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香港二十八總督

第10章 寶雲(1821~1899)

香港二十八總督 张连兴 6552 2018-03-16
寶雲(1821~1899),又譯作鮑恩、包文。愛爾蘭人。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攻讀法律。先做教育工作,曾任過大學校長。後來到英國殖民地部任職,曾任澳大利亞、新西蘭、毛里求斯等地總督。出任香港總督時已經61歲。曾受封爵士。 1899年去世。著作有《三十年的殖民統治》。後來的寶雲道、寶雲徑即以寶雲爵士的名字命名。 寶雲很看重香港的地位,“東方直布羅陀”的稱號,就是他在任時起的。他認為,香港是一個重要的商埠,在大英帝國里地位僅次於倫敦,就像當時西班牙的直布羅陀一樣舉足輕重,應當很好地經營。所以,他雖然任期較短,但對香港頗有建樹。他致力於改善公共衛生環境,熱心發展教育事業,開辦了皇仁書院及政府書院。成功地推行了大潭供水計劃。新醫院、新避風塘、天文台、電話公司,都是在寶雲的倡導下發展的。

第九任寶雲在寶雲的積極推動下,香港歷史上第二個人工水塘開始動工修建。這是一個著名的水利工程。位於港島東南部的大潭灣以北。由大潭、大潭小塘、大潭中塘和大潭篤四個水塘組成,總容量為916.7萬立方米。其中大潭水塘第一期工程於1877年完成,初時儲水量為141萬立方米。第二期工程在港府努力下,於1889年完成,儲水量增至172萬立方米。大潭小塘、中塘和大潭篤水塘分別於1904年、1907年和1918年先後建成,其儲水量分別為10.2萬、89萬和645.5萬立方米。這座水塘的建成,對緩解香港的供水困難起到一定的作用。 香港是自然災害頻繁地區,颶風經常襲港。每次颱風經過,大雨傾盆,山泥傾洩,船隻沉沒,房屋倒塌,人財物損失慘重。每逢大旱,數月無雨,居民數天供一次飲水。氣象天文設施的興建對香港極為重要。寶雲任內,1883年,香港首座觀像台建成,矗立在尖沙咀艾爾尊小山丘上。它佔地276平方米,建有拱窗長廊,具有濃重的殖民地色彩。這座古建築已長命100多歲,它居高臨下,上觀風雲變換,下觀維港蒼桑,香港百年曆史盡收眼底。既為香港提供了天上信息,又是歷史之見證。 1983年,在它的百歲誕辰之際,被港府列為法定的古蹟。

寶雲在任期間,於1883年4月4日向英國殖民地部建議擴大立法局,增加議員人數。他提出,官守議員由5人增加到7人,非官守議員由四人增加到5人,非官守議員有權對政府提出的法案進行辯論。 5名非官守議員由香港商會和太平紳士各推舉出一席,華人社會要保有一席,任期為6年。英國殖民地部基本上批准了寶雲的這項建議。 1884年2月28日,新組成的立法局舉行了第一次會議。 5名非官守議員中,端納洋行總經理芬理斯?頓里和怡和洋行總經理佛蘭西斯?約翰遜是原有的非官守議員;其餘的是匯豐銀行總經理、香港商會代表湯姆斯?傑克遜;沙遜洋行總經理、太平紳士代表腓列特?沙遜;黃勝,由港督寶雲委任接替伍廷芳,是華人代表。 1884年4月,立法局增設法律、工務兩個委員會,加上原有的財政委員會,立法局共有3個委員會。華人代表黃勝出任法律委員會委員,是5個成員之一。

寶雲任內,適逢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戰爭。寶雲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 19世紀70年代初,法國探明紅河上游可能通航到中國雲南境內,便加緊對越南北部的侵略。 1882年春,法軍攻占河內。 1883年7月進攻順化,強逼越南簽訂《順化條約》,攫取了對越南的“保護權”。 11月,法軍向中國軍隊發動進攻,挑起中法戰爭。清軍接連失利。 1884年2月法軍完全控制了紅河三角洲地帶。李鴻章力主妥協,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同意在中越邊境開埠通商,助長了法國侵略的野心。 5月,法軍進攻中國駐諒山的軍隊,並向中國海面調集軍隊,擴大戰爭。 6月,法國艦隊進攻台灣基隆,被擊退。同月,事先駛進福州馬尾港的法軍艦隊突然襲擊中國兵船,擊沉多艘,清政府被迫對法宣戰。 8月,法軍再攻台灣,遭清軍和當地人民的痛擊,慘敗於淡水。 1885年初,法軍進犯廣西邊界,清軍在鎮南關大敗法軍,法統帥尼格里受重傷。劉永福的黑旗軍也在臨洮大敗法軍。

