認為一旦拿破崙在西班牙有新的失敗,他們就會有個談判的好機會,所以他們在等待時機。而拿破崙呢?儘管他希望盡快締結和約,以便把全部力量指向西班牙和英國,但他不能輕易放過奧地利,他要給他的帝國樹立威信,要讓整個德意志對他俯首貼耳。因此,不管奧國怎樣懇求,或施展詭計,都無濟於事。談判的結局似乎一天比一天遠,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的發生促使了這個條約的盡快簽訂。

拿破崙每天清晨6點鐘都在肖恩布魯恩宮前檢閱軍隊。每逢這種場合,總是有許多人前來一睹拿破崙的風采。 1809年10月13日這一天,閱兵儀式剛要結束,一位穿著整齊的年輕人穿過隨從人員乘坐的馬匹,朝騎在馬上的拿破崙走去。貝爾蒂埃發現這位年輕人形跡可疑,便攔住了他,這位年輕人說要親自向拿破崙呈交一份請願書。貝爾蒂埃從他的眼神裡看到了一種特別的表情,一種似乎是下了某種決心的表情,當即警覺起來。當這位年輕人不顧勸阻再次向拿破崙走去時,貝爾蒂埃示意一名近衛軍軍官上去逮捕他。年輕人未加抵抗就束手就擒了,從他的身上搜出了一把大餐刀。由於這一切都是在瞬間發生的,大家又都專心致志地註視著閱兵式,誰也不曾注意到這一幕。 檢閱完畢後,拿破崙命人將刺客帶到面前。這位年輕人大約只有19歲,臉色白皙,看上去文靜柔弱。他供認自己是從瑙姆堡來的一位大學生。拿破崙豈不及待地想知道這個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為什麼這麼幹,他急切地問道:“你為什麼要殺我?""因為你毀滅了我的國家。""我傷害了你嗎?""同對所有德國人的傷害一樣。""你是第一次見到我嗎?""我在愛爾富特見過你,你同俄國皇帝會晤的時候。""那時候你想殺我嗎?""不,我以為你不會再對我們的國家進行戰爭。我曾對你萬分崇拜。一星期前我來到肖恩布魯恩,目的是殺死你。可我到達時,閱兵式剛剛結束。所以,我推遲到今天來實行我的意圖。""在我的士兵中間殺死我,你打算怎樣逃跑?”“我知道面臨的是怎樣的危險,我甚至吃驚自己還活著。"拿破崙被青年人這種鎮定的態度觸動了,他沉默片刻後,又把目光落在年輕人的身上,年輕人在他的逼視下仍然泰然自若。拿破崙繼續問道:“如果我現在馬上把你釋放了,你將去做什麼呢?""我還會伺機幹掉你的。"拿破崙又一次沉默了。隨後他自言自語道:“這個青年人不是有病,便是個瘋子。” 第二天,拿破崙召來同奧地利談判的大臣特·香巴尼先生,"談判進行得怎樣了?"他問道。香巴尼說談判已經擱置,拿破崙接著說:“我希望馬上恢復談判。我希望為了和平,不要為奧地利的賠款少幾百萬而猶豫不決,在那點上讓步。我希望有個結局,我完全交給你辦了。"香巴尼立即執行拿破崙的命令。當晚,雙方談判代表開始討論擱置起來的和約條文。 次日早晨即10月14日,特·香巴尼先生帶著取得協議的和約出席了皇帝的早朝。拿破崙匆匆過目,對一切細節都表示同意,同時讚揚他的大臣這麼快就實現了他的心願。條約就此締結,即為《肖恩布魯恩條約》。此條約基本上是按拿破崙所提出的條件簽訂的,只是奧國的戰爭賠款由原來的13400萬法郎降至8500萬法郎。奧皇忍辱批准了這一和約。查理大公得知這一消息,憤然辭職。 10月27日,那名刺殺拿破崙的年輕人被帶上刑場。當他得知奧皇已經與法國締和,渾身顫抖,怒不可遏,他在刑場上高呼:“自由萬歲!德意志萬歲!殺死暴君!"一陣槍響,這位年輕人倒在血泊之中。 這段時間,拿破崙被行刺的念頭困擾不已,他害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因此,不等批准和約的簽約,就匆匆離開肖恩布魯恩,他宣稱將在慕尼黑批准條約。 