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盛世光陰·張國榮

第14章 第十三章張國榮文化:主流vs.非主流

四月一日大家有否讀過《明報》?當日我和一位哥迷在《明報》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內容是張國榮哥哥對於文化的貢獻。今天我會就幾個話題上更加詳盡地解說一下。那位哥迷是我的一個學生,她叫鄭淑華,她用一句話去形容哥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有一位著名詩人臧克家,他用了一句話去紀念魯迅的死,他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句話很能形容我們的心底話。哥哥已經離去,我們如何能將哥哥的文化延續,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今天我會集中討論傳媒文化方面。我個人在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流行文化、傳媒文化。我們可以見到今日的傳媒,常有提及與報導哥哥的東西,當中卻忽略了很多哥哥帶給我們的文化轉變。我們剛才聽到莫文蔚媽媽提及哥哥的“Unique”,正是他的“Unique”有著對文化的貢獻。

自從哥哥離去後,我們見到很多悼念活動,譬如在電視上我們見到很多哥哥的紀念特備節目;電影上有電影展,譬如張國榮人間光影展等等,大家都可能出席過了。今年(2004年)的國際電影節,也是以哥哥和梅艷芳為主題。 我們可能在這一年出席過很多紀念哥哥的聚會,或者是自己一個人出席文華酒店的一些活動。過去一年有關哥哥的紀念活動有很多,雖然哥哥遠離我們,但又好像很近我們,其實哥哥已經變成我們的一個文化或是自己身邊的一個symbol、一個icon,每次出席活動都會感受到這個氣氛的,其中一個和我有多一點關係的是最近見到一些紀念哥哥的活動成為了學術界的討論,這個我很高興,這表示哥哥的文化慢慢地延續開來。媒介上去闡釋哥哥的文化貢獻跟學術界的討論其實是相差很遠的,我們見到媒介有很多東西在哥哥離去之後都沒有說出來,譬如他對於青年文化及對於性別文化的貢獻。

哥哥走後,媒介都集中報導哥哥的一些紀念活動或者一些治喪的活動,但很少會提及他對文化的貢獻。相對於梅姐的離去,有些高官,譬如董建華和幾位高官都很高調地致送花圈,並將梅姐帶到中學去歌頌。哥哥這個課題多少都認定為是敏感的,甚少在中學的層面可以去探討,我最近到過很多中學裡演講,對於這個話題,很多老師都很迴避。 哥哥在多方面都引起了文化的震撼。八十年代他是帶起了叛逆青年文化,在八十年代他的歌迷會被形容為反叛一些。九十年代,在表演層面或個人表現,都是對於主流社會性別文化的衝擊。以至到現在他的自殺等等,都是我們現在香港社會的主流文化所不能接受的。 我們見到很多媒介去憶述哥哥的一些生前活動時,都在這幾方面很避忌和很小心翼翼的。我們是否可以改變這個社會現象致使哥哥文化能繼續宣揚下去呢?

想與大家分享84及85年度哥哥領獎的片段。原因之一就是我很懷念哥哥,另因為這兩個片段對我來說是有特別的意義。當年我年紀很小,我已去世的媽媽很喜歡張國榮的,還記得她跟我一起在電視機面前,坐在小椅子上觀賞,這對於我的感受很大,很想有機會和大家分享。今天我很開心可以說出我這個感受。說起來我媽媽是比較開放了,我記得那時一般報章都會形容一些喜歡哥哥的歌迷是一些比較反叛的年輕人,當年媒介形容他的Fans的情況是不受控制的。當年哥哥和譚詠麟的歌迷,在報章上被形容為互相辱罵和撕碎對方偶像的相片等等,報導出來給人的印像是譚詠麟的歌迷比較溫和一點。 我們見到當時形容張國榮的形象,一個唱《Monica》、《愛慕》、,《少女心事》的歌手,在家長看來是比較輕佻、比較年輕反叛的一種感覺。所以我很感激我媽媽和我一起坐在電視機前去看張國榮。當年很多歌,如他的《第一次》,報章裡被媒介批評為一些對於青少年有不良影響的作品。當年媒介是這樣去報導年輕人和與及哥哥有關的青年文化,今時今日我們見到媒介像是患了失憶症。當年他們批評哥哥或者是與哥哥有關的青年文化的不良,今時今日讚揚哥哥的就是當年批評哥哥的傳媒。當一個人紅的時候,他們就去歌頌,當他有點不踏入主流文化意識的時候,他們就去批評。當年對一些青年文化,或者今天,當一些歌手變成一個青年文化的icon、 symbol的時候,象徵一些青少年反叛的形象,往往就會變成受人批評的對象,這當然對於哥哥不公平,和對於青少年文化的不公平。

當年哥哥其中一個的青年文化貢獻,就是將一個比較不羈、比較反叛的青少年形象帶到主流文化去,可以在主流的電視熒光幕上出現。縱觀一下,今時今日什麼是青少年文化?一般人的印像都是不羈反叛,這個和主流意識有少許的不同。這個少許反叛的意識,正是今時今日青少年的創意,我們傳媒容忍的聲音其實是太低了只有一些很主流的意識才可以表達出來,一些有創意但和主流意見不同的聲音,則被完全負面地報導。 歷史可以證明,以哥哥為例,其實今時今日坐在這裡的Fans都是一個證明,我們作為哥哥的Fans,其實都是正面的,可以對社會有貢獻的。這是哥哥對於青少年文化的貢獻。 九十年代,哥哥對香港性別文化的貢獻,使得香港的性別文化更加多元性。記得在97年哥哥復出樂壇之後,他公開了他的戀情和同志的身份。在電影裡面,如、《金枝玉葉》、《春光乍泄》,他表達了一種嫵媚的性別表現和對於性別的瞹眛性。我們見到媒介由恐懼同性戀到慢慢開始學習去接受。