對於這場戰爭,英國政府持中間立場,但是,寶雲政府揚言英法締結盟約,容許法國的艦隊在香港作一切戰時物資的補給。在港英商明目張膽地與法國艦隊交易,為法國軍隊補給煤炭,支援糧食,從中謀利。 香港愛國同胞對法國的侵略和港府支持法軍的行為極度不滿,9月,香港碼頭工人、駁艇工人、運輸工人集體採取行動,拒絕為法國輪船工作。法國商人向香港法院控告,結果竟有14名卸貨工人被法庭判處罰款,更引起華人的公憤。 10月,工人罷工,港英政府出動軍隊警察鎮壓,一些參與反英法活動的華人被捕監禁。與此同時,寶雲主持立法局會議通過了《維持治安法例》,規定涉嫌“危害殖民地治安與秩序”的人,未經判罪,亦可拘禁及驅逐出境。又規定華人未得總登記官的批准,不得發表文告,嚴禁華人私藏或攜帶軍火。

陳謙所著《香港舊事見聞錄》一書曾記載香港工人反對港英當局支持法國軍隊的鬥爭情況。英商發了戰爭財,洋行開慶功宴會。煤炭運輸工人對此怒不可遏。他們認為,中國軍隊正在越南抗擊法國侵略者,打得法軍落花流水,而英國商人以煤炭物資接濟法軍,打亂了劉永福的作戰計劃,使中國軍隊受到挫折。英商還開慶功會,怎能容忍。於是,煤炭裝運工人成群結隊,直闖宴會酒樓,攪亂了英商的慶功宴會。警察署接報立即派出大批警察,揮動警棍,手持槍械,鎮壓工人。工人毫不示弱,據理力爭,使警察和洋行無計可施。之後,工人乘夜班船回到廣州,使洋行供應補給法軍的煤炭運輸,陷於停頓。 英國政府藉口中法戰爭香港防衛會受影響,要求港英當局每年在負擔2萬英鎊駐港英軍費的基礎上,增加5.6萬鎊,加強防衛力量。寶雲主持立法局會議,於1884年12月如數通過。次年,英政府又要求再增加5.4萬鎊,寶雲唯命是從,如數照給。於是香港每年負擔英軍駐港費用13萬鎊之巨。

工務局建築材料遠來英國 寶雲新成立的工務委員會,也稱工務局,由英國工科大學畢業的專家充當工務司。會址設在花園道。在工務司之下,有建築工程師、高級文員、事務文員及工人等。在香港地區,凡市政建設的工程,如修道路、砌堤防、造衙署、建營房、築砲台、建學校,造橋樑、修渠道、蓋街市等等,一切都歸工務司規劃,至於民房、商行、戲院等等,也要先將圖紙呈報工務局,得到批准,才能興建。工務局備有貨倉,專貯政府工程需用的建築材料及工具,由專人負責保管。 香港政府歷來是每一項建築工程,無論大小,都先繪就圖紙,規定用料,估計施工日期,訂出工程價格,編列表冊,由工務局公開招商投承,以價低者承建。但為慎重起見,在投票時,商人須先繳一定數量的押票銀存於庫房,然後投得者方為有效。落選之票將原押票銀髮還。商人投得工程後,簽定合同,一切遵守規劃,不得偷工減料,拖延工期,更改圖紙,倘有不符,即須重行拆卸改建。因此投承政府工程的建築商,非資本雄厚,信用度高而又熟識業務者,不敢輕易向工務局投承。

香港建築物樣式並不一致。富豪住宅多建於半山區和太平山頂上,有的採取英國建築形式,有的採取意大利樣式,或採取其他各國樣式。至於平民房屋,則多是舊式二三層樓房,地方狹窄,租值昂貴,且無浴室、廁所等設備。 英國工業革命之後,工業迅速發展,急需海外市場,推銷產品,掠奪原料,這是英國發動對華戰爭的重要原因。所以,佔據香港之後,當然要控製香港市場。在建築材料方面,英國政府為了維護英國商人的利益,規定港府一切建築物所用器材,如鐵釘、鐵絲、鐵門、鐵板等等,都要用英國工廠的出品;木地板或圓柱則要由緬甸或印度英商處輸入,其餘如衛生設備、水管、玻璃、油漆等,都必須用英國貨。因此運輸路程遙遠,工料昂貴,採購不易。至於屋前的石柱石基等則就地取材,開採石礦,由工人加工而成。其餘磚、瓦、灰、泥等才向中國內地採購。到20世紀初期,新式建築開始採用三合混凝土和鋼筋建築,所用水泥,也規定要用英國貨。民房建築一切用料,若非英國產品,必須由工務局派人鑑定,才能使用。

