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喬布斯傳:神一樣的傳奇

第39章 第五節克隆戰爭

蘋果在個人電腦市場中的份額跌到谷底時,記者曾問喬布斯:“你如何看待蘋果電腦不到8%的市場份額?” 喬布斯說:“我們的市場份額比寶馬或奔馳在汽車行業的份額都要高。沒有人會因為寶馬和奔馳的份額低而質疑他們。事實上,寶馬和奔馳都是令人嚮往的產品和品牌。” 沒錯,即便跌入谷底,蘋果還是擁有其他公司所不具備的寶貴財富——象徵著未來科技和時尚理念的高端品牌,以及喜愛這個品牌的無數忠實粉絲。 金字招牌最值錢,其他一切都是浮雲。 但此前的幾年裡,蘋果品牌正在褪色。因為產品質量問題,蘋果品牌在用戶心中的價值已經大打折扣。 此外,還有一件對蘋果品牌影響最大的事情需要解決。在喬布斯回歸前,蘋果從1995年開始,官方授權部分廠商生產Macintosh克隆機。這一舉措在事實上已經傷害到了蘋果的品牌形象。

當初,IBM推出PC機時,因為在技術上遠遠落後於蘋果,就利用克隆機或稱兼容機開展狼群戰術。因為IBM公開了標準,微軟又用相對廉價的操作系統推波助瀾,生產電腦的門檻大幅降低。無數廠商藉機參與進來,大量PC兼容機湧入市場,PC上的應用軟件也層出不窮,最終,價格低和應用軟件豐富這兩柄撒手鐧把蘋果逼到了死角。 那麼,蘋果陣營呢?蘋果為什麼不走兼容機這條路呢? 其實,從蘋果誕生之日起,針對蘋果電腦的非法克隆就一天也沒有停止過。 Apple II在全世界的克隆產品無數,其中就包括中國人熟悉的CEC-I中華學習機。 Macintosh甫一問世,就被克隆電腦商盯上。從1986年起,歐美就陸續出現了各類非法克隆機。

最初的克隆難度很高,克隆廠商實際上是先買一台原裝的Macintosh,改換外殼並增加配件後,再高價售出——這實際上不是克隆,而是“改裝”。不久,一家名叫Unitron的巴西公司成功地破解了Macintosh的硬件設計和主板控製程序,第一次非法克隆出完全兼容的Macintosh電腦。蘋果公司不得不求助美國政府,通過商業製裁來禁止該公司銷售這種克隆機。 前有PC陣營的狼群威脅,後有非法克隆機廠商的游擊戰術襲擾,蘋果高層不得不坐下來,認真研究合法授權克隆機生產的問題。 1985年,斯卡利組織公司高層討論這件事,但會議上,幾乎一個人一個意見。一輪輪的爭吵過後,沒有任何決定出台。 就連蘋果的競爭對手也意識到了蘋果克隆機的商機。比爾·蓋茨就敏銳地察覺,因為Macintosh領先PC機好幾“光年”,微軟如果只把賭注壓在IBM一家身上,未必是件好事。

1985年6月25日,比爾·蓋茨給斯卡利和卡西發了一份秘密的備忘錄,這份當時被認為是最高機密的備忘錄後來成了個人電腦發展史上最有價值的檔案之一。 在那份只有3頁,題為“關於蘋果授權Mac技術”的文件裡,蓋茨談到Mac已經創建了革命性的技術平台,現在需要將這個平台轉化為可由其他廠商複製的技術標準。蓋茨特別強調,沒有誰可以在不依賴合作廠商的情況下獨占市場。 IBM PC已經建立了PC標準並培養了規模巨大的PC兼容機市場。蓋茨希望,蘋果也能步IBM的後塵。備忘錄還談到,只要蘋果開放Macintosh技術架構,包括微軟在內的一大批公司都願意參與其中。備忘錄的最後說: “具有反諷意味的是,目前是IBM而非蘋果被公認為技術創新者。授權其他公司研發與Mac標準兼容的電腦有助於增強蘋果作為創新者的形象。這是因為,兼容機生產商並不會主導技術創新,他們害怕在創新的方向上走太遠以至於偏離標準技術。”

