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胡適傳

第75章 舊金山--倫敦--北平

胡適傳 易竹贤 3233 2018-03-16
1944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前夜。在歐洲戰場,蘇聯紅軍和英美聯軍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在亞洲,中國艱苦地堅持了對日抗戰,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也佔了明顯的優勢。這年秋天,便由中、美、英、蘇四大國在華盛頓郊區喬治城敦巴頓橡樹園召開會議,為發起建立聯合國做準備工作。 1945年2月,雅爾塔蘇、美、英首腦會議決定,於4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會議。由美、英、蘇、中四發起國,於3月5日向已加入《聯合國家宣言》的反法西斯國家,發出了參加舊金山會議的邀請。 3月27日,國民政府行政院公佈了中國出席舊金山會議的代表團成員名單,包括顧問共11名,其中有中國共產黨的董必武;胡適也是代表團成員之一。 ①

4月25日,正當美蘇兩國軍隊在德國領土會師的這一天,胡適出席在舊金山開幕的創建聯合國的會議。會議開了整整兩個月,於6月25日在舊金山歌劇院召開全體會議,無保留地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第二天又在退伍軍人紀念堂會議廳舉行了簽字儀式。然而胡適卻藉口反對極權政治,不同意《憲章》中五個常任理事國有一票否決權的規定,而沒有在《憲章》上簽字。 舊金山會議期間,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形勢急轉直下。 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英美集中力量在太平洋對日作戰,6月22日美軍攻克沖繩,並於8月6日和9日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中國軍民轉入全國規模的對日大反攻,蘇聯也於8月8日對日宣戰。 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於是勝利結束,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抗戰勝利前後,國共兩黨之間,在關於戰後和平、民主問題上,鬥爭复趨激烈。 胡適使美以來,仍始終抱著反共立場,曾為國民黨發動的皖南事變辯護,說“新四軍之解散,為軍紀上必需之舉動”。 ②1944年9月,美國赫爾利以羅斯福總統私人代表的名義來華,調處“國共關係”。他與蔣介石一唱一和,提出要中國共產黨交出軍隊,換取到國民黨政府裡去“做官”的陰謀計劃,抵制和反對中共提出的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 1945年8月中下旬,蔣介石又接連三次電邀毛澤東主席去重慶舉行國共兩黨的和平談判。當時任駐華大使的赫爾利也為此專程飛到延安。 胡適自然也十分關注“國共關係”。 ③舊金山會議期間,他曾與董必武討論戰後政治問題,也勸中共放棄武力,從事“和平奮鬥”,遭到董必武的駁斥。 8月24日,胡適又致電毛澤東,電文云:

潤之先生:頃見報載傅孟真兄轉達吾兄問候胡適之之語,感念舊好,不勝馳念。 前夜與董必武兄深談,弟懇切陳述鄙見,以為中共領袖諸公今日宜審察世界形勢,愛惜中國前途,努力忘卻過去,瞻望將來,痛下決心,放棄武力,準備為中國建立一個不靠武裝的第二大政黨。公等若能有此決心,則國內18年糾紛一朝解決,而公等廿餘年之努力皆可不致因內戰而完全銷滅。試看美國開國之初,節福生十餘年和平奮鬥,其手創之民主黨遂於第四屆選舉取得政權。又看英國工黨50年前僅得四萬四千票,而和平奮鬥之結果,今年得千二百萬票,成為絕大多數黨。 此兩事皆足供深思。中共今日已成第二大黨,若能持之以耐心毅力,將來和平發展,前途未可限量。萬不可以小不忍而自致毀滅。以上為與董君談話要旨,今托王雪艇兄代為轉告,用供考慮。胡適,八月二十四。 ④

當時,中國共產黨為了避免內戰,爭取國內和平,決定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等親赴重慶,同蔣介石談判。 8月28日,毛澤東飛抵重慶後,便收到由王世傑面呈的胡適這個電報。重慶談判的一個核心問題,也正是胡適電報所說的“武力”問題。在談判中,毛澤東堅持和平、民主、團結的方針,堅決拒絕國民黨要共產黨交出軍隊和政權的無理要求,表現了堅定的原則性,也作了一些讓步。經過43天的談判,達成了《雙十協定》。 10月11日,毛澤東返回延安,於17日作《關於重慶談判》的報告,其中談到關於軍隊“武力”的問題,說: 國民黨宣傳說,共產黨就是爭槍桿子。我們說,準備讓步。我們先提出把我們的軍隊由現在的數目縮編成48個師。國民黨的軍隊是263個師,我們佔六分之一。後來我們又提出縮編到43個師,佔七分之一。 ……這樣一來,他們無話可說,一切謠言都破產了。是不是要把我們的槍交給他們呢?那也不是。交給他們,他們豈不又多了!人民的武裝,一枝槍,一粒子彈,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 ⑤