10月末,拿破崙終於回到了巴黎。 遴選新後肖恩布魯恩和約後的法蘭西帝國更加龐大,它北平波羅的海,南至地中海,東抵涅曼河,西迄比利牛斯半島。拿破崙為法蘭西帝國皇帝、意大利國王、萊茵同盟的保護人、瑞士的仲裁人,並為荷蘭、那不勒斯、華沙大公國等國的"宗主之君"、實際的決策者和統治者。 他的家族成員也都成為這些地區的直接統治者。歐洲大陸上的主要國家奧地利、起魯士對拿破崙俯首貼耳,唯唯諾諾。沙皇俄國也委屈求全,只圖自保。拿破崙帝國的強大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躍上權力之巔的拿破崙再也不是昔日那個小小的將領了,他對約瑟芬的感情開始有了一絲動搖和猶豫。在他給約瑟芬的信中,再也聽不到往日將軍對愛妻的聲聲呼喚,他用很大篇幅描繪的只是戰爭,他甚至阻止妻子到前線來看望自己。約瑟芬早已覺察到自己的危險處境:因為不能生兒育女,離婚那一刻會隨時降臨。為了推遲這一時刻的來臨,約瑟芬對他唯命是從,可還是喚不回他對自己的熱情。約瑟芬終日憂心忡忡。憂愁之中的美貌女子往往惹人憐愛,拿破崙開始以保護者的身份來安慰她、憐憫她,勸她多多娛樂,散心解悶。於是,一種嶄新的感情在這對多年夫妻的婚姻生活中悄然滋生,那是一種溫情,一種真摯、深沉和友善的情誼,並非愛情,這種新的情感在不斷地擴展蔓延。沒多久,水性揚花的約瑟芬重又過起那種男歡女愛的放蕩生活。拿破崙開始對她勸告,繼而大發雷霆,最後,放任自流,因為這時的約瑟芬雖說是風韻猶存,但畢竟是半老徐娘,身為萬人崇拜的皇帝對她已沒什麼興趣了。拿破崙身邊圍滿了一批批年輕美貌的女子,他深深為這些充滿青春氣息的胴體所吸引。皇帝的風流艷事不斷地傳出,約瑟芬無可奈何,唯有以淚洗面。 拿破崙一生雖與眾多女子親暱過,但沒幾個獲得過他真正的愛情。 1804年,拿破崙在妹妹卡羅利娜的宮中遇上一位專事讀報的姑娘,這位姑娘名叫伊利安諾,年方十八,身材高大苗條,一雙美麗的眼睛烏黑髮亮,她性格活潑,喜愛打扮,拿破崙被她的綽約風姿所迷倒,伊利安諾很快就成為皇帝的情婦。不久,她懷了孕,拿破崙十分高興,專門為她租了一套公寓,她在公寓中生下一個漂亮的男孩。伊利安諾以為自己為皇帝生了一個兒子就可以提高地位,她未經拿破崙允許,就擅自抱著兒子,前來宮中謁見皇帝。拿破崙當時正在料理公務,見她不請自來,勃然大怒,當場令僕人告訴她,沒有他的恩准,永遠不許來見他。伊利安諾從此失去了拿破崙的寵信,孩子也轉交給別人撫養。 拿破崙的情婦的命運大多與伊利安諾一樣,好景不長。不過,1807年在波蘭華沙遇到的一位女子確確實實讓拿破崙動了真情。這是一位只有18歲的年輕夫人,她的丈夫是個年逾花甲的老頭。在一次波蘭貴族為拿破崙舉行的盛大舞會上,拿破崙對她一見鍾情。這位名叫瑪麗·拉辛斯卡的女人長著一頭漂亮的金發,湛藍的眼睛和白皙的皮膚特別撩人心扉。 她的個頭不高,但形體優美,蘊藏著誘人的媚力。拿破崙向她走去,同她交談。這位夫人思想敏捷,談吐自如,娓娓動聽,言談舉止之中流露出一絲內心的憂傷,拿破崙的戀意頓時勃發。第二天,拿破崙命迪羅克去邀請這位夫人同自己會面,不料被她拒絕了。拿破崙為此焦灼不安。他接連不斷地給她送去情書,表達急不可耐的心情。夫人終於動心了,同意與他見面。此後,她經常與拿破崙幽會,並隨他走南闖北,把年老的丈夫扔在華沙。這位丈夫感到榮譽和感情遭到嚴重傷害,決心再也不見拋棄自己的妻子了。 1809年瓦格拉姆戰役結束,拿破崙立即派人將拉辛斯卡夫人接到肖恩布魯恩。在這裡,夫人懷上了拿破崙的孩子。 拿破崙把她送回巴黎,為她買下一所漂亮的宅院。