《大熱》的MV,在香港的文化歷史上,我覺得是一個很大的分界線。這是第一個MV將所有的男女既定的形象來一個界線的泯滅,譬如男女穿的衣服和服飾等等都結合在張國榮身上。大部分的香港傳媒只對於既定的男女形象表示認同,例如女的穿裙,男的要穿得英偉等等,對於一些非既定的性別形像是不接受的。哥哥可以說是創立了一個,我稱它為“第三性別”,這個第三性別就是除了男和女的形象之外,另外一個的性別形象。在文化上,哥哥在香港歷史上是第一個歌手和藝人作一個多元性別文化的取向。可惜的是今時今日的媒介仍處於一個比較忽略這個性別形象的態度。 電視在香港是個主流的媒體,對於這樣另類的性別形像是完全不接受。大家有否看過一部在電視台製作及播放的劇集,叫做《FM701》,其中就是去醜化哥哥《大熱》的形象,他們利用某個角色去指責他穿得不男不女,可見到電視媒介對於這個形象完全是一個偏見和不接受。到後期的《男親女愛》,其中一個角色是蔣志光演出的,我想這是電視上首次以主流文化接納了一個同性戀的形象。

我們見到哥哥在這些主流媒介未接受之前已經可以帶給觀眾一個“Uniqueness”,就是表現了一個單一的和主流文化不同的性別形象。在哥哥離去後,一些紀念哥哥的電視節目,會很小心揀選播放的片段,回放哥哥《熱·情演唱會》的片段會是哥哥一些完全男性化的形象,演唱會中、文化上我們覺得是雌雄同體的形象,都給刪減了。這是令人不安的。今時今日,就算是哥哥離去了,主流文化仍未能完全接納哥哥這個形象,將來就要靠大家去宣揚這個文化。哥哥這個性別文化的突破是前衛的,我們希望有朝一日我們的主流文化可以接納到。 哥哥這些性別文化及青年文化,到今時今日都變成香港的一個集體記憶。他遺留給我們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是我們可以見到的片段,是一些hardware,實在的、有形的東西;但哥哥更大的貢獻其實是一些無形的東西,一些對我們文化的衝擊,譬如一些好“Unique”的男女性形象、好“Unique”的青少年形像等等。今天的傳媒只是將重點放於hardware上,刻意忽略了哥哥對於香港更大的貢獻就是一些software上、一些文化上的貢獻──不作報導或甚至是不全面、有扭曲的報導。什麼時候才能使主流文化去接受哥哥獨特的一面?可能還要好幾年或者好幾十年,就要靠大家的努力了。

至於作為哥哥的歌迷、影迷,我們如何去繼續哥哥對於文化的貢獻?其中一個重點值得去思考,其實剛才莫文蔚的媽媽都說過了,就是哥哥不斷強調的“我是我自己,I am what I am”。他作為一個演藝人,他從來沒有刻意介入意圖改變主流文化或者希望主流文化如何接受他,他只不過是靠他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角色去表達自己想做的,一個很獨特的性別的角色,一個很獨特青少年文化的icon,他所做的全部都在他自己的本分內,從來都沒有期望我們周圍的主流文化、我們很保守的文化所接受,這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大家都是年輕人,可以秉承哥哥的其中一個精神,就是學習他的一個生活態度。八十年代很多媒介罵哥哥的時候,甚少見到報導哥哥走出來澄清,“我其實想青少年有什麼價值觀”,他甚少講的。到了九十年代的性別文化,當很多媒介負面地報導他這個雌雄同體形象的時候,他亦沒有出來去澄清究竟他想做些什麼。今時今日我們回頭看香港的文化,其實哥哥確實在不同的年代裡對香港的文化加添了色彩、新的多元化元素。明顯的是哥哥對於他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方向,很有清晰的態度。我們要學習、要延續他的精神和文化,就是要學他有一個個人的目標及方向,堅持自己方向的那份信念。

現在社會所能接納的聲音實在太少,在媒介的表現裡,對於一些年輕人的創造思維及創意都是很埋沒的,及對於一些性別文化的認同,仍是低調地處理;今天主流傳媒尚未能完全接納哥哥的文化。未來的香港對於哥哥文化的接納程度,將會影響主流傳媒如何對待、認同、接受所謂的另類文化。最後我想說的,我們都只是哥哥的歌、影迷,可能不會有哥哥那樣崇高的地位、不會對香港的文化有那麼大的貢獻,但只要我們多出一分力,每人都為哥哥講上一句話,在將來的日子裡,哥哥那些在媒介上被刪剪的片段可望能成為香港社會的主流。 文稿整理自2004年4月3日張國榮藝術研究會&哥哥香港網站主辦的“聲色風情·光影人間”——追憶張國榮的藝術生命研討會上馮應謙博士的演講內容。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