建築工程在完工時,還須經過工務局复核,認為工程完善,符合標準,才發給新屋居住證明,否則處罰。 華商傅翼鵬承建大潭水塘工程,當時訂約以3年不傾塌為原則,香港經常有颱風襲擊,如遇颱風,堤壩坍塌,必須重建,風險很大。傅氏投承完工後,香港竟三年未遇颱風,石壩鞏固,無需再建,因而致富。 1884年,香港賽馬會正式成立,專職負責賽事、日常營運和投注管理。 香港早年參加賽馬活動的多半是英國軍人,他們的調動比較頻繁。愛好賽馬的外國人還有洋行老闆或高級職員,他們的工作也時有調動。所以,香港早年的賽馬委員會是一年組織一次。後來,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對華經濟擴張的發展,香港成為重要的轉口港。到寶雲時期,經港府批准,外國商人在香港建立了一個永久性的馬會——香港賽馬會。這個賽馬會成為香港政府要員與各洋行大商人的交易場所,對香港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響。

香港賽馬會在其成立以後的四十餘年內,種族歧視的觀念一直很深,即使是中國人中的上層人士,也只能作為賽馬會的來賓,而不能作為會員。這種做法傷害了香港中國商人的民族感情。於是,在港的中國人便在1920年組織了一個華人賽馬會,在粉嶺設馬場跑馬。在這種情況下,香港賽馬會才在1927年象徵性地吸收兩名中國人作為會員。這兩名華人會員叫何甘棠和容顯龍,是當時香港著名的買辦。在吸收華人會員的同時,還准許中國籍騎師參加比賽。這樣,華人賽馬會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粉嶺的馬場便移交香港賽馬會管理。 隨著香港賽馬活動的開展,馬場上逐漸出現賭馬的現象。初期的賭馬只是為了娛樂開心,算不得真正的賭博。主要內容是馬主與馬主之間,騎師與騎師之間,或兩個觀眾之間,各選一匹馬作為打賭的對象,賭注不過是一瓶香檳或一頓晚餐。完全是民間的一種娛樂活動。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十年。