幾個月後,她生下了一個兒子。拿破崙回到巴黎後,只要有空,就豈不及待地跑到拉辛斯卡那裡去消磨好時光。拉辛斯卡享受著與其他情婦不同的待遇。 儘管情婦為拿破崙生下了兩個兒子,但那都不是名正言順的。他那強大的帝國必須要有繼承人,沒有子嗣的事一直在苦惱著他。他曾想把弟弟路易的兒子過繼給自己,可就在波蘭戰役取得輝煌戰果的時刻,傳來了這個小王子夭亡的消息,拿破崙大為悲傷。小王子的夭亡堅定了他離婚的想法,約瑟芬似乎也從中感覺到大禍即將臨頭,她一連三天閉門不出,哭得死去活來。 約瑟芬害怕的事終於發生了。 1809年11月30日,約瑟芬一如往常地同拿破崙一同進餐。拿破崙緊鎖雙眉,一語不發。一喝完咖啡,便屏退左右。他朝約瑟芬走去,把她那雙纖細白嫩的小手按在自己的心口上,默默地凝視了皇后片刻,然後說道:“約瑟芬,我親愛的約瑟芬!你知道我愛過你,我在人世間嚐到的僅有的幸福時刻都是你一人賜給的。但是,約瑟芬,我的命運要高過我的意志,我最珍貴的愛情必須讓給法國利益。""不必說了。” 約瑟芬發瘋似地大喊道:“我了解你,我預料到這一著,但這打擊仍然是那麼嚴厲。"約瑟芬再也沒力氣說下去,繼而昏了過去。 對拿破崙來說,與約瑟芬離婚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約瑟芬畢竟是他一生中真心愛過的女人,尤其是結婚頭幾年,拿破崙對她付出了全部身心。即使現在拿破崙身邊情婦如雲,他對她仍然有一種真摯的深沉的感情。在他們準備離婚的那段日子裡,拿破崙天天和約瑟芬在一起,他對她說:“在政治上是沒有良心而只有頭腦的。” 1809年12月15日,在皇帝寬敞的辦公室裡,約瑟芬當著帝國所有大臣和皇帝全家的面,宣讀了放棄皇冠的聲明書。她用顫抖的聲音宣讀道:“經我尊嚴、親愛的丈夫準諾,我謹聲明,鑑於我失去了生兒育女的希望,難以適應其政治上的需要和法蘭西的利益,我心甘情願地以最堅定的方式表明,我把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愛情和忠貞獻給了我的丈夫……” 讀到這裡,約瑟芬豈不成聲,無法再念下去了,皇室秘書勒尼奧替她讀了下去。拿破崙坐在邊上一聲不吭,一動不動,蒼白的臉上毫無表情,兩眼發呆,甚至有點失神。這一整天,拿破崙都默默無語,悶悶不樂。 第二天,約瑟芬被勒令在下午2時離開杜伊勒里宮。在花神樓梯的列柱廊下,停著搬家用的車輛。約瑟芬在她的皇家住宅里流連徘徊,依依不捨。這裡的每一件東西都令她回想起那令人陶醉的時刻。正當她眼淚汪汪、最後一次凝眸注視著這些熟悉的擺設時,一扇門打開了,拿破崙走了進來。約瑟芬抽噎著撲在他的懷裡,他溫柔地親吻著她,約瑟芬激動得昏了過去。等她醒來時,拿破崙已不在身邊了。約瑟芬意識到自己該走了,在下人的攙扶下,登上一輛漂亮的全包金馬車,朝馬爾梅松駛去。皇帝已慷慨大方地把馬爾梅松堡賜給她作為避暑山莊,把愛麗舍宮賜給她作為巴黎的住宅。那一天,天空陰沉灰暗,傾盆大雨下個不停,彷彿整個大自然都在為這個不幸的女人而垂淚。 不久,拿破崙召開了大臣會議。經過討論,大臣們一致請求陛下為了帝國的幸福而另娶一位妻子。他們當中大部分人的命運是同拿破崙的命運緊密相連的,他們害怕波旁王朝的複闢,希望拿破崙帝國繼續存在,認為只有帝國的直接繼承人的降生才能使帝國長命百歲。然而,挑選誰為新娘呢?如今的拿破崙可不是15年前的拿破崙。 15年前的他棲身在一間屋頂斗室,為了尋求職業不得不東奔西跑。他窮困潦倒,生計窘迫,要想娶一位頗有資產的小姐談何容易。可如今不同了,他是歐洲的主宰,他的權勢和榮譽達到了頂峰,他的新娘必須是一個大國的公主,只有這樣的新娘才能配得上他的身份和地位,也只有這樣的新娘才能使他的帝國勢力更加強大,基礎更加鞏固。