蓋茨的建議在蘋果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斯卡利持歡迎態度,但卡西領導的Macintosh開發團隊堅決抵制,他們認為Macintosh是領先的技術,開放給別人就意味著喪失領先優勢。 蘋果人生活在自己的夢想裡,他們為了創新,寧願放棄合作與市場。當這群人擁有一個神一樣的領導者時,他們會無比幸福,否則,這群人也許就只能活在空想的烏托邦裡,眼看著市場份額被PC瓜分殆盡。 失去了與微軟合作的機會,隨後的幾年裡,蘋果內部不停爭論、不停反复、不停開會,但就是無法作出是否授權克隆機生產的決定。包括斯卡利在內的高管都拿不定主意,不願站出來力排眾議。 10年時間就這樣一晃而過。 一位當年的副總裁後來扼腕嘆息:“我永遠搞不懂,為什麼就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我是領導,事情應該這麼辦。謝謝你們參加討論,但如果誰不想這麼做,那就請他離開。'”

直到1995年,蘋果的市場份額下降到最低谷時,病急亂投醫的斯平德勒才作出了決定,開始授權部分廠商生產Mac克隆機,並收取授權費。 可是,一切都晚了。 其實,只要早決定,克隆機這條路本無所謂好壞。走或者不走,都只是一種不同的戰略風格。 如果蘋果從1985年起就主打低端克隆機,那今天佔據桌上電腦主流地位的也許就是Mac而非PC。但那也必然意味著,蘋果將放棄自己優雅設計、高端品牌、忠實粉絲等非比尋常之處,在形像上淪為一家雖然成功但一點兒也不酷的科技公司。 反之,如果蘋果堅定地保持自己未來技術領導者的形象,不在克隆機的問題上有任何妥協,那麼,蘋果電腦在高端人群中至少會擁有一大批忠實“果粉”,會成為電腦界的寶馬和奔馳。

但蘋果卻在10年的吵吵鬧鬧中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1995年,Windows95已經宣告了PC陣營的勝出。這個時候,蘋果再靠克隆機去打天下,真成了癡人說夢。 本來斯平德勒希望通過克隆機授權,在市場上引入一大批廉價的Macintosh兼容電腦,進而像當年的IBM PC一樣,借助更大的市場規模吸引更多軟件開發者,形成良性循環。事與願違,克隆機廠商的算盤打得明白得很,既然PC陣營兵強馬壯,那生產廉價電腦去搶奪PC領地根本就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與其如此,還不如生產些高端的Macintosh,反過來蠶食蘋果自己那點兒可憐的市場。 於是乎,克隆機的授權非但沒有擴大Macintosh的市場份額,反而讓蘋果自己的收入銳減。最最要命的是,克隆機的質量、設計參差不齊,事實上損害了蘋果的品牌形象,連那些忠實“果粉”的心也一併給傷了。

為了止血,為了重建品牌形象,回歸後的喬幫主果斷決定,終止克隆Mac機的授權。 喬布斯從來也沒有喜歡過克隆計劃,他覺得,克隆者都是“寄生蟲”。喬布斯後來評價說:“兼容機的目標本身也許沒有太大問題,但時機和計劃都大錯特錯了。” 終止克隆計劃,並不像聽上去那麼簡單。蘋果已經與合法的克隆機生產商簽訂了協議,終止計劃就意味著在生意場上背信棄義。 喬幫主就是喬幫主,他一下子找到了解決方法。他發現,蘋果與克隆機廠商簽訂的協議有一個對蘋果有利的條款,就是操作系統的授權寫明了是Mac OS第7版。基於這個條款,蘋果通知克隆機廠商,正在進行的克隆機授權計劃不變,但蘋果今後的操作系統,將不再授權給克隆機廠商使用。

於是,1997年夏天蘋果發布Mac OS 8時,克隆機廠商因為只能生產基於上一版操作系統的克隆機,不得不自行結束了這個遊戲。 終於,消除了克隆計劃的干擾,蘋果又重回高端品牌、封閉生態鏈、未來科技、完美設計、卓越品質的正軌——這是一條自1976年創立蘋果開始,喬布斯最喜歡也最擅長的道路。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