由於賽馬和賭馬與香港民生關係密切,所以,馬場上慣用的術語,逐漸流行到社會裡來,成為民間俗語。 1927年跑馬場看台這些俗語不但成為香港人日常說話的詞彙,也傳播到廣東、福建沿海一帶,甚至連東南亞和台灣等地的華人社會,也都在交談中使用這些生動形象的俗語。 由馬場術語演變成一般人談話俗語的例子很多,例如“搏到盡”,本來是形容馬匹參賽時出盡全力,爭取較佳的成績。在香港社會中,這句話最流行,因為香港人士做起事情來十分努力,香港經濟有今天的輝煌成就,也就是每一個香港人“搏到盡”的成績,香港人也以“搏到盡”的精神聞名於全世界。再如常說的“爆棚”——以前香港馬場是用竹木建造,所以稱為棚。 “爆棚”就是整個馬棚都擠滿了馬迷的意思。如今戲院滿座、巴士擠滿旅客都稱為“爆棚”。 “搶閘”——每場賽事開始之前,參賽的馬匹都由馬夫拖入閘門內,等到閘門打開,馬匹便衝出來。 “搶閘”的意思,就是閘門剛打開,尚未準跑,馬匹便搶先沖出,這當然在比賽中佔了便宜。這句術語流行出來,凡是搶先去做的事,都稱為“搶閘”。例如,月餅店在距離中秋節還有好大一段日子,便已推出月餅在市面上售賣,他們這種做法,就被稱為是“搶閘”。 “爆冷”——本來是形容冷馬跑出。但在不正常情況下產生的結果,一向都稱為“爆冷”,和所謂“熱門倒灶”是相類似的意思。 1960年,該馬會獲准英皇御准銜頭。跑馬本來就是殖民地特徵之一,加上“御准”二字,就更增強了殖民色彩。到90年代初,馬會已有全職人員四千多人,一萬多兼職員工,成為一個龐大的機構。設有董事局,下設有分委員會,分別負責賽事、發牌、投注、財政及一般事務、會員事務、捐款等各方面的管理、監察和發展決策。馬會的總投注額的10.7%作為博彩稅繳交給港府,7.4%作為馬會佣金,餘下約81.8%派給投注中獎者,所取得的淨額盈餘大多用作慈善服務。 1983年至1993年的10年間,馬會贊助給教育、衛生、文化、藝術、康樂、科技、福利等公益事業的撥款已達27億元。 港府的衛生局,成立於寶雲年代,當時不稱衛生局而稱潔淨局。 香港開埠之後,由一個只有幾千人的漁村,迅速變成一個人口幾十萬的城市,許多環境衛生設施都追趕不上人口膨脹的需要,尤其是環境的污染最厲害,以致居民患病的情況十分嚴重。陳勳所著《香港雜記》中記載,在香港開埠後的數十年中,痢疾、熱病等傳染病流傳很厲害。那時駐港英軍士兵生病的特別多,甚至整營英軍都是病人。 1881年,英國殖民地大臣金伯利伯派遣皇家工程師柴維克到港,對香港的公共衛生情況做全面考察。 1882年發表了《柴維克衛生調查報告書》,認為以上情況是由於香港水土惡劣,環境極度不清潔,衛生設施差,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所造成。根據報告書,港府採取了一些改善公共環境衛生的措施。 1883年3月,港督寶雲到任後,第一件事便是通過立法局提出一項衛生修正法例,決定成立潔淨局,負責全港衛生事務,改變城市環境狀況。 新成立的潔淨局組織龐大,人員眾多,經費支出僅次於警署,所管轄的工作也很多。當時,潔淨局除了管理街道市場、屠場之外,打掃街道、清除垃圾、疏通渠道、殯殮埋葬、處理糞便、熏洗房屋、滅鼠除蟲等事務,也全都列入潔淨局的工作範圍。 當時,潔淨局的組織已相當嚴密,局內有十餘人任議員,指導工作。日常事務,設有英人總辦處理,下邊還有幫辦、華人翻譯以及清潔工人。對工作人員要求也有具體規定。華人翻譯必須具有英文書院第四班以上程度,並且必須全面了解香港衛生條例,經過考試合格才能錄用。清潔工人必須經過政府醫院體檢,身體健壯,無犯罪記錄,無不良嗜好,年輕力大,才能錄用。 有了潔淨局之後,便規定港九所有華人屋宇,每年分區分段清洗兩次,這種清洗方式當時叫做“洗太平地”。到了規定洗太平地的那天,潔淨局人員將洗地用的竹掃把,通渠用的鐵鉤,放水的帆布水管,裝水用的大鐵桶,全都放在街道上,任由街坊居民取用,群策群力去清潔環境。 大水桶裝滿水之後,加入消毒藥水,居民可將床板家具放進大鐵桶內浸洗,以清除蟑螂和臭蟲。 忙了一天之後,由潔淨幫辦檢查,若不滿意,又再清洗一次。 1885年,港府根據人口迅速增加的趨勢,頒布了限制居民樓每層樓居住的人數的條例。條例按房間體積大小,規定每500立方尺限住一人,將全樓準住的人數寫在牆壁顯眼的地方。潔淨局的幫辦經常夜間巡查。如果居住人數超過限額,即被處罰。在香港西營盤附近的平民樓房,體積不大,每層常住二三十人。若按條例規定,人數顯然超過,所以,許多居民戶一到夜晚便往親友家暫住,天明再回家,以免被查受罰。後來,港府認識到該條例有礙於香港的發展,便取消了這一條例。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還有洗太平地的說法,隨著社會的發展,衛生設施的健全,洗太平地早就不存在了,香港年輕一代甚至已經不知道洗太平地的掌故,只有老年人在圍城打麻將輸光時偶然還露出洗太平地的說笑。 寶云因身體健康關係提前退休,1885年12月中旬離港,英倫決定由輔政司威廉?馬殊署理總督。 1886年3月,兩廣總督張之洞上書催辦在香港設駐領事館。清政府與英國政府交涉,香港西商會不希望清政府在港設領事館,馬殊接受西商會建議,呈報倫敦,對清政府的要求不予置理。 清政府與港英政府之間,因為海關關稅一直發生矛盾。 1885年,中英簽訂《煙台條約續增專條》,同意鴉片輸入中國,每箱徵收稅厘110兩。 1886年,在中國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從中調停下,中英簽訂《香港鴉片貿易協定》,規定鴉片運入香港或從香港轉運其他地區,必須獲得香港港務處的允許;香港方面同意協助中國海關稅收,並管理往返香港與中國沿海的帆船。中國方面則撤去1871年在香港海外的巡船,即原設汲水門、九龍城、佛頭洲、長洲四處常關關廠,由香港九龍關接管。次年,九龍關正式建立,總關設在香港皇后大道中16-18號銀行大廈二樓。摩根為首任稅務司。九龍關的設立,擴大了香港海關的勢力,加劇了西方列強對清政府的控制,當然,也增加了清政府的財政收入。 威廉?馬殊做了一年半代總督後,也調離香港,政務交由駐港英軍司令金馬倫少將負責。 1887年9月,署理港督金馬倫主持立法局會議,通過了《1887年公共衛生條例》,取消了成立健康局的建議,增加衛生委員會人數,委派土地總測量官、警察司、總登記官、殖民地醫官等為官守委員。原來衛生委員會有4名非官守委員,這次增加到6名,而且規定其中2名必須是華人。這是中、西人士共同參與市政事務的開始。 1887年10月6日至1891年5月,德輔任第十任香港總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