現在歐洲除了法蘭西帝國外,只有英、俄、奧還可排在大國行列。拿破崙認為法國與英國正進行著一場生死戰爭,雙方不可能聯姻;奧國剛剛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暫時不考慮;俄國倒是一個很好的聯姻對象,俄國不僅比奧國力量強大,而且還可以通過俄法聯姻進一步加強俄法同盟。於是,拿破崙著手在俄國挑選新娘,駐彼得堡的法國大使科蘭古奉命非正式查詢亞歷山大一世的妹妹安娜的情況。不久,科蘭古奉命正式向俄國求婚。 拿破崙的提婚引起了俄國宮廷的巨大騷動。俄國宮廷中的大部分人是不喜歡拿破崙的,俄國的大地主貴族對拿破崙尤其仇恨,這種仇恨隨著大陸封鎖的加強而增長。他們極力反對這樁婚事。然而,俄國對這位歐洲征服者不敢直接拒絕,亞歷山大一世用奉承討好的言詞向科蘭古說明,他個人是極希望看見自己的妹妹成為拿破崙的妻子,但母后希望推遲安娜與拿破崙的婚期,原因是安娜太年幼,只有16歲。 拿破崙明顯覺察出俄國宮廷使用這種拖延戰術的意圖。為了避免陷入被拒絕的尷尬境地,拿破崙的目標又轉向奧國公主。一天,奧國駐巴黎大使梅特涅被召垂詢,奧國皇帝是否同意把自己的女兒瑪麗亞·路易莎嫁給拿破崙?梅特涅馬上不假思索地說:奧國同意出嫁年輕的公主。梅特涅比誰都明白:只有借助聯姻機會,方能保全奧地利。如果拿破崙娶了奧國公主,他就會與亞歷山大失和,從而將奧地利看成是天然盟友。奧皇為了國家利益,不會不同意的。 直到1810年1月29日,拿破崙還未最後決定娶哪國公主。他周圍的大臣也意見不一,反對革命的上流社會贊成與奧地利聯姻,希望維也納宮廷藉此機會要求懲治那些曾經投票贊成處死路易十六的人。而參加過革命的人則希望與俄國聯姻。雙方一直爭論不休。 果然不出拿破崙所料,亞歷山大最終對這件婚事表示了拒絕。不過,拿破崙並不感到沮喪,因為奧國新娘已在那等著他。 1810年2月7日,拿破崙開始草擬婚約。婚約一擬好,立即請求奧皇批准。奧皇愉快地接受了拿破崙的求婚。在奧國看來,這場婚姻簡直是對奧國的一次拯救。人們熱烈歡呼,把這件婚事看成是和平的永久保證,人們希望大陸的休養生息再不會被法奧的敵對行動而破壞。商人們紛紛購進奧地利股票,奧地利股票頓時猛漲。 1810年3月11日,在維也納一座被人圍得水洩不通的教堂裡,貝爾蒂埃代替拿破崙完成了與奧國公主的訂婚儀式。隨後,這位18歲的公主帶著83輛馬車組成的浩浩蕩蕩的車隊,向法國大地滾滾駛去。一路上所經過的法國附庸國,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盛大場面歡迎著她,到處都使她感覺到她是歐洲主宰者的妻子,她最初的恐懼心理逐漸被一種自豪感所代替。她一直沒見過拿破崙,她不知道拿破崙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以前只是在英國漫畫上看見拿破崙的形象。漫畫家筆下的拿破崙是個五短身材、遍體疥瘡、大腹便便、卑鄙下流、在斷頭台鮮血淋淋的地板上對劊子手揮臂助力的傢伙。她一想到要嫁給這樣一個人,就不寒而栗。可如今沿路的人們對自己的丈夫如此尊敬和順從,她開始為自己嫁給這樣的丈夫而自豪,她甚至有些陶醉了。 拿破崙在離巴黎不遠的貢比涅大路上迎接新皇后。在見新皇后之前,拿破崙精心地打扮了一番:他往身上灑了些香水,用髮蠟把自己那一綹傳奇式的頭髮固定在前額上。他還戒了煙,擔心煙草熏黑了鼻孔。公主的華麗馬車在他面前停下了,他讓侍從打開車門,向瑪麗亞·路易莎通報自己的到來。