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半生多事

第76章 三十、大風大浪的預感(2)

半生多事 王蒙 1269 2018-03-16
高高低低的領導都預感到了大風大浪的逼近,但是沒有人說得清風浪的來源與形式,內容與層次,更沒有誰知道文藝界應該作出什麼樣的準備。他們談論的口氣像是在談論一次颱風,或是一處峽谷險道,或是一次過關考試,更像是在談論一次無法預測的地震。他們談論的是一個客觀的他者,一個身外的偉力,一個無法抗拒的威脅;不由他們做主,不由他們決定,不由他們歡迎或不歡迎,無法避免,無法逃脫,無法對之做出什麼評價或者分析。 可以對之簡單地解讀成,主宰這種偉力的是毛主席的性格與決策,但那太廉價。我們的政治生活中有另外的重要詞彙:形勢(所謂形勢比人強),規律(所謂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歷史(所謂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原則(所謂不能拿原則做交易)包括理論(科學的,堅定的,高瞻遠矚與戰無不勝的)等等。

我還常常考慮一個詞,就是慣性,從1840年以來,中國的歷史充滿了激昂,悲壯,犧牲,熱血,堅決,抗爭,轟轟烈烈,如火如荼。它怎麼可能安靜下來,穩定下來,和平下來,建設起來。尤其是毛主席,他要的是轟轟烈烈,再轟轟烈烈,如火如荼,再如火如荼,高屋建瓴,再高屋建瓴,勢如破竹,再勢如破竹,隨時都沸騰著熱血,隨時準備著衝鋒、炸藥包和手雷,一直到了此後很久很久。 還有一個事例,我現在講起來可能是我的過敏。在一擔石溝後期與我們一起勞動的有王滸同志。他說起過,市委第二書記劉仁曾經個別問時任團市委書記的汪家璆:你說為什麼不能搞包產到戶?汪按照經典理論回答說,那樣的話會兩極分化,產生資本主義……劉嘆道:“你那個馬列主義……”共同勞動的幾個人一起琢磨,沒有人能理解劉仁同志的問話的意思。倒是讓人惶惑,那個時候任何平民都知道只要包產到戶就能解決糧食問題,可包產到戶是大忌大禁,說包產到戶無異謀反。後來在新疆,一位平素不甚關心政治的大學畢業生,就半公開地說,解決中國的農業問題,很簡單,搞包產到戶就是了。大家都笑,都知道他說得對,都知道不行,這裡沒有任何深奧,只有常識。偉人之所以有失誤,往往不是誤在高精尖上,而是誤在常識上。如果轟轟烈烈搞了半生,最後不得不搞包產到戶,從意識形態的亢奮性上來看,該是多麼掃興,多麼沮喪啊。

解放初期我們學過的《幹部必讀》中有《整風文獻》,其中《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毛主席提到共產黨不能靠嚇人吃飯,而靠真理,靠實事求是,靠科學吃飯。又說,講演做文章髮指示,不能靠嚇人,要靠真理,靠有用。毛澤東幾次提不要裝腔作勢,藉以嚇人,當時看著不知道是指什麼,有的老同志說是指王明,我當然還是不甚了了。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才品出點味兒來了,但是仍不敢想,更不敢說。毛澤東喜歡用一個詞,齏粉,沒有毛澤東的文章,我根本不知道這個齏字。毛主席常說反動派要化為齏粉,經過1957、1958年,我已經初步嚐到了化為準齏粉(即花崗糝子粥)的滋味了,可不能再化一次。 ……歎曰:歷史方一瞬,此生或無緣。人生不再少,化齏情何堪?欲渡冰塞川,欲攀雪封山。烈烈或轟轟,淒淒猶慘慘。寂寂又唧唧,誰人好種田!焦首朝朝暮,煎心日日年。猶有一搏志,放眼望和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