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林徽因

第55章 徽因的話劇

林徽因 张清平 1227 2018-03-16
林徽因的才情是多方面的。她寫詩、寫小說、寫散文還寫劇本。她對戲劇有特殊的感情。她曾參加過話劇演出,又在美國學習過舞台設計,對戲劇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在她創作力最為旺盛的30年代,她創作了四幕話劇《梅真同他們》。 劇本表現的是大戶人家裡一群年輕人的情感故事。主人公梅真是李家的使女,天資聰穎,性情率真,模樣俊俏。李家二太太十分喜歡她,把她當自己孩子一樣看待,還讓她和自己的孩子一樣上學讀書。這令心胸狹隘的長房大小姐十分嫉恨,常常藉故譏刺梅真。梅真心裡暗戀著在外地讀書剛剛歸來的二少爺,二少爺雖然也愛梅真,卻擔心家族的反對和外人的恥笑,因而猶疑不決,迴避向梅真吐露真情。梅真始終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她心裡也始終存在著某種幻想……劇本只寫到第三幕,種種感情糾葛和誤會形成了幾方面的矛盾衝突,梅真的命運如何,還是一個巨大的懸念。

《梅真同他們》前三幕刊載於1937年5—7月的《文學雜誌》,8月份將發表第四幕的預告已經登出。可是,隨著這一年7月7日盧溝橋槍聲響起,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文學雜誌》被迫停刊。林徽因舉家南遷,從此進入兵荒馬亂、顛沛流離的歲月,《梅真同他們》的第四幕再也沒能寫出來。 許多年後,許多讀者仍忘不了梅真及劇中那一群青年男女的命運。有人問林徽因:梅真後來怎麼樣了?她回答道:“梅真參加抗戰去了。” 應該說,這個劇本所寫的人物、故事並無新意,作者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也有較明顯的虛構和理想化成分。特別是梅真這個主要人物,出身低微,卻是小姐的性情脾氣和行為方式,讓人感到,作者並不真正了解生活中的這一類人物。

但是這個劇本的可讀性很強。其關鍵就在於林徽因對劇本中描寫的那一群家境優裕、受過良好教育的小布爾喬亞青年男女是熟悉的,她真切地寫出了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及情感方式。所以,劇中雖然沒有什麼強烈的戲劇衝突,但其濃郁的生活氣息,以及那群少爺小姐形象卻活潑潑地讓人感到饒有趣味,吸引著讀者看下去。尤其是劇本的語言,讓人看過以後久久難忘,完全是生活中的口語,但經過了作者的提煉熔鑄後,顯得既鮮活又不失文雅,而且富有情趣。可以想像,這樣朗朗上口的語言,一定是很適合舞台演出的。 讀林徽因的作品,無論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劇本,都氤氳著一種特殊的氣息。那是泛著神秘光澤的古銅香爐吐出的幽幽檀香的氣息,那是泰晤士河上的濛濛曉霧、賓夕法尼亞大學青青校樹的氣息,那是溫暖的客廳壁爐裡明亮跳躍的火焰的氣息,那是草青人遠、一流冷澗的雨後天的氣息。

她的文字是感性的,充滿浪漫的情思和優雅的情趣,她的目光越過瑣屑、庸常的生活投向了遠方。她作品中的人物,無論是古典、神秘的鐘綠,還是特立獨行的吉公,甚至婢女梅真,都是脫俗的、幾近不食人間煙火的。 因此,雖然她向另一種苦難、冷寂的人生投去了目光,但卻因思想感情的隔膜而缺乏真切的感受。狹小的生活圈子,精神上與底層社會的距離,使她的文學不乏虛幻的、脫離現實的成分;心靈的視野更多局限在書齋里和客廳中,使她的作品缺乏更大範圍的影響力。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