這是對蔣介石的答复,也可以說是對胡適電報的答复。 這時的胡適,又成了文化教育界名聲大噪的風雲人物。人還沒回國,輿論卻造得很響了。 8月30日,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長朱家驊電告胡適,擬請他出席將在倫敦召開的世界教育會議(即後來的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 9月,國民黨政府任命胡適為北京大學校長;胡適返國就任前,由傅斯年暫行代理。 9月13日,蔣介石致電胡適,希望他“早日回國主持校務,並圖良晤”。 10月10日,國民政府明令頒給胡適勝利勳章一座。 11月1日至16日,胡適作為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⑥在倫敦出席創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參與製定了該組織的憲章。會議期間,他曾提議於1949年紀念孔子誕辰二千五百週年;並往牛津大學接受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直到1946年6月5日,胡適才由美啟程返國,在海上航行30天,於7月5日抵達上海。他在南京、上海勾留20餘日,會見了許多朋友、政客和名流,京滬兩地住所都積有兩寸厚的名片。月底才到北平,住進東廠胡同1號一所十分闊綽的宅院裡。 9月就任北京大學校長。 胡適回國的這段時間,蔣介石正撕毀《雙十協定》和政協決議,破壞停戰協定,在美國政府的幫助下,部署並發動全面內戰。經過八年艱苦抗戰的中國人民,又被推進了戰爭的深淵。國民黨政府又在全國加強法西斯特務統治,鎮壓愛國民主運動。就在胡適回抵國門十天之內,知識界著名的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二位先生,在昆明先後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慨。 “一般有良心的人都感到失望苦悶乃至忿怒,蓋原意中事”。 ⑦而胡適卻與“一般有良心的人”

都不同。 7月20日,他在上海文化教育界名流舉行的歡迎茶會上,還勸人不要悲觀,說: 我們文化界,教育界,應當在這五年十年之間,咬緊牙關,盡力挽救和改善目前的局面,如果我們自己先就悲觀,覺得世事不可為,那末國事真更將令人悲觀,令人覺得不可為了。 ⑧ 如果說這是胡適的“樂觀主義”,那麼,他在北平對記者談話,竟宣稱“中國民主有了進步”!⑨這樣顛倒的“樂觀”,不跡近阿世嗎? 10月10日,北京大學舉行複員復校後的開學典禮。胡適以校長身份首次對全校員生講話,便抬出南宋理學家呂祖謙的兩句話:“善未易明,理未易察”,要大家深省;他提倡所謂“獨立的研究”,要大家—— 不盲從,不受欺騙,不用別人的耳朵當耳朵,不用別人的眼睛當眼睛,不用別人的頭腦當自己的頭腦。 ⑩

可以說這便是胡適給“善未易明,理未易察”加的註腳,並無甚麼深意。而當內戰硝煙瀰漫,青年學生嚮往民主自由進步,反內戰反獨裁的愛國民主運動廣泛開展的時候,胡校長卻反複申說這些人所共知的道理,用意還不明白嗎? ①中國代表團成員,除董必武、胡適外,還有宋子文(團長)、顧維鈞(副團長) 、王寵惠、魏道明、吳貽芳、李璜、張君勱、胡霖、顧問施肇基。 ②胡適1941年2月在紐約的演說,曾載2月8日重慶《大公報》。 ③參看胡適1944年12月8日日記,見《胡適的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月版,下冊,第605頁。 ④胡適致毛澤東電曾載1945年9月2日重慶《大公報》。又附見胡適致王世傑(電稿),《胡適來往書信選》,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8月1版,下冊,第26至27頁。

⑤毛澤東《關於重慶談判》,《毛澤東選集》4卷橫排合訂本,第1106~1107頁。 ⑥中國代表團成員共五人,其他四人是趙元任、羅家倫、程天放、李書華。 ⑦周炳琳1946年7月9日致胡適信,見《胡適來往書信選》,下冊,第112頁。 ⑧胡適在上海文教界歡迎會上的講辭,載7月21日《申報》;又載南京《教育通訊》復刊第1卷第11期。 ⑨見1946年7月30日北平《華北日報》。 ⑩見1946年10月11日天津《大公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