然後,他拉起公主的手吻了吻,說道:“夫人,見到您,我感到非常高興。"說完,鑽進馬車,與皇后一起前往目的地。這第一面給公主留下極好的印象,拿破崙表現得極具紳士風度。路易莎隨後對別人說:“皇帝作為一名如此令人生畏的將軍,是夠溫柔迷人的了。看來,我一定會很愛他的!"4月1日下午2時,拿破崙與公主在聖克魯宮舉行了非宗教婚禮。第二天,在盧浮宮大畫廊內舉行了隆重的宗教婚禮。 路易莎皇后長著一頭棕髮,兩顆湛藍的眼睛極富表情。她風華正茂,婀娜嬌豔,渾身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她在廷臣面前持重大方,略帶羞澀,在私生活中溫情脈脈,和藹可親。她對拿破崙百依百順,異常溫柔體貼。他們第一次談話時,拿破崙問她離開維也納時人們給她作了哪些交代,皇后答道:“要我聽您的話,萬事都順從您。"拿破崙對此非常滿意。新皇后與約瑟芬之間沒有什麼相似之處,拿破崙曾將自己的兩個妻子做過如下比較:一個(約瑟芬)富有藝術和風度,另一個(瑪麗亞·路易莎)則天真爛漫、單純其實。在生活中,前者的舉止習慣始終是那樣令人愉快和陶醉,簡直達到無懈可擊的程度;她專心於給人以良好的印象,她能夠達到目的而又不讓人察覺自己的用心。凡是能增加她媚力的藝術她都一一運用,且手法巧妙,別人最多只能略有揣想。後者卻相反,她根本沒有想到做出天真的樣子也是有好處的。前者始終不露真意;另一個卻不知世上還有掩飾隱諱之技巧,一切手腕對她來說都是陌生的。前妻從不公開索要東西,可是她什麼都想要;後妻缺什麼總是直言不諱地要,儘管缺東西的情況很少見。每當她拿到一件物品,立即會想到務必付錢。不過,話得說回來,她們兩人都是溫柔的賢妻,都非常愛慕自己的丈夫。 ” 兩位皇后性格上的迥異正是撩人的媚力所在,拿破崙對新皇后勃發出一種出人意外的戀情,他真心地愛上了這個奧地利女人。 1811年3月20日,瑪麗亞·路易莎為拿破崙產下一男嬰,整個巴黎沸騰起來了,人們紛紛走上街頭,相互祝賀,熱烈擁抱,"皇帝萬歲!"的歡呼聲響徹雲霄。當了父親的拿破崙更是激動萬分,他眼裡噙著淚水,一會親吻孩子,一會擁抱妻子,彷彿他一手創建的法蘭西帝國會因此永固下來。沒多久,這個男嬰被封為羅馬王,羅馬市成為帝國第二個首府。 兄弟反目輝煌的勝利和無限的權力對他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的影響,自信不知不覺地變成了自滿自負,他說:“我的意大利臣民對我有足夠的了解,該不會忘記我小手指頭知道的東西比他們所有腦袋加在一起知道的還要多。"他聽不進去大臣們的反對意見,而大臣們因恐懼不敢對他的意志稍加違抗又更助長了他的固執己見。他崇拜強力和成功到了玩世不恭的地步,“要主宰世界只有一個訣竅,那就是要強大,因為力量強大就無所謂錯誤,也沒有幻想可言。這是赤裸裸的真理。”“爭取成功吧!我只以行動的結果來判斷人。"這些想法促使他要把戰火永遠燃燒下去。 新婚過後,拿破崙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如何嚴厲實施大陸封鎖政策上,他要讓英國"窒息"而死,任何破壞這一政策的人,都將受到無情的懲罰:走私者一律槍斃,縱容走私的君主則永遠罷黜,即便是自己的親弟弟也不例外。 路易·波拿巴自1806年擔任荷蘭國王以來,素以仁政治天下,深受臣民的愛戴。現在,荷蘭也必須參加拿破崙的大陸封鎖體系,路易認為荷蘭是個商業民族,如果完全割斷同英國的商業聯繫,則荷蘭的經濟就會遭到徹底破產。而且這種經濟上的大災難在荷蘭發生得遠比其他地方要早,因為自從英國把荷蘭所有的殖民地搶走以後,荷蘭的貿易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向英國出售商品和從英國得到殖民地的商品。因此,路易·波拿巴對於荷蘭沿海與英國人進行的走私買賣不聞不問。拿破崙得知此情后,大為震怒。 1809年末,拿破崙把附庸國的君主都召到巴黎,路易也在其中,他要求這些君主們為"窒息"英國而犧牲自己。法蘭西帝國的這些高級僕從們都唯唯諾諾,俯首聽命,唯有路易一人不願成為拿破崙的同路人,他頂撞說:“荷蘭已經厭棄被法國當作玩物。"拿破崙對此大發雷霆,他警告說:如果荷蘭不聽話,就將它併入法國。 路易回到荷蘭,立即去各省考察大陸封鎖引起的疾苦。封鎖的鐵腕已使各省本來十分繁榮的貿易和工業部門一片蕭條,路易感到再也不能坐視不管了,他開始用謹慎而恭敬的言辭向拿破崙進諫。 1810年3月23日,他致函拿破崙說:“如果您希望鞏固法國的現狀,獲得海上和平,或者出擊英國成功,依靠封鎖體制之類的手段是達不到這些目標的。靠毀滅你親手創建的王國、削弱你各個盟國、蔑視各國最神聖的各項權利以及國際公法首要的各原則,也是達不到目的的。相反,你應使他們成為法國的朋友,鞏固和增強你的各個盟國,直至能像親兄弟般地依靠它們。毀滅荷蘭遠不是襲擊英國的辦法,反倒會因為工業和財富全都逃避到英國而更加強迫力量。襲擊英國的實際方法有三個,即:使愛爾蘭脫離英國、佔領東印度群島、或者實地進犯。後兩種方式最為有效,但沒有海軍是實行不了的。我吃驚的是第一種方式竟那麼輕易地放棄了。按照優惠條件獲得和平遠比損害本國和友邦以圖造成敵國癱瘓要可靠。” 這封信引起了拿破崙的極大不快。在這個時期,人們除了回答拿破崙的問話外,誰也不敢對他多說半句話。只有康巴塞雷斯作為他在執政府的老同僚,還保留了在公開場合進言的特權。不過,在拿破崙與奧國公主結婚以後,康巴塞雷斯的這項特權也消失了。 在同新皇后到北國的旅途中,拿破崙給路易復了一封長信,信中說:“我把你安置在荷蘭王位上,是認為安置了一名法國公民,可你採取的措施恰恰同我期望的完全相反。我迫不得已禁止你前來法國,並佔領你的部分領土。……路易,你統治不了多久。……從你一意孤行的途徑上迴轉來吧,做個誠心誠意的法國人,否則,你的百姓將擯棄你,你將成為嘲笑的對象離開荷蘭。國家須以理性和政策來治理,而不是其幻想的計劃,那是低下和毒辣手段的產物。” 一支法國部隊在特·勒佐公爵的指揮下開進荷蘭,這位部隊指揮比路易本人更像國王,他威脅說要佔領阿姆斯特丹。路易看到自己的王權是那麼脆弱和易失,荷蘭的毀滅已在所難免,他決定放棄這個名不副實的王權。他向立法機構致送咨文後,發表了退位詔令。 拿破崙接到路易讓位的消息後,頒布了一個特別法令,把荷蘭併入法蘭西帝國,並將其分為若干省份,各派地方長官治理。這時,又傳來了漢撒同盟城市漢堡、不來梅、盧卑克走私猖獗的消息,拿破崙一怒之下,把這些城市也合併到法蘭西帝國里。不久,拿破崙又以同樣原因趕走了奧爾登堡公爵,奧爾登堡的領土進入了法蘭西帝國的版圖。 大陸封鎖體系使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國家遭受嚴重損失,法國同樣也不得不吞下大陸封鎖政策種出的苦果。由於英國的反封鎖,法國原料極端短缺,市面很不景氣,各個港口的貿易十分蕭條。法國資產階級被大陸封鎖政策弄得精疲力盡,他們的經濟力量遠遠趕不上拿破崙政治、軍事擴張的需要,因此,他們開始要求拿破崙放棄大陸封鎖政策,停止新的征服。 可是,拿破崙的狂妄野心並沒就此受到抑制,他的心中又醞釀著